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映三天後,《八佰》口碑急劇下滑,這部主旋律電影要撲街了?

2020-09-04 90憨憨小書生

八佰》上映的消息一傳出,豆瓣和知乎兩大平臺,完全是不一樣的聲音。豆瓣網友如同過年,知乎網友一片罵聲,當然這一切都是電影上映前大家的反應。如今電影上映後,朋友圈、豆瓣以及整個社交媒體的一致好評,卻讓我恍惚了。

目前,《八佰》已經點映了三天,點映票房也已經破了1500萬,在疫情之下能有如此成績,可見大家對這部電影還是非常關注和期待的。昨天,《八佰》的評分也出爐了,豆瓣8.3,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可僅僅過了一夜,評分就滑到了8.1,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八佰》的口碑跌了呢?下面談談我的想法。

我認為《八佰》是一部很擰巴的電影,管虎既想將主旋律進行到底,又試著去批判電影裡政府的不作為。那麼問題就來了,主旋律本身和diss政府是矛盾的。如果你想批判國民政府,那應該力度更大一點,而不是通過黃特派員的幾句話一筆帶過;當然弘揚主旋律那更不可能,國軍的先天條件不允許。用主旋律的方式去拍一部反主旋律的電影,本身就不合適。

​《八佰》算主旋律嗎?什麼是主旋律?國府軍民,四位一體,謂之主旋律。回顧一下我國主旋律戰爭電影的發展,無一不是如此。從最早的《上甘嶺》、《英雄兒女》,到90年代的《大決戰》,再到新世紀的「大業」三部曲、《戰狼》都是如此。

那《八佰》呢?這四位一體裡,別的暫且不提,這「府」肯定不包括在內。那你說這是主旋律,我不認同。因為主旋律和diss政府是背道而馳的。

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批判國民政府。有一說一,這部電影大可不必向主旋律靠攏,因為不管是電影還是歷史,國民政府的錯誤指揮使得這四百多人無援無助。導演完全可以把這部電影拍成一部反思性的戰爭電影。

今年我在上影節看了一部俄羅斯戰爭電影,名字是《勒熱夫戰役》。勒熱夫戰役是二戰蘇德戰場上的一次戰役,蘇聯和俄羅斯雖然有承襲關係,但終究不是一家。

那麼俄羅斯導演就可以毫無忌憚地「黑化」蘇聯。其實,也不能叫「黑化」了,蘇聯確實比納粹德國好不到哪兒去。《八佰》完全可以按照《勒熱夫戰役》的模式去拍,罵上級、罵國府、罵老蔣。大家可以一起罵啊!可惜,這些在電影裡一點兒都沒有體現。導演只派了一個「黃特派員」告訴謝晉元,政府不管你們了,一筆帶過。

同樣有批判精神的電影,在中國也有,比如和《八佰》同屬一公司的《集結號》。張涵予飾演的穀子地就是一個反傳統型的軍人形象,他在面對上級的指令和同志生死時,表現出的心理狀態也是電影的一大矛盾。

甚至在戰後,他對著曾經上級領導的靈位破口大罵,正是因為他的失信,全連戰士除了他之外,一個都沒留下。可惜這些在《八佰》裡通通沒有體現。順便說一嘴,《集結號》的故事發生在我軍。

有人會說事實就是如此。《八佰》幾乎是對歷史的完全還原。事實如此,但電影是藝術,藝術可以再加工。當然這種加工不是篡改,可以厚此薄彼。導演可以把重點核心放在某一個點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電影前後完全兩張皮。

看的人不知道導演想說什麼,觀眾看完不知道該說什麼。你覺得應該為八佰壯士鼓掌喝彩,可他們的犧牲完全是國民政府不作為下的悲劇;那你覺得國民政府很可恨,但卻沒有展開來講。

