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三重奏》一直是以「清流」而著稱,之前的兩季我都超喜歡看中老年老夫老妻組,蔣勤勤陳建斌是互補,鄧婕張國立是少年夫妻老來伴。
這一季,新婚組是奚夢瑤何猷君,中年組是吳京和謝楠,老夫妻老妻擔當就是于謙和妻子白慧明,一開始都說的「模範愛情」。于謙在其他綜藝裡看起來都是熱愛生活、講話有趣、格局還挺大,那他的夫妻生活一起很好玩吧?
不,完全不是!
之前我一直超喜歡于謙,但是看了《幸福三重奏》也得說,作為老公的他實在太缺位太無視妻子的感受了。于謙真的是好典型的中國式老公,只關心自己。
他們倆一登場我就感覺到了什麼不對。夫妻倆到了節目裡的「家」,大包小包的行李,白慧明跟于謙說:「任務還是很重的。」這是暗示他要一起弄弄,但于謙直接坐下來換鞋了。
而白慧明真是什麼要求都不會開口提,嘆口氣就自己拎著大箱子進進出出勞作了起來。
于謙很愛玩,也愛做菜,愛享受生活,但就是沒見他跟妻子「分享」。
兩個人一起出去玩,都是于謙一個人在前面走,白慧明在後面小跑追著。懷疑她要是追不上原地休息了,于謙也不會回來找。
白慧明要是不提要求,于謙就一路顧著拍風景,根本想不起給妻子也拍個照。
所謂「分享」,不是喝茶的時候你坐我身邊、出去買魚竿帶著你就夠了,倆人得溝通、交流啊。
而于謙和白慧明一旦開啟二人相處模式,于謙就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白慧明則是尷尬和侷促,無法和丈夫真正對話。
于謙和白慧明一起出去買魚竿,他跟售貨員聊得熱火朝天,白慧明又不懂也插不進嘴,于謙也不給白慧明解說解說,就隨便她很無聊地自己坐著。
漁具買好了,于謙說想約朋友去河邊釣魚時,白慧明嘟囔了一句:「這不是二人生活,我們的生活裡老有別人。」
跟于謙在一起,白慧明習慣了壓抑自己的想法,幾個妻子在一起聚會時她才比較自如,說自己很小就跟于謙在一起,孩子出生前都還好。有了孩子于謙的事業也起來了,生活狀態就變了,于謙出去連聲招呼都不打。
二人的紀念日更是從來沒過過,婚姻從沒有儀式感。(如果倆人都不在乎紀念日,那當然是無所謂,但很明顯是白慧明在意,但于謙忘了。)
因此,白慧明上這個真人秀,就是為了再過一次二人世界,因為已經不太記得「什麼是兩個人一起過日子」。
但是,播了三期,白慧明都沒過上多少二人世界。前兩期是倆人在一起沒話講,尷尬無聊;最讓人生氣的是第三期,孫越和孟鶴堂到訪,孫越去吳京謝楠家,孟鶴堂去于謙白慧明家,之後大家說一起出去砍竹子。
吳京謝楠是夫妻出動帶著客人孫越,而于謙,竟然問都不問白慧明,直接帶著「乾兒子」孟鶴堂就出門玩去了。
白慧明想抗議又不好意思開口。
于謙臨走前還叫了一聲「那個」,觀眾還以為這是想起來老婆了,結果他是囑咐白慧明在家發香菇化肉。
其他人在山上砍竹子,有說有笑。而也顯得白慧明在家裡更是寂寞。
今年才41歲的白惠明,經常被排除在丈夫的生活之外,仿佛提前進入了老年生活。她獨自一人在家,將香菇泡開、拿出冰箱裡的肉拿解凍之後就無事可做,幾個小時在家裡來回打轉。
這一天裡,白慧明給于謙打電話都打不通,最後別人接了電話轉交給于謙的。可以想見他們夫妻平時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了。
白慧明很不開心,在電話裡語氣也不對了,但于謙一點都沒在意。
就算是好脾氣從不提要求的白慧明,經過這一天也實在沒好臉色了,于謙跟大家玩了一天回來,感知到妻子的冷淡,但還是沒什麼反應,該做飯做飯,連問一句「你是不是心情不好了」都不會,只會不鹹不淡問「是不是睡了」「幹什麼呢」。
整整三期節目,白慧明唯一一次小小的爆發是在飯桌上,于謙直接當著白慧明的面,提到今天砍竹子真好玩。(呔,你還好意思說!)
白慧明沒有消去的委屈就湧上來,當著外人的面,表情都不對勁了。
謝楠問她,今天下午幹了什麼,白慧明就有點氣地說:「啥也沒幹。」
謝楠馬上說,嫂子應該去。白慧明說:「沒有我。」
然後大家就開始聊白慧明為什麼不去,于謙的解釋居然是,自己叫了她,她說不去,還說是不是她覺得坐車麻煩所以沒去,真是太會瞎掰了,明明是你自己帶著乾兒子出門還把老婆甩在家裡給你幹活的!!
