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

2020-12-28 藝術頻道

紀念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

張光宇先生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著名教授,也是現代中國裝飾藝術的奠基者之一,先生的學術思想對學院裝飾風格的形成以及中國裝飾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先生創作的動畫片《大鬧天宮》藝術形象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動畫史上的經典之作。今年正值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受疫情影響,學院無法組織線下紀念活動,特在學院官微開設紀念專欄,通過線上作品展、系列紀念文章,多角度展現先生的人生經歷、學術思想和人格魅力,共同緬懷先生,研究和學習先生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馬賽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

前言

張光宇的藝術

喬 喬 ( 張仃、陳布文用筆名發表 )

藝術是訴諸感覺的東西,藝術欣賞者憑自己的直覺去領會一件藝術作品往往勝於第三者語言文字的敘述。因此喜愛張光宇的藝術作品的人不少,但想簡單明確地介紹張光宇的藝術,卻是頗不容易的事情。

張光宇是我國漫畫及裝飾藝術界一位傑出前輩。他的作品,首先給觀眾突出的印象是作品中濃厚的裝飾風格。在過去二三十年間,他的藝術風格影響了我國漫畫、書籍裝幀、工藝美術及電影戲劇的美術設計。1957年春天在北京展出的舊作《西遊漫記》中可以看出,他那種特有的色彩、構圖、線條的運用及人物的變形,說明了他在技法修養上達到很高的造詣,因此他的作品能夠發出誘人的熱力,通過美麗動人的技法,把內容感染與人。

張光宇作品中這種特有風格的源泉,來自我國傳統藝術的裝飾精神。我國的民族及民間藝術,從來就帶著濃厚的裝飾情調,從殷周的青銅器圖案、秦漢的玉石雕刻、唐人的金碧山水、宋元花鳥、寺廟壁畫、刺繡、緙絲、木雕、陶瓷彩繪、民間年畫……這些遺傳下來的民族藝術遺產中,都可以看出我國藝術的裝飾風格。從張光宇的作品裡我們更顯著地體會出這些東西對於他的影響。而更顯著地影響他的作品的,是明清的版畫、近代民間的玻璃畫、年畫及明代傑出畫家陳老蓮的人物畫等。自然,二十年前到過中國的墨西哥畫家珂弗羅皮斯的作品風格使他得到一些啟發,但是由於張光宇是以我國傳統藝術為基礎來吸收外來影響的。他早年從事於舞臺布景的製作,更使他接近民間,祖國的傳統藝術在他的藝術思想上長下了深厚根基,因此在《西遊漫記》這一作品中,雖然包羅採納了各種東方的圖案和造型,甚至埃及、波斯的藝術風格等,但是他用來統一這些不同風格的總調子,還是中國的。

東西方藝術創作態度上最大的分歧是:東方人不以「重現自然」為藝術的最高目的,他們更著重於掌握了自然的各種規律,加以高度加工,「重造」第二個「自然」。在我國的繪畫、戲劇、文學中,這種精神是一致的。張光宇深切懂得這種精神,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形似」不是重要的,他要求的是比形似更進一步的藝術加工,使得所表現的東西比「形似」更「似」一些。在《西遊漫記》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精神,特別是在過去的漫畫作品中有些典型的反動頭子(如蔣介石、孫科、吳稚暉……)的形象,由於他那高妙的誇張手法,使得這些人物的醜惡面貌定型化。勾下了這些反派人物的臉譜,使當時的廣大群眾印象明確,在當時是起著積極作用的。

張光宇的藝術從生活中來,他善於用提煉得十分簡樸的線形來表現生活的某些情趣(提到這點,除了現在看到的《西遊漫記》之外,更使我們回憶起二十年前他的另一部作品《民間情歌》)。他不僅抓住了生活的真實,而且更加上了自己的藝術意匠。從《西遊漫記》中看得出,他那豐富的、浪漫諦克的想像如果以「重現自然」的寫實的手法出之,那將是很不和諧的作品。張光宇既善於掌握生活題材,又有豐富的藝術家的想像,再加上那取之不竭的民族和民間的傳統手法繼承及某些外國技法的參考,因此他有這樣高度的藝術表現。

