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陝西一日】陝西省不斷加大珍稀動物...

2021-01-1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魏佳 黨璽 王玥瑤)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著我省不斷加大對珍稀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金錢豹、林麝等珍稀動物的種群不斷壯大,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正在形成。

清晨六點,洋縣槐樹關鎮的朱䴉夜宿地,鳥兒們拍打著翅膀外出覓食。在千裡之外的日本東京,陝西朱䴉「樓樓」和「關關」乘坐的飛機剛剛降落,隨後,他們會被送往新潟縣的佐渡朱䴉保護中心。

午後的秦嶺,陽光格外溫暖,大熊貓妞妞曬著太陽、品著美食。此時此刻,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來自陝西的喬喬懶洋洋的翻了個身,軟萌的樣子吸引了不少遊客圍觀拍照。

頭一次出遠門,「樓樓」和「關關」對這個新家還有些陌生,這是時隔11年,我國再次向日本贈送朱䴉。對於它們的到來,佐渡朱䴉保護中心的獸醫金子良則博士充滿期待。

日本佐渡朱䴉保護中心獸醫金子良則 :「希望樓樓與關關每天都能健康、開心。另外,中國陝西省的各位朋友、也請你們放心,我們會照顧好它的。」

朱䴉素有「東方寶石」之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極瀕危物種。到上世紀70年代末,在野外已難覓蹤跡。當人們普遍認為該物種已經滅絕時,1981年5月23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劉蔭增帶領的考察隊歷經3年時間、踏遍14個省份之後,終於在陝西洋縣秦嶺山中找到了僅存的7隻野生朱䴉。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蔭增:「近代朱䴉只有這一個系統繁衍下來了,所以近代朱䴉這個物種不管是我們洋縣的,還是寶雞的,銅川,完了送給日本和韓國,都是這七隻的後代。」

從1978年開始尋找到現在,朱䴉保護正好與改革開放同步經歷了40年。1981年發現朱䴉後,陝西就開始對野生朱䴉進行就地保護,禁止在朱䴉活動區鳴槍狩獵、使用農藥化肥,擴大和保留天然溼地,朱䴉得以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息繁衍,野生朱䴉的數量開始緩慢增長,1986年達到13隻,1993年增長到20多隻,2018年達到2000多隻。

在「樓樓」和「關關」前往的日本的當天,一群野生朱䴉正在漢江兩岸翩翩起舞,從事朱䴉保護工作30多年的張躍明用相機記錄下了這動人的時刻。他說,如今在洋縣,當地群眾都自覺參與朱䴉保護,人與朱䴉相處的更加和諧。

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宣傳科科長張躍明:「老百姓在田地裡面翻田犁地,朱䴉就跟在後面覓食。」

在加強野生朱䴉保護的同時,我省也在開展人工飼養繁育研究,目前,陝西朱䴉人工種群的數量也在快速增長。如今,朱䴉的瀕危狀況得到緩解,朱䴉保護的「陝西模式」成為世界瀕危物種拯救最成功的典範。

和朱䴉「樓樓」「關關」一樣,大熊貓喬喬的故鄉也在陝西洋縣。2006年,受傷的喬喬在野外獲救,後來就被送到了這裡。與長得像熊的四川大熊貓比起來,喬喬則更像貓一些,圓圓的臉蛋、稍短的鼻頭、棕色的胸毛,這讓它看上去更加憨態可掬,學術界把像它這樣的陝西大熊貓稱為「秦嶺亞種」。

記者:「平常喬喬喜歡在家裡曬曬太陽或者在泳池裡戲水。可是您別看它好像生活的很悠閒,其實在它身上還肩負著一個重要使命,那就是傳宗接代。」

從上世紀70年代起,在陝西境內的秦嶺山中,陸續發現了多隻秦嶺大熊貓的蹤跡,我省也相繼建立了佛坪、周至、長青等一批自然保護區,保護熊貓棲息地的生態環境,對野生大熊貓進行緊急救助。在陝西周至縣的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大熊貓妞妞就是2006年從太白山自然保護區搶救回來的。

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獸醫院院長馬清義:「從最初的50公斤左右到現在已經恢復到快100公斤。」