關於被很多人誇上天的「群像戲」, 我也有話要說。電影裡沒有誰是絕對的主角,尤其前半段更是如此。導演很想把所有人都面面俱到。如果條件允許,他估計能把這四百多人都當成主角,這就犯了大忌。所謂的「群像戲」只是相對而言,任何藝術作品,都會有一個相對而言的主角。《水滸傳》,是不是群像戲?可唯一的主角依舊是宋江。

「群像戲」的塑造使電影前半段失去了主次之分。尤其是那段八百壯士和日軍在倉庫內外搏鬥的戲份,導演東一榔頭西一棒頭,讓銀幕前的觀眾風中凌亂。為什麼有一些影視改編,會將一些人物刪除,或者將幾個人物的性格事跡合併在一個人物上,正是因為影視作品需要主次之分。

很多經典的戰爭電影都是群像戲,可依舊有主次之分。《拯救大兵瑞恩》難道不是群像戲嗎?可米勒上尉依舊是絕對的主角!如果一味追求群像戲,使得電影沒有主次,那就有些顧此失彼了!

《八佰》在人物塑造上也很失敗,尤其是張譯飾演的這個角色。他努力想讓人物複雜化,向反思戰爭電影靠攏。在電影裡,張譯飾演的老算盤幾次逃跑、幾次失敗,依舊鍥而不捨。可在最後,還是回到了主旋律的框架之中。你就讓他逃了又能怎地!

中國最好的戰爭電影,《八佰》當不上,當然也不是《集結號》。而是這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我覺得每一個想拍戰爭電影的導演,都應該看一下《高山下的花環》。看看謝晉大師是怎麼拍戰爭電影的!

