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片人:王蘊媞
策劃:李亞 王蘊媞
攝像:李梓晗 馮禹
後期:馮禹
在你的印象中,工廠生產流水線是不是這個忙碌樣子?
但其實,很多工廠的生產線在科技的幫助下早已大變身!
雖然說工業機器人是歐美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的傳統優勢,但是,現在也有一家中國創業公司勇敢的闖入了這個領域,他們幫助很多傳統行業進行了產品線的智能升級,並且獲得了包括紅杉、賽富等知名投資數千萬美金的投資。這家創業公司為什麼要選取這個領域?而未來的無人工廠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每年月餅生產旺季的到來,臨時工招聘現場的清冷與生產現場的火熱形成了無奈的反差。目前,食品行業的自動化程度已然是相當高,然而在最後的包裝環節,依然是製造廠家心中的痛,車間嚴苛的工作環境也引來招工難、難留工等一系列人力管理問題的爆發。
然而,這條自主研發的全國首條月餅包裝線,恰恰幫助食品完成了自動化進程中的最後「一公裡」。根據統計數據,這條生產線為廣州酒家的月餅生產節約了50%的工程佔地, 80%的人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月餅生產企業、食品領域同類企業中進行推廣複製。
輕量級工業機器人在智能製造技術水平不斷推進、人力成本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工業領域迎來「機器換人」的浪潮,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預計未來十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平均增長率將保持在 12% 左右。
在國內,機器人在汽車的總裝製造上已發展得較為成熟,但是在其他行業還處於初級階段。拿廣東為例,廣東以輕工業為主,中小型企業眾多,它們對於小型輕量級的工業機器人有大量需求,但卻無法買到真正適合自己、能夠解決特定問題的機器人。也正因為這樣,李群自動化定位產品從重型機器人轉向功能性、小型輕量級機器人;在目標市場上,從生產規模大、人工消耗大的傳統企業切入。
多機器人協同作業現在,單機器人的調度並不困難,難得是協調不同類型和組別的機器人實現協同合作生產。經過多年的研發,目前的技術水平已經可以實現多機器人協同,以及跨品牌機器人的生產協同。在保證設備兼容性的同時,也可以確保了產線的柔性化生產,並打通了整線數據信息與整廠信息管理系統互聯。
痛點在哪裡
機器人有三大核心部件,控制器、減速機、伺服電機。中國機器人產業最大的瓶頸是核心部件主要靠進口,很多公司只能充當一個組裝的角色。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落後是整個產業鏈的問題,不是靠單一一家機器人公司能解決的,核心零部件伺服電機、減速機、控制器、驅動器等的生產都需要配套公司,然而要生產出這些核心零部件,又需要特種鋼材,這又涉及到中國在材料學等基礎研究的缺失。
在採訪中石金博認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落後國外十年,但在某些應用點上國內的市場是新的,因為國內很多產業國外沒有了,這些產業需要通用型機器人,正是中國工業機器人創業公司彎道超車、突破市場的機會。
媞問創新
什麼是最炫最酷的黑科技?
哪裡有最新最牛的創新?
來一起體驗前沿科技的魅力!
你想知道的科技和產品也請告訴我們
Wangyunti@yicai.com
《媞問創新》帶你直擊創新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