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觀察:張敬軒相關言論梳理

2021-02-08 共青團中央

▌來源:青年力網

▌作者:青年力網趙良辰 

近日,傳香港歌手張敬軒將參加湖南衛視2017《歌手》欄目,引發網友抵制。


2017年1月9日,湖南衛視《歌手》欄目官方微博@歌手2017發表微博,確認張敬軒為2017年《歌手》欄目首發歌手,而張敬軒本人也在其新浪微博上發布視頻,對參加《歌手》進行了證實,之後引起軒然大波。

張敬軒參加《歌手》視頻連結:

http://weibo.com/1689023367/EpZApvtGJ?type=comment

由於廣大網友的堅決抵制,2017年1月14日,認證為微博電視評論人的新浪微博號@芒果臺女漢子 發微博稱,張敬軒退出《歌手》節目。如圖:

那麼,網友們為什麼要對其進行抵制?張敬軒為什麼在確認參加後又疑似退出《歌手》欄目呢?張敬軒的言論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按照時間順序,梳理了張敬軒的相關言論,僅供大家參考:

(一)2011年12月18日,張敬軒在內地新浪微博上教學廣東話和上海話版「我是中國人」

(二)2012年1月9日,張敬軒在內地新浪微博上稱:「我愛北京天安門」言論

(三)2012年8月16日,張敬軒在內地新浪微博上發表保釣言論

2012年,香港發生「反對國民教育課本」的「反國教」事件(詳細情況自行搜索)。事件中,張敬軒在FB上發表如下觀點:

張敬軒發表該言論後,香港的一些「媒體」進行了報導:

之後黃耀明、「學民思潮」等進行了轉發:

相關報導顯示:反國教期間,香港亞洲電視播出反對「反國教」立場的《atv焦點》後,張敬軒對亞視的立場表示不滿,在ins上聲稱即日起停止所有亞視通告。

(五)2013年張敬軒對《我是歌手2》節目表示反感的相關言論


2013年末,張敬軒被傳將上《我是歌手2》節目,對此,11月07日張敬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沒有沒有,絕對不是我」,並且指出「事實上我個人是很反感這樣的選秀的」,並且表示「那些原本已經站上神臺的大明星們,卻要重新站在舞臺上,接受一些可能未必有他們專業的人指手畫腳、評頭論足。我覺得這是讓人很難接受的」。如圖:


2014年3月18日,臺灣部分團體和學生發起"反服貿"事件,也稱"太陽花學運」。事件中,張敬軒在FB發布相關圖片和文字如下,疑似對其進行支持。


1、2014年香港發生違法「佔中」事件。事件中,黃秋生、張敬軒等人在劇場合唱疑似佔中歌曲《問誰未發聲》,後該合唱被香港各媒體報導,對「佔中」情緒進行煽動,同時合唱視頻圖片也被黃秋生發到個人FB帳號進行宣傳,張敬軒在當時並未提出異議。

著名歌手黃安也在其微博上爆料張敬軒與黃秋生等人合唱「佔中」主題曲,進行鼓動。後英皇聲稱黃秋生、張敬軒與「佔中」無關,並將起訴黃安,但黃安給予了強勢回應。如圖:

2、將違法「佔中」實施暴力的暴徒稱之為「無辜的人民」,指責香港警察「暴力鎮壓民眾」;當香港警方高層表示香港警察對「佔中」暴徒像慈母一樣多番忍讓保持克制時,張敬軒在音樂頒獎禮打扮被爆頭血裝說是「慈母」妝,指責香港警察毆打暴徒。10月24日演唱會時又發表類似言論。

