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地攤買的玉鑑定竟是乾隆皇家用品,專家說最少6位數

2020-11-19 藝站ART

收藏一半靠機會,一半也要靠天賦。現在的古玩城和地攤兒撿漏的機會少之又少,但是總有人能眼力過人,一夜暴富。

這不,有位北京來的小夥子就有這樣的天賦。他帶著一塊在地攤兒上淘到的雕紋玉器鑑定。

小夥子自己說4年前300元買過一個將軍罐,2000元賣給了朋友,結果沒過多久,朋友12萬賣了,這時候他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就開始好好搞收藏了,一有時間就去古玩城,地攤兒等地方淘換東西。這塊雕紋玉器就是他在地攤兒上看到的,想讓現場專家鑑定鑑定。

專家也細細地觀察,不一會兒就面帶笑容地告訴小夥子,這塊玉不簡單啊!是清中期,其實就是乾隆時期的和田玉器。並且還是皇家用過的,這塊和田玉叫圭璧,上邊的紋路叫十二章紋。十二章紋是皇家的象徵。象徵著古代帝王的十二種美德,只有天子隨身的用品才能刻十二章紋。

小夥子一聽十分高興,趕忙問專家,到底值多少錢啊?

專家說在北京的大拍賣上曾經拍過這樣的物件,當時尺寸比小夥子帶來的高一些是20公分以上,當時拍到130萬以上。

專家這樣一說全場發出了驚呼,專家繼續說道,這是和田玉並且這塊圭璧大小是那些拍品的2/3大小,所以估價在40-60萬之間。

小夥子一聽,樂開了花,覺得自己的眼光還是很好的,就在這時,現場一位觀眾表示,他很羨慕小夥子能有這樣的運氣。這塊和田玉圭璧一半看料,一半看工藝,這兩樣都是極品,加上是皇家使用過的,他會給到100萬!問小夥子願不願意出售。

小夥子表示,他還想繼續收藏,暫時沒想出手,特別感謝專家的鑑定,自己會學習更多知識,爭取再收藏到好寶貝。

這次小夥子撿漏的和田玉圭璧非常有講究,圭璧是指非常貴重的玉器,再加上是十二章紋。

關於十二章紋

十二章紋,又稱十二章、十二文章,是中國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誌。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的十二種紋飾,分別為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有時候分花和鳥兩個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稱「十二章」。

十二章紋的起源可追溯到舜帝時期, 後世沿用,到了周代。秦始皇廢黜了十二章紋,直到東漢才再度恢復十二章紋。此後成為歷代帝王的服章制度,一直沿用到近代袁世凱復闢帝制為止。

如果您喜歡,歡迎收藏或轉發。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文物鑑定、歷史故事以及現代藝術~幫您掌眼,帶你走進藝術的世界!

