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娛樂訊 華語首部怪獸災難電影《3D食人蟲》將於10月10日上映,繼上周曝光先導預告片後,今天再次曝光73秒的正片片段。據悉,片方此舉是為粉碎該片「預告片即全片精華」的少數網友評論。自1933年《金剛》問世至今,一大批經典怪獸活躍於銀幕之上,英國知名雜誌《Time Out》評選出的50部最偉大怪獸電影中,「好萊塢怪獸」佔90%以上,亞洲僅哥斯拉與漢江怪物入選。然而此次蟄伏3年,潛心打造的華語首部怪獸電影《3D食人蟲》即將破空出世,頂著「東方超級怪獸」的金冠浩蕩來襲,將一舉打破怪獸電影無中國的尷尬境地。
遠大目標:東方超級怪獸東方崛起
對於將片中的「食人蟲」作為華語電影首隻怪獸,源於《3D食人蟲》的主創們對「蟲」來自東方特有的理解與恐懼,如長蟲、大蟲和蟲谷。對於主創們而言,創造一個代表人類貪慾的華語超級怪獸,更符合當代怪獸特質,也更具挑戰性和開拓性。僅後期製作就耗資2000多萬,動用上百人CG團隊的電影《3D食人蟲》,並非如1953年的《哥斯拉》 或1975年的《大白鯊》那樣「零」起點,而是在3D技術對怪獸電影的助推及技術革新下,站在經典怪獸肩膀上的一次再創造。如果說片方上次曝光的海報和預告片是對這隻東方超級怪獸的「管中窺豹」,此次曝光的正片片段則否定了少數觀眾對於「預告片即全片精華」的推斷,同時也體現了該片特效製作上的精良。片段中,受母蟲指揮的蟲群正攻擊一名男性,可以看到蟲群在男人身體內遊走並逐漸吮吸使其瞬間被吞噬,加之最後手指斷裂發出的清脆聲音猶如神來之筆,讓觀眾們驚呼不已。片方透露此次曝光的片段只是蟲群的復仇方式之一。
意義非凡:華語怪獸電影首立標杆
怪獸電影作為人類對「恐懼」的極端映射,與愛情、喜劇、動作等類型電影一併稱雄影壇,其魅力在於人類對圖騰崇拜、科技進步、外星生物論等現象的反思。反觀華語怪獸電影,除卻幾隻身份不明、製作粗枝大葉的怪物,卻無他物。據片方介紹,耗時3年拍攝製作的《3D食人蟲》,就是為打破「華語影壇無怪獸」的魔咒應運而生。如同世界級怪獸哥斯拉、異形等一樣,本片的怪獸也有其嚴謹而符合邏輯的誕生背景,在電影籌劃之初,主創團隊將《3D食人蟲》的故事背景設定在被利益和欲望驅使的高科技時代,來自深海可繁殖生產低成本、大量高蛋白的母蟲被基因改造,最終化身蟲怪,形成電影中「從人吃蟲(高蛋白)到蟲吃人再到人蟲大戰」的復仇循環模式。《3D食人蟲》即將於10月10日震撼上映,屆時我們在感受華語首隻怪獸在銀幕暴虐閃現的同時,更能體味一把華語品質級怪獸災難電影的3D極致視效,「怪獸破幕,我們逃亡」,在影院與您不見不散。
================================================
預告片開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