《西遊漫記》是張光宇於1945年秋天在重慶時的創作,作品表現了在反動政權的統治下頑固派和侵略者鬼鬼祟祟地表演名為「受降」,實是賣國縱敵的醜劇,表現了特務橫行的黑暗世界、通貨膨脹民不聊生的經濟情況和亂拉壯丁充當內戰炮灰的悲慘局面等。這部作品是一個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對當時反動政府的控訴。回想一下當時以展覽會的方式展出時,大後方的群眾排隊購票的情況,說明了這部彩色動畫形式的作品是受群眾歡迎的,並且起過值得重視的良好作用。從這些事實證明,漫畫藝術的裝飾性及誇張性,並沒有削弱漫畫本身的諷刺效果。相反的,由於藝術加工的恰當,它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張光宇的藝術成就,應由我們隆重地予以估價。看了《西遊漫記》,我們更虛心地期待這位誠懇從事藝術勞動四十年的前輩,在這個優越的社會制度裡,有更多的機會揮灑他那美麗的畫筆。

原載《新觀察》,1957年第14期

漫畫篇

向光宇先生致敬

黃永玉

一九三七年在長沙,那時的兒童節是四月四日。家父買了一本張光宇、張正宇兄弟畫的《漫畫事典》送我。小小的厚冊,讓我喜歡的不得了。內容是當時所熟悉的國際、國內的重要人物漫畫像:希特勒、墨索裡尼、羅斯福、張伯倫、艾登、凱末爾、昭和、廣田、近衛……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孔祥熙、孫科、林森、戴傳賢、何應欽、陳誠、于右任、吳稚暉、汪精衛、馮玉祥、李宗仁、白崇禧、胡漢民這些人。這本小書打開我觀察世界的視野,畫中人物,就這麼三五筆,又像,又好笑,比他本人長相還像。筆墨中還包括人物的臧否,竟然奇妙到如此程度。

我更早在家鄉就看過不少上海出版的漫畫雜誌,背得出所有漫畫家的名字,這些尊敬的名字以後還有幸成為我生活中的現實,我的老師和終身好友。

張光宇先生是漫畫界一致公認的老大哥和帶頭人,從來受到尊敬,在藝術上他是先行者和勇敢的實踐者。他將國外藝術和民族民間藝術結合得天衣無縫並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漫畫流派,在偉大的抗戰期間,向反動統治進行生死搏鬥。

他的繪作功力十分深厚,行筆用色有如神助,神機妙想,出人意外!

光宇先生一生創作數不盡單幅或系列大作,從年輕到暮年,風神從未衰頹,是我們晚輩一直交談尊敬所在。

張氏昆仲(張光宇、曹涵美、張正宇)的藝術是一塊有待探索的寶地,什麼因素產生這麼一個藝術家族的凝聚?

黃永玉

二〇一五年四月三日

《腐化的偶像》 1928年

《新舞臺之三》 1933年

《新舞臺之七》 1933年

《除蠅圖》1933年

《吞款圖》1933年

《漫畫騎士》1934年

《四大天王》 史達林、羅斯福、希特勒、墨索裡尼 1934年

《三個漁翁》 1936年

繪畫篇

時代的典範和高峰

杜大愷

三年前我曾撰文呼籲出版張光宇藝術全集,今天由唐薇、黃大剛主編,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煌煌四大卷《張光宇集》終於面世,與其同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亦將出版《追尋張光宇——傳記和年譜》。能夠正視歷史,公正面對曾經創造歷史的人,標誌著中國社會對於歷史的記憶已步入理性而深刻的時期。不僅如此,在我看來,對張光宇先生的紀念更是與呼喚新型藝術家的時代意志聯繫在一起的,今天的藝術已成為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的影響現實生活的行為,已不能拘泥於國、油、版、雕的傳統形式,因此我要說對張光宇的紀念不僅僅是對一個過世的傑出藝術家的遲到的肯定,它還意味著對作為概念的藝術的重新審視,以及藝術之於當代社會的存在價值的再認識。

