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新世相式」的營銷試驗:線上找到解憂人?

2021-01-08 娛樂資本論

作者/劉卉 編輯/曹樂溪

從逃離北上廣到48小時「綁架你爸媽」,再到為三萬多人線上解憂,我們不知道新世相有沒有改變潮水的方向,但他們正在讓電影營銷變得不太一樣。

《解憂雜貨店》上映幾天前,新世相與電影出品方萬達合作,把解憂雜貨店搬到了線上,並且獲得了意想不到的人群觸達率和轉化率:全國300所高校聯動,近萬人通過活動直接購票。

電影《解憂雜貨店》的最後,王俊凱飾演的小波讓雜貨店重新開張。現實中張羅這件事的是新世相,通過線上解憂活動,有32000多人分享了他們的故事,最小的11歲,最大的52歲,「孤獨」、「愛情」、「迷茫」與「錢」成為這代人亟待解決的焦慮與憂愁。

「臉皮太薄,社交圈子很小,怎麼辦?」

「心裡住著兩位女孩,不知道該選誰?」

「善良的心,是不是真的比不上外貌?」

「怎樣才能和25歲和40歲的人成為朋友?」

......

在群雄逐鹿的賀歲檔,每部電影背後的各方力量都秣馬厲兵,除了內容本體的比拼之外,電影宣傳、發行、衍生等延伸行為無一不是這場角力的附屬增值。不難注意到,《解憂雜貨店》在同期上映電影中,票房表現並不是最好的,但微博、微信指數卻遠高於其他,而且在聖誕節前後有大幅增長。

這種現象得益於前期營銷的成功,新世相正在通過建立價值觀共同體,為電影製造流行,為都市青年找到情感共鳴。他們究竟怎麼做到的?我們與合伙人聊了聊,試圖找到內容營銷的秘訣。

從解憂CP到發布會

新世相打造線上花式營銷

這是一次完全在線上進行的電影營銷活動,活動內容共分三部分:

12月20日,新世相推出「48小時解憂CP」主題活動;12月21日,「48小時解憂雜貨店」通過新世相公號上線;12月25日19:00 - 19:40,《解憂雜貨店》線上發布會舉辦。

48小時解憂CP主題活動是在新世相原本「48小時CP」基礎概念之上的一次特別定製活動。在這次48小時解憂CP中,互為CP的兩個人結成為期48小時的筆友,互相傾訴煩惱並為對方解答。

一位參與者希望她的cp幫她解憂

48小時線上雜貨店主打「線上」和「48小時」兩個概念,是一次只存在48小時的H5動畫活動。在新世相公號12月21日的推送中向用戶徵集問題,同時推出這家線上解憂雜貨店,電影主演王俊凱、迪麗熱巴和董子健分別擔任3位解憂主理人,用戶可以選擇進入不同解憂主理人的場館,寫下自己的煩惱或解答別人的問題,共同參與「解憂」話題的討論。

活動48小時結束後,新世相公號推送了一篇名為《你的前半生,躲不過這 40 個人生大問題 | 28000 人的親歷與自述》的文章,閱讀量超32萬。

圖1 解憂雜貨店H5頁面圖

圖2 在28000個人生問題中總結出的文章

《解憂雜貨店》線上發布會12月25日晚上舉辦,影片三位主演及李鴻其都參與了活動,活動中,新世相聯合全國300所高校開設260個微信群,共約2.2萬人同時在線互動,據活動數據統計,在四十五分鐘內共產生14萬條互動消息,直接購票行為9900人次(根據後臺上傳票根統計)。

據新世相項目負責人說,讓用戶上傳票根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最精準的統計活動的直接票房轉化率,「我們希望這種『技術導向』的營銷是明亮的,真實的去反映情況,能夠做成一道可計算回報率的工具,在這點上,我們的合作方萬達的態度非常開明,給了我們巨大的支持。」

新世相追求的就是提高效率。」新世相聯合合伙人汪再興算了一筆帳:傳統路演模式,如果按單場300人計算,想覆蓋2萬人,需要66場——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通過48小時CP這個「不錯的內容創意+社群+技術」的新媒體工具,只需45分鐘就能輕鬆實現,效率提高了幾十倍。