相關焦點

  • 乾隆七世孫戴上億玉扳指,專家建議上交,他回6字讓專家無話可說
    一般情況下,一些皇親國戚或者是達官貴人的墓穴中都有一些奇珍異寶和金銀玉器,而一些普通人的墳墓中,一般都是一些生前的衣物和用品,沒有什麼太珍貴的東西。看過一些宮廷影視作品的人應該都知道扳指,如果放在清朝社會,扳指是社會地位很高的人才佩戴得起的。
  • 乾隆七世孫手戴上億玉扳指,專家看後勸其上交,他用6個字怒懟
    就有這麼一男子,自稱是乾隆七世孫,手戴上億玉扳指,專家看後勸其上交,他卻用6個字怒懟。乾隆時期,閉關鎖國使得清朝與世界脫軌,彼時國外逐漸步入現代化,而清朝卻固步自封。公元1912年,溥儀的退位,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落下帷幕。至此民主的時代正式開啟。那些曾經顯貴的皇室後裔,大多都改名換姓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 男子手戴上億的寶戒,專家鑑定後勸其上交,他冷笑說了6個字
    在一次節目中就有一位男子,帶著一個玉扳指上臺鑑定,專家看完之後,連忙勸他上交,說這是國寶,不允許私自保存。對此男子卻不屑一顧,反問道:「你知不知道我是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美女帶「葫蘆娃」鑑寶,說是乾隆賜的,專家:以後別戴了
    美女帶「葫蘆娃」鑑寶,說是乾隆賜的,專家:以後別戴了文/念霖小歷史隨著我們生活的發展,不少人都過上了好的日子,已經不再為衣食而憂,隨之也開始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生活了。這個道理是我們在高中學政治的時候就知道的,基礎生活滿足之後,開始追求上層的精神生活,大多說的人會選擇一個比較有價值性的精神生活,例如小編今天要說的鑑寶,很多人會選擇花大價錢去收藏文物古董,但是往往不能夠確定這些古董的真假,也隨之引來了鑑寶節目的開始,節目裡的專家會幫助大家來鑑定。小編要說的一個故事就是發生在鑑寶節目上的,美女帶「葫蘆娃」鑑寶,說是乾隆賜的,專家:以後別戴了。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呢?
  • 情侶訂婚買玉當定情信物,專家鑑定後,表示多買了兩個零
    ,雕制而成的,他們非常的喜歡,可是經過幾位專家輪流看了一遍後,就說他們多賣了兩個零,而且這個玉的年齡差不多跟這對情侶差不多大,可這個還是她男朋友在古玩店裡面買的,那麼這塊玉到底是真是假呢?所以他們就覺得這個是戰國時期的和田青玉,正好有一個電視節目是鑑定玉的,所以就拿來了鑑定一下。在節目裡有許多的專家都看了看,專家表示覺得現在年輕人喜歡玉,非常的不容易。
  • 老漢100元買戰國古玉 專家估價120萬以上(圖)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劉閃)100元買來個奇怪玉器,經專家鑑定,竟發現是塊戰國古玉。昨日,徐東古玩城開幕的中國(武漢)觀賞石文化節上,潛江來漢鑑寶的65歲宮振遠老先生「撿到寶貝」。  「這個是件好寶貝,是戰國末西漢初的祭祀品。」
  • 乾隆後裔手戴上億玉扳指,專家勸其上交,他回六個字讓專家無話說
    曾經,在一位乾隆的後裔手上,專家們發現了一枚價值上億的扳指,而在有關專家勸說其上交的時候,他卻用六個字讓專家無話可說。那麼,這位乾隆後裔究竟何許人也?他又說出了什麼讓專家無言以對的話呢?這位乾隆的後裔就是愛新覺羅·恆紹,據了解,恆紹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是清朝乾隆皇帝的七世孫。
  • 手上佩戴上億的乾隆戒指,專家要求歸還,男子說出六字讓專家無言
    ,皇上都有體現出他們身份的信物,那就是皇上所佩戴玉板戒指,先不說他的價值,就光憑他就可以證實皇上的身份。乾隆戒指,有一男子戴著,而且這位男子說這戒指是他祖傳的。大家要知道,著乾隆皇帝的後代,也就是,愛心覺羅氏。可是在整個大清王朝在博儀那裡宣布退位以後,那就徹底的結束了。如果要是說這是祖傳的,難道不應該是在溥儀的手上嗎?
  • 300塊在地攤買的翡翠手鐲,到底是真是假!
    拿到手還沒有用專業儀器鑑定,在手中的質感就不像天然翡翠A貨的質感,怕這位老人不相信,我們又過了一遍紫外螢光燈,可想而知藍白色螢光刺眼,再三詢問才得知,原來這件翡翠手鐲是這位老人在地攤買的,而且只要300塊,這你讓小金怎麼說呢~你看這樣品質的翡翠手鐲,要是個天然翡翠不得個幾千
  • 男子戴上億扳指,專家要求上交,男子:你知道我是誰嗎
    歷朝歷代,皇上都有能體現他們身份的信物,那就是皇上所佩戴的玉扳指。若是流落到民間,那能擁有玉扳指的人也肯定不是一般人。有這樣一個男人,他的手上就佩戴著乾隆的扳指,考古專家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就前來拜訪,希望能看看這件寶物。
  • 國際收藏|以局限的館藏品標準鑑定文物:是文物界的大問題
    瓷器的真偽鑑定一直是困擾文博界和藏家的大問題,鑑定市場的主體是專家,專家的認知水平是所謂標準器認知量的多少。 一些標準器一般是目前的館藏品,目前形成的瓷器鑑定的定論或學說就是館藏品這塊基石,現在要問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各代官窯瓷器生產了多少?有多少在現在的博物館中?