藝術的真正價值只在於藝術作用於現實生活的意義,服從並服務於現實生活的需要是藝術存在的目的,無論是其外在的形式還是其蘊藉的精神都只有這一個目的,這是現代藝術的價值核心,它決定著現代藝術的語義、語性、語勢和語境,與其相關聯的民族性、現代性亦都必須圍繞這一目的確立方向,實現規範,在這以外,沒有另外的目的。

中國藝術的現代性不是現代才開始的,章太炎所言「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之所謂「變局」就是現代對傳統的取代,而這一「變局」一百年前即已存在,今天這一「變局」仍在繼續。上一世紀二十年代張光宇開始涉足的電影、戲劇、雜誌、漫畫等藝術活動即是「變局」的結果,亦是「變局」的現實,縱觀他在他所涉足的領域中所做的努力與貢獻,就其現代性而言遠遠超出其同時代的國畫家和油畫家,這不僅因其所涉足的領域具有大眾化、日常化的特徵,而且他所創造的語言的經典性、時尚性都具有那個時代的特質和高度,而這些都是同時期的國畫與油畫不能望其項背的,他代表了那個時代,他是那個時代的典範和高峰,張仃先生說張光宇的藝術是亞洲的驕傲,這是一個公允而客觀的評價。

今天我們呼喚「大美術」,波瀾壯闊的社會現實處處是「大美術」的用武之地,張光宇的一生都在踐履「大美術」,他是時代的先行者,日新月異的新時代需要眾多像他那樣的藝術家。

2015-5-3

《紫石街之春》 1929年

《香港速寫》10 瓶花 1938年

《香港速寫》11 家中一角 1938年

《香港風景》2 1938年

《香港風景》3 1938年

《香港風景》4 1938年

《香港風景》10 1938年

《香港風景》11 1938年

插圖篇

藝術家張光宇先生

劉巨德

張光宇先生是中國藝術家中廣泛吸納世界民族民間藝術和現代藝術的集大成者,中國的現代裝飾藝術大師,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學術根脈的奠基人。

他影響和帶動了我院很多老師與學生的藝術追求,包括張仃老院長前半生的藝術也受到他很大影響。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我深愛他的藝術,受他的藝術影響也很重,我臨摹過他很多畫,特別是他的插畫。我感覺張光宇先生是一位植根於民族民間藝術的關心人類命運的浪漫主義畫家。他的插畫平行於文學,又獨立文學而創造了自己的繪畫世界。

一、超常的神奇

他筆下的《神筆馬良》給我印象最深,造型簡約概括、精微單純、樸厚生動,流動裡方圓奇妙,那種生命力、想像力的鮮活永遠難忘。感覺馬良就活在他心裡,活在他的童年世界裡。他畫什麼都有血有肉,有情有韻,平凡而神奇。馬良小小的,留一個長發的蓋頭,風一吹跟樹一樣都飄了起來,就像他飄遊在神話世界裡。馬良是一個山娃,很瘦小,生命的形態卻充滿了律動,臨摹之中你會感到他的畫裡有波濤的湧動;由外往裡看,一個聰明善良孩子的內心,有神的靈性,超常的神奇。實際這都是張光宇由文學的鏡子映照自己內心世界的結果。一百個人一定會畫出一百個馬良,都是在畫自己。

還有他畫的《杜甫》、《金瓶梅》、劉三姐、民間情歌、林衝等,那些人物造型簡練、生動、各有鮮活的特徵,全是從他心裡湧動而來的,全是他從文學世界裡想像的人,源於他的修養、情懷和藝術的創造力,他從不重複自己。

