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孕媽媽在網上留言問,早期破水是怎麼回事呢?孕媽媽破水是什麼感覺?
到了孕晚期,很多孕媽媽會比之前更加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很多孕媽媽都知道破水就意味著寶寶即將要出生了,對於經歷過的媽媽就知道破水是怎樣的,但對於新手準媽媽來說,破水是怎樣的一無所知,所以心情難免變得比較焦躁不安。
01那麼早期破水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胎兒在子宮裡的時候,周圍包著薄薄的一層膜,叫做胎膜。胎膜裡包著液體叫羊水。臨產後子宮收縮,壓迫胎膜中的羊水作用到子宮口,使宮口逐漸開大。在宮口開大過程中,胎膜逐漸增大,一直到被脹破,羊水流出稱為「破水」,俗稱「破漿」。
在正常情況下破水是在宮口開全前後,破水時由下面流出一股羊水,以後還會不斷地向外流出。若是在臨產前12小時就破水了,這就叫早期破水。
02孕媽媽破水有什麼感覺?
羊水破了之後,孕媽媽可以感覺到下面有液體流出,熱熱的。羊水是清亮的,量比分泌物多,像水一樣。羊水流出是不受控制的,量比較多的情況下,有溫熱感,量少的情況下,可能就感覺有點溼,像排尿,並且是持續性流出。這種感覺是無意識,不能控制,持續的。
03早期破水要重視
早期破水時,胎兒還沒有生出來,胎兒的臍帶會順著羊水外流。因為臍帶是母體向胎兒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的通道,含有兩根臍動脈和一根臍靜脈。臍帶脫垂後,臍帶裡的血管受壓,從母體來的血液和氧氣不能順利地進入胎兒體內,或進入很少,使胎兒因缺氧而發生宮內窒息,有時臍帶血被完全阻斷,這樣胎兒就有危險。
早期破水還容易拖長分娩的時間,可能會造成產婦子宮感染。因為羊水流幹了,也可以引起子宮收縮無力,分娩時間更加延長。孩子遲遲生不下來,可隨時發生危險,大人也受罪。我在生二胎時,也是先破水,流了幾個小時,又加上胎位不正,醫生為了我和孩子安全著想。果斷給我進行了剖腹產。在醫生進行手術時,我聽到幾個醫生在說,幸好採取剖腹,羊水快流幹了。
產婦無論什麼時候破了水,破水了的準媽媽不要站立,如果站立,這樣很容易讓羊水流出,造成宮內胎兒窘迫,容易發生胎兒窒息。
破水後,孕媽媽都務必要躺下休息,不能再起來活動了。因為破水後起來活動,羊水勢必要流出更多,臍帶也容易掉出來。為了避免羊水流出過多和臍帶脫垂,產婦躺下,後臀部可以稍高一些。
只要發生破水現象,不管是否到了預產期,有沒有子宮收縮,準媽媽都必須立即趕往醫院。
04如何預防早期破水?
早期破水是可以預防的。預防方法有以下幾點:
(1)孕媽媽要注意孕期衛生,內衣褲要勤換勤洗,增加營養。
(2)孕媽媽在懷孕後期(最後一個月)不要同房。
(3)防止對孕婦腹部的衝撞。
(4)孕媽媽避免過度勞累。
(5)如果胎位不正,孕媽媽要及時到醫院請醫生糾正,如果臨近產期胎位不能糾正時,更應加強防護,孕婦不要過度勞累,避免胎膜早破發生。
結語:如果孕媽媽早期破水,不管是否到了預產期,有沒有子宮收縮,準媽媽都必須立即趕往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