新世相組織的首次電影線上路演的260個微信群,電影解憂雜貨店主創和用戶一共互動了14W條群消息

這次線上營銷活動的火爆與電影本身自帶流量不無關係,不過新世相圍繞影片本身策劃的系列營銷動作和內容延展,也確實為當今營銷市場提供了新思路。

對於這次新世相參與電影營銷,新世相聯合合伙人汪再興表示這並不是一次單純的營銷行為,而是一次內容及價值觀層面的合作,他說:「我更看重的是一部電影的價值觀營銷,未來新世相也會介入到很多電影營銷的價值觀層面,最終的票房結果通過社群這一個工具來完成。電影營銷不僅僅是一個展示,也不是一個硬曝光,而是和電影本體共同生產內容,這種內容能夠讓電影獲得更廣泛的覆蓋和影響力。」

一次從形式到內容的轉變

營銷成為內容再創作

在這個人人強調「內容為王」的時代,不僅做內容的人注重內容,做其他業務的人也開始進入「內容製作」領域。如今在營銷形式之外,營銷內容也必將成為未來營銷主流。

從這次新世相為《解憂雜貨店》設計的一系列線上活動來看,新世相併不能夠完全算作是服務方,他們也是內容外延中的內容生產者之一。汪再興表示:「這次合作想嘗試幾個方向,第一個是能否讓電影在一個半月的銀幕上映期之外有生命周期的延展;第二個是能否用新的技術工具來嘗試一下電影票在社群工具裡的轉化。」

解憂雜貨店H5,明星邀請用戶填寫煩惱或解答別人煩惱

在「48小時解憂活動」中,以「解憂」為核心話題,新世相組織的是一次大型情感故事表達,在最後總結文章中由四十個小故事最終體現。其實在活動中流通的那些故事,便成為電影之外內容的二次創造。

活動分為概念提出、活動進行和價值觀總結樹立三個階段,核心概念是解決當代青年人的憂慮,這個概念提出源於「整整一代中國青年的精神初戀」:1980年5月《中國青年》雜誌上刊登的一篇潘曉的文章《人生的路怎麼越走越窄》,這篇文章引發了一場持續半年左右的全國範圍內的討論,共有六萬多人參與其中,由此出發,汪再興想到了這個時代青年人的人生問題,進而與「解憂」話題結合,形成了整個活動框架。

圍繞「人生問題」這個核心策略,新世相設計出線上解憂雜貨店、解憂CP及線上發布會等系列活動,從新世相的角度來看,通過這些活動在營銷之外,他們更希望能夠做到對於電影內容和價值觀的延展。

汪再興強調價值觀。在他看來,選擇參與和電影合作,就是選擇內容,「內容市場你能賺多少錢,你比不過電商的,但是你越會寫,對這一代人價值觀的影響就越大。」今年四月,新世相也參與了電影《喜歡你》的營銷合作,在效果轉化統計中,約三千名寫下自己情感故事的粉絲超過80%的人都去電影院看了電影,並且新世相和電影《喜歡你》還共同製作了一支朋友圈廣告形式的採訪視頻短片,覆蓋了650萬微信用戶。

新世相和電影《喜歡你》製作的一支朋友圈廣告形式的視頻採訪短片

從這幾次電影營銷活動中給予小娛思考的是,新世相將所謂的營銷活動變成一項有內容的行為,不僅限於傳統電影宣發工作當中圍繞電影製作物料、進行採訪、搭建落地活動等,而是將電影主旨拿出來,在命題作文下面重新寫了一篇,「這篇作文」與電影的其他營銷活動互為聯動,但也比傳統方式更為出新。

社群營銷顯山露水

揭秘「人群、方式、價值觀」三點論

這兩年新世相的策劃及營銷活動做得風生水起,從「逃離北上廣」到「丟書大作戰」再到「做一小時女主」,以及「48小時解憂活動」,兩天前他們又推出「48小時重啟家庭關係」活動,每一次活動都能準確戳到某一人群的痛點,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形成刷屏效果。

汪再興在之前採訪中曾談及新世相對於活動策劃的理念:「新世相本質上是內容公司,新世相做的內容裡面有直播、微博、微信和活動,通過好的內容,建立好情感連接,沉澱社群,與社群產生互動,這四個部分按照傳播的步驟做完了,品牌方來贊助,目前是按這個邏輯做的。」