他畫的人都很拙,也很巧,大而簡,簡而微,粗中有細,奔放裡充滿法度。他畫林衝線條奔放粗狂,自由灑脫。應該說,那是林衝生命精神在他自己身上的感應。他的精神進入了林衝的世界,他成為了藝術世界裡有膽氣的林衝。同時,他又大俯視地去看林衝,林衝的悲愴、剛毅,英雄漢子的氣概、智慧,全以抽象的粗線條顯出來了,五官沒有任何刻畫,只畫了林衝的精、氣、神。他沒有把眼睛畫的那麼細微或單獨放大,全篇是粗線條的身體語言、精神的氣場,完全是信手拈來的馬良神筆。特別簡潔、概括、粗獷,但又至大、至精、至微、至遠,極富感染力,馬上就會把你吸進去。我臨摹過好幾遍,他的線在林衝的身上打轉,林衝的形象既實又虛,你看不到林衝具體是什麼樣的面孔和表情,但是林衝的那個身影,林衝的那種動作,林衝的那種氣概,林衝的內心,筆筆皆是,活靈活現,讓人過目不忘。

二、他心裡有伏羲女媧的規和矩

他的藝術思想有世界的視野、民族的根基,在他心裡土的和洋的,現代的和民族民間的,兩個極端始終是統一的,自然而然融在一起的。但是他的藝術本性、秉性又是中國文化的,所以他每一個人物的造型都在摩登地散發著中國文化的氣息,讓人看到了他自己的藝術王國。

張仃先生曾經總結他的藝術造型是方中寓圓,圓中寓方。通過臨摹你就會發現,確實是這樣。

中國人講方圓造萬物,古人畫伏羲、女媧,總是手持一規一矩。方和圓,在繪畫中一般被理解成形體的方與圓,把一個人畫方了或者把一個東西畫圓了。我理解的方和圓是整個空間運動中方和圓的關係,它是一個空間的抽象關係,充滿方圓的律動。絕不是簡單地把活生生的有機體方圓化、幾何形化,把它給變死了,沒有活氣了。伏羲、女媧方圓造萬物的本質,是用方圓造一個大宇宙,造一個流動的、周流虛實間的浩瀚的陰陽空間,萬物由此並生。繪畫旨在創造一個萬象生成的虛空,這個問題需要在實踐中領悟與解讀,張光宇先生的作品是最好的示範,他心裡有伏羲女媧的規矩,可以自由地創造一切,收和放自如。收和放與方圓緊密聯繫著,他一下揮之千裡,一下又回到原點,放到無限,收到整一,這是繪畫中一和萬的關係,看張光宇先生大鬧天宮的草圖,就會明白,他已超越人寰。他暢遊在上下四方古往今來的方圓中,正反相合,萬象並生。他是一位極其浪漫的自由天然地坐在魔鏡裡看世界的創造世界的藝術家。

三、藝術本體已化為他的靈魂和血肉

最重要的是那一代人的思想、人文情懷很高,面對民生和民族命運人類命運特別關注,藝術視野很開放,研究的問題範圍很廣泛,直接終極問題,目標理想很遠大。常常面對世界、面對人類、面對永恆,思考藝術本體和藝術教育。藝術本體在他心裡,已化為自己的靈魂和血肉,世界的一切經他靈魂一撇一遊都會瞬間化為他的藝術王國,那是一個慈悲的充滿愛的王國,人性通向神性的王國,為人類療傷而奮進的王國。這是真正的藝術家情懷,也是那一代人的藝術所以成為後人心中豐碑的原因所在。可惜,人們很少知道裝飾藝術的分量和奧秘,甚至對裝飾藝術充滿誤會。裝飾藝術是先民最早與天地交流對語的紋樣,不寫實卻寫心,有天道和人性妙合的藝術的神秘與光明。張光宇先生曾說裝飾是相對寫實而言的藝術。他帶著裝飾藝術先天的替天行道的本性,綜合了純藝術和設計藝術無界的共生特徵,來到人間,為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園而創造。他設計過很多家俱等,他也畫了史詩般的西遊漫記。

