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來就屬於「小眾」的東南亞電影裡,越南電影稱得上是「小眾」中的「小眾」。近日上映的《二鳳》(Hai Phượng)算是難得一部能夠與中國觀眾見面的越南電影。不過,這部電影畢竟打破了越南的票房紀錄,還成為了第一部登陸美國院線的越南電影。它會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呢?
《二鳳》海報
說起來,越南電影對於老一輩的中國觀眾而言,其實是很熟悉的。早在1959年,越南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同一條江》就在我國上映過。上世紀70年代時,國內還曾流傳一個關於外國電影的段子,其中有一句就叫做「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這是因為當時越南長期處於抗美戰爭狀態,只能拍一些以戰爭題材為主的黑白片。在中國上映的《阿福》、《森林之火》,以及《回故鄉之路》等等都是反映抗美救國題材的電影。而1961年的《中線火》還獲得過莫斯科電影節獎。
《森林之火》
但在2019年公映的《二鳳》與國人印象中的越南電影並不一樣。它並不是一部戰爭片。在今日的越南,曾經風光一時的戰爭題材影片已經陷入了找不到投資人的尷尬局面,逐漸被市場邊緣化,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些以贏得票房為目標的「商業電影」。在這方面,《二鳳》的女主角吳青芸(Ngô Thanh Vân)無疑是最具有票房號召力的越南女明星。實際上她是越南非常有名的女演員、模特、舞蹈演員以及歌手。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在2017年的好萊塢電影《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裡,她也有份出鏡(儘管只是一閃而過)。
吳青芸
吳青芸其人,大概可以算作越南電影界「國際化」的代表。她也一直希望通過自己的海外影響力把越南電影帶出國門。具體到《二鳳》這部電影,吳青芸不但是主演,同樣也參與了製作。從電影的影像裡,觀眾似乎也能看到一些迎合海外觀眾口味的現象。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是電影故事後半段的發生地,但這座大都市的形象,在電影裡卻是含混不清的。觀眾們看不到位於這座城市的聖母教堂、郵局、橋梁等標誌性的法式建築,現代化大都市的輪廓在影片中也只是驚鴻一現。這樣的處理方式,不禁讓人想起了西方電影界過去流行的對第三世界國家的鏡頭選擇方式:那些能夠代表飛速「現代化」的影像總是被輕而易舉帶過,要麼隻字不提,要麼輕描淡寫。只有那些不夠「現代化」的景觀才得到了特別的關注。或許這可以被稱為一種「被秩序化的陌生」。
驚鴻一現的胡志明市現代建築
但這樣的處理,對於中國觀眾而言似乎並不是一件壞事。《二鳳》的開頭,是充當收債員的故事主角「二鳳」在鄉鎮工廠與菜市場裡收債。電影展現出來的畫面宛如中國的一個南方集鎮。陳舊的建築與毫無網際網路時代氣息的交易方式(現金支付),都讓觀眾產生回到90年代中國鄉村的錯覺。中越之間社會、文化上的相似更加深了這樣的錯覺,一樣的用碗筷吃飯,一樣鮮豔的小學生紅領巾,遍地的摩託車,以及一樣隨叫隨停的鄉間長途客車……從這個角度而言,《二鳳》或許能夠迎合一些西方觀眾的「獵奇」心態(Netflix買下了影片的國際播放權),但對於一些中國觀眾而已,從這部電影的場景中所能看到的,是一個會令人想起過去年代的模糊影子。
戴著紅領巾的越南小學生
傳統的越南電影劇本大多數都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但敘事手法比較簡單,往往是呈現直線式的走向,以至於剛開始就猜得到結局。在這一點上,《二鳳》同樣帶有傳統的「痕跡」。其劇情簡而言之,就是曾經在夜店裡呼風喚雨的黑道大姐大「二鳳」(黎黃玉鳳)金盆洗手以後隱退鄉間,與女兒阿梅(黎黃氏梅)相依為命。某天,阿妹被歹徒擄走。於是「二鳳」以一己之力展開了救女冒險:層層突圍,尋找、打鬥,失敗後,繼續尋找,再次決鬥,如此反覆……
劇照
這樣的故事進程,很容易令人想起2008年的法國電影《颶風營救》,只不過是將主角的身份從退役特工,變成了隱退的黑幫老大。就連開場戲節奏拖沓這一點上,《二鳳》也與《颶風營救》跡近孿生。只不過,《颶風營救》裡的生活化場景,以及父女間的情感對手戲,顯示出了老爸對女兒無微不至的關心以及父女倆的情感代溝和磨合。反觀《二鳳》裡的前半部分,除了展示出在單親家庭長大的阿梅在同齡人之間受到排斥,以及她與聲名狼藉的討債人母親之間關係惡劣的雙重不幸之外,觀眾似乎看不到更多的東西。
至於《二鳳》影片中的人設,同樣存在著「臉譜化」的傾向。這其實也是越南電影過去時代留下的不良「遺產」之一。這些影片往往會從頭到尾灌輸「白」與「黑」、「忠」與「奸」之間的獨立。影片中人物的面貌及性格也一成不變。正面人物高大上偉光正,反面人物則是從外表到內心一致的齷齪。本片的主角「二鳳」毫無疑問是個正面人物,影片甚至企圖將其塑造成一個即便在黑道仍舊正義感爆棚的「俠女」形象——在夜總會,面對不懷好意的顧客挑釁時,「二鳳」會果斷地為其他陪酒女出頭。至於她進入黑社會的經過,則只是被輕輕帶過了。
