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微博上的吃瓜群眾被阿沁劉陽和半藏森林的三角故事刷屏到爆,熱度更是連續多日不退。
過爆的瓜也沒有什麼值得回味,只是心疼阿沁,敬佩她自損一千也要讓壞人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看到半藏森林的公司蜜淘傳媒發聲明解約,廣大群眾也覺得很解氣,畢竟選擇了做公眾人物就要承擔相應的代價。
但是這個讓孬人劉陽說「瘋狂愛上」的半藏森林是誰?看的一眾吃瓜群眾也很懵?這張臉為什麼似曾相識?
哎?又是個網紅?跟王思聰的豆得兒和吳亦凡的鹿依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這些人總是讓人陷入一種張馨予、張予曦、張雨欣、張雨綺、張歆藝傻傻分不清楚的漩渦裡。
來,讓我們先看一下,發出解約聲明的這家公司: 杭州蜜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介紹:成立於2015年12月份,是一家幫助網紅打造個人品牌,並孵化成品的公司。
打開蜜淘傳媒的微博,可以看到動態都是關於旗下網紅的動態,照片、視頻以及與品牌商的合作。你所能看到的所有漂亮的美女照片都是他們的產品的一部分,歸屬於業務範疇。而這些網紅可以說是他們的一種產品。
公司主營的孵化網紅個人品牌,也就是業界簡稱的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像是轉型淘寶店主的張大奕,雪梨,以及多餘和毛毛姐,李佳琦,都屬於等級較高的KOL, 但是半藏森林這種,以及蜜淘傳媒旗下的大部分充其量還只是KOC(Key Opinion Consumer:關鍵意見消費者),再積累一下可能就進階成KOL了。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蜜淘旗下網紅的畫風:
@包紙包紙肉肉
@湘湘妹啊
@陳金夕口
@球球你了-
(看完更臉盲了)
可以說KOL和KOC更像是內容創作者,然後是跟實現商業變現。
他們在各自領域輸出有看點的內容,比如知識、段子、情感雞湯、漫畫、影評、穿搭,妝容等等,
他們跟淘寶主播直接賣貨的方式還不太一樣,帶貨更多是在傳播和種草上。
而這些人背後的公司,也就是常說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機構。
通俗來講這些機構就是」網紅經濟公司「。
之前看到一個很形象的說法,講的是MCN與平臺方的關係——平臺是開公司的老闆,MCN是公司裡的主管,內容生產者是員工,公司老闆不會自己管員工,只負責定好規則並掌握裁判權就好,把管理權交給MCN。而單一的內容創作者,始終處於資源的下遊,比如在推廣資源、廣告的分配等方面。
與單打獨鬥的運營模式不同,MCN機構的網紅們不會自己接廣告,但永遠不會缺廣告拍。
因為MCN機構設置有商務部,會對接廣告主,提供公司旗下各個博主的資料、接到廣告之後會根據廣告主的不同要求將任務分發至不同的博主。
從對外預測數據來看,2018年MCN的機構數量要是2015年的20倍,出現很多的垂類機構,也給中國的網紅經濟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現在網紅層出不窮的一部分原因。
或者我們也可以理解這次的解約,在MCN公司的層面上,他們只是下架了一個與公司利益不符的產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