逃離北上廣第二季報名海報

此次與萬達及《解憂雜貨店》的合作也是基於這樣的共識形成,萬達影視營銷宣傳部副總經理李曄也在採訪中告訴娛樂資本論(yulezibenlun):「今年十月份左右跟汪總第一次見面,我們合作還是很快的,我們基本上當天就解決(合作問題),後面再見一次面就把合同給解決了。」

「我們在做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在生產內容,我不僅想賣票,我希望是鋪路,」汪再興這樣解釋道。

所謂「鋪路」,第一是指價值觀內容層面的傳遞,第二也是新世相此次與萬達合作想傳遞出的一個理念——利用社群工具進行營銷及內容拓展的重要性。

在新世相策劃的一系列營銷互動中,微信群、微博群、直播群等社群工具發揮很大作用,基於「新世相」公號500萬用戶基礎上,他們會為每一次不同活動開設不同的主題社群,從社會尋找可以互相產生共鳴的人,讓他們形成社群基礎,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傳播,很顯然,這樣點對點的傳播方式效率大大高於普通廣告點對面的傳播。

細緻分析這次新世相與《解憂雜貨店》的合作,首先新世相尋找了與電影統一的主題,即「解憂」,其次,從電影基調和電影主演兩方面入手組織社群,一面制定尋找解憂人互訴煩惱的情感路線,在社會尋找有此類需求的人群形成一個傳播陣地。

《解憂雜貨店》電影海報

另一方面,組織自帶流量的幾位主演參與活動,使其粉絲形成又一個傳播陣營(兩個社群不排斥交互),而且如王俊凱、迪麗熱巴的粉絲普遍為學生群體,對於傳播作用的反應度高,一場線上發布會也算一箭雙鵰,既方便了流量明星與大量粉絲的直接互動,也解決了學生群體想見偶像而不得見的問題,試想,這樣的發布會如果落地執行,會存在人數限制、安保措施、地域差別等諸多問題,而線上發布會不僅吸納了更高的參與人數,同時節省了一大筆時間、經費、人員等問題。

小娛也從「48小時解憂活動」群裡進行了小範圍調查,被採訪者大學生居多,多數人表示是被偶像吸引參加活動,也會買片去電影院支持票房,從中可見,這次活動的目標群體對位精準,效果顯著。

對於組織這次活動,汪再興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所有行業的人都重視這個東西,畢竟有社群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工具。」

社群營銷往往是可以製造流行的法寶,從新世相過往的活動案例來看,他們通過公號運營吸引和建立起有新世相屬性的社群,這個社群為他們之後的營銷及策劃活動提供極大動力,創始人張偉曾對於「製造流行」提出過三點方法論:第一,了解人群,了解城市生活裡的欲望和焦慮;第二,用一個辦法喚起他們的行動;第三,建立一個價值觀共同體。

新世相的用戶畫像為:60%是女性,年齡在18-35歲之間,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及杭州成都等準一線城市。基於這樣的社群基礎,新世相已經具備了可以創造爆款的條件,對於這次與《解憂雜貨店》的合作,小娛也有疑惑,營銷行為如此精準對標受眾,是否也會使得受眾群狹窄,李曄表示:「這足夠了,我們先把我們的垂直用戶打透,把本體保住,我們還有其他傳統的營銷打法影響到增量用戶。」

在這次合作之初,新世相與萬達便協商一起做一個IP,在IP之下,可以做線下衍生品、線下活動、線下社群等多種IP展現形式,所以《解憂雜貨店》的營銷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頭腦風暴及心靈風暴。

