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集|《八月桂花香》:劉松仁的臺劇時代,我們共同的美好記憶

2020-09-05 孫梓彬


臺視、中視、華視稱為「老三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三臺」搶佔八點檔,臺灣成為首屈一指的華語電視劇生產地。

其大部分劇集引進內地,尤以古裝劇為盛。

臺灣古裝劇集因其精良的製作,天馬行空的故事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一度霸佔八九十年代內地電視臺半成以上的電視劇播出時段。

對於80、90年代電視觀眾而言,臺灣古裝劇集幾乎可以說是陪伴幾代人成長,影響至深的文化產品。


鞠覺亮執導,劉松仁、蘇明明、米雪主演《八月桂花香》


《八月桂花香》是在九十年代初紅遍內地的劇集之一,同時也是知名製作人楊佩佩進軍內地的敲門磚,港星劉松仁在出演《還君明珠》之後,繼續接演了《八月桂花香》與《春去春又回》、《末代女兒情》等劇集,身價連連翻倍。

《八月桂花香》取材自清末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故事,劉松仁出演胡雪巖,米雪演出刁蠻格格玉軒,苦情女星蘇明明飾演程湘蓮,沈孟生、李立群、江明等也在劇中有精彩出演。

劇集片頭曲《塵緣》由香港歌星羅文演唱,成為羅文在內地傳唱度最高的華語歌曲。2015年李健在湖南衛視《我是歌手》中翻唱了這首經典名曲,又勾起了一代人的回憶,仿若經典就在昨日,還未曾走遠。

今天讓我們一起以《八月桂花香》為起點,一起回望那個楊佩佩的臺劇時代。

那裡有我們共同的美好記憶。

《八月桂花香》花絮圖



傳統故事的當代想像

《八月桂花香》的故事線其實並不複雜,簡言之就是胡雪巖的成長史與情感史——從年少時陪久試不中的老父親進京趕考,到整年時與好友決裂,再到成為富商,最後慘被抄家,家財散盡,身世蕭條,並罹重病,含恨而終。

這其中夾雜著胡雪巖與萍水相逢一見鍾情的湘蓮之間愛而不得的愛情,與自幼相識情同手足卻反目成仇的武祺的糾葛,與刁蠻任性的玉格格之間的歡喜冤家等等,友情愛情,利與義,在四十集的劇集中慢慢鋪展開來。


蘇明明飾演湘蓮


劇集從暮年的倒敘拉開帷幕,胡母八十壽誕之日,朝廷降旨對胡雪巖抄家,半世浮沉,只落得一身憔悴、滿目悽涼,胡雪巖在重創之下終於病倒。正在胡府舉家搬遷,武祺前來看望,憶少時不勝唏噓。雪巖痛斥武祺認賊作父、害人無數,武祺卻指責雪巖連累自己淨身入宮、妻離子散……彌留之際,雪巖念念不忘的唯有「八月桂花香」。


《八月桂花香》經典過場


《八月桂花香》顯然是對徽商代表、江南藥王胡雪巖的戲說改編,清道光三年,胡雪巖生於安徽徽州,家境貧困,放牛為生,幼年父親病逝,13歲便孤身闖蕩,因勤勞踏實而得以賞識,又因機緣收管了錢莊,結識了「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王有齡之後官運亨通,胡雪巖也因此生意越做越大,幾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戰時財經,成為當時的「中國首富」,再因戰時輔佐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補道,賜穿黃八卦,成為了典型的官商。

20世紀80年代,臺灣著名作家高陽的系列小說《胡雪巖》風靡一時,成為兩岸三地的暢銷書,「商聖」胡雪巖成為了經濟浪潮之下年輕人渴求發家致富的偶像,《八月桂花香》的製作與熱播於這一時代背景不無關係。