  • 2萬元造假的文物,因專家一張鑑定證書,變身24億
    漢代受儒家禮儀的影響,墓葬禮儀為厚葬,當時的人十分信奉人死後能夠繼續享受生前獲得的榮譽,覺得玉能夠讓死去的人保持屍身不朽,玉也是當時身份和地位的一種象徵。金縷玉衣是用金線縷結將玉做成的殮衣,是皇帝和近臣才有的禮遇,其他的貴族則使用銀線或者銅線,稱為「銀縷玉衣」和「銅縷玉衣」。
  • 乾隆七世孫戴上億玉扳指,喜歡穿龍袍,如今以皇帝身份祭祖
    雖然清朝已經滅亡一百多年了,但是仍然有很多滿清後人非常懷念祖先的榮耀和輝煌,而且以自己旗人身份為榮,比如家住東北的愛新覺羅恆紹,他自稱是乾隆皇帝的七世孫,並且利用自己獨特的身份上節目接受訪問,最終名利雙收,感受到身份帶來的好處後,恆紹在現實生活中也開始恢復滿清皇室的生活傳統。
  • 他自稱是乾隆的後人,手上戴著3億的寶戒,專家要求上交只回6個字
    其中就有一件羊脂玉戒指,如今傳到一位自稱乾隆後人的手中,目前估價不低於3億元的寶戒。有專家專門找到該後人,希望他能將寶戒上交給國家,放在博物館裡供人瞻仰。結果卻被回以6字:我是乾隆後裔。
  • 400元地攤貨可拍68萬美元?驚曝長沙「藝珍公司」贗品變天價詐騙黑幕!
    但長沙卻有一家奇怪的藝術品投資公司,不管市民拿的是幾十、幾百塊錢的地攤貨藏品,甚至是純粹的贗品,到這家公司估價,都能估出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幾千萬元,簡直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難不成是天上掉餡餅了嗎?來看經視大調查記者的調查。贗品搖身變乾隆珍品400元地攤貨可拍賣68萬美元?
  • 也說羊脂玉
    對於羊脂玉的評判,目前並沒有定量客觀的科學尺度,即使是國家級的專家在評判羊脂玉的時候,也是靠肉眼以及自身的經驗。  到清代,「羊脂玉」的概念又得以發展,如乾隆御製詩《詠周玉素壁》有:「質本羊脂白,色今慄子黃。」《詠漢玉谷壁》有:「土鏽半模糊,羊脂未始無」等,愛玉之人已多慣用「羊脂」一詞了。  和田玉的真正開發,始於乾隆時期,擁有和田玉極品者也只有乾隆。而對玉最有研究的也只有一人,那就是乾隆皇帝,故,羊脂玉之稱當起於乾隆皇帝。
  • 這五種古董最少價值百萬,民間卻有很多,但勸你少碰為妙!
    但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從家裡房梁、抽屜甚至地攤上「撿漏」過來的「大珍幣」,人人都說是自家「祖傳」下來的,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最後被騙子騙光錢財,還不相信自己的藏品是假貨。高古玉種類那麼多,有些人一收藏就非得是紅山玉,真有錢買點泛紅山文化各類小玉器也行啊,偏偏收藏的不是玉豬龍就是C形龍,反正不是「國寶」自己就看不上。
  • 女子帶「倒黴玉」去鑑定,說戴上會倒黴,專家的話讓女子不淡定了
    女子帶「倒黴玉」去鑑定,說是戴上會倒黴,專家的話讓女子不淡定了!玉鐲已經成為現在女生必帶的商品,在前一段時間自己兄弟的女朋友就被他叔叔送了一個價值一萬多的玉鐲,小編再看了直呼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有女朋友。而在進入 有位女生戴上了「倒黴玉」 這樣的說法也是非常奇怪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枚「倒黴玉」是自己母親傳給她的,是從祖輩上一直傳下來的,她覺自己戴上了祖傳下來的玉會遇到一些比較好的事情,可是沒想到自從她帶上這塊玉之後她每次出門都沒有遇到順心的事,從那之後她就給這塊玉起了「倒黴玉」這個稱號。她的母親也讓她改口,但是她一直不曾該,最後兩人只好帶它向專家討教。
  • 帶1400年古畫鑑定,專家卻說是贗品!貴婦大笑:你可知它的出處?
    其中,天陽之下有玉,鄭法輪之上有玉。」然而,張善果不會想到的是,數千年後,他自己的話引發了一場爭論。尋寶項目層出不窮,一位女士的畫引起了爭議近年來,尋寶項目層出不窮,但一些專家對此頗有爭議。這位女士拿了1400年前的古畫進行鑑定,但專家說是贗品!女士笑:你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這位女士偶然發現了張善果的古畫,花了很多錢這位女士叫石秋林。她很喜歡古董,所以她也在家裡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古董。此外,她也是一名畫家,所以她對古董書畫很感興趣。
  • 84000元買的臺灣玉,鑑定後氣暈!看!你買過這6種垃圾玉嗎?
    這條玉石珠鏈就是美女花18000元買回來的,當初心想翡翠肯定不便宜,再加上這條珠鏈顏色又辣又均勻,想必一定是寶貝。其實,臺灣玉和翡翠扯不上半毛錢關係。要說最坑的還的是這隻紅珊瑚手鍊,同樣花18000元購買的手鍊配的不是鑑定證書,而是保證書,這樣的保證書是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