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歌曲創作和影視劇拍攝,以及文學創作,本質上都屬於文藝創作。它們之間是相通的,既然影視劇拍攝有很多都改編自真實事件,文學創作也有很多都有真實原型,歌曲的創作當然也有很多來自真實故事。
一首歌的歌詞,其實就是詩歌,和文學是相通的。歌曲的旋律,也是在表達作曲者的內心情感,所以很多流行歌曲,背後都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今天就讓咱們說說,哪些經典歌曲背後的故事曾經打動了你。
而且有故事的歌曲,大多數都是一個比較悲傷的故事,因為悲劇更具有感染力,往往能夠激發創作者更加強烈的創作欲望。
那麼因為被真實的故事所觸動,從而寫成了歌,其實又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種歌曲,其歌詞直接就是描述了背後故事,第二種歌曲,歌詞和背後的故事息息相關,但是經過了一定藝術加工,不像第一種那樣直接。
咱們先說第一種,就是歌詞直接取材於真實故事,最著名的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的,女孩保護丹頂鶴的故事,寫成了一首歌《一個真實的故事》。
這首歌由陳雷和陳哲作詞,解承強作曲,講述的是一個女孩保護丹頂鶴的故事。如果你只看這首歌的歌詞,並不會知道故事的全部。
故事的主人公叫徐秀娟,1964年10月出生於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她的爸爸本來就是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父親潛移默化影響下,徐秀娟從小就和各種丹頂鶴生活在一起,她的事跡當時就影響了很多人,還獲得過聯合國相關表彰。
1986年,徐秀娟從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畢業,繼續從事丹頂鶴保護工作。後來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邀請她帶丹頂鶴到鹽城溼地繁衍。1987年6月,徐秀娟從扎龍自然保護區帶了兩隻丹頂鶴趕往鹽城並且留在當地幫助丹頂鶴適應新的環境,結果有一天丹頂鶴外出沒有按時歸巢,徐秀娟外出尋找,不幸死於沼澤地。
這就是這首歌背後的真實故事。
徐秀娟的故事因為這首歌而廣為流傳,很多人都知道她的故事,很多媒體也進行過相關報導。比如鳳凰衛視2007年《冷暖人生》就曾經專門製作過一期與之相關的節目。當年我是鳳凰衛視的忠實觀眾,在網上看過多期相關節目,這一期也看過。
和這首《丹頂鶴的故事》差不多同個時代,遲志強創作的幾首關於監獄生活的歌曲,當年也是唱遍了大街小巷。
遲志強的名字可能現在的年輕同志很少聽到了。80年代初期他因為那個年代特有的流氓罪入獄,飽嘗鐵窗牢獄之苦,所以後來創作了一系列關於監獄生活的歌曲,包括《鐵窗淚》、《愁啊愁》,在90年代初,沒有聽過這2首歌的人很少很少。
尤其是那首《愁啊愁》有兩句是這樣唱的
「手裡捧著窩窩頭,菜裡沒有一滴油」,「手裡捧著窩窩頭,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這何止是改編自真實的故事,這簡直就是對過往生活的血和淚的控訴啊。遲志強當年入獄的原因,據說就是因為摟著姑娘跳舞,然後就被當做敗壞社會風氣的流氓抓起來了,說起來多少有點那啥......
