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打了升白針後,白細胞會越來越低?

2021-01-18 騰訊網

這是網上一些用戶產生的真實問題。

打升白針,白細胞反而越來越低,這樣的情況普遍高發,很多朋友不清楚其中的原因,打升白針本來是為了提升白細胞的,怎麼會越來越低呢?

今天,一篇文章,把這件事說清楚。

白細胞計數到底指的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點,白細胞不是一個均一的細胞群,根據它的形態、功能和來源部位一般分為三大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其中粒細胞又可根據胞質中顆粒的染色性質不同,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三種。

正常成人血液中的白細胞數目為(4.0~10.0)×10^ 9/L,其中中性粒細胞佔50%-70%,嗜酸性粒細胞佔0.5%-5%,嗜鹼性粒細胞佔0-1%,單核細胞佔3%-8%,淋巴細胞佔20%-40%。也就是說,比重最高的實際是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在血管內停留的時間平均只有6~8小時,它們很快穿過血管壁進入組織發揮作用,而且進入組織後就不再返回血液中來。在血管內的中性粒細胞,約有一半隨血流循環,通常作白細胞計數就是只反映了這部分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另一半則附著在小血管壁上,不會被計入。同時,在骨髓中還貯備了約2.5 x 10^ 9/L個成熟中性粒細胞,在機體需要時會 立即動員這部分粒細胞進入循環血流。

所以,實際上,白細胞的計數,只是計算的血液循環裡的中性粒細胞,主要就是殺死細菌,病毒,抵禦微生物病毒的入侵。

一旦它的數量降低,就會導致人體的抵抗力大大降低,經歷過放化療的人,身體本身已經遭到了破壞,這個時候如果發生病毒或者細菌感染,有可能會迅速惡化,所以,通常情況下,白細胞計數降低,醫生會採取辦法提升白細胞,從而提高病人的抵抗能力。

但是,我們開頭也提到了,升白針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短時間內會使白細胞迅速提升,但是隨著升白針次數的增多,白細胞反而可能會更少,同時還可能會伴隨全身骨骼或者關節、肌肉酸痛發生,主要原因是升白針刺激骨髓造血產生的副作用。

這裡我們就要提到,為什麼升白針刺激骨髓造血可以提升白細胞呢?

白細胞是由造血幹細胞分化而來,不能自我分化

我們首先要明白,白細胞不是自我分化生長出來的。它是經過一段時間,從骨髓細胞,也就是造血幹細胞分化出來的。

粒細胞,也就是白細胞,起源於造血幹細胞,它是在高濃度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下粒系祖細胞分化為原粒細胞,經數次有絲分裂,依次發育為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喪失分裂能力)、杆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一個原粒細胞經過增殖發育,最終生成8~32個分葉核粒細胞。

這個過程在骨髓中約需10天,然而成熟粒細胞進入血液後僅存活6~10小時,然後就會溢出血管進入組織或體腔內。

粒細胞在組織中可行使防禦功能1~2 天,然後經歷衰老死亡排出,同時,骨髓再釋放新生的粒細胞補充周圍血,從而保持白細胞數量相對恆定。正常情況下,每一個小時進行更新的粒細胞約有10%。

需要注意的是,白細胞一旦成熟,就不會再分裂。要想白細胞源源不斷的提升,保持在一個恆定的數值,就需要骨髓源源不斷的生成造血幹細胞,造血幹細胞增多,白細胞自然會分化出更多。

那我們就知道,為什麼化療會造成白細胞降低呢?

化療藥物導致骨髓抑制

腫瘤細胞屬於異常活躍的腫瘤細胞,化療藥物雖然殺死了腫瘤細胞,也同樣殺傷了異常活躍的骨髓細胞,也就是造血幹細胞,骨髓發生抑制,造血幹細胞降低,導致白細胞降低。

升白針的升白原理

促白細胞生長因子最常見的藥物就是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也就是升白針,它的作用就是促進骨髓中粒系的祖細胞增殖分裂,生成更多數量的粒細胞,並促進粒細胞的成熟,然後釋放到外周血中,同時還能增強外周血中粒細胞的吞噬作用,從而發揮更好的免疫功能。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升白針的作用是促進骨髓中粒系的祖細胞增殖分裂,從而提前分化出更多的白細胞,縮短了白細胞的生成時間,短時間內,可能會導致白細胞快速增長。但是這種做法,相當於殺雞取卵,只是提前催熟了可以分化白細胞的骨髓細胞,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增加造血幹細胞,一旦打的次數多了,沒有可催熟的造血幹細胞,那白細胞也就會越來越低,升不上去。

