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理髮師》裡美麗的江南女子宋嘉儀,到《郎才女貌》中人如其名的顏如玉,再到《兄弟姐妹》中的「寧州第一大蜜」唐小雨,美麗的角色似乎與曾黎如影隨形。但當你走近這位中戲當年最美麗的校花,你會發現在美麗之外,她還有著令你意想不到的另一面……
6月的北京在經歷了幾場大雨衝刷後,天空格外蔚藍。曾黎飾演女一號的電視劇也即將在北京近郊殺青,那幾天的戲份非常忙碌和緊張。有人說,2016年是曾黎回歸螢屏的一年,同一時段在各大衛視有3部由她主演的熱門電視劇上映,與她演對手戲的是胡歌、朱亞文這樣的當紅小生——當年「驚豔」了整個娛樂圈的曾大美女又回來了。而這些對她而言,只是之前拍的戲,剛好「湊」到了一塊兒上映罷了,純粹趕巧兒。這就是她,一個年紀尚輕,卻已到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第三層境界的女人。
曾黎身上有很多標籤,最被世人所津津樂道的是她畢業於中戲96級明星班,與同班同學章子怡、梅婷、袁泉、秦海璐、胡靜、張彤、李敏並稱中戲「八大金釵」。不僅如此,她還是當時全校公認最漂亮的校花。然而,相較於同班同學後來的躥紅、成名,曾黎這些年,更像是在自己的世界裡怡然自得地前行,不疾不徐。就連天涯貼吧的網友都為她著急,一篇名為《那些空有絕色,卻貌美人不紅的女明星》的文章火遍網絡,網友在驚嘆她美貌的同時,也都替她可惜。而她呢,一笑置之,一直就是這種順水推舟、隨遇而安的人。而記者在一問一答的採訪過後,更願意把曾黎的這種心態理解為一種洞察世事後的返璞歸真。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你如今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情和愛過的人。」曾黎今天的氣質與她小學畢業後在北京戲曲學院學過7年青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青衣在京劇中又稱「正旦」,是最重要的角色,以矜持、穩重,動作幅度小、張弛有度為主要特點,這在冥冥之中預示著曾黎後來的人生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基調,她只念屬於自己這齣戲的韻白。1995年戲曲學院畢業後,曾黎被分到湖北省京劇團工作。1996年她又以專業課第三名的成績考取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中戲生涯是曾黎人生的分水嶺,從此她與唱腔曲調揮別,開啟了表演生涯。與同學們在大學期間頻繁「走穴」不同,曾黎是全班同學中唯一一個大學4年都沒有拍過戲的人。在上大學的時候,因為中戲有明文規定,頭兩年是嚴禁出去拍任何電視劇、電影作品的,大三之後就有很多同學陸陸續續出去拍影視作品,而她卻仍在教室、宿舍、排練場間穿梭。曾黎記得班主任曾說過:今後你們拍影視作品的機會大把的,但是在學校這4年的光陰,卻一去不復返,所以一定要好好珍惜。她自嘲總是比別人慢一點,別人用兩年消化完的情感,她需要用4年去體悟。
那時候秦海璐已經憑藉《榴槤飄飄》拿了影后,梅婷也早已一舉成名,章子怡也成了謀女郎。面對自己比同學「慢」了這麼多,曾黎卻絲毫沒有放在心上:「車到山前必有路,我相信永遠有一條路等著我,我從不擔心我會掉到山崖裡。不急不躁是我性格中的一部分,我很少為一件事情特別著急,大學同學說我不太會經營自己。」當年中戲畢業已經不包分配了,當所有同學都在著急「找門路」的時候,當很多人已經有了「落腳點」的時候,她還是很淡定。她相信「老天會愛笨小孩」。到了最後階段,正趕上全總文工團招生,她的大學班主任常老師著急地找到她說:「全總正在招聘主持人,你快去考一下,這樣還能爭取把戶口落在北京。」就這樣她考取了全總文工團的主持人,在北京留了下來。
還有一個關於曾黎的段子流傳很久。曾黎在中戲時是出了名的校花,因為氣質獨特、外形出眾,使得張藝謀導演也慕名去中戲找她拍電影。可惜曾黎當時不在學校,就找了另一個同學去試鏡,這部電影就是在國際上獲獎無數的《我的父親母親》,而那個被選上的女同學就是後來的國際巨星章子怡。在朋友們都為曾黎惋惜時,曾黎也只是淡然一笑:「別看別人演了以後火了,說不定我演還火不了呢!」朋友聽到她這樣說,也跟著樂了:「真沒辦法,心永遠都是那麼寬。」