(八)2014年「內地小孩香港街頭撒尿事件」期間相關言論


2014年,相關媒體罔顧事實真相、斷章取義的炮製了「內地小孩香港街頭撒尿事件」,對內地遊客的素質進行侮辱。事件發生後,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表態,「希望大家有所包容,彼此體諒,以和為貴處事」。但這一說法隨即遭張敬軒的嘲諷,他在ins上說,「如果我不是公眾人物,真好希望可以到訪閣下官邸參觀一下,不過我有可能會隨處便溺,你千萬記得要包容一下,多謝你!」並且對該事件當事小孩母親用紙尿褲接尿的事實置若罔聞。

之後,相關媒體對其進行了報導。


2014年11月3日,張敬軒在內地新浪微博上發出「嚴正聲明」,否認自己是「港獨」。如圖:


2015年7月29日,60多名港大及其他大專的學生在相關勢力的操縱下,針對港大押後處理任命副校長一事包圍校委會議室靜坐抗議。晚上九時半,學生突然衝入會議室,令會議中斷。激進學生更粗暴包圍校委,要求校委會解釋押後任命副校長原因,情況相當混亂,校委盧寵茂混亂期間被人推撞倒地導致腿部受傷,另一名校委劉麥嘉軒離開時亦被長時間包圍後感不適,但學生阻礙二人送院,更有學生向盧寵茂掟水樽。

盧寵茂怒斥學生「無法無天」,對港大有這些學生感到羞恥。教育局發表聲明,對有人衝擊港大校委會會議,嚴重妨礙大學最高機構的正常運作,政府予以譴責。

大公網連結:http://news.takungpao.com/hkol/topnews/2015-07/3085932.html

此事發生後,張敬軒在其ins上發表自己模仿盧寵茂倒地的照片,對其進行嘲諷,如圖:

(十一)2015年張敬軒遭抵制被踢出《我是歌手4》情況


據媒體報導,2015年12月,原本在香港發展的歌手張敬軒,可能作為《我是歌手4》的首發陣容登臺獻唱。但隨即被網友以張曾支持「反國教」、挺「佔中」等理由進行強力抵制。隨後,張敬軒因「個人原因」退出《我是歌手4》。

《香港文匯報》相關報導連結:http://news.wenweipo.com/2015/12/15/IN1512150007.htm

(十二)2015年張敬軒稱攻擊他的人是五毛相關言論


2015年12月6日香港TVB《娛樂三兄弟》對張敬軒了採訪。視頻是粵語,對話內容如下:


主持人:曾經在網上做過什麼事情讓你發現反響這麼大,下次不要做了?

張敬軒:被人歪曲咯~有些在香港對時事發表的意見,不知道為什麼一過了羅湖(深圳口岸,指傳到內地,觀察者網注)就被變成了另一種立場,就說你分裂國家等等等等。到現在還有人在微博攻擊我,我就不理他們。

主持人:你不理意思是以後少講還是不顧這些攻擊?

張敬軒:因為我後來知道那些人是收錢做事的。

眾人:哦哦哦,五毛,水軍。

主持人:那你其實有沒有打算從政呢?

張敬軒:今年看到區議會選舉這個樣子,我也有想過。但全部看完之後我放棄了這個念頭。我覺得通過寫歌、唱歌更能幫助香港。因為你從政以後有些事就是遊戲。

(十三)2016年盧溝橋事變79周年時,張敬軒在內地新浪微博發表「紀念盧溝橋事變」言論

(十四)2016年「南海仲裁事件」中張敬軒相關言論


2016年「南海仲裁案」發生後,張敬軒貼出了《中國 一點都不能少》圖片,相關言論如圖:

(十五)2017年張敬軒在內地新浪微博發布否認自己是「港獨」相關言論

之後香港的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稱其「風向急轉彎」等,如圖:

