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開播啦,姐姐們輪番上熱搜啦,首次公演淘汰名單公布啦……總之30位姐姐們的一舉一動,無一不牽動著觀眾的心。前有黃聖依豪門闊太的「成團之旅」,後有張含韻《大碗寬面》的絕美唱腔,這部剛理解了伊能靜帶人的辛苦,結又因為評價王智和王麗坤唱歌,導致「知心大姐姐」人設全面崩塌。
不過作為明星,有話題度就是好的,無論是好是壞。只要還在團裡,那麼接下來還有大把的時間重新塑造人設,沒錯,綜藝節目就這麼樸實無華。特別是像《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這樣高人氣的綜藝節目,要從30位本身就在各自領域有所建樹的姐姐們中選擇優秀的人成團出道,那麼每一輪的環節,更是需要有目的性的。所以,在首輪的公演淘汰的名單中,更是暗藏玄機。
首先我們來看首批淘汰者的名單:朱婧汐、陳松伶、海陸、劉芸、許飛、王智。首批淘汰的6位姐姐,很明顯就如網友所說「6位名氣不大的先行離開」!事實也確實如此,海陸第一期就是小透明,王智演員出道一直很低調,許飛歌手出道,其他人幾位有實力,但是相對不會炒作名氣不高。相對於黃聖依、藍盈瑩、張含韻等人,還是話題度不夠的。而伊能靜歌手出道,人設討喜,所以暫且安全。不過從一輪的淘汰名單中,很明顯能看到成團的先決條件,必須要有人氣。
第二:成員個人能力的全面性。淘汰6位,剩下的24位姐姐中,寧靜和伊能靜相對來說屬於大齡女團候選人。「雙靜相爭,必留其一」,絕對會擇優選取。寧靜和伊能靜都是歌手,但是成團對團員的個人能力也要求很高,至少唱跳都會。相對於第一期的表演,寧靜更具優勢,因為《蘭花草》中寧靜不僅展現了歌喉,而且還跳了舞,如果只是單純的會唱歌,那絕對是對成團後發展有很大局限性的。
第三:團員之間的協調性。成員之間的相處是相互指正,相互進步的,並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第一次公演的表演過程中,寧靜三人組一起努力,伊能靜三人組則是「一帶二」模式,當一種慣性思維產生後,那以後很難去適應其他方式,所以伊能靜在這點上又處於劣勢方。
第四:成員後的商業價值。成團不是簡單的人員組合,需要實現的是1+1>2的作用。相對於其他姐姐們,伊能靜的年齡相對來說偏大一點,和其他成員之間風格稍微有點不搭調,如果強行組合,是對成團的一種不負責。就如杜華所說的成團標準,必須是成員之間旗鼓相當,過於太突出還是不適合成團的。
所以綜合這三點,伊能靜確實不適合成團。但是作為綜藝節目,成不成團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這檔節目,我們又重新認識了伊能靜。她感性負責,上進努力,51歲的她還能保持這般模樣,還有這般心態,真的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特別是和秦昊結婚後,孩子可愛,婆媳關係融洽,又成了多少人心中的模範夫妻呢?並且還有秦昊這個寵妻狂魔,甚至公開建議伊能靜退賽,並暖心喊話「你要覺得不開心,你就別去了。」有這樣的家庭支持,成不成團還重要嗎?況且面對這樣一位具有正能量的姐姐,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喜歡呢?無論如何,還是讓我們一起期待伊能靜小姐姐接下來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