說到曾黎演繹生涯中的重要作品,電影《理髮師》一定沒法繞開。這是旅美藝術家陳逸飛傾注心血打造的獻給中國電影百年的禮物。這部電影最初很快就定了男一號陳坤,女主角卻遲遲未定,直到陳逸飛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曾黎飾演的女兵形象,當即決定就用這個女演員了,因為她身上有種乾淨、堅韌的氣質,就是劇中的宋佳儀。
這部電影是曾黎畢業後第一次擔任女主角,更何況和她演對手戲的是經驗十足、光靠眼神就能說情話的陳坤。就在所有人都為她能否駕馭得了角色捏了一把汗的時候,曾黎心態卻很平和,她一如既往平靜地接納了這份挑戰和機遇。她反覆熟讀劇本,希望從字裡行間讀出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讀懂她對「表哥」的執念與深愛。
這個時候,常年扮青衣的特質在她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穩、沉著,平靜中透著一股子韌勁。最終,外界眼中做事總是不疾不徐的曾黎用自己的節奏給世人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於是就有了後來電影中你看到的:胡同拐角處騎單車的姑娘,只留俏麗的背影,卻動人心弦。面對自己的愛人,她從不言愛,卻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轉身都寫滿愛的註腳。淡淡的青煙繚繞,她如同若隱若現的油畫美人,道出了江南水鄉的精緻,繁華上海的優雅和油畫作品才會有的莊重和滄桑.曾黎演活了這一切。
曾黎曾說,《理髮師》就像一部亂世的淺吟,於她似乎演明白了一個道理:「命運是個最壞的東西,命運是個最好的東西。」後來曾黎也因在這部電影裡的出色發揮入圍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上半年,曾黎大有霸佔電視螢屏的趨勢。你剛剛在新劇《姐妹兄弟》裡,看到她飾演的對愛執著又堅強的唐小雨,又會在《旋風十一人》裡,看到搞笑十足的鐵腕女校長「鍾豔」。曾黎說出道十幾年,她終於演夠了大家閨秀式的角色,希望嘗試有突破性的挑戰。這就是曾黎,一個從不給自己人生按快進鍵的女人,無論工作還是生活,總在自己最舒適的角度嘗試變化,一步一個腳印,找自己。
曾黎平日裡外出從不化妝,不喜歡購物,吃穿用度也不講名牌,是個十足的「天然派」。這在如今的演藝圈實數少見。她這種純粹的性格養成還要從小時候說起。曾黎出生在湖北荊州一個普通的滿族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職工。小時候的曾黎調皮好動,常參加體育、文藝活動。這也讓她日後有了機緣巧合學習了京劇。
雖然小學畢業後就外出讀書,但曾黎父母對她的管教還是十分嚴格。母親經常教育她要學會節儉生活,不要把錢浪費在不必要的花費上。這種習慣從小就深深烙印在了曾黎身上。一次接受電視臺採訪,曾黎和母親一同出鏡,母親笑談曾黎是個節儉的閨女,到現在還留著十幾年前的衣服,有時候甚至還會拿出來穿。曾黎笑得合不攏嘴,一把摟過母親說:「節儉閨女一定是有個特會持家的媽啊!」曾黎母親一下子紅了臉笑笑說:「那倒是。」一個簡單的互動,就能看出曾黎母女間關係的和諧融洽。
然而,沒想到,一向支持、鼓勵她的母親,卻在2009年,差點與她「翻臉」。這源於曾黎拍攝了一組宣傳環保素食理念的大膽寫真,希望通過凸顯食材本身,讓大家理解素食「天然」的理念。畫面中她赤裸地躺在蔬菜堆上,用幾顆蔬菜擋住了關鍵部位。儘管看起來是健康和美好的,但這卻使曾黎與父母之間發生了平生最激烈的一次爭執。一向溫和的媽媽甚至激動得當場拍起了桌子,手都拍紅了,好像女兒做了不道德的事。她不斷質問女兒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曾黎很委屈,她希望父母不要帶著有色眼光來看這件事情。這之後,母女倆的關係降至冰點,那時候網上對此事討論得很激烈,有正面的讚美和稱讚,也有很多負面的批評和嘲諷。這更成為當時橫亙在曾黎和母親之間的一個鴻溝,她們甚至斷絕了彼此的來往。這之後,曾黎率先調整了心態,體會了父母對她的擔憂,並通過很長一段時間讓父母理解她拍攝這組圖片的理念和目的。那段時間,她一有空就會跟媽媽電話溝通:「媽,我拍這些是為了宣傳一些素食的理念,讓更多的人接近素食,素食是最天然的東西,讓他們過更積極向上的人生。」如今,曾黎父母早已理解了她當初拍攝的初衷,他們也支持女兒做一些她想做且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生活中,大多數人常常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不太清楚自己不要什麼。