所以,升白針的作用,是治標不治本。想要從根本上提升白細胞,必須先提升骨髓細胞的含量,骨髓細胞生長就必須餵它提供充足的原材料,這才是治本的方法。一旦提升上去,就會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數值。

骨髓抑制,不僅僅是白細胞下降這一件事

我們剛才說,化療藥物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人體內正在增殖的造血幹細胞。然而,紅細胞,血小板,白細胞都是從造血幹細胞分化出來的外周血細胞。

其中紅細胞壽命為120天,血小板為5-7天,而白細胞只有6-8小時,也就是說骨髓中粒細胞(白細胞)增值最活躍,因此這些化療藥最先殺傷的也是白細胞,最先表現的也是白細胞下降,其次是較輕、較晚的依次是血小板和紅細胞下降。

所以,白細胞下降的同時,還要警惕的一點就是血小板和紅細胞的下降。升白針雖然短時間提升了白細胞,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改善造血機能,所以隨著白細胞數量的下降,相繼伴隨出現的血小板下降,紅細胞下降並不能得到改善。

通過為骨髓細胞生成所需的原材料,則會從根本上改善骨髓的造血機能,在提升白細胞的同時,血小板和紅細胞的情況也能得到改善。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讚

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化療後如何提高白細胞?該打升白針嗎
    化療後如何提高白細胞?該打升白針嗎白細胞猶如軍隊,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細菌感染;然而接受化療的癌症病人,卻可能因為使用化療藥而有中性白細胞低下的問題,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對於白細胞下降,醫生往往會推薦打升白針,這時候你到底該不該打呢?
  • 癌症患者白細胞低,該怎麼辦?一定要打升白針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癌症治療有很多種,常見的就是通過化療殺死癌細胞,但是化療對會造成身體一定的傷害,對骨髓造血有很大的影響。化療會使5患者身體中的白細胞值降低,影響人的身體抵抗力,對於治療是非常不利的,嚴重的話有可能會影響人的生命。
  • 升白針也有副作用,符合這個條件的癌症患者,可以不打
    癌症患者鄭女士在接受第二次化療時,醫生給她打了升白針,雖然有告知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但是打完升白針後,鄭女士回家就低燒了,而且伴隨骨頭酸痛,她很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打升白針,而且不良反應這麼強烈,這難道不是「弊大於利」嗎?
  • 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打升白針有用嗎?專家:有用,但需注意這5點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常用手段之一,化療後主要的不良反應之一就是白細胞低。臨床上白細胞降低在很多時候會給予升白治療,升白治療一般分為藥物治療和打針治療。短效升白針:因為效果維持時間短,所以稱為短效升白針。一般情況下需要每2-3天抽血複查白細胞,如果還低就繼續打升白針,直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 這些關於升白針的謠言你見過嗎?你相信嗎?
    對於升白針,似乎很多患者都存有不同意見。 「升白針就是在提前透支白細胞,身體免疫力會越來越差」 「三天12針,這種做法和殺人無異!」 「用升白針就像讓童子軍去打仗,打多了自然就後繼無人了。」
  • 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怎麼辦?這「3點」方法幫你提升白細胞數量
    中國人口死亡數中約四分之一死於癌症,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常用手段之一,化療後主要的不良反應之一就是白細胞低。#中國死亡人口中約1/4死於癌症#化療後白細胞正常範圍為4000~10000/ml,但是化療後由於化療藥物的作用,將導致白細胞減少,免疫力低下,甚至感染。
  • 一文詳解:升白藥與升白針的利與弊
    許多癌症患者化療期間會有各種副作用,其中骨髓抑制導致的白細胞下降很常見。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常用的治療骨髓抑制藥物中的升白藥物。其次是血小板下降,血小板的生存時間約為5-7天,因此血小板一般在化療後3-4天開始下降。而紅細胞的平均生存時間為120天,但骨髓抑制一般在2-4周逐漸恢復,因此受影響較小,下降通常不明顯。當出現骨髓抑制需要用藥升白的時候,往往會用到升白製劑。升白製劑升白製劑分為口服和注射劑兩種。