相關焦點

  • 《解憂雜貨店》「新世相式」的營銷試驗:不用逃離北上廣,線上找到解憂人?
    這種現象得益於前期營銷的成功,新世相正在通過建立價值觀共同體,為電影製造流行,為都市青年找到情感共鳴。他們究竟怎麼做到的?我們與合伙人聊了聊,試圖找到內容營銷的秘訣。在新世相公號12月21日的推送中向用戶徵集問題,同時推出這家線上解憂雜貨店,電影主演王俊凱、迪麗熱巴和董子健分別擔任3位解憂主理人,用戶可以選擇進入不同解憂主理人的場館,寫下自己的煩惱或解答別人的問題,共同參與「解憂」話題的討論。
  • 《解憂雜貨店》開了場2萬人的線上發布會 它能解答電影營銷的大問題嗎?
    5天前,新世相在旗下公眾號「48小時CP」中發起了一個「尋找解憂人」活動,讓粉絲通過報名互相匹配,成為專屬「解憂人」,共同完成任務。為了建立影片與粉絲的情感連接,新世相設計了線上的UGC解憂雜貨店——讓粉絲們寫下自己的人生問題,再分門別類,讓其他粉絲來回答,類似一個小型知乎。在這個雜貨店中,收集了3萬多個問題,1萬3千多個回答。新世相希望用這種「所有人問所有人」的形式,為影片賦予中國這個時代的意義,讓更多人與電影主題產生共鳴。
  • 看《解憂雜貨店》得旅遊補貼 凱撒旅遊線上營銷助推電影票房
    由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暢銷小說改編、韓傑導演、董韻詩監製、韓寒擔任藝術指導的中國版同名電影《解憂雜貨店》將於2017年12月29日全國上映。作為電影的官方合作夥伴,國內領先的出境旅遊服務商凱撒旅遊將在歲末推出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助推票房,為影迷送上「解憂良方」。
  • 問:何以解憂?答: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空氣中飄著咖啡的香氣,在新天地某溫馨文藝的概念書店裡,電吉他彈奏著改編的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9個小信箱,一個卷閘門的投遞口,沉默的訴說著這個故事的背景。話劇《解憂雜貨店》的發布會,就在這樣低調的流露著它小資的格調。
  • 解憂雜貨店中國版王俊凱扮演什麼角色?解憂雜貨店王俊凱介紹
    解憂雜貨店這部電影受很多小夥伴的期待,那麼這部電影有哪些看點呢?解憂雜貨店講的什麼故事?王俊凱在劇中飾演什麼角色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該片講述了一家名為「解憂雜貨店」的不可思議小店,人們只要在晚上把他們的煩惱寫在信上然後丟進鐵卷門的投遞口,隔天就可以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取得解答信的故事。  《解憂雜貨店》來自一家名為「解憂雜貨店」的小店,人們只要在晚上把他們的煩惱寫在信上然後丟進鐵卷門的投遞口,第二天就可以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取得解答信。
  • 《解憂雜貨店》:一家跨越時空替你解憂的小雜貨店
    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小煩惱,少兒時期有煩惱,青年時期也會有憂愁,甚至是中年時期,也會有心煩的事情。《解憂雜貨店》這部由當紅小生王俊凱和迪麗熱巴領銜主演的電影,就是圍繞著一個能夠幫助迷途中的人解惑答疑的小雜貨店展開的。
  • 《解憂雜貨店》到底有多難看?
    還有一部《解憂雜貨店》其實是叔這篇文章想要重點說的,它將平庸做到了極致,如果說其他兩部還能適當逗君一笑的話,那這部真的純屬浪費時間了。當然,叔寫它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因為叔是這部小說的讀者,二是最近太多營銷文鋪天蓋地實在讓人看不下去。
  • 解憂雜貨店,讓你解憂了嗎?
    一封信上的文字,朦朧地浮現在他腦海中。「你對音樂的執著追求,絕不是白白付出。我相信,將會有人因為你的歌而得到救贖。你創作的音樂也必將流傳下去。請你始終堅信這一點,堅信到生命最後一刻。」這是解憂雜貨店給克朗的回信,在克朗幾乎放棄音樂夢想的時候,這封信曾給他堅持的勇氣。
  • 《解憂雜貨店》:你選擇的,都是人生的必經之路!
    於是「解憂雜貨店」就此走上了真正的「解憂」之路。這是一部關於人生岔路口如何作選擇的小說。故事很好懂,但涉及的人生命題重大。這也是為什麼本書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作者高明之處在於,並沒把這本書裡的「解憂雜貨店」塑造成人生萬應靈丹提供者,但經歷過歲月後,有很多人充滿感慨,感恩「解憂雜貨店」曾經給他們提供的人生諮詢。 人生怎樣才能不留下遺憾?
  • 解憂雜貨店觀後感