目前我省秦嶺地區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保護區有16處,總面積達3500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分之一個西安市。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秦嶺大熊貓數量已經由上世紀80年代109隻增加到345隻。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川越四十年·改革再出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聯合...
    致敬改革開放,聚力治蜀興川。10月23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指導,四川廣播電視臺聯合全省部分市州廣播電視臺策劃的全媒體聯合直播《川越四十年·改革再出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廣場正式啟動。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曉駿在啟動儀式上講話並宣布聯合直播正式啟動。
  • 德州學院美術學院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
    四十年春風化雪、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為了讓大家更加充分的了解改革開放的四十年,2018年12月18日,德州學院美術學院組織同學們觀看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武進區發布"十大風雲人物"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武進區發布「武進十大風雲人物」    常報全媒體訊  11月29日下午,武進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鳳凰谷大劇院舉行,大會現場發布「武進十件大事」和「武進十大風雲人物」。
  • 陝西省婦聯舉辦成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
    陝西省婦聯舉辦成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西部網訊(記者 馬晴茹)婦聯組織是婦女姐妹的娘家人,更是婦女事業的引領者、推動者、實踐者。陝西省婦女聯合會自1950年10月成立至今正好七十周年,今天(10月29日),省婦聯舉辦「芳華七十載 建功新時代」 陝西省婦聯成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
  • 原創話劇《船歌》聚焦深圳故事 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原創話劇《船歌》是中國國家話劇院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點項目,並作為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參演劇目,於11月17、18兩日在美琪大戲院上演。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為堅持中國原創而精心策劃創作的現實題材作品,《船歌》聚焦在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深圳特區的百姓身上,以小見大,由平凡細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題,以此紀念一個時代。《船歌》從2017年7月開始籌劃,包括導演、編劇、舞美在內的主創團隊多次深入廈門、汕頭、珠海等經濟特區,不僅接觸到了從小與水為伴,以船為家的漁民,還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特區建設者交流。
  • 我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揭曉「40年40事」
    本報訊 12月18日晚,無錫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暨「40年40事」揭曉發布主題活動在無錫大劇院舉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黃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一平,市委副書記徐劼,駐錫部隊領導吳賀憲、侯志平、高汛,老領導劉濟民、洪錦炘等與全市各界人士代表一起觀看晚會,共慶改革開放40周年。
  • 高埗鎮微電影《橋》開機,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在改革開放之初,這種創新精神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微電影《橋》主題圍繞高埗鎮高埗大橋為主線,通過歷史與現在的時間線條,緊貼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大背景,融入高埗鎮孝賢文化、紅色文化等元素,在微電影中將人的情感與橋進行深度融合,反映個人家庭社會情感,關係大小層層遞進,使影片情節真實而動人,從而展現高埗鎮改革開放40年的建設發展。
  •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現場參觀人數突破百萬
    新華社北京12月6日電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開幕以來,吸引廣大群眾踴躍參觀。截至12月6日,大型展覽對公眾開放第22天,現場參觀人數突破100萬。  作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新華社、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聯合舉辦。  大型展覽緊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聚焦大事要事喜事,多角度、全景式集中展示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
  • 陝西宏泰策劃公司董事長王元宏當選渭南市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
    現任渭南市政協委員、陝西宏泰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渭南嘉潤建築裝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渭南市陝南商會秘書長、陝西省軍旅書畫家協會渭南分會副主席、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渭南市書法家協會會員。2019年,王元宏作為新增選政協委員,在渭南市政協第五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提出關於《大力發展康養小區的必要性》的提案,得到了全場委員的熱烈響應。
  • 楊採兒主演為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電影《熱土》
    11月29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泰富酒店隆重舉行「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重點影片宣傳推介」會,推介九部影片,其中包括被國家電影局列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重點影片《熱土》,該片也是湖南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和迎接共和國誕辰七十周年的獻禮電影,堪稱電影工作者用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方式推出精準與改革開放緊密相關的精品電影
  • 民族音樂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年 傳統音樂藝術在創新中前行
    原標題:民族音樂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年 傳統音樂藝術在創新中前行[   國際在線報導(實習記者 陳燁):15日晚,「光明頌」慶祝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民族音樂會在北京音樂廳舉行。北京民族樂團寄情於優秀民族音樂作品,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獻上了一份精彩紛呈的「音樂之禮」,一份見證中國民族音樂四十年發展成果的「驚喜之禮」。
  • 陝西省野生動物種類增加187種
    陝西省野生動物種類增加187種 2020-07-29 10:13:00來源:陝西日報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朱玉: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茁壯成長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茁壯成長 ——熱烈祝賀陝西人民出版社成立七十周年 文/朱玉 歲月如歌,往事如煙。春去冬來,不知不覺陝西人民出版社迎來了自己的七十華誕。
  •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時代喝彩》 細數時代巨變
    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時代喝彩》 細數時代巨變 澎湃新聞記者 黃小河 2018-03-04 15:22 來源:澎湃新聞
  • 《海晏河清》盛世國尊:國粹景泰藍見證改革開放四十年朗朗乾坤
    其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國家高度統一。在此國運大勢下,《清乾隆霽青金彩海晏河清尊》應運而生,它由乾隆帝親自主導創作,並陳列於圓明園海晏堂,見證了當時清朝「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的盛世景象。公元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各領域建設取得偉大成果,進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的新時代。
  • 王二妮演唱歌曲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40首好歌
    2018年8月,「唱響我們這四十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2018尋找廣東原創好歌曲徵集活動」正式啟動。該活動將面向全球原創音樂人,尋找徵集唱響改革開放的優秀原創作品,通過音樂作品反映廣東改革開放40年來經歷的滄桑巨變,經濟、文化等方面高速發展,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人民群眾喜樂美滿的生活,並通過網絡集贊、專家評選等方式選出40首優秀作品,在金羊網、優酷、酷狗音樂等網絡平臺進行推廣。
  • 「我們的四十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展」在梅園新村紀念館...
    南報網訊(記者 高正陽 圖/文)改革開放天地寬,砥礪奮進正當時。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充分展示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今天,「我們的四十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題展」在梅園新村紀念館正式開展,一大波「回憶殺」來了。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年 四十家》:(二十六...
    齊魯網煙臺12月3日訊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委改革辦、煙臺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煙臺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年 四十家》在煙臺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19:1986年,煙臺在全國率先開啟住房制度改革大幕,並於1993年開始啟動實施了「安居工程」建設,此時的幸福人也開始了澇窪區的改造。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年 四十家》:(十七)郵政...
    齊魯網煙臺11月9日訊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煙臺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年 四十家》在煙臺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19:52、新聞綜合頻道21:45《煙臺故事》欄目播出。煙臺網絡廣播電視臺、膠東在線、智慧煙臺等新媒體將同步播出。
  • 影視界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為何被電影拖了後腿?
    早在今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就公布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第一批電視劇推薦參考劇目,其中有一些已經在火熱播放中,包括:《大江大河》《面向大海》《一號文件》《大浦東》《最美的青春》《西京故事》《都是一家人》《創業時代》《谷文昌》《那座城這家人》《風再起時》《飛行少年》《奔騰歲月》《你遲到的許多年》《青春拋物線》《啊,父老鄉親》《北部灣人家》《外灘鐘聲》《我們的40年》《姥姥的餃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