相關焦點

  • 萬眾期待的電影《八佰》提前點映,能否挽救負債纍纍的華誼兄弟?
    誰也沒有想到萬眾期待的電影《八佰》要上映了,這部電影製作成本就要5個億,華誼兄弟膽子可夠肥的,因為這個時候上映的電影票房很可能撲街,甚至過去了幾個月後,大家會議論到,這部電影真的上映了嗎看看六小齡童的電影《財迷》4天票房加起來14萬,雖然這是一部消費西遊記情懷的爛片。但畢竟主演是六小齡童等西遊記原班人馬,14萬票房確實太低了。所以說,很多人還是為《八佰》這部高質量電影捏了一把汗。票房最多十幾億,甚至也有可能剛破億都很正常。
  • 上映三天票房破8億,除了《八佰》,七夕檔或再有黑馬
    2020年暑期檔電影市場已經有一匹黑馬產生了,它就是由華誼出品,管虎執導的戰爭題材電影《八佰》。截至發文,《八佰》正式上映第三天,總票房已經突破了8億大關,也破2020全球首周末票房紀錄,電影院復工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可以取得如此成績,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
  • 點映票房破1000萬,《八佰》首波短評出爐,口碑穩了,票房要爆了
    於是,電影局決定將這部原本一年前本該上映的大片,拿來點亮內地市場,定檔於8月21日全國公映的《八佰》,應片方要求,8月14日開啟了盛大超前點映活動。另外一部是經典重映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八佰》橫插一槓,點映票房相當出彩。
  • 《八佰》點映破億,大規模點映已成口碑營銷術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八佰》正在掀起第二輪點映風暴。8月14日,《八佰》點映當日即突破千萬票房,17日至20日開啟二輪點映,票房口碑持續發力。截止8月18日18:57,據貓眼電影統計,《八佰》點映票房已經過億。據悉,本周一《八佰》點映就突破5000萬票房,創影院復工以來單片單日票房最高紀錄。
  • 口碑6.5,票房5億,《金剛川》後勁不足,《八佰》年冠穩了
    30%,但口碑出爐後兩極分化,豆瓣評分,《金剛川》在9萬多的打分人裡只拿下了8.5分,僅好於18%的戰爭片,在口碑的影響之下,《金剛川》各方面數據均發生了逆轉。目前暫居票房年冠的是暑期上映的國產主旋律電影《八佰》,這部電影目前的累計票房高達31億,票房遠遠高於26億的《我和我的家鄉》。
  • 票房飆升30億,《八佰》二輪點映,宣發竟與《哪吒》同出一轍
    「《八佰》將有一個電影觀看和票房的突增.當這部電影的票房能達到20億和30億時,當全世界的影院都處在一個困難時期時,這部電影不僅將成為中國的驕傲,也將使全世界的電影人激動不已。」這是馮小剛在《八佰》世界雲計算首映式上說的話。
  • 電影《八佰》點映,為何能在短短6天打破票房紀錄?
    2020年的8月14號,電影《八佰》就開始在各大影院中開始點映了。《八佰》這一次的點映其實也是大規模的,而且這一次《八佰》這部電影的點映是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點映,可能很多人並不是特別的了解,在揭秘電影《八佰》點映後,為何能在短短6天打破紀錄之前,首先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點映到底是什麼意思。點映:其實並不是電影真正的上映了,而是電影的一種宣傳方式,點映的意思就是只有少部分人能夠看到電影,能看到電影的大多數都是媒體記者,或者是一些專業的影評人。
  • 豆瓣評分8.3,《八佰》點映評價出爐,口碑炸裂
    8月14日,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商業大片《八佰》進行了點映。不僅口碑炸裂,點映票房也是驚豔。單日點映票房達1456萬,位居票房榜第二位,僅次於重映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另外,《八佰》也開啟了第二輪點映。8月17日至20日的每晚19點30分至20點30分的黃金檔,再次點映。豆瓣上對於《八佰》的評價相當高。
  • 《八佰》點映破紀錄,曾經還有哪些值得一說的點映成績?
    在本周工作日,《八佰》片方逐步擴大點映規模,並增加點映格式,每晚密鑰時限從一個小時擴大至三個小時,點映場次也從1.8萬場增加至4萬場以上,每晚點映票房都突破5000萬。截止目前,《八佰》點映總票房已經突破2億大關,不但超過《西遊記女兒國》於2018年情人節創下的點映票房紀錄,還在正式上映之前便已成為2020年新上映電影中的票房冠軍。
  • 《八佰》要火,14日點映預售,票房破500萬,但依舊喜憂參半
    對於這部電影的點映票房和點映口碑,可謂是業內「萬眾矚目」。《八佰》是否成功,關係著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影院市場到底能夠復甦到什麼程度上。這一成績,對於當下的《八佰》和影院市場環境而言,已經非常難能可貴。我們以往的電影點映,若是遇到大片的話,輕鬆破兩千萬乃至於三千萬,也是沒有問題的。這一次,《八佰》點映剛剛突破500萬,為何就值得「慶賀」一下了呢?
  • 《八佰》點映票房破1300萬,相比戰狼2,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大片