    ——《解憂雜貨店》故事大致被分成了四部分,由阿傑,小波,彤彤引出,他們砸了一個富貴女子的家,帶走了一把吉他,並且將她綁架,那個女子叫晴美,在逃離路上車沒油了,於是他們進入解憂雜貨店,準備著明天逃離這裡時發現了這家店的歷史和一封信!是的,這是家能夠穿越的店,門後的時間是被放慢的,他們三個寫了回信也知道了自己原來是在給1993年的人寫回信,網上也出現了解憂雜貨店一夜復活的訊息!
  • 《解憂雜貨店》的出版傳奇
    在事業和愛情間艱難抉擇的運動員、離家打拼卻屢遭挫折的音樂人、想要掙錢報答親人的女招待……他們真誠又忐忑地寫下信件,想要為自己的未來找到新的可能。互不相識的人因一家可以諮詢煩惱的雜貨店而走到一起,雖未謀面,心與心卻真誠相對,這正是東野圭吾想要展現的力量:現代人內心流失的東西,這家雜貨店能幫你找回。
  • 日版"解憂"更名《浪矢解憂雜貨店》
    《浪矢解憂雜貨店》今日宣布將有望引進國內。電影同名原著作為東野圭吾最知名的小說,僅在亞洲發行量就超過1000萬本,動人的故事和對白更曾撫慰無數人的心靈。為了區別於此前上映的國產版,日版在內地上映特別更名為《浪矢解憂雜貨店》,有望引進的消息更令國內書迷一片歡呼。
  • 何以解憂?歡迎光臨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這裡有一切
    何以解憂?歡迎你光臨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這裡有......《解憂雜貨店》不是一本關於心靈雞湯的口水文,它是一本推理小說。出版的當年即獲中央公論文藝獎,這部作品越過推理小說的範圍,卻比推理小說更加扣人心弦。
  • 《浪矢解憂雜貨店》上映,原著小說憑什麼能賣到700萬冊?
    我們做了一個簡單的數據統計,在各種社交媒體及圖書電商平臺上,《解憂雜貨店》的關注度都以萬次計。比如截至2018年2月1日,豆瓣讀書上《解憂雜貨店》的評分為8.6分,超過26萬人對其進行評分,5顆星的評價佔比為50.10%。《解憂雜貨店》相關數據統計,圖片來源:書都很多人問我,《解憂雜貨店》為什麼這麼火?
  • 電影資源丨《解憂雜貨店》
    ,「解憂少年」組對此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迪麗熱巴曾在讀大學和穩定工作之間面臨矛盾,當時也有過「我其實上四年大學回來還是一樣要工作」的想法,但是最後還是跟從心中的聲音上了大學。董子健坦言人生中有無數次關於這樣的抉擇,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要不要做演員」,他表示這是改變他人生最大的一個選擇,很感謝當時的自己。
  • "解憂雜貨店"東京開店 山田涼介門脅麥為眾解憂
    "解憂雜貨店"東京開店 山田涼介門脅麥為眾解憂 時間:2017.09.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ecea 分享到:
  • 讀書:解憂雜貨店
    解憂雜貨店、丸光園孤兒院,五個故事都是圍繞這兩個點展開,所有的人物都和這兩個點有關聯。緣分是很奇妙的東西,而雜貨店和孤兒院之間的這根線就是緣分。感覺冥冥中有人在天上操縱著這根線,它讓5個故事裡的每一個人物,是各自故事中的主角,同時也是別人故事中的配角,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浪矢解憂雜貨店》:能幫你解憂的,不是上帝,而是……
    「一本《解憂雜貨店》,看完就解憂。」——這是很久之前我買下《解憂雜貨店》這本書時的期待。看完書最大的感受是,如果真有這麼一個店,想必我就不會再有煩惱了。 看完日版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我才明白,能幫人解憂的,從來不是有超能力的上帝,而是你自己。上帝只是一個善良的傾聽者,最終你會做出什麼選擇,全憑自己。
  • 解憂雜貨店 (2017)
    導演: 韓傑編劇: 宋嘯 / 東野圭吾 / 孫思雨 / 朱思溢主演: 王俊凱 / 迪麗熱巴 / 董子健 / 李鴻其 類型: 劇情 / 奇幻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17-12-29(中國大陸)片長: 109分鐘豆瓣評分5.0解憂雜貨店的劇情簡介
  • 《浪矢解憂雜貨店》電影
    可是,就醫期間,浪矢老闆在報紙上看到女子帶著幼女自殺的新聞,有點激動,因為那個人就是綠河,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解憂。  並且剪下了這個新聞,給自己的兒子過目,懷疑新聞上的這個人就是綠河,他認為在這些年回答了許多人的煩惱,說不定一些人按照他的建議去做,結果得到的是不幸,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