「玉格格」蘭軒與姐姐蘭妃


同時期的大陸劇集多以嚴肅正劇、氣勢恢宏、大場景實拍風格為主,而臺劇更多的是在傳統故事中進行全新的情感演繹,織出一張混雜又跌宕的網,引人入勝

《八月桂花香》在人物經歷中提取素材,然後加以當下時空的想像,以主人公命運為中心,以順序延展的事件過程、因果遞進的事件情節、漸趨尖銳的矛盾衝突,在糾葛的情感經歷中讓人感嘆命運的不確定,最終在矛盾衝突的結局中完成心理情緒的釋放。

當歷史人物改編成影視作品時,往往會將焦點放置在人物的情感,尤其是紛繁複雜的愛情上,劇集不叫《胡雪巖》而叫《八月桂花香》,增添了一分浪漫的質感,讓人浮想聯翩,在桂花飄香的八月,究竟發生了什麼?


年輕的劉松仁與米雪




臺劇的悲情化敘事

《八月桂花香》中,感情線明顯比從商線更為熱鬧。

而這其中又必不可少的是令人牽腸掛肚的三角戀情,觀眾會始終糾結著胡雪巖究竟和誰在一起了?是湘蓮還是玉格格?

可惜他最愛的湘蓮嫁給了黑化的董武祺,玉格格嫁給了王有齡。

甚至到了劇集的最後,她還和玉格格的兒子做起了情敵,和湘蓮的女兒菱子之間產生了一段三角戀。


胡雪巖與玉格格


而兩個紅顏知己心中卻留著胡雪巖的一席之地,湘蓮在嫁給了武祺之後,武祺迅速地黑化,做了公公的乾兒子,甚至還被公公帶進宮做了太監。

玉格格蘭軒退婚出家之後終於和王有齡結合,幸得她迅速地成長,不再任性刁蠻,知道了什麼叫從一而終,王有齡雖然有所芥蒂,但是玉格格已然成為了可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傳統賢妻,二人託孤於雪巖,在亂兵攻打杭州城時,以身殉城。

而亂兵的首領,正是胡雪巖的嬸嬸,董武祺的姐姐董嵐,武祺槍殺了勸其回頭的春霖叔,而董嵐誓要杭州城為夫陪葬,自己卻也死在了攻城時的亂箭之中。


胡雪巖與湘蓮


拖沓幾乎是大部分臺劇的弊病,但是在精神文化生活資源奇缺的年代,這些翻過來覆過去的情感,讓人更加地投入到了劇情中。

「忍」字在傳統美德中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臺劇在塑造故事主人公時,大多數都安排了坎坷不平,最後以善良忍讓化解困難和矛盾,「苦難」的設置增強了故事的敘事張力,充分再現和普通人的世俗情懷,通過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表達了人生的悲苦心酸。

《八月桂花香》中,所有有愛的男女主人公不但沒有得到追求的愛情,甚至都死於非命,就連主人公胡雪巖,最後也因為昔日摯友的報復而不能善終,大富大貴度過一生,得到數不盡的名利,但轉眼一切又成空,心中唯一所念卻只是「八月桂花香」。


胡雪巖惻隱之心放過武祺


臺灣大多數苦情電視劇都走著「遭遇苦難——獲得幸福」的模式,人物性格的發展在模式化的劇情中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道德情操趨於完美化,人的複雜性無法彰顯。

這些特點在《八月桂花香》中得到了揚,「揚」的是苦難的套路,「棄」的是聖母式的原諒和忍讓,主要角色的性格都具有多面性且有所變化。

但儘管如此,劇中依然還是臺劇傳統的悲情化敘事,到了故事的最後,胡雪巖的最終失敗,竟然是因為董武祺的陰謀。

故事的結局,武祺無親無友內心孤寂,望著祠堂內一排排靈位痛苦地呼喚著一個個名字。雪巖為報殺子之仇攜槍打傷武祺,然見武祺痛苦之狀終覺難下殺手黯然離去,最終所有的主角都化成了煙雲,在解不開的結裡留下了一聲嘆息。就如歌詞中唱的一樣:

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

到如今都成煙雲

情也成空 宛如揮手袖底風

幽幽一縷香飄在深深舊夢中

繁花落盡一身憔悴在風裡

回頭時無晴也無雨

明月小樓 孤獨無人訴情衷

人間有我殘夢未醒

漫漫長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嘗盡人情淡薄

熱情熱心換冷淡冷漠

任多少深情獨向寂寞

人隨風過自在花開花又落

不管世間滄桑如何

一城風絮滿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飄過

董嵐死於亂箭




楊佩佩劇集的文化傳承


八十年代港劇在臺灣的收視熱潮,讓港星赴臺演出成為了一陣熱潮,而楊佩佩每一部劇裡都有當紅港星的影子,1988年楊佩佩請到港星劉松仁拍攝《還君明珠》、《八月桂花香》、《春去春又回》、《末代兒女情》等劇集,開創了清末民初年代劇的類型,四部劇集全部入圍了不同年份的金鐘獎最佳劇集。

此後楊佩佩更是製作了劉松仁、葉童主演的《碧海情天》,黃日華、周海媚主演的《末代皇孫》,馬景濤、葉童、周海媚主演的《倚天屠龍記》,馬景濤、夏文汐主演的《新龍門客棧》,馬景濤、劉嘉玲主演的《儂本多情》,任賢齊、吳倩蓮主演的《神鵰俠侶》,楊麗菁、宋逸民主演的《花木蘭》,任賢齊、袁詠儀主演的《笑傲江湖》,范文芳、焦恩俊主演的《青蛇外傳》等,大多數都成為了觀眾心中的經典之作,也獲得了高收視高口碑。


劉松仁、葉童主演《碧海情天》

馬景濤、葉周海媚主演《倚天屠龍記》

任賢齊、吳倩蓮主演《神鵰俠侶》


刀光劍影,俠骨柔腸,是楊佩佩製作劇集的慣常風格,她將時代中的男男女女,武林中的來去俠客都塑造得盪氣迴腸,而更值得一說的,是她的劇中的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無論是時局動蕩的民國時代裡哀怨纏綿的愛恨情仇,還是武俠世界中俠字當頭的義薄雲天的,楊佩佩的劇集中總會流露出一種令人動容的家國情懷。

  • 江湖恩怨的武俠劇集,情義取捨彰顯終極理想

94版《倚天屠龍記》是無數人心中最經典的倚天屠龍記,也是金庸先生心中極有分量的版本。馬景濤的張無忌、葉童的趙敏、周海媚的周芷若讓人信服,在這一版的劇中,張無忌帶著趙敏找尋理想家園,不願為一己私仇放百姓的幸福於不顧,放走朱元璋並令其以「明」為國號,而自己隱匿江湖。任賢齊主演的《神鵰俠侶》和《笑傲江湖》雖然飽受詬病,卻也對江湖理想做了全新的解讀,離開原著看作新的故事依然會覺得有不一樣的味道。


任賢齊主演《笑傲江湖》


  • 求新變革的清末民初題材劇集,永遠離不開的是誓死衛國

《八月桂花香》中的胡雪巖、胡春霖以及老父親其實都是在尋找報國的途徑,走上了不同的路,守舊和革新的鬥爭在兩代人身上體現出了各自的選擇。《末代兒女情》講的是晚清國家頹勢,佟承勳痛心疾首又無能為力,加入了變革救國的洪流之中。《春去春又回》中痴男怨女都在動蕩歲月中洗盡鉛華,共赴國難。