他面對傳統藝術,還有一個「新中國畫」的夢想。他一直在追求,雖然沒有完全實現,他的理想已經給後人留下一片新的探索空間。那不僅是他個人的夢,也是中國美術界的夢,那個時代的夢。他對中國傳統鑽得那麼深,走得那麼遠,打開的門又那麼寬,同時又廣泛地吸收世界的原始藝術、民間藝術、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為一爐,把非洲的藝術、埃及的藝術、印度的藝術、墨西哥的藝術、希臘的藝術,他都融為一體,變而通之,成為張光宇先生的現代藝術世界,這是最需要我們學習的。任何藝術都有一定的擴張性和限制性,限制對於真正的藝術家來說可以化為創造之母,擴張性則可以突破自身藝術邊界而再生。故自由自在和自然再生,是偉大的裝飾藝術家本能的無限的創造力。藝術本體無限的創造力只有忘我的情懷、高遠的為藝術而殉道的藝術家才能領悟和展現,張光宇先生的藝術為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他是中國的驕傲,亞洲的驕傲。

2012年3月16日劉巨德談張光宇藝術(節選)已經本人審

《民間情歌》 1934年

《民間情歌》 1934年

《民間情歌》 1934年

《民間情歌》 1934年

《民間情歌》 1935年

《民間情歌》 1935年

《民間情歌》 1936年

《林衝》1 1937年

《林衝》2 1937年

設計篇

張光宇與中國現代設計

杭間

1992年,以《裝飾》雜誌推出「張光宇專輯」為標誌,設計界開始重新發現「張光宇」的學術活動,老一輩藝術家和當年的同代人,以最不吝讚美的聲音呼籲社會重視張光宇,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張仃先生的話為代表:「光宇是真正由技進道的大藝術家」,著名文藝家夏衍甚至說:張光宇是「亞洲的驕傲」。

這些當年聽起來甚至覺得有些「誇張」的話,也反襯了「發現」張光宇的難度,十多年過去,張光宇並沒有被人真正重視和理解,他還為多數人認為充其量是一個傑出的裝飾藝術家。

不解決「裝飾藝術」與中國20世紀的關係的學理,就無法真正認識張光宇和他那一代人在中國設計發展上的成就。在既不屑於風花雪月又難以實業救國的年代,「裝飾藝術」是解決中國人「藝術地生活」的艱難的唯一有效途徑,某些時候,外在的「美化」與「內在」的功能改變,更能體現民族與地域對於生活改善的願望,因而,就更具有文化的價值。此時,藝術只是手段,最終目的在改善和提升剛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甦醒過來的普羅大眾的生活,因而他們熱切的「不擇手段」,月份牌、裝飾畫、漫畫、繪本、插圖、產品設計、招貼設計、包裝設計、舞臺設計、動畫設計,「慌不擇路」。而此時,以張光宇為代表的現代設計前驅們與世界藝術發展的關係是:中國作為一個擺脫封建帝制不久的後進的「農業社會追求近代化」 的國家,他們的藝術實踐,卻同步學習和踐行了歐美「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包浩斯」「裝飾藝術運動」和「現代主義」等流派與思潮,他們最早經歷了開放和本土守衛的痛苦,在上海這個當年東方最重要的大都市裡,他們的實踐是最初的全球化下的 「亞洲經驗」。

這樣的背景下,「裝飾藝術」與Design(設計)的不同,只是一種區域經驗和時代需要的區別,而不是別的差距。這不是一個武斷的結論,我們只要仔細看張光宇的創作,他的諷刺的強烈責任意識,漫畫中天才的中國形式建構,從繪本到電影的動漫形象的系統化描繪,獨特裝飾風格的漢字字體設計,賓館餐具等生活用具設計,以及源於他天性興趣的戲劇服裝、自用家具和畫材的設計,構成了張光宇作為一個時代偉大設計師的系統,而更重要的是,這個系統不僅僅是張光宇的感性經驗,而是有歷史和理論思考的建構,張光宇在1932年6月出版的《近代工藝美術》,結合中國當時的設計現狀對現代歐洲的設計思潮和流派作了有針對性地介紹和分析,這是一個獨特的文本,它是中國設計先驅最早張大眼睛看世界設計的心得,是樸素的卻是本質的思考。

