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工作攻堅看行動|「軸承天團」緣何落戶臨清企業大眾日報記者 李夢 高田
2020-10-26 06:04:29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 本報記者 李夢 高田
10月23日,位於臨清市的智創未來高端製造產業園1號車間內,北京科技大學胡正寰院士工作站斜軋軸承滾動體生產線上,每隔六秒,一個高精密度軸承便從終端下線。「像這樣的標準車間、流水線,按常規建設周期需要2年,在這兒不到半年。」在國內軸承產業領域,胡正寰院士和他的研究團隊是行業頂尖人才,成果居於產業頂端。作為這個「軸承天團」的引進人,「80後」北大碩士、未名天使基金合伙人、智創未來公司董事長張躍學對自己在聊城和臨清的創業過程深有感觸,「在這裡,我只需要專注團隊、技術、市場,至於其他事項,當地政府會全部幫助辦好。」
臨清市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軸承市場以及完整的軸承產業鏈——周邊的東阿縣生產鋼球,東昌府區鄭家鎮生產軸承保持器,冠縣生產軸承密封件。「不止如此,這裡還有行業領先的軸承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隱形冠軍、製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30家,這讓我看到了軸承產業整合、提升的可能性。」張躍學說,4年前來臨清考察時,他就看好臨清軸承產業發展的前景,並毅然放棄了到深圳創業的打算,選擇距臨清市煙店鎮軸承市場較近的潘莊鎮建設智創未來公司。
智創未來公司有兩大業務領域,一是與國內軸承行業頂尖人才合作,聯手解決共性技術難題,研發城市軌道交通軸承、新能源汽車電機軸承等高端軸承,引領軸承產業高端化發展。二是建設33萬平方米的智創未來高端製造產業園,進行軸承技術研發、產業研究、軸承生產、檢測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務臨清市3100多家軸承企業和全國軸承產業發展,為軸承產業建鏈、補鏈、延鏈,打造國家級眾創空間。目前,產業園內24棟歐洲標準車間、院士樓已經建好。
得益於優質的軟硬體環境,胡正寰院士不僅把斜軋軸承滾動體生產線建在產業園,還在智創未來公司成立了斜扎軸承滾動體技術研發推廣中心、高端製造創新中心、山東省軸承磨前技術創新中心,重點攻克中國軸承「卡脖子」難題。
從智創未來公司引進、落地、建設到正常生產,政府服務貼身貼心,無處不在。聊城市主要領導多次關心支持指導企業發展,臨清市建立縣級幹部幫包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機制,幫助企業解決一切瓶頸問題。
在智創未來產業園引進入園項目過程中,聊城市副市長、臨清市委書記何憲卓主動陪張躍學去大連招商。「企業外出招商,政府陪同是為企業發展需要的營商環境做好背書,形成『企業+政府』的最佳招商搭檔模式。」何憲卓說。很快,大連冶金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將三類以下軸承生產研發板塊,整體搬遷至智創未來產業園,目前設備正在調試,11月即可投產。
山東泰華軸承有限公司是臨清市引來的首家軸承產業國有控股企業,由原貴陽軸承廠整體搬遷到潘莊鎮,目前已到位技術人員50多人,項目籤約時,潘莊鎮負責解決職工住宿問題。近日,潘莊鎮黨委書記王宏主動找到泰華軸承負責人,「人才公寓很快解決」,這給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距智創未來產業園不遠的煙店鎮智造小鎮項目一期已基本建成,進駐企業80多家,吸引臨近的河北軸承製造企業紛紛落戶。政府靠上去服務,協助企業解決多項手續辦理,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僅用57天,被項目負責人、山東省溫州商會副會長林乃相稱為「全程無死角服務」。目前,包括臨清在內的聊城各縣市區企業開辦均採用「4012」模式——審批零材料、零成本、零距離、零見面,通過一個環節辦理,2小時辦結。今年,智創未來公司建設項目被確定為省級重點項目、臨清市入選省級創業型城市。
「短短4年,智創未來公司在臨清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強到優的快速發展。讓我感受最大的是政府一流的服務、當地一流的營商環境。」張躍學告訴記者,智創未來將加快山東省軸承智能製造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助力臨清市軸承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聊城千億級軸承產業集群加快形成。
責任編輯: 李偉
打開大眾日報客戶端閱讀全文
網友評論
滑動提交數據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