一段視頻回顧張敬軒都做過啥、講過啥

來源:梨視頻

1、2013年稱反感《我是歌手》,2015年底想上《我是歌手》被抵制後未能成行,2016年底又想上《歌手》,再次被抵制。

2、從12年起多次發表反對國家分裂言論,但在「反國教」、「佔中」、「太陽花」等行動中表示支持。

3、「某類」言論往往在內地新浪微博上發表,而「另一類」言論往往在香港FB、ins上發表,當然也不絕對。

轉載請聯繫授權

▼點擊查看更多文章

好男兒就是要當兵 | 微博排行榜 | 團團帶你學

我是共青團員 | 歷史虛無主義 | 航母VS高鐵

我為什麼要加入共青團 | 排行榜

總書記的「創新觀」 | 中國不背鍋 | 國漫

紀念周總理 | 團團帶你學 | 戰士 | 習近平

編  輯|祚掛東南枝

實習編輯|李 智

相關焦點

  • 我是歌手5官方微博為什麼刪除張敬軒信息?張敬軒相關言論梳理
    ­  近日,傳香港歌手張敬軒將參加湖南衛視2017《歌手》欄目,引發網友抵制。­  2017年1月9日,湖南衛視《歌手》欄目官方微博@歌手2017發表微博,確認張敬軒為2017年《歌手》欄目首發歌手,而張敬軒本人也在其新浪微博上發布視頻,對參加《歌手》進行了證實,之後引起軒然大波。
  • 輿情梳理 | 立法「禁食狗肉」是進步還是倒退
    深圳市在出臺相關草案時,專門將貓狗等也納入了禁食範圍。由此引發了狗是否屬於野生動物、禁食狗肉是否具有可執行性等爭議。一家狗肉製品企業公開表示,食用狗肉是「文化自信」,引來批評和質疑之聲。該企業隨後也被起底,被指狗肉來源不明。◆◆輿情走勢及關鍵節點◆◆以2月25日~3月26日為監測時間段,如圖所示,輿情整體呈「山峰式」發展。
  • 輿情觀察|戴立忍因「臺獨」遭網友普遍抵制事件後續輿情梳理
    近日,關於趙薇、戴立忍及電影《沒有別的愛》被抵制輿論事件不斷升級,現綜合有關情況,做一個輿情觀察,僅供網友們參考。一、事件整體回顧(4月25日—7月16日,9個時間節點)《趙薇、戴立忍及電影《沒有別的愛》遭網友普遍譴責抵制》一文,已經對7月6日之前的相關輿情進行了總結,現結合該文與@平民王小石 《趙薇戴立忍事件的終極時間軸述評》,將輿情不斷發酵的過程簡要梳理如下:(1)2016年4月25日19時02分,知名影星、導演、
  • 【輿情觀察】奧運霸屏時,聽說「討論司法輿情」只能遭遇「張氏冷漠臉」?
    其中,大案要案與政法隊伍建設輿情較之6月明顯增多,司法體制改革和立法修法(政策發布、案例指導)類輿情各佔1成,公安執法規範化輿情降溫明顯,由原先的30%降至僅有5%。正面、中性和負面輿情整體較為均衡。7月,令計劃案、郭伯雄案一審宣判,蘇榮等4人被提起公訴,相關信息發布以及司法人權保障工作,確保了7月反腐雖有「大戲」,輿情卻整體平穩。《人民日報》評令計劃案「要堅定不移地依法懲治腐敗」、《解放軍報》評郭伯雄案「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均在境內外輿論場引發不俗反響。
  • 雪鄉為何遲遲走不出輿情困局?
    輿情概述 梳理事件發現,11月26日在抖音平臺上,關於雪鄉香腸等食品物價的短視頻並未引起太多關注。人民眾雲平臺數據顯示,11月27日至29日期間,隨著相關視頻的發布和傳播,「雪鄉」「烤腸」等關鍵字開始受到輿論關注,但輿情走勢相對平緩。更確切地說,截至12月1日,該視頻在抖音上的傳播熱度仍未出現劇增。
  • 【輿情觀察】趙薇又遭網民抵制 這次恐難「躲」過