我現在理解了當年張仃、夏衍等先生對張光宇的埋沒的著急,不是對人,而是對時代的人的生活價值漠視的憤怒,因為,設計為人,是尋常生活的精緻,是對自身境遇的一種春風化雨的關懷。不過還好,一個對時代有貢獻的人回到歷史,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現在,在唐薇教授等學者的努力下,張光宇的「亞洲驕傲」越來越鮮明了。

感謝他們。

2012年9月19日於北京,2015年4月14日改於杭州

《近代工藝美術》 1932年

《萬象》第2期 1935年

《光宇諷刺集》封面 1936年

《印度代表團訪華》 1953年

《巧媳婦》封面 1950年代

《裝飾》第6期 1958年

《中國民間故事集》 1959年

《張光宇插圖集》 1962年

(轉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相關焦點

  • 老照片|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
    11月24日上午,作為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大會」在清華大學主樓後廳舉行,「完整的人格——紀念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展覽」同期在主樓前廳開幕。2018年是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清華大學為此舉辦系列紀念活動。
  • 張光宇誕辰120周年:他的梁山英雄譜,有傳統,也有生活
    張光宇誕辰120周年:他的梁山英雄譜,有傳統,也有生活 【編者按】今天是張光宇(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誕辰120周年的紀念日。
  • 宣宣說吧丨「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
    今天上午,由首都博物館、北京馬連良藝術研究會主辦,北京京劇院、梅蘭芳紀念館、上海京劇院協辦的「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馬連良先生是中國京劇裡程碑式的代表人物,「馬派」藝術創始人,列入京劇「前後四大鬚生」,給世人留下了許多經典劇目和寶貴文化遺產。2021年是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展覽以馬連良先生的生平經歷和舞臺藝術為主線,通過一百餘組件珍貴文獻、京劇文物,以及圖片、影像資料展現他的舞臺生涯和「馬派」藝術精華。
  • 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書畫特展在南昌舉行
    央廣網南昌12月1日消息(記者王一凡)為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12月1日,由江西省文聯主辦,江西省美協、省書協承辦的「惟樸惟真——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書畫特展曁學術研討會」在南昌舉行。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書畫特展開幕式現場(央廣網記者 王一凡 攝)專家學者齊聚進行陶博吾作品研討會(央廣網記者 王一凡 攝)江西省文聯主席葉青表示,舉辦「惟真惟樸——紀念陶博吾誕辰120周年書畫特展暨研討會」,是江西省文聯加大對本土優秀文藝名家推介、宣傳力度的重要舉措。
  • 京劇藝術家馬連良誕辰120周年紀念展亮相首都博物館
    「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 (攝影 陳毓娟)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毓娟):12月22日,「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
  • 張聞天誕辰120周年,家鄉、母校多種方式紀念
    今年8月30日,是張聞天同志誕辰120周年。8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發了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撰寫的文章《竭忠盡智 執著探索——紀念張聞天同志誕辰120周年》。據上海媒體《新民晚報》8月28日消息:為紀念這位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今天,浦東新區區委、區委宣傳部(文體旅遊局)、區委黨校、新區教育局等多家單位在張聞天同志的故鄉——浦東祝橋,舉行了紀念座談會。浦東新區舉行紀念張聞天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 紀念冰心誕辰120周年詩歌朗誦會舉行
    福州新聞網12月23日訊(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馮雪珠)22日下午,由市文聯、冰心文學館主辦,長樂區文聯等聯合承辦的紀念冰心誕辰120周年詩歌朗誦會在長樂冰心文學館舉行。冰心之子吳平參加紀念活動。
  • 「中國水彩畫之父」李劍晨先生的120周年誕辰展
  • 「美猴王之父」誕辰120年 288幅原作展出
    「美猴王之父」誕辰120年 288幅原作展出 2020-12-24 02:15:41 參與互動   「美猴王之父」誕辰120年
  • 朱自清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朱自清公園」揚州開園
    圖為11月22日,朱自清誕辰120周年紀念日,「朱自清公園」揚州開園。 薛雨露 攝中新網揚州11月22日電 (記者 崔佳明)11月22日,是朱自清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今天,以先生命名的公園在揚州建成開放,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揚州市代市長夏心旻和朱自清嫡孫朱小濤等共同為「朱自清公園」開園。朱自清出生於1898年11月22日,原籍浙江紹興,他在揚州生活、求學、任教長達16年,對於揚州的情結,先生在《我是揚州人》中寫道:「我家跟揚州的關係,大概夠得上古人說的『生於斯,死於斯,歌哭於斯』了。」字裡行間表達了先生對揚州的眷念之情。
