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非誠勿擾》相親節目,想必大家都應該看過或者聽說過,拜金女嘉賓馬諾說出的「我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坐在單車上笑」這句話,也曾成了「網絡金句」,可謂是「風靡一時」,當時不少網友把這句話改成了「我寧願坐在單車上笑,也不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來作為QQ籤名。
女嘉賓馬諾的三觀令人咋舌,但最近我在B站上看到另一則非誠勿擾的女嘉賓的「事跡」可以說驚掉了我的下巴,冷靜過後卻又想到,這件事的發生雖是意料之外,但卻又在情理之中。
我要說的這位女嘉賓名字叫做王佳,2011年4月,以2號女嘉賓的身份,在「非誠勿擾」節目126-129期四次連續出鏡。王佳當時32歲,她是家裡的獨生女,備受父母寵愛,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因標準很高,先後戀愛數次均不如意。
在她上節目的第四期,就與北京某大公司的高管張天翼牽手成功了。當時她發表的愛情宣言也是轟動一時,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真誠的女嘉賓」:
「我現在很想有一個家,因為我很想幸福,讓我爸媽也幸福,為我放心。男嘉賓,我知道你生過病,破過產,我知道你肯定是一個會珍惜的人。我現在真的想好好珍惜我生活中的每一天。不管他是生老病死,貧窮富貴,哪怕他一無所有,我願意跟他一起去奮鬥。人生是一種付出,而不是索取,我真的願意為你去做任何事……」
也正是這段話,讓張天翼最後選擇了她,甚至把獲得的夏威夷旅遊券當場捐給寧夏山區貧困小學,表示將自費帶王佳去國外旅遊。這次相親的結果也算得上是一段佳話,王佳也沉浸在戀愛的喜悅之中,然而,好景不長,張天翼突然「消失」了,只留下一句「要去美國公幹」的話,就跑路了。
這段戀情對她的打擊著實不小,粉絲,親友以及非誠勿擾的嘉賓們都知道了這件事,對於要強的她來說,是顏面盡失,甚至有種被侮辱的感覺。這時,恰巧出現了一個叫「文文」粉絲,他自稱是西安人,也十分想組建一個家庭,他很同情王佳的遭遇,並且對她十分傾心。
王佳一開始拒絕了「文文」,但他一句句安慰,不懈地付出,還是打開了王佳的心扉。5月27日,王佳與其見面。「文文」真名叫何嘉文,是一個身高1米80、理著板寸的帥哥,而且比她小兩歲,在銀行工作。兩人感情迅速升溫,將婚禮定在2012年元旦。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佳也開始看到了這段感情的「不足」,何嘉文只是一個銀行小職員,僅僅是買套婚房,就花光了他所有積蓄,甚至還是按揭的。相比於非誠勿擾的其他女嘉賓,人家不是成為了富太太,就是成為了明星,自己明明條件比他們好的多!
其實,王佳的戀愛經歷也不算少,但為何次次都不如意,沒有成功呢?其實問題在於她「心比天高」的自戀型人格。
美國心理學家馬爾金表示,不健康的自戀指的是一種需求,總是需要感到自己是特殊的。他認為,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只要能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他們能做出任何事情,因為他們太著迷於『自己很特殊』的這種感覺了」。
對於王佳來說,她當時在電視中看到非誠勿擾的其他女嘉賓的時候,就認為自己比他們優秀的多,有些女嘉賓才貌和現場表現力未必如她,因此,才有了她專門請假去南京報名這個節目的起因。
在節目中她對男嘉賓說的那一段話,總共約249個字,但「我」這個」就提到了28次之多,幾乎每句話都不離「我」這個字。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花了多少篇幅在描述有關「我」的事情上,就代表著這個個體對於自我的表達欲有多少。而對於王佳來說,她全部的表達幾乎都是在表示自己的事情,從這一細節就可以看出,她是一個過度自戀的人。
後來,男嘉賓的不辭而別在我看來也很正常,一個成年人體面的婉拒方式就是不露聲色地離開。王佳卻無法接受這種離開,甚至還對其抱有幻想。她再次聯繫對方,對方卻拒接電話,她在微博上充滿憤慨地質問對方:「我需要被尊重,憑什麼消失?」
對方也沒有給予回應。其實,這件事讓王佳最不能接受的不是「愛情」的突然消失,而是她不能接受這個她看上的男人不圍著她轉。她之所以後來選擇了「配不上」她的何嘉文,是因為他完全滿足她對自戀的需要,他可以全心全意地為她付出。
2011年10月份,何嘉文的前女友找到了王佳,表示想要與何複合,但他不同意。因為男友擔心影響二人感情並沒提前告知這件事,這便開始讓王佳心裡產生了隔閡,她認為,「當信任消失,一個人被全面懷疑和盤查之時,我相信心裡那種歸屬感和依賴感已在凋謝了。也許這就是歸於平淡的開始。」 就在即將結婚的前夕,她又不想結婚了,但隨後王佳發現自己懷孕了,於是,不得不「奉子成婚」。
