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獨臂刀》
1967年出品,《獨臂刀》是由張徹執導的武俠片,王羽、焦姣等主演。王羽也因此成為香港影史上第一代功夫男星。它是張徹的成名作,在香港影史上首創百萬票房的電影,被譽為「新派武俠電影」的鼻祖。之所以講《獨臂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因為此片一出居然可以扭轉乾坤。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壇陰盛陽衰,以女星擔綱的言情文藝(加歌唱)片最受歡迎,反而男演員的地位一直不高。即便是1966年的《大醉俠》,一舉成名、當紅得令的亦是扮演女俠「金燕子」的鄭佩佩,而非「大醉俠」嶽華。直至1967年的《獨臂刀》上映後,冷峻落寞的陽剛男主角王羽成為觀眾心目中的新偶像,不僅一掃香港銀幕的陰柔之氣,更成功令男性陽剛武俠片取代言情文藝片,成為港臺影壇的絕對主流。
top2:《唐山大兄》
1971年上映
這部影片是李小龍回港發展之後的首部作品,問世之後即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該影片在香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就已達到350萬港元,打破了當時香港電影票房紀錄。李小龍瞬間就登上了香港影壇天王的位置,此片可以看作是李小龍在功夫影壇的奠基之作。李小龍在片中所展示的凌厲腿法令觀眾一朝折服,他用真功夫在銀幕上踢出的「李三腳」(凌空連續踢三腳),被觀眾驚為天人。功夫電影就要靠真功夫來演繹,李小龍身體力行地為功夫電影下了全新的定義。
李小龍在該影片的表現驚人,他一改以往功夫片那種繁複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準、狠,幾乎全部在兩招之內搞定敵人,迅猛犀利的拳腳以及高亢的嘯叫兼具個性與力量之美,令人目瞪口呆。
top3:《醉拳》
《醉拳》是1978年由袁和平執導,成龍主演的動作電影。李小龍逝世後,功夫片進入了一個真空期,香港電影圈正在找尋他的接班人。當年的成龍,還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動作演員。《醉拳》的問世讓成龍一夜成名。
觀眾熟悉了李小龍「快準狠」的打法,所以,就算再怎麼模仿,也不會有人超過他。所以成龍走了和他相反的道路,拋棄了凌厲動作,換成了詼諧打鬥,讓觀眾感受打鬥的刺激時,也能體會到開懷一笑,這也讓他走出另一條成名之路。《醉拳》不僅僅捧紅了成龍,也奠定了詼諧動作片的開啟。最大的意義在於,讓香港功夫片繼續在全球發光發熱。
top4:《警察故事》
《警察故事》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發行的動作片,由成龍執導,成龍、張曼玉、林青霞、董驃、太保等主演。該片於1985年12月14日在中國香港上映。本片的上映,預示著香港動作片又到了另一個階段,簡單來說,從以前的民國,古裝片,變成了現代警察的時裝片。
電影裡的緊張刺激之餘鏡頭亦開創了成龍賣命玩命演出危險鏡頭的先河,這也變成他以後拍攝電影的一個特點價值,林青霞與張曼玉在片中的表現各有千秋。該片是成龍從民初功夫小子喜劇過渡到現代警察英雄定位的裡程碑之作,是成龍動作電影的集大成之作,影片中成龍及其成家班一次次突破人體極限上演的高難度動作令人嘆為觀止。
top5:《黃飛鴻之壯志凌雲》
該片是由徐克執導,李連杰、關之琳、元彪、鄭則士、張學友、午馬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該片於1991年8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相信對於80、90後來說,提起黃飛鴻,就能想到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對於徐克與李連杰合作的這部《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堪稱武俠電影的經典佳作,更可以看成是香港武俠片的一個進化!
在此之前,武俠電影都是硬橋硬馬的招式,走的也是真實路線,就算有跳躍翻騰的鏡頭,也最多是起跳拍一個,落下拍一個,不會給出連貫的全鏡頭,但徐克這個怪才,完全不打算走這種路線,這也導致了本片的武術指導劉家良被換,因為兩人在呈現打鬥場面上,意見並不相同。
徐克將影片的背景放在了清朝末年,這是一個國讎家恨的年代,黃飛鴻武術和醫術都很厲害,但無法救國,這就直接突出了矛盾,影片還加入了他和十三姨的感情戲,把人物形象刻畫的更加生動!