    並貼出了該電影的九張海報:此條微博遭到廣大網友的強烈質疑和抵制,理由是:電影主演戴立忍曾參與臺獨相關活動、而另一位主演水原希子曾為辱華照片點讚。但趙薇和電影劇組官方都未表態。7月6日,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共青團中央發表圖文詳實的長篇微博,梳理趙薇、戴立忍遭網友強烈抵制事件始末。微博長文一度被刪除,文章恢復後,中共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紫光閣》雜誌社官方微博@紫光閣轉發@共青團中央的微博。
  • 【輿情觀察】美女扶老人 原來會這樣!!!
    10月10日,媒體對河北保定一女子扶摔倒老人遭遇網友挖苦的事件進行報導後,全國100多家網媒予以轉發,引發網友熱評,大家紛紛譴責個別網友的不良言論。而對於擺拍的質疑,被攙扶救助的腦梗老人裴京哲在10月10日站出來為女子澄清,圖片拍攝者望都縣委宣傳部新聞幹事陳衛紅也針對網民質疑一一進行了回應。
  • ″鄭爽′手撕′裝修公司上熱搜″輿情觀察
    該微博一發布,「裝修踩雷」「維權」等成為輿情關鍵詞,引發網友熱議。微博截圖二、輿情梳理,因為是非工作日,相關負責人並不在,暫時無法解答。8月18日鄭爽工作室在微博上就此前因裝修糾紛而發文點名相關公司一事發文致歉。
  • 輿情梳理|名創優品指甲油抽檢致癌物超標千餘倍
    輿情走勢及關鍵節點 以9月23日~10月15日為監測時間段,如圖1所示,輿情呈「山峰式」演變。涉事企業發聲後,輿情迅速衝高至頂峰,隨後熱度逐漸回落。
  • 【輿情觀察】廣電總局一紙通知,能否終結直播亂象?
    9月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其官網發布通知,下發了《關於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重申相關規定,要求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機構依法開展直播服務。人民網輿情監測室通過分析,發現網絡輿論場主流聲音官方立場觀點大體相似,絕大多數網友認為一些直播已經嚴重汙染網絡環境,急需整治。
  • 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
    原標題:涉教育熱點事件輿情觀察:個案背後謹防群體危機   輿情背景   近期,多個涉及教育事件的社會輿情事件頻頻刷屏,並佔據熱搜排行榜引發網民熱議。   與該輿情事件相關的還有河南夏邑一幼師組織孩子們拍視頻,應援偶像藝人事件;山東省濟寧市一位初三化學老師上網課時,給學生放某藝人歌曲,利用課堂追星,引導學生買在網絡上流傳的輿情事件。   2、「鍾美美」模仿刷屏   近期,在輿論場掀起巨大波瀾的還有一名13歲初中生對老師拿捏到位的神模仿視頻刷屏事件。
  • 「女主播西湖跪爬徵婚」輿情觀察:低俗直播惹惱公眾
    輿情觀察   1、直播跑偏輿情不滿   為了提高直播人氣,居然在西湖邊跪爬徵婚,女主播無底線的炒作遭到了網民的痛批。   11月15日,在西湖邊跪爬徵婚的女主播被遊客拍到視頻並上傳到網絡後,當日晚上22點左右,杭州日報等媒體就對該事件進行了報導。
  • 【輿情觀察】為了這場南海輿論戰 明星大V多努力你造嗎? ​
    在上海家喻戶曉的周立波,創立海派清口。熱衷發聲的他,主動站上公共舞臺,將自我觀點隨性編輯成針砭時弊的段子,一時間很受追捧。但即便如她,也因為網友的過激言論痛苦流涕,不堪重負。「明星公知化」的爭議,主要體現在一些熱點或重大的社會事件中。典型的如姚晨、伊能靜、崔永元、孟非等,甚至連芙蓉姐姐、鳳姐這樣曾被「審醜」的對象,也能在微博上憑藉著對公共議題的犀利言論,吸引強烈關注。社交媒體的發達,是「去中心化」的過程,也是「再中心化」的開始。
  • 張敬軒與王敬軒 微思客