劉松仁主演《末代兒女情》


上個世紀臺灣的電視劇大多都充滿了濃鬱的傳統文化的審美情懷,因此在泛華語地區能夠引起強烈的共鳴。

我們坐在電視機前能夠體感受到這種文化的強大的向心力,而楊佩佩製作的戲劇也傳承了這樣的精神,因此廣受關注,並且時至今日,依然讓人念念不忘。

千禧年之後,由於經濟的衝擊,日韓偶像文化的浪潮洶湧,大眾審美極速轉向,臺灣劇集走向了偶像化的方向。


周海媚、葉童,見證了港星的臺劇時代


時至今日,電視江湖已經更新換代,經濟轉軌,社會轉型,大眾審美轉向,楊佩佩的熱浪已經褪去,新製作的翻拍劇集再也難以找尋到早前的味道。

而上個世紀的臺灣劇集,像八月桂花,想起時,已芳香撲鼻。

是以紀念。

相關焦點

  • 《還君明珠》《八月桂花香》:劉松仁蘇明明也很般配哦
    松哥劉松仁是香港演藝圈當紅小生,到臺灣發展,和楊佩佩合作的劇我看過《還君明珠》《八月桂花香》《春去春又回》《碧海情天》《江湖再見》。《八月桂花香》所以楊佩佩為二人量身定做了又一部重頭劇《八月桂花香》,還請來了松哥在香港的老搭檔米雪出演女二號玉格格。
  • 《八月桂花香》:塵緣如夢,劉松仁演繹紅頂商人胡雪巖的一生
    88年,臺視出品了電視劇《八月桂花香》,劉松仁、蘇明明、李立群、米雪主演,演繹的就是這位紅頂商人胡雪巖跌宕起伏的一生在這部劇中,女主角是蘇明明扮演的,米雪在這部劇中沒和劉松仁演情侶《八月桂花香一部《八月桂花香
  • 八月桂花香,天上人間
    八月桂花香,天上人間 早春三月, 我騎著單車,從你的身邊掠過, 桂花的香氣還在孕育、萌發。
  • 71歲劉松仁和65歲米雪再同框,邊上的「一燈大師」已經89歲了
    在武俠片和武俠劇繁榮的年代,出現了很多銀幕和螢屏的「武俠伉儷」,比如我們熟悉的鄭少秋和趙雅芝、黃日華和翁美玲、劉德華和陳玉蓮等等。在《八月桂花香》裡,劉松仁飾演胡雪巖,米雪飾演玉格格;在《萍蹤俠影錄》裡,劉松仁飾演張丹楓,米雪飾演雲蕾;在《秦始皇》裡,劉松仁飾演荊軻,米雪飾演獵戶之女雪瑩;在《法網柔情》裡,劉松仁飾演律師倪博文,米雪飾演女警舒敏……這些80年代的劇集大多在內地熱播過,所以年齡稍大點的內地觀眾,對他倆大概非常熟悉,是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 遇見:非你不可的八月桂花香
    【01】清歌與殘夢「塵緣如夢,幾番起伏總不平,到如今都成煙雲;情也成空,宛如揮手袖底風,幽幽一縷香,飄在深深舊夢中」。「繁華落盡, 一身憔悴在風裡,回頭時無晴也無雨;明月小樓,孤獨無人訴情衷,人間有我殘夢未醒。」
  • 65歲米雪和71歲劉松仁再同框,他倆身邊的「一燈大師」已經89歲了
    在武俠片和武俠劇繁榮的年代,出現了很多銀幕和螢屏的「武俠伉儷」,比如我們熟悉的鄭少秋和趙雅芝、黃日華和翁美玲、劉德華和陳玉蓮等等。他們在現實中往往並非情侶,但在影視劇裡卻能將愛情演繹得令人神往,以致於很多觀眾打心眼裡希望他們能「在一起」,劉松仁和米雪也是這樣一對「螢屏戀人」。
  • 蘆丹氏 八月夜桂花: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不過所有和我聊到過這款香水的香友,無一例外都稱呼它為八月夜桂花。 在最早期的香評裡,我也稱呼它為八月夜桂花。第二次為它寫香評的時候,我覺得玻璃紙之夜更符合它在我心裡的香味感受,又追隨內心,稱呼它為玻璃紙之夜。 這是第三次為這款香水寫香評。
  • 71歲劉松仁和65歲米雪再同框,身邊的四位大佬更加「引人注目」
    在武打電影和武打電視劇盛行的時代,銀幕上出現了許多「武打情侶」,比如鄭少秋和趙雅芝、黃日華和翁美玲、劉德華和陳玉蓮。事實上,他們往往不是戀人,但在電影和電視劇中,他們可以讓愛情如此迷人,以至於許多觀眾真誠地希望他們能「在一起」。劉松仁和米雪也是這樣一對「銀幕情人」。