隨著肚子越來越大,王佳發現自己的身體和容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再是那個美麗動人的女神了,她心裡充滿了挫敗感。看看昔日從非誠勿擾一起的女嘉賓們,個個依舊光彩照人,2012年5月,昔日女嘉賓段某向王佳發來結婚邀請函,段的婚禮極其隆重、奢華,這一對比,原本自認為是白天鵝的她心裡不禁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醜小鴨。由此,也和丈夫何嘉文發生了爭吵,丈夫的不理解讓她心裡再受打擊。隨著年中到來,丈夫的工作也日益繁重,每天早出晚歸,她又開始疑心丈夫出軌。
由於長時間的情緒不佳也引得家人警惕,去醫院檢查發現王佳具有產前輕度抑鬱傾向,建議她調整心態,何嘉文也抽出時間給予了陪伴。7月31日,何嘉文休息,在給王佳做完早飯後叫她,她卻不吃,何嘉文就問其怎麼了,她就說「不想活了」。
原來,王佳又在和非誠勿擾的嘉賓聊天受到了挫敗感,何嘉文氣不打一處來,對她吼道:「又是『非誠勿擾』!又是女嘉賓!你還有完沒完?」一把將電腦扔在地上,「你今年已34歲,女神啊,你難道就永遠活在舞臺上,就不能回到人間嗎?」丈夫的話就像一把刀一樣,扎在了王佳的心中。
8月1日晚,兩人再次激烈爭吵,「不想活了」的念頭一直在她腦海裡縈繞著。在8月2號的凌晨3點,何嘉文正熟睡中,王佳拿著一把西瓜刀就向其砍去,疼痛讓何嘉文驚醒,他一面向鄰居求助,一面向大著肚子的王佳求饒,最後,由於失血過多奄奄一息。她立刻奔回屋裡,撥打了110和120。隨後從廚房取出菜刀刺傷腹部和左胸,暈倒在地……
最後,丈夫身亡,她活了下來。最終,西安市中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王佳有期徒刑13年。
這悲痛的結局與王佳的產前抑鬱症有關,但那僅僅是一小部分原因,主要原因與王佳的人格有關,她在人格上的「神經質」水平較高。神經質並不是神經病的意思,它是人格特質的一個重要維度,神經質既反映個體情感調節過程,又反映個體體驗消極情緒的傾向和情緒不穩定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高神經質的個體更容易有心理壓力,不現實的想法、過多的要求和衝動,並且更容易體驗到諸如憤怒、焦慮、抑鬱等消極的情緒,他們對外界刺激反應比一般人強烈,對情緒的調節、應對能力比較差,經常處於一種不良的情緒狀態下。
另外,心理學家Fisher & McNulty認為,神經質人格會負面影響一個人的親密關係。當關係中有一方的神經質水平較高時,他們關係的滿意度普遍更低。王佳的種種行為,都驗證了了她是一個神經質水平較高的人。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說過,「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格包括氣質和性格,性格是核心。我們的氣質類型是天生的,不容易改變,但性格是可以改變的。那麼,我們如何去做呢?
1.從信念上進行自我改變
心理學家Dweck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信念,就可能對我們的行為產生深遠的影響,進而也能影響到我們人格的某些特徵。因此,我們如果改變我們的信念,就可以改變我們的人格,比如說,如果你每次考慮問題都是從消極的角度出發,不如改變這種想法,試著從一些積極的角度去看,長此以往,你有可能就變成了一個樂觀的人。
2.運用自省法,寫下你的計劃
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性格,那麼你需要自我反省,寫出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改變,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過程和結果都思考過後,那就朝著那個方向就對了,同時還可以自我反省,觀察到自己的變化,找到自己做的不錯的地方,幫助自己堅持下去。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當然,做出改變,走出舒適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特別困難的。但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的付出努力,我們的人格也一定會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