二鳳喝斥酒吧挑釁者
反過來,影片中「反派」的身份同樣肉眼可見。無論是在破舊的工廠,還是簡陋的菜市場,挑釁的歹徒都表現得冷血無情,毫無情感甚至理智可言,不像是人,反倒是如同電子遊戲中的NPC一般。至於綁架阿梅的人販子團夥的成員,特別是其女老大,也是從第一次出場就坐實了反派的身份並維繫到了最後……就電影而言,這當然談不上是一個成功的設定。大多數好萊塢影片的劇本同樣來自按照美好結局的故事梗概來建立,但是影片結構的互補、人物行動變化不定、故事演變突兀等構成高度吸引力,觀眾總會覺得忐忑不安、突兀,從而感興趣觀看下去。
在《二鳳》之中,唯一不那麼臉譜化的群體大概就是越南警察了。總的來看,為了烘託「二鳳」孤膽英雄的「人設」,警方的作用被極大弱化了。不過,影片中的警察,既有熱衷文牘官僚主義的片兒警——其囉嗦程度令人想起《變形金剛1》中那位卡達電話接線員;也有幾年來一直隱秘跟蹤跨國幼童販賣團夥的梁警官(潘青年 飾),最後正是他在關鍵時刻擊斃歹徒救下了「二鳳」的性命。影片沒有提及但可以推理得出的還有,當此前「二鳳」遭遇人販子團夥群毆昏迷後被戴上手銬拋進河道的時候,是一直在跟蹤她但不願打草驚蛇的胡志明市警方搭救了她。
二鳳與梁警官
《二鳳》的結局,自然是「二鳳」在警方的幫助下,搗毀人販子集團,救回了阿梅,母女之間的感情也因此得到了徹底的修復。
影片中有一個其實無關緊要的細節。當「二鳳」追蹤人販子來到胡志明市時,她使用的名稱是「西貢」。誠然,在日常生活裡,越南民眾仍然習慣將「胡志明市」稱為「西貢」(或者「西城」),但《二鳳》裡的「西貢」,卻不由得讓人想到了另一個地方。
西貢區,中國香港
在「High On Films」網站上,有人這樣評論《二鳳》:一部武俠動作片,包括「簡潔且刺激的動作場景」。這樣的話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香港電影中最廣為世界各地所認識的電影種類——香港動作電影。而《二鳳》裡菜市場的那場打戲,與舊時港片中司空見慣的「古惑仔」鬥毆場面,幾乎沒有什麼區別。甚至《二鳳》整部電影,都可以聯想到1995年中國香港與越南合拍的《紅海盜》。儘管時隔20多年,《二鳳》與《紅海盜》仍然有許多共同點。兩部影片同樣充滿了各種流行的消費賣點,比如死亡、暴力、打鬥、追逐。當時越南的著名模特張玉英(Truong Ngoc Anh)出演《紅海盜》女主角,集妖豔和暴力於一身。這樣的人物形象設置自然也與有著「越南章子怡」之稱的「二鳳」吳青芸,有著幾分相似。
張玉英
實際上,港式的「打戲」的確也可以看作是《二鳳》的最大賣點。影片的高潮無疑是在片尾。「二鳳」孤身追擊運載被拐兒童的火車,並在車廂內與人販子團夥成員決鬥。儘管沒有太多大場面的視覺奇觀,但這些設計精良的狹窄空間裡的打鬥戲的確奉獻了在今天的正宗港產片裡已經看不太到的「拳拳到肉」動作激情。「二鳳」在與「最終BOSS」的較量中更是使出了越南武術(「越武道」)中的招牌動作——側身躍起後利用雙腿夾擊對手的頸部,瞬間把對手擊倒。只不過,當「二鳳」憑藉一己之力搞定了一火車上的歹徒之後,觀眾才赫然發現,原來在約定地點等待火車到來的人販子團夥成員並不是沒有槍枝的!假如身在火車中的歹徒任何一位手裡有槍的話,「二鳳」還能如此威猛麼?看起來,導演為了展示吳青芸酷炫的打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劇情的合理性。
二鳳與持槍歹徒
如此看來,以票房與國際影響而論,《二鳳》之於越南本土電影而言,的確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但是就電影本身來看,就算是與鄰近的泰國甚至印度尼西亞電影比較,《二鳳》也不擁有驚人的成色。幾年前,越南政府曾經推出了「2030 年越南電影發展規劃」,期望在十幾年內使越南成為亞洲電影強國——《二鳳》的觀眾無疑會發現,這條道路仍舊顯得非常漫長。
免責聲明:本平臺部分圖文信息轉載自網絡,其內容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平臺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小編刪除。
【閱讀原文】
☀越南便民電話
越南報警電話 113
越南火警電話 114
越南急救電話 115
中國駐越南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 02439331000
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 0908002226
中國駐峴港總領事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 0905580010
外交部全球領保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00861012308/00861059913991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更多越南大小事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