謝楠追問,嫂子是不是在家裡看鍋。白慧明回答,我不看鍋我又不會,把香菇泡上,那分分鐘的事。這每句話,都話裡有話,但她就是說不出一句「于謙出去玩都不帶我」。
越聊越彆扭,白慧明借著另一件凍肉的事質問于謙,而于謙的回答則是輕輕一擋,沒事人似的。
整桌人都意識到了局面微妙,于謙也有點下不來臺。
但于謙只要輕輕碰碰白慧明,她就說:「沒事了。」
到了晚上還是白慧明提出來要相互拍照,這秀幸福的節目才找到個結尾。于謙你到底有沒有點表示啊(╯‵□′)╯︵┻━┻
節目花字還經常給于謙挽尊,把相顧無言的夫妻二人定性為歲月靜好。
問題是,只看到白慧明需要于謙,想跟于謙互動,看不到于謙有什麼在意妻子的地方。
白慧明特別羨慕別人家兩口子都親親熱熱打一把傘,「好像咱倆不行」。(說完這句之後他們倆出門打一把傘了,但一起出去買東西于謙還是只顧著自己高興。)
看到白慧明感嘆打傘問題,想到《三十而已》裡鍾曉芹說,羨慕別人家裡衣服是一起洗的。
什麼叫二人世界,就是要互動啊,情感是流動的嘛,你說一句我接一句咱倆都樂了才是老夫老妻。
同一季節目裡,吳京和謝楠是很有愛的,坐車上,睡覺吳京也要牽著謝楠的手。
白慧明是怎麼牽都牽不到于謙的手。
兩家聚會時,白慧明說沒有外人在的于謙就沒有逗人樂的狀態了,還把這解釋為「誰跟自己還使包袱。」
吳京和謝楠說,平時他們倆就喜歡相互整蠱,不知道白慧明聽了有沒有很羨慕。
「老夫老妻」也不等於冷漠,前兩季裡那兩對「老夫老妻」是相伴多年但依然愛意瀰漫,走到哪兒都手牽手。
陳建斌不管是哼小曲還是背酸詩,都是討蔣勤勤開心的,蔣勤勤也超吃他這一套,看陳建斌眼睛裡都帶著小星星。
如果說于謙經常出門工作、白慧明經常在家,倆人節奏不一樣,那再看看去年錄節目的張國立鄧婕夫婦,張國立當時有各種國慶演出任務,不得不出門,都是帶著愧疚的,他說要儘量多陪陪鄧婕。
張國立忙了一天回家之後,先問鄧婕:「你跟我講講,你下午怎麼過的?」這句真的好溫柔,一點都沒有「我是男人我出去忙了」的傲慢,反而是很尊重妻子,想要傾聽妻子的生活,擔心她一個人在家太寂寞。
于謙平時給人的感覺是樂觀開朗豁達,在臺上捧哏,在臺下有錢,自己就有一個動物園,無憂無慮。
但是看了這一季《幸福三重奏》我們才發現,于謙輕鬆自在生活的另一面,是白慧明照顧著家庭,放任于謙自由自在。這個妻子是對婚姻有很多委屈的,卻不知道怎麼提要求。
早年的採訪裡,白慧明也常常糾結於「女人應該理解男人」這種問題,自我洗腦「要理解他」,可自己又覺得不開心。
白慧明比于謙小九歲,跟謝楠和吳京的年齡差一樣。雖然謝楠童年就覺得吳京很帥,到了她真正認識吳京時,自己也是個主持人了,是一個有自己事業的成年人。
(△謝楠和吳京在節目錄製時相遇)
而白慧明總是說,認識于謙的時候太小了。兩人在1998年拍攝《紅印花》時相識,當年白慧明才19歲。
大約她進入戀愛和婚姻都是被于謙牽著走的。
28歲的于謙當時目標明確,很快就將白慧明追到手了,相戀兩年後,領證結婚。
這麼穩準狠,是因為一見鍾情嗎?
好像這場感情的開始,也不全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激烈的渴望。
于謙在電視節目裡說,自己之前單身漢日子過得挺開心,沒怎麼想結婚生孩子。結婚欲望強烈是因為一個人生病過一次,就開始擔心自己生病年老時沒人照顧,怕老了以後後悔。
一同錄節目的英達對此就吐槽,想要一個人老了守在自己身邊,「弄個護士,找個保姆」。——看到這裡想到一個對於「新娘」的解釋:男人要再找一個娘。
戀情最初,于謙也懂得浪漫情調。追求白慧明時,他收到對方的信息,飯都來不及吃就趕緊趕過去,還會帶兩朵玫瑰。
白慧明說,剛在一起,于謙是千依百順,也懂得疼人,聽說她不能熬夜就給她買茶補精神,怕她嫌茶濃,再一遍遍兌水,調到合適了給她喝。所以即便家人有一些不認同,她也都還是嫁給了于謙。
白慧明說兩人關係的轉變發生在自己懷孕三個月的時候,懷孕開始,就對自己不再關心了。(嗯?是結婚生子的任務都完成了,男人就覺得不用再為這段關係努力了 ?)