不過說起來,遲志強因為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寫出了幾首傳唱一時的金曲,也算不枉此行了。
上面2首歌曲就是直接因為某個真實故事觸動而創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最近的例子,則是韓紅廣為傳唱的歌曲《天亮了》,背後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啦。說的是一起車禍之中,父母雙雙遇難,但是在死之前他們拼命得保護自己的孩子,這首歌就是為了致敬父母對孩子的愛而寫的。
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媒體報導的就更加多了,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說了。
當然,大多數時候創作者寫一首歌曲,往往是被一件真實事情或者多個真實事情打動,最後寫出來的歌曲,是間接和真實故事有關係。
這樣的歌曲就更多了,最早的類似歌曲,比如1993年李春波創作並演唱的《小芳》。
這首歌是內地流行樂壇早期非常經典的歌曲,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歌曲的內容,歌詞進行了藝術加工,但是主要情節咱們都知道的。說的是李春波年輕時候下放,認識了一個叫做「小芳」的姑娘,兩個人相識相戀,最後男方因為回城,這段感情無疾而終,多年以後懷念他的這段初戀,因而創作了歌曲。
《小芳》的歌曲,嚴格來說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屬於李春波個人真實經歷基礎上進行的創作。所以說這屬於歌曲背後間接的故事。
同樣和歌手本人的感情經歷息息相關的歌曲,大家都知道的,周杰倫。
當年的周侯戀的八卦新聞可謂眾所周知啊。後來和侯佩岑分手以後,周杰倫一度非常傷心,所以創作了3首非常著名的歌曲。最典型的就是《我不配》。
這首歌最厲害之處,不僅僅是歌詞直白表達了對侯佩岑的思念,周杰倫親自做導演拍的歌曲MV,直接找了和侯佩岑外貌非常接近的曾愷玹作為女主角,MV的很多場景據說都直接還原了周杰倫和侯佩岑曾經的往事。
比如歌曲MV前面的一些片段,直接就是當年他們談戀愛的點滴。
還有一些真實的公開場合,比如當年金馬獎周杰倫憑藉《頭文字D》獲得最佳新人獎的畫面。不過周杰倫在MV裡直剪了自己上臺領獎的畫面,沒有直接把侯佩岑的畫面放進去。
畢竟這首歌,女主角也只敢找和侯佩岑形似的曾愷玹,要是直接放出這一段,那就等於公開宣布這是關於侯佩岑的歌了。
MV的前面充滿了甜蜜,後面主要就是周杰倫在反思為什麼這段感情會失敗,因為他們出門老是被狗仔拍啊
最後兩個人分開了。
在MV的最後一個畫面,是曾愷玹扮演的女主角離開的場景,她留下一個紙條說「如果你不是周杰倫,那該多好」
據說這也是當年侯佩岑的原話。
歌詞裡有這麼一句「是我忽略,要人陪」。在唱「是我忽略」和「要人陪」之間,周杰倫有一個拉長的音「hou」,你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嘆音,也可以這個音理解成,它就是侯佩岑的「侯」。
唱到這,周杰倫等於是直接在歌詞裡向侯佩岑表達歉意了。
還有2首歌,《最長的電影》,很多歌詞以及MV的場景,和《我不配》也非常相似,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
以及《說好的幸福呢》,創作於侯佩岑結婚之後,這首歌的名字大家就可以體會了。還有一個《算什麼男人》,說的也是懊悔自己不去把女朋友追回來。
2007年-2008年那2年,周杰倫的創作才華雖然不及《七裡香》和《夜曲》時代,但是這些因為失戀的歌曲也是非常經典啊。再後來周杰倫結婚了,也生娃了,生活安逸了,這兩年就寫不出讓人深刻的歌曲了。
所以這創作啊,就和當年的杜甫一樣,非要有一番磨難,才會出經典作品啊。
最後,關於歌曲背後有相關的故事,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紹,李健在《我是歌手》節目中曾經改編演唱過的那首《父親寫的散文詩》。
這首歌唱得如泣如訴,說實話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把我聽哭了。
這首歌來自於詩人董玉方的創作,歌詞的主要內容就是當年其父親日軍裡寫的真實人生。
歌詞如下:
一九八四年 莊稼還沒收割完女兒躺在我懷裡 睡得那麼甜今晚的露天電影 沒時間去看妻子提醒我 修修縫紉機的踏板明天我要去 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哪 鬧著要吃餅乾藍色的滌卡上衣 痛往心裡鑽蹲在池塘邊上 給了自己兩拳這是我父親 日記裡的文字這是他的青春 留下留下來的散文詩幾十年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已經 老得像一個影子一九九四年 莊稼早已收割完我的老母親去年 離開了人間女兒扎著馬尾辮 跑進了校園可是她最近 有點孤單瘦了一大圈想一想未來 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那時的女兒一定 會美得很驚豔有個愛她的男人 要娶她回家可想到這些 我卻不忍看她一眼這是我父親 日記裡的文字這是他的生命 留下留下來的散文詩幾十年後 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已經老得像一張舊報紙舊報紙那上面的故事 就是一輩子
後來許飛對這首歌詞進行了譜曲,變成了今天我們都熟悉的歌曲。
李健在《我是歌手》中演唱的版本,廣為流傳,讓更多人熟知了這首歌曲。他對歌詞進行了部分改編,尤其是結尾這幾句,已經將原作裡的父親的形象,升華成了我們的父輩,也就是出生於5、60年代那一代人的集體印記。
「這是那一輩人留下的足跡
幾場風雨後就要抹去了痕跡
這片土地曾讓我淚流不止
它埋葬了多少人心酸的往事」
嚴格來說,這首歌背後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真實故事,但是它卻是那一代人真實生活的寫照。
好了,以上就是我所了解的,歌曲背後有一些刻骨銘心的故事的相關。
所以說,有的時候一首歌背後的故事,可能比這首歌曲本身更加精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