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近年來,江蘇教育系統加快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和優質均衡發展,為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深入實施教育助力脫貧致富行動。
由江蘇省教育廳主辦、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頻道執行,「全面小康 教育擔當」全媒體環省行新聞行動開啟!我們將藉助文字和鏡頭,記錄下在堅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中湧現出的諸多感人事跡、典型人物和成功經驗。
黨的十九大以來,江蘇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大力推進以「名師空中課堂」和「城鄉結對互動課堂」為代表的網絡學習共同體建設,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
名師空中課堂
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在閱讀過程當中會碰到這個問題,是很常見的。這裡有3個小方法提供給你……」2020年春節,為應對疫情,教育部門做出了延遲開學的決定,在這期間,我省中小學生每天都能通過名師空中課堂在線學習,而這樣的在線答疑場景也非常普遍。
疫情期間,我省重點依託名師空中課堂,構建全省「抗疫助學」線上教學體系,採用網絡課程、同步課堂和新媒體學習資源等方式,為全省1200多萬中小學生提供免費公益、多學科的輔導服務。自疫情期間線上教學以來,省「名師空中課堂」累計上線課程資源1000課時,訪問量超5億人次,有力保障了「停課不停學」。
教育部發布的《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顯示,我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綜合指數,已經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二。2018年,為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等熱點難點問題,我省啟動了「名師空中課堂」項目建設,統籌全省名優教師和優質課程兩大資源,為全省中小學生提供全名師在線互動授課服務,不僅全學段、全免費,還提供了有線電視、PC端和手機移動端等多個入口,便捷進入平臺。
從區域使用來看,宿遷、鹽城、徐州等地區師生平臺訪問量、在線答疑活躍度等數據位居全省前列。名師空中課堂讓經濟薄弱地區師生,也能便捷享受免費優質的在線教育資源和名師服務,確保「一個都不掉隊」。
一位學生家長表示,名師空中課堂非常方便,「省去了上課外班的費用,時間得到充分利用,便捷有效。」
「下一步,將擴大『空中課堂』應用的模式以及應用的內容,來助推城鄉教育的迅速發展。同時,加快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實現城鄉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張寶民說。
城鄉互動課堂
縮小區域城鄉教育差距
為解決地域師資不平衡問題,我省啟動「城鄉結對互動課堂」項目建設,聚焦課堂教學主陣地,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實施城市優質學校和農村小規模學校結對幫扶,把「名師授課」與「實時輔導」完美結合,實現城鄉學校同步共享優秀名師課堂、同步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同步開展教師備課研修,有效解決了農村地區學校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
南京市六合區橫梁街道方山小學學生謝瑞傑通過城鄉互動課堂認識了哆來咪發嗦,「我以前只知道它是12345。美術老師還教我們畫動物和植物,我特別盼望城裡的老師給我們上課。」
徐州市有1204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其中576所學校地處農村,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實施城市優質學校和農村小規模學校結對幫扶模式已全面鋪開。在豐縣,各鎮中心小學建立主講教室,一間主講教室同時服務三個學校,讓鎮中心校的優秀教師與農村學校學生線上「面對面」交流、互動、學習。
徐州豐縣首羨鎮中心學校校長王峰告訴記者,6名老師除了負責鎮中心小學,30個班音樂課的教學任務,同時通過「雲課堂」擔負起6個村小,56個班的音樂課的教學任務。
徐州豐縣首羨鎮王大莊希望小學學生侯蕊開心地告訴記者,現在通過屏幕看到專業的老師,「就感覺老師在我們教室教我們唱一樣,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開啟智慧教育
個性化人才培養新模式
「網際網路+教育」正顛覆性變革傳統教學,信息化教育產品逐步走進課堂,成為教育教學的好助手。蘇州市金閶實驗中學是蘇州市信息化教改實驗學校,這裡的課堂上,教師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未來教室、雲端一體化學習平臺等手段有效地進行情境教學、層遞式主題教學、思維能力培養等信息化教學模式。學生通過手中的 Pad,既可以答題投票,又可以瀏覽自學內容,實現了與老師的充分互動。
蘇州工業園區星洋學校的課堂上,老師藉助智能化平臺及新型電子白板技術,不僅實現了分層的個性化學習,還了解了每位學生的思維發展情況,促成其知識記憶向思維發展轉化。
「課堂被延伸了,延伸到課前、課後,學校變得沒有邊界了。學生獲取資源更方便,學習更主動、更個性化。老師的教也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蘇州工業園區星洋學校校長葉鵬松說。
從事了30多年教育工作的老教師朱興鳳對此深有感觸,現在的教學與幾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這些新裝備給課堂帶來了活力,也給教學提高了時效。為孩子們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
到2022年,江蘇將基本實現數位化教學覆蓋全體教師,泛在化學習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智慧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師生信息素養和信息化應用水平普遍提高,全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教育信息化主要發展指標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下一步我們再利用大數據,包括人工智慧,包括5G這些新的技術,來更好地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給全省的孩子能夠有更好的教育體驗。」江蘇省教育信息化中心副主任金玉說。
•END•
原標題:《全面小康 教育擔當 | 讓教育插上科技翅膀 信息化為全面小康提供智力支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