白慧明有了孩子之後,于謙和郭德綱的事業正好開始上升,于謙就開始不著家了,常常是凌晨回到家,打個招呼、拿個東西就又出門了。
白慧明剖腹產,于謙都沒有來得及趕到醫院陪她生產。
郭德綱就說白慧明人好,是忍耐的表演藝術家,而于謙挺對不住自己的家,孩子都半歲了,他都沒在家待超過一個月。
這種事情為什麼要表揚妻子忍耐?難道不是男人缺位嗎?但在郭德綱眼中,能容忍就算是優秀品質,比那些為了老公不著家就打架的媳婦好。(好女人們啊,你們就吃虧在脾氣不夠壞!)
于謙在婚姻裡的缺位是個老問題,白慧明在以前的節目採訪中就提到過,還委屈地哭了。
很早于謙就在節目裡反省說,對妻子關心不夠,沒有控制住自己,沒有帶妻子去玩。(多少年過去了,你還是沒有學會跟她一起出去玩!!)
道理于謙也不是不懂,他早就說要對家庭的概念理解透徹,要把男人真正的責任承擔起來,還跟白慧明反省過,倆人在電視裡真情時刻一番。但現在看起來他也沒什麼改進。
這段婚姻裡真正被改變的是白慧明,從少不更事的19歲少女,變成了為家庭、兒子奉獻的妻子,讓于謙「一點後顧之憂都沒有」。
現在的白慧明恐怕已經習慣了這種相處模式,她在訴苦時也會無奈地說,于謙這樣,是「我慣的」。
白慧明不僅僅是料理著家務事,還要幫于謙照顧事業上事情,做他的後盾,從《幸福三重奏》裡拍攝他們平時的生活能看出來,白慧明要管帳、要給員工開會,是很能幹的一個女性。
結果鏡頭一轉到郭德綱採訪,他說「嫂子在家看孩子」,說自己和于謙則是「山南海北演出」,聽起來好像他倆辛苦,白慧明很輕鬆似的。
且不說育兒和照顧家庭是多繁重的責任,白慧明還承擔了于謙事業裡很多的工作,怎麼就「在家看孩子」一帶而過了呢?
尤其讓人生氣的是,白慧明說,于謙事業起來了之後,就把一切出去玩的娛樂都概括為「做正事」,可以拔腿就跑不跟家裡打招呼。
這是很糟糕的一種甩手掌柜模式,已婚男性把生活裡繁瑣的一切,包括育兒、家庭、生活雜物等等都留給妻子,還覺得妻子只是「在家看孩子」。
而他們不但因為結婚而得以輕裝上陣全力拼事業(所謂「沒有後顧之憂」),還有時間和精力把自己的業餘生活弄得熱熱鬧鬧的,一切娛樂都跟妻子無關,出去玩都被偽裝成了「正事」,漸漸地連跟妻子分享快樂都不會了。
早年講「婚外戀」的那些影視劇和情歌,話語權都是掌握在男性手裡的,我們都是看到男性在訴苦,什麼老婆在家帶孩子變俗了,跟不上自己的進步了。但這又是什麼造成的呢?如果那個女人沒結婚,她也是個自由自在時髦摩登的人吧?
(△徐帆《一聲嘆息》)
任何兩個普通朋友,或者家裡親戚,在一個屋待著,也得相互照應,相互交流,這都不是感情問題,是基本的禮貌。
謝楠奚夢瑤跟白慧明只是初相識,就知道體貼她,給她出主意,白慧明和女性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很能說的,打開心扉在傾訴。
就連孟鶴堂來客串,都會一個勁地給白慧明講笑話,把她樂得咯咯直笑。感覺白慧明跟誰一塊兒待著,都比跟于謙待著更開心。
而唯有丈夫敢對妻子如此漠視,理直氣壯認為這是自己人,所以不必費心思相處。妻子還要習慣這樣的模式,把這偽裝成是一種親密。
《幸福三重奏》播出後,網絡上出現了羨慕白慧明是「人生贏家」的標題。
「人生贏家」的理由除了白慧明的老公于謙有錢之外,還包括:其他夫妻都是老婆在敦促老公做事,于謙和白慧明是很有默契,于謙喝茶,白慧明就去收拾行李沒有嘮叨和抱怨。(???)
可是白慧明在意的不是有多少錢多少產業,她在節目裡跟于謙說,想回到從前在祁家豁子的時候。當時兩人經濟狀況並不好,只要她說肚子餓了,于謙就會去做給她吃,她可以在被窩裡面吃雞蛋。
但也許在很多人眼裡,白慧明就是很值得羨慕的,理由如下:于謙可養家呢,于謙可沒出軌呢,于謙是跟哥們徒弟乾兒子們在一起玩,也沒聽說他跟什么女人玩啊,不帶老婆出去玩又算個什麼事呢,男人嘛總要自己玩玩的。
世人對於丈夫的要求就是這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