他痴迷藝術,把創意躍然表現在圖紙上;他特立獨行,「空間藝術」能信手拈來;他就是本期設計大咖秀的主角,有著香港設計界「空間魔術師」之稱的陳德堅。
在網上搜索陳德堅的名字,能看到很多關於他訊息中關鍵字是「音樂才子」、「餐飲達人」。在眾多光彩標籤下 ,陳德堅理應是位個性張揚、曲高和寡的設計大師。然而,當真正接觸其本人時,卻會發現他是平易近人、直率愛玩的設計界大咖。接下來,網易家居將帶你認識不一樣的陳德堅。
沒開跑車也沒請司機,東莞家具展期間,陳德堅自己開車從香港抵達了東莞。他此行是應「蛻設計·享未來:論家居藝術與當下生活方式」論壇的邀請擔任嘉賓。
長途駕車和糟糕的天氣並沒有讓陳德堅看起來疲憊。他戴著普通的大框眼鏡,留著短平且硬朗的鬍渣,穿著簡潔的西裝外套配以黑色的流蘇短T,手挽三宅一生的黑色布袋搭沛納海腕錶。雖然簡裝出行,但看起來瀟灑且有活力。
說到車的話題,陳德堅饒有趣味地聊起來。出乎意料的是,各種名車都不是陳德堅的摯愛。「名車再好也不如特斯拉環保」陳德堅說到。
很多人以為,像陳德堅那樣的知名設計師,大多數設計項目都是交給下面的設計師去完成的。但是陳德堅至今還會自己做設計,把關每個項目,甚至細節到如項目裡的一面牆幅的設計,陳德堅還會親自帶領團隊完成。
陳德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案例。在一個愛爾蘭餐廳中,他在一面牆上加入了愛爾蘭特有的「燈塔」,陳德堅甚至親自動手畫了這個燈塔牆。
無獨有偶,他在臺灣桃園機場貴賓室的設計中也是花了5個小時動親自作了幅牆畫,從視頻可以看到,陳德堅熟練地拿著抹牆用的搓板在給一座高塔一層層地抹上水泥,認真細緻,每畫好一點,就會停頓下來看看是否需要修正。
「不會覺得累,因為我很享受這個動手的過程。作品要有自己的手工藝在裡面,才能更有生機。」陳德堅說。
(陳德堅桃園機場作畫)
原本可以舒服地坐在辦公室修改圖紙,偏要跑到施工現場去自己作畫,還會隨時攜帶一大疊圖紙,方便自己有靈感時修改。陳德堅就是這麼一個沉浸在自己設計世界而無法自拔的人。
「其實設計也是一個玩的過程,我享受其中。」陳德堅笑言。有人說現在越知名的室內設計師,越不會自己親自動手。看來陳德堅是個例外。
此次論壇,陳德堅還曝光了今年為十師+俬展覽設計的椅子———Cuddle(擁抱)。現在人與人之間關係越來越冷漠,陳德堅設計出這款椅子,是希望傳遞出愛的能量。「今年十師+俬的設計主題定位「愛的椅子」,我設計的這個參展椅子可以把人包住,外表可能會用毛茸茸的材質完成,給人抱著公仔的暖心感覺。」
當問起陳德堅,在家具展上發表自己的家具作品,不怕被抄襲?陳德堅爽朗地答道:「反正發表後,抄襲的這個樣式就有人知道是抄襲陳德堅的。」
接近正午,陳德堅與相識多年的媒體友人Eddy驅車一起去用餐。陳德堅以設計餐廳和酒吧享譽,這很容易讓人以為他是個絕不將就自己味蕾的人,一定會找一家米其林或者五星級酒店來用餐。然而,再次出乎意料的是,他在東莞回香港的路上,隨意找了家農家菜館便前往入席。「這種天氣吃農家菜很舒服。」他邊笑邊走進農家菜館。
陳德堅在餐桌上還展示了他最近的紋身:在左手前臂手掌赫然紋了一把將近二十釐米的尺子。方便設計時找不到尺子直接拿來用?陳德堅笑言沒有什麼過多的原因,想做就做了。
在採訪過程中,陳德堅就像一個移動的表情包,從他豐富的表情可以看到喜怒哀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一個率性、平易近人的設計大咖。
1陳德堅代表作品:環亞機場貴賓室(第二航廈 A區)
項目名稱:環亞機場貴賓室(第二航廈 A區)
地點: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出境區四樓
面積:1100㎡
環亞機場貴賓室(第二航廈 A區)位於桃園機場第二航廈4樓管制區內A區的環亞機場貴賓室,佔地共超過1,100平方米,提供接近200個座位 ,以尊貴典雅的設計,配合優質木材、天然花崗巖及精緻面料,營造時尚舒適的環境。
設計主題: 生長,演變,多元。貴賓室的空間有樹的藝術做形,代表生長,從樹木變成燈飾,過程演變萬化,不同區域有不同演繹,帶出臺灣文化之餘,也顯示國際多元文化。
貴賓室內設有舒適座椅、充電插座、無線網絡、國際報章雜誌,及計算機工作站等一系列的服務及設施。
為強調互動的餐飲體驗,除了供應自助餐外,亦提供即點即制的餐飲服務及貼心客制化現煮早餐和全天候時段菜單。當中也納入廣受旅客歡迎的地道小食、色拉、甜點等貴賓室輕食,讓旅客在飛行前享受一流、賓至如歸的機場體驗。
2陳德堅代表作品:南京香格裡拉酒店JIN Pot餐廳
項目名稱:南京香格裡拉酒店JIN Pot餐廳
地點:南京香格裡拉酒店
面積:1672㎡