    8月14日該片進行第一輪點映,憑藉強勁的口碑以及影迷的熱情,不到一天時間票房超過比票房更重要的是口碑,《八佰》不光票房大爆,口碑也穩了,豆瓣清一色五星好評算得上近甚至有影迷給出超高評價,說《八佰》有可能成為華語戰爭電影的新標杆!
  • 《八佰》點映預售遭《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壓制,票房前景尚不明朗
    一般而言,一部電影如果敢於在上映前進行較大規模的點映活動,說明片方對這部影片的質量極有信心。反過來,如果一部電影在大規模上映前,連媒體看片活動都未組織,我們應該對這類影片保持警惕,很可能片方對影片質量毫無信心,只想靠著首映的前三天,圈一筆票房走人。
  • 《八佰》點映預售遭《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壓制,票房前景尚不明朗
    一般而言,一部電影如果敢於在上映前進行較大規模的點映活動,說明片方對這部影片的質量極有信心。反過來,如果一部電影在大規模上映前,連媒體看片活動都未組織,我們應該對這類影片保持警惕,很可能片方對影片質量毫無信心,只想靠著首映的前三天,圈一筆票房走人。
  • 電影《八佰》上海點映 觀眾:哭到口罩溼透
    《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8月17日,《八佰》在上海點映,「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催淚震撼,映後,有觀眾大呼:「哭得口罩都溼透了!」作為電影行業復工後上映的首部商業巨製,《八佰》的首波口碑也隨著首映與點映釋出,反響熱烈,口碑不俗,獲得了淘票票平臺開分9.4,貓眼平臺開分9.4,豆瓣平臺開分8.3的好成績。「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和震撼了廣大網友,有觀眾表示:「安利一下電影《八佰》,特別棒特別感人的一部電影。
  • 電影《八佰》上海點映,觀眾:哭到口罩溼透
    《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8月17日,《八佰》在上海點映,「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催淚震撼,映後,有觀眾大呼:「哭得口罩都溼透了!」作為電影行業復工後上映的首部商業巨製,《八佰》的首波口碑也隨著首映與點映釋出,反響熱烈,口碑不俗,獲得了淘票票平臺開分9.4,貓眼平臺開分9.4,豆瓣平臺開分8.3的好成績。
  • 《八佰》發布新特輯 8.17點映票房口碑持續發力
    作為全球第三部、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影片突破極致觀影體驗,以接近人眼的觀察方式,淋漓盡致地展現影片宏觀場景與微觀細節。一同發布的「靜謐」版海報則著眼於這場震撼戰場的3個片刻瞬間,呈現殘酷絕境下的溫情內核。影片14日首映當日即突破千萬票房,17日至20日再開啟二輪點映,票房口碑持續發力。
  • 《八佰》口碑炸裂,當天點映破億,網友:把我眼淚都流幹了
    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國內各大影院也逐漸開始營業,就在近日,即將上映的《八佰》也是在網絡引起熱議,不好看了首映的網友表示把自己這幾年的眼淚都流幹了。那麼,究竟是怎麼樣一部電影,能讓口碑這樣的炸裂呢?但《八佰》卻能在這個季節得到點映破億的好成績,自然也是有他強大之處。電影《八佰》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講述了&34;留守四行倉庫,頑強抗戰四天四夜,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電影故事發生在上海,生活在如今日新月異的上海很難想像電影裡1937年的上海。看著影片裡1937年蘇州河兩岸風貌——這次《八佰》也創下了中國電影人首次完成全片IMAX攝影機拍攝的先河。
  • 《八佰》首輪點映口碑獲贊 21日正式上映值得關注
    雲視網訊(記者 盛雪梅)點映票房破2億,創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新紀錄,累計觀影人次近500萬人次!這是即將於8月21日正式上映的管虎導演作品《八佰》交出的亮眼成績。電影《八佰》於8月14日舉行全球雲首映禮,電影的首波口碑也隨著首映與點映釋出。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用熱血和生命守家衛國的故事深深感動和震撼了廣大網友,「看哭了」成為被大家頻頻提到的關鍵詞。
  • 點映評分9.4,《八佰》口碑炸裂,馮小剛大膽預測票房30億
    8月14日 《八佰》開啟了電影,歷經首輪點映,口碑、票房雙雙大爆。點映票房突破1000萬,貓眼評分9.4,豆瓣評分8.3,這樣炸裂的口碑,在國產戰爭片中難得一見。為了這部電影管虎導演為此戒掉了自己喜歡的雪茄,而這一戒就是463天。歷經463天的等待才盼來了如今的首映禮,才盼來了如今《八佰》的上映。
  • 同樣是歷史戰爭電影,為何這部電影的口碑比《八佰》還高?
    在8月14號的時候,由管虎導演的《八佰》這部電影開始點映了。剛開始點映的時候,《八佰》這部電影就獲得了比較高的口碑,也獲得了豆瓣8.3分。,都是觀眾看了之後,才給出的評分,《1917》的口碑比《八佰》的要高其實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