  • 有效提升白細胞的方法匯總
    「會的。」「真的?」「真的!」「好吧。」  有效提升白細胞的食療檔案升白針透支骨髓,是強行提高白細胞的針劑,打完可能四肢關節疼。針打多了骨髓造血功能就壞了。一友友的醫生不給開升白針,也不開藥,朋友建議她:治療期間,如果醫生不給開藥,一直吃鯊肝醇,效果很好的。 二十一.一友友說動物蛋白好,他家人8個化療期間幾乎沒打升白針,醫生讓打他們也不打,自己通過飲食和中藥升白,效果很好。他們儘量自己想辦法降低化療反應,8個化療期間沒嘔吐,食慾精神都很好。
  • 化療之後,吃什麼食物可以補白細胞?你真知道?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骨髓的抑制其中包括白細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細胞的降低。白細胞在我們人體之內屬於免疫的細胞,主要是用以防衛病毒的入侵;血小板主要的功能是凝血的功能。癌症患者的放化療之後從而導致白細胞的降低之後,會增加患者受到感染的這一風險;如果白細胞的數量降低到一定標準之後或許就需要接受增白藥物或者是隔離進行治療了。
  • 徹底驚呆,艾灸前和艾灸後的真實對比,再現艾灸的神奇
    但每次一打升白針,都能上去,然而這次常用的升白針都打了卻沒見效,升白針可以應急,屬於拔苗助長的做法,一段時間使用太多,再用就效果不好,甚至沒有效果。 回去休息一段時間後白細胞才升到2000,病人很沮喪,後來醫院打電話來告訴她有好辦法,問她願不願意試試,她同意了。
  • 白細胞減少吃什麼恢復得快?
    白細胞,在人體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防禦作用,是我們體內的免疫細胞,然而,當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時,尤其是血液病發生後,常伴有白細胞低的情況。而白細胞減少最直接的影響是導致我們機體免疫力降低,因此,及時恢復白細胞正常是關鍵!
  • 寶寶白細胞低怎麼辦?
    很多有小寶寶的家庭,家長會發現寶寶在出生以後,經常會發生感冒等疾病。即便是沒有明顯的感冒,有時候也會出現濃稠的鼻涕,甚至鼻涕中帶有血絲。此時很多家長帶著寶寶到醫院的兒科檢查,還會發現兒童的白細胞偏低,家長就會表現得尤為擔心。寶寶鼻涕黏稠有血絲怎麼回事?
  • 化療,為什麼21天是一個周期?
    為什麼一個周期是 21 天? 3. 兩個周期之間,為什麼要挺一段時間? 4. 推遲化療會造成什麼影響? 5. 如何評估化療有沒有效果? 6. 化療間歇期的注意事項。
  • |乳腺結節|乳腺癌|血常規|白細胞|...
    當時劉姐安安穩穩的回了家,但臨近複查,她又開始擔心結節是否會有變化。剛剛才和娜娜說要轉移注意力,劉姐決定還是動起來,準備一下明天需要的東西。根據以往的複查經驗,她提前將自己的病歷單、檢查報告、醫保卡整理好放在袋子裡,挑好了第二天準備穿的寬鬆衣物。「對了,還是給自己帶點麵包吧,萬一餓久了低血糖。」
  • 化療後白細胞減少正常嗎?若低於這個數,化療可能就沒必要了
    現在出現癌症的人越來越多,患癌之後需要通過各種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只有癌症得到控制,癌細胞在身體中擴散轉移的情況慢慢得到控制,癌症帶來的身體損傷才能減輕。然而,經過化療之後患者體內的白細胞數量會減少,而白細胞可以幫助殺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那麼,為什麼化療之後白細胞數量會減少呢?為什麼化療之後白細胞數量會減少呢?化療是現在經常使用到的治療癌症的方法,白細胞屬於血液中比較重要的血細胞,也能夠參與身體的免疫反應,在細菌、病毒入侵人體的時候能夠達到抗菌和抗病毒的目的。
  • 白細胞介素大全科普
    白細胞介素,最初指由白細胞產生又在白細胞間起調節作用的細胞因子,現指一類分子結構和生物學功能已基本明確,具有重要調節作用而統一命名的細胞因子,它和血細胞生長因子同屬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2 (IL-2 )IL-2是T細胞和NK細胞產生的15.5kD糖蛋白,在機體的免疫應答中起重要作用。IL-2zui重要的作用是誘導T淋巴細胞增殖(從G0期進入S期)和分化。人胸腺中的T細胞前體表達IL-2R並分泌低水平的IL-2,這種自分泌作用可促進胸腺細胞增殖。IL-2參與調節T細胞受體基因的重排和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