top6:《新龍門客棧》
該片是由香港思遠影業與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製作的武俠動作片,由徐克監製,李惠民導演,梁家輝、張曼玉、林青霞、甄子丹主演,程小東擔任武術指導,1992年上映
很多影迷都把這部武俠電影,看成是首屈一指的武俠片,當年本來是找李連杰飾演周淮安一角,但中間曲折,最後還是找到了梁家輝出演,沒想到卻成為了永遠的經典!影片以高亢大氣的西北風述說了江湖兒女的恩怨情仇,無論是人物刻畫抑或故事氣度,在遵循傳統武俠形制的基礎上有所突破,開一派新武俠的景致,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堪稱武俠電影的一座豐碑。
林青霞出場的那一幕,漫天黃沙,一人單騎,手持三尺劍,完全呈現出仗劍走天涯的氣勢,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幾秒鐘的鏡頭,但仍能感覺到豪氣沖天!全片有一種「大漠孤煙直」的即視感,最後的那場打鬥戲,飛沙走石,人都看不太清楚,但招式依然寫意,尤其是甄子丹飾演的廠公,手段狠辣,霸氣側漏,簡直是太完美了!
top7:《精武英雄》
由陳嘉上執導,陳嘉上、葉廣儉、林紀陶合作編劇,李連杰、錢小豪、中山忍、周比利等人主演。於1994年12月22日在中國香港公映。
該片被譽為香港實戰類動作電影的第一位,代表了香港功夫片的一個新高度。李連杰在這部嘔心瀝血的影片中,融合了他多年研習的中國功夫和西洋拳法,讓功夫迷們看得如痴如醉。該片的立意已經不再拘泥於對於外來列強的民族仇恨,而顯現出了一種中國應該具備的大國風範。該片雖然是向當年李小龍《精武門》的一次致敬,同時也是一次超越。
片中有數次重要的打鬥場面,都相當寫實,沒有太多傳統功夫片的花哨風格。該片是李連杰電影生涯、以及中國功夫片的一個高峰。
top8:《風雲雄霸天下》
由劉偉強執導,郭富城、鄭伊健、千葉真一等人主演,1998年7月18日在香港上映。票房收入達4150萬港幣,該片打破了「雙周一成」長達13年之久香港年度票房冠軍的統治。
該片之所以具有裡程碑意義是因為它開創了功夫特效的新時代。《風雲雄霸天下》對香港影壇的重要性,已非一部賣座電影這麼簡單。它真正代表的是香港電腦特技電影的一個指標,為往後的同類電影立下標準,意義非常重大。可惜之後國內的很多影視只學了一些特效,不再有了功夫打鬥,這也導致功夫明星的斷層。
top9:《功夫》
《功夫》是由周星馳執導,周星馳、曾謹昌、霍昕、陳文強編劇,周星馳、梁小龍、元華等主演的動作喜劇類電影,於2004年12月23日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街頭混混變成一代武術家,一個本性善良的黑幫流氓改邪歸正的故事。
該片中周星馳選擇了傳統功夫加上電腦特技的方式進行拍攝,這個對功夫電影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周星馳希望每個鏡頭都是最好的,都是別人從來沒有用過的,所以花費了更多的精力。
很多功夫電影,講的是懲惡揚善,有的講的是報仇雪恨,完全是為了打鬥而打鬥,把一堆熱鬧的場面給串起來,時常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對人物刻畫,事件來龍去脈都沒有深層次的解讀,這部電影裡面有一個意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認為,還有的是一種勇氣。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些不公平的事、不正義的事,你是否夠膽量站出來主持這個正義呢?我不夠膽,我很多時候都不夠膽,所以我只能寄情於電影裡面。
top10:《葉問》
該片是由葉偉信執導,洪金寶動作導演,甄子丹、熊黛林、任達華、樊少皇主演的動作電影,影片於2008年12月16日上映。
作為一部功夫片,做到了打戲多而不雜。影片細緻展現了詠春拳等拳法的制敵手段,使人能賞心悅目地領略搏擊套路。全片十餘場打戲贏得滿堂彩。詠春拳那雨點般的拳法讓觀眾目瞪口呆。葉問與南下「踢館」的金山找應戰那場戲,引爆了觀眾的掌聲,南北兩派功夫的對決,彰顯中華武術的美感,剛猛強勁對決沉著穩健,武夫的生硬比拼宗師的靈動。尤其是當甄子丹用一把雞毛撣子格擋樊少皇大刀的時候,一剛一韌,一莽一穩,鮮明對比下給人造成強烈的感官衝擊。整部電影高潮迭起,讓人熱血沸騰,功夫場面眼花繚亂,拍得真實好看,造型、節奏和動態的美感充分展現。
《葉問》之所以具有裡程碑意義很多程度是因為該系列電影被譽為香港最後一部功夫片。隨著洪金寶的老去,李連杰的退隱,成龍轉變為拍文戲,吳京回到大陸,唯一能拿得上桌面的甄子丹在拍完葉問系列後也宣布不再拍動作片了,香港動作片也走上了末路,香港功夫動作片也在這裡畫上了句話加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