  • 儒雅男神別樣氣質,帥了一輩子的男人,最沒商業味的演員劉松仁
    睿智小生  對劉松仁早期作品最為深刻的當屬,他與米雪一同出演的《法網柔情》,在劇中他飾演了一位成熟    這一時期的劉松仁而很多觀眾一直把他飾演的很多臺劇,奉為經典。比如《八月桂花香》中的「胡雪巖」,《還君明珠》中的「秦天寶」,《春去春又回》中的「張來福」等等。
  • 67歲劉松仁近照,曾比劉德華、成龍紅,娶小二十歲空姐生活幸福
    劉松仁1949年出生於香港,1971年考入香港麗的映聲電視臺第5屆藝員訓練班。並於次年畢業後加盟香港麗的電視臺,出演多部劇集。
  • 關於八月桂花香說說 下雨和桂花說說心情句子
    桂花金菊飄香,把酒賞月共度。值此傳統佳節,簡訊寄去祝福。合家安康美滿,人生大展宏圖。6、八月桂花香,母親大壽時。古稀之年身體健,勞作不輟精氣足。寬容仁愛鄰裡贊,善良節儉美德傳。親朋好友齊祝願:健康快樂,壽比南山!7、八月如果是一本書,放在膝上我也不會再打開了。就讓它如桂花般濃烈而隱晦吧!8、我來到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
  • 86年的港劇「秦始皇」:米雪劉松仁劉永馮寶寶黃造時,還有尹天照
    這段時間是非常時期,閉關在家,每天都在懷舊,寫的東西,無一不在暴露年齡,今天再寫一篇童年時期看過的一部老劇——《秦始皇》,那是魔姐童年那段時光裡每晚趴在炕上觀看過的,雖然當時還只有幾歲,剛剛上小學,但從小記憶超凡,所以關於情節還是記得一些的。
  • 溫婉如玉蘇明明,《八月桂花香》胡大哥叫酥人心,今60歲別樣優雅
    還君明珠》算是蘇明明在電視劇領域的第一部作品,清純、楚楚可憐被她詮釋得淋漓盡致,以至於合作對手劉松仁也對她非常推崇,兩人的默契也越來越好。到了兩人合作的第二部作品《塵緣》時,兩人相互激勵下,都展現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 溫婉如玉蘇明明,《八月桂花香》胡大哥叫酥人心,今60歲別樣優雅
    蘇明明:"我到現在還是不會對著攝影機演戲,那時拍攝完成後,總忍不住詢問經驗更豐富的劉松仁,他說可以,我才會安心。"《還君明珠》算是蘇明明在電視劇領域的第一部作品,清純、楚楚可憐被她詮釋得淋漓盡致,以至於合作對手劉松仁也對她非常推崇,兩人的默契也越來越好。
  • 八月桂花逸清秋 十首妙辭人間留
    人間八月花仙客,江南清飄一桂香。清秋之美,在於桂香。尤其身在江南,微風輕拂,葉落滿城,清桂花香,馥鬱三秋。桂花,歷史追溯到2500年以前,自古就被譽為美好的象徵。《呂氏春秋》稱它:「物之美者,招搖之桂」。
  • 十月桂花香
    縷縷幽香夾雜著寒涼的空氣化作鼻息,才驚覺深秋已至終於盼來了一年的桂花香在秋季,一簇簇小巧的桂花似乎格外受人偏愛香氣幽幽淡淡,微風一吹,撲鼻而來的桂花香,沁人心脾只聞花香,不談悲喜,種種花草,喝茶讀書,不爭朝夕,極具風雅......風雅之地關於風雅,就不得不提到「震澤品桂」。
  • 大型紀錄片《八月桂花遍地開》登陸央視
    據皖西日報報導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全景式展現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色文化,以安徽金寨縣59位開國將軍為主體人物的大型紀錄片《八月桂花遍地開》將於2021年1月7日起每晚8:00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播出,安徽衛視1月8日起每周五晚9:20兩集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