而活得通透的聰明人常常不太計較自己要什麼,卻明確地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曾黎恰恰屬於後者。在採訪過程中曾黎反覆強調:「比起事業,我更注重跟家人的相伴。我的父母老了,我得多陪陪他們,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再後悔。戲沒了我也照樣能拍,但陪伴父母的日子錯過了就很難再找回來了。」所以曾黎每拍完一部戲,都會給自己放個假,作為充電調整的時間。每逢這個時候,帶父母外出旅行都會是她的首選。曾黎是演藝圈出了名的孝順閨女,這與她淡然、溫和的生活態度有著很大的關係。
「你最喜歡的生活方式是什麼?」
「吃素、喝茶。」
去年可謂是「中戲96級明星班」大豐收的一年:劉燁帶著萌娃諾一上了《爸爸去哪兒》,獲得了一大票粉絲;同學章子怡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溫馨小家,還生了一個可愛的閨女。相比之下,曾黎就低調了許多。的確,比起同學們的高產,多年來曾黎只能算是個「小產量」演員。曾黎很少做宣傳,是名副其實「無八卦、無緋聞、無新聞」的三無人員。然而,鍾愛茶道和素食的她卻有另一番感悟:吃素11年,她習慣於在細嚼慢咽中體味食材本身的味道;精於茶道,她修煉出了在品茶的繁瑣儀式感之後,期待最後入口的那一抹芳香。所以,她願意花很長時間去靜靜等待一件事情,在她心中,這不是消耗,而是積蓄能量。
曾黎與素食的緣分還得從2005年接拍《理髮師》說起。那時候因為有點嬰兒肥,上大銀幕不好看,導演說:「能不能再瘦一點?會更好看!」所以,曾黎決定管住自己的嘴,不吃葷。就這樣熬過了最初的「艱難期」,曾黎竟把這個習慣保持了11年。這就是曾黎,做很多選擇,沒有什麼驚濤駭浪的理由,感覺來了,覺得對就去做了,並用心堅持下來。
聊到吃素,曾黎的勁頭馬上就來了,用曾黎的話說:「吃素的好處一大籮筐,比如,以前愛長小痘痘,吃素之後體內的垃圾清除得比較乾淨,新陳代謝比較好,皮膚就呈現出比較健康的狀態。另外,精神狀態也好,很多人覺得吃素沒有力氣,其實都是誤區,反而很多長跑運動員都是吃素的,吃素會讓你的耐力更強。此外,還有一些動物作為佐證,比如河馬、大象、長頸鹿都是吃素的,它們很有勁兒。」說這些話時,記者看到了曾黎眼中放出的光芒。人在做自己喜歡且覺得有益處,同時希望大家都來參與的事情的時候,就是這種狀態吧。
目前,已過了而立之年的曾黎始終都是優雅的女神範兒,對於自己的美顏秘訣,曾黎認為一切源於輕鬆隨意的「慢」生活方式:「我不愛名牌,不愛逛街,私下出門從不化妝。但喜歡看書,喜歡和大自然接觸,我覺得有形的物質總會隨著時間褪色,但大自然給予我們心靈層面的東西卻是無窮無盡的。」如果不是親自看到了曾黎的這些回復,記者真的很難把螢屏上那個光彩照人、豔光四射的女明星和吃素、喝茶、不施粉黛、素麵朝天聯繫到一起。但這些特質真的集中到了曾黎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從《蘇三起解》中走出來的女青衣,眉舒目展,令人回味悠長。
關於愛情,曾黎更願意相信那是一場命中注定的「禪意」。近幾年,曾黎演盡了嫵媚妖嬈的形色女人,然而生活中的她跟「風情萬種」卻絲毫不沾邊。了解她的朋友都笑她長得很吃虧,因為看上去她是對愛情有心計的那一類人。其實,真實的曾黎在一段感情中,她是願意全心全意付出不求回報的。愛很認真,傷心也很認真。曾黎的幾次戀愛都不看「顏值」,問及她的愛情觀,她說:「我不喜歡帥哥,幾次戀愛都不是,我不以帥來界定他能不能做我男友。我覺得內在的氣質和上進心更重要。我相信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成功,所以,我更喜歡兩個人一起去打拼創造幸福生活的過程。」
記者眼中,這話太「曾黎」了。
600多場戲的新劇馬上就要殺青了,連續忙碌了幾個月,問她收工後的打算,「給自己放個大假,調整一下身心,計劃再帶家人出去旅遊。」又一個曾黎式的標準答案。
近年來,曾黎一直只把力氣用在合適的地方,其他的,就隨他去吧。讓人遠遠地望著然後「慢」生活,就是現在的曾黎。她珍貴,因為隨時亮相,都能散發著安靜的力量。她不用靠想像抵達真實,因為她就是真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