設計不是美學問題,而是一種有效媒介,引導生活方式的變革和進步。新與舊、工業與溫情、現代與滄桑,當人們開始解構不同地域的代表文化、糅合其相似或相悖的審美特徵、探究傳統哲學對現代生活的影響之時,新的生活方式已然形成。
存在於城市的香格裡拉素來以現代時尚自居,而在南京,這一傳統正在被打破。JIN Pot餐廳位於南京香格裡拉酒店之中,佔地1672平米,由著名設計師陳德堅傾力打造。
以JIN(斤)為主題的餐廳將中國傳統的秤文化與西方盛行的工業風巧妙融合,並設置火鍋區和『JIN Bar』兩大主題區域,寓意中西交融,為年輕一族勾勒出一處自在的用餐之所。
餐廳入口的電梯間走廊,自然質樸的藤編簸箕有序排列佔據了整個牆面,木質地板上也適時的雕刻著各個城市名字及紋路;這是陳德堅有意為之的架構模式,用火鍋底料庫為原型詮釋空間並把這一傳統的文化理念帶入一段生活,形成一種記憶。
在中國古代,秤桿為『衡』秤砣為『權』,二者組合即權衡。這種寓意被陳德堅巧妙的運用於餐廳入口的裝置藝術之中,裝置以秤桿和秤砣形式呈現,是設計師對於傳統秤文化的致敬。
文明是所處時代因需求所形成的向前推進的整體,而文化則是這整體中最為突出的部分。在陳德堅看來,設計師的使命是既要賦予空間功能性,同時又要讓其擁有文化。
中國人喜歡在圓桌上吃飯,這一歷史特色在餐廳的設計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證。由實木和大理石組成的圓形餐桌恰到好處的出現於空間之中,在黑色及藍色鐵藝框架的襯託下,顯得不是那麼一本正經,反而多了一些工業的趣味與質感。
此外,懸掛於餐桌正中的裝置亦是從藝術家Alexander Calder作品中吸取靈感,在不斷變換的平衡與和諧中描繪每一個單獨元素的運動,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新餐廳氛圍和盤託出。
即便是傳統元素,在陳德堅筆下也要應用得鮮活時新,他極力去掉那些祖母及的舊觀念,在工業範十足的藍色鐵藝櫥窗中展示秤砣,並用金色加以詮釋,讓其成為藝術,擁有時下應有的活力。
縱使時光流逝,有些美都不會輕易消逝,因為它們不僅留下了設計者的藝術體驗與態度,更傳遞著與一種生活息息相關的情感和文化。
人說『燈影幢幢』,其實燈不過是一場光與影的遊戲,藉由設計師的手,這場作為背景的遊戲走到前臺,變得饒有趣味起來。
餐廳隨處可見以秤為意象的照明裝飾,無論是秤砣還是秤桿亦或是秤盤,他們以不同的造型出現,賦予空間一種別無二致的逸趣橫生。
無論什麼民族,什麼信仰,人們都在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更有許多人在為別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他們首先是普通人然後是設計師,他們的努力值得尊敬。
如果說火鍋區更強調不同文化的結合,那麼在『JIN Bar』工業風絕對是當之無愧的空間主角。
在這裡,藝術家的感性與設計師的理性融合在一起,通過感官傳遞給大眾,對陳德堅而言,這不僅是作品,也是生活藝術的展現。
廢棄的水管、貨櫃外殼、鐵皮、生啤罐、風扇燈等物品都被進行了巧妙的二次改造,以排列的形式重新組合凝聚,進一步展現其質感和結構之美,傳遞再造與新生的力量,也是對主題『斤』的另一種呼應。
音響設備、酒桶、水泥地、修舊如舊的淡藍色鐵門、裸露的磚牆、疊放的水泥袋以及大都在停車場及倉庫區域才會出現的黃色油漆指示線
灰黑色是貫穿整個室內空間的主題,地面、牆面、天花板、它有機地出現在各處,賦予大空間沉穩,也調節著小視線。
戶外區域是隸屬於年輕的人的樂園,共分為三個功能區間:懶人沙發區、座椅區及籠子裡的VIP區,陳德堅將自然的色彩與陽光搭配,創造了一派春意盎然。
本文選自網易家居《設計大咖秀》欄目。《設計大咖秀》是國內首檔以圖片形式展現設計師生活工作細節與個人修養的高端專業品牌欄目。往期大咖秀的嘉賓有:賈偉、梁志天、朱小傑、石大宇等。我們也歡迎更多設計界大咖們參與《設計大咖秀》的拍攝,用鏡頭展現設計師與眾不同的一面。
往期回顧:
設計大咖秀NO.15 | 高意靜:因為有了花 生命找到愛
設計大咖秀NO.11 | 邱德光:「愛做夢的大男孩」
設計大咖秀NO.10 | 姜峰:用設計創造人間天堂
設計大咖秀NO.09 | 梁景華—設計追夢人
設計大咖秀NO.08 | 楊邦勝 傳統文化的堅守者
設計大咖秀NO.07 | 鄭忠—把東方文化帶向世界
投稿郵箱:2993663472@qq.com
網易設計師頻道網址:http://home.163.com/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