  • 「紀念冰心誕辰120周年詩歌朗誦會」在長樂冰心文學館成功舉辦
    12月22日下午,為紀念冰心先生誕辰120周年,緬懷冰心先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學人生,由福州市文聯、冰心文學館主辦,長樂區文聯、長樂區教育局、福州市作協、長樂區作協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紀念冰心誕辰120周年詩歌朗誦會」在冰心文學館成功舉辦。
  • 陳毅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懇談會在濃園舉行
    120周年。為了深切緬懷陳毅元帥光輝戰鬥的一生,學習陳毅元帥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質,傳承陳毅元帥一身正氣、剛直不阿的高潔品格,陳毅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組於2020年11月28日下午,在四川省成都市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B區藝術村論道堂舉行陳毅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籌備懇談會。
  • 288幅原作展出 美猴王之父」誕辰120年
    288幅原作展出 美猴王之父」誕辰120年 評論 來源:大眾網      時間:2020-12-29 15:38:34 今年是「美猴王之父」——張光宇先生誕辰
  • 浦東新區舉行紀念張聞天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2020年8月30日,是張聞天同志誕辰120周年。為紀念這位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今天,浦東新區區委、區委宣傳部(文體旅遊局)、區委黨校、新區教育局等多家單位在張聞天同志的故鄉——浦東祝橋,舉行了紀念座談會。圖說:浦東新區舉行紀念張聞天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 銘記「無雙國士」 紀念湯飛凡誕辰120周年座談會舉行
    今年9月13日,是湯飛凡120周年誕辰。由醴陵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紀念湯飛凡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湯飛凡先生的故鄉——湖南醴陵市舉行。攝影 屈政亮 張嘉順中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朱學紅講話。攝影 屈政亮 張嘉順湖南省衛計委黨組成員、省計生協會常務副會長康代四講話。攝影 屈政亮 張嘉順醴陵市委書記胡湘之講話。
  • 今日民革上海市委會舉行紀念趙祖康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趙祖康傳...
    今日民革上海市委會舉行紀念趙祖康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趙祖康傳》新書同日首發 2020-12-18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紀念校友張聞天同志誕辰120周年
    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紀念校友張聞天同志誕辰120周年 2020-08-30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2021年是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正在首都博物館展出的「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以113組件珍貴文獻、京劇文物,180餘張圖片和影像資料展現出「馬派」藝術精華。走進展廳,咿呀餘韻響在耳畔,一路走過,鬚生泰鬥、溫如劇藝、菊壇流芳三大板塊徐徐講述著馬連良的藝術人生。穿梭在多種身份中,一個豐滿的藝術家形象逐漸在觀眾面前生動起來。
  • 《上海屋簷下》建組 | 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三代話劇人演繹經典之作
    原創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收錄於話題#上海屋簷下1#夏衍1紀念夏衍誕辰120周年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人文之光演出季三代話劇人跨越半世紀全新演繹海派經典話劇《上海屋簷下》
  •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張漫子)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19日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張君秋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畢生致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他在汲取、繼承京劇藝術各流派優長的基礎上,融會貫通、創新發展,形成了別具一格、影響深遠的「張派」表演藝術,創作演出了許多特色鮮明、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