    最初,人們並不確信張敬軒能夠參與《我是歌手》,因為他曾就一些爭議話題發表言論。但張敬軒和《我是歌手》官博皆宣布他的加盟,既讓路人大吃一驚,也仿佛為張敬軒的歌迷吃下一粒定心丸。但幾天之後事情出現反轉,《我是歌手》官博刪除了關於張敬軒的微博,網傳張敬軒在第一期的鏡頭也被刪除或打碼。張敬軒的歌手之旅蒙上陰雲。
  • 輿情觀察:副所長摸奶門 近半網友同情
    對於林園處副所長工作期間調戲人妻的行為,部分網友表示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而也網友認為副所長被欺騙感情有點冤。 據監測信息顯示,10月3日,遼寧阜新「官員不雅視頻」在騰訊微博曝出,視頻上阜新市園林管理處副所長葉某在一修鞋店內撫摸一女子。兩段相關視頻分別攝錄於5月25日和30日。25日視頻時間顯示為9時26分開始,全長2分54秒。
  • 案例復盤:從上海首例遺棄犬只案看如何精準研判輿情爭議點
    如何正確梳理歸納網絡輿情問題?如何在突發事件的處理中避免產生輿論「次生災害」?面對以上問題,涉事主體可通過對以往輿情案例的觀察、研究、量化分析,從中總結應對經驗,為輿情應對與處置提供策略支持。據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統計,在2020年1月1日至11月12日期間,平臺共計收錄12270條「公安」相關事件,微熱點案例庫詳細分析了其中137例典型案例。
  • 港島明星不消停,曝張敬軒演唱會4人確診陽性,張敬軒被罵不知恥
    港島明星不消停,曝張敬軒演唱會4人確診陽性,張敬軒被罵不知恥2020年的新冠疫情的突如其來,無疑是在告訴人類在大自然的面前,任何的人類行動都是棋差一招的。但是好在最終沒有造成惡劣影響,再加上今年的新年並沒過好,這樣的輿情下使得網友們對國慶出遊人群們的態度還是很正面的。然而隨著境外輸出以及冬天的到來,本來因為高溫以及群眾自我防護隨時隨地存在反彈可能性的新冠疫情陰雲始終還是沒有徹底消散,甚至在某些境外輸出情況嚴峻的城市中,官方早早就做出了響應和端正了態度。
  • 咋說| 陶案之爭輿情全梳理
    輿情回顧【1】3月29日,武漢理工大學研三學生陶崇園的姐姐發表微博,稱弟弟陶崇園在3月26日的墜樓身亡事件,系導師「精神壓迫致死」,並附上了陶崇園和王攀的聊天記錄等材料。希望借社會輿論的力量,向校方和警方討要說法。【2】3月30日下午,武漢理工大學相關方面向南方都市報證實該消息。校方表示,陶崇園系高墜死亡,排除他殺,並已成立專班調查。
  • 小微熱點事件是如何引爆輿情的?
    這原本是一例小微輿情事件,為何最後成了全網皆知的大事件?甚至 「拔出蘿蔔帶出泥」,該事件女子的丈夫、家庭背景等也被挖出來梳理這起輿情事件可歸納出一些顯著特點:引發全民參與的重大公共議題不少緣起於小微輿情,小微輿情所掀起的蝴蝶效應正在改變著社會的話語格局,這是聲浪迅捷、記憶短促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所表現出的一個基本特徵。小事故中度輿情、小衝突中度情緒、小錯誤中度追責。
  • 山東臨沂張志超案輿情觀察
    輿情觀察員馬付才 輿情背景2020年1月13日上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張志超強姦殺人案再審宣判,判決張志超無罪。趙作海案、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等等,到如今的張志超案,這些重大的冤錯案件,最終都讓正義得以實現,並以糾正錯案推動法治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