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位於日本關西地區,公元794年到公元1868年這1000多年間,一直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文化與大和之魂的真正所在。京都是一座內陸城市,恐怕再也沒有哪座城市像京都一樣擁有如此眾多幽靜的古剎與神社,驚人的古建密度讓她成為世界上最富文化氣息的城市之一。京都一共擁有17處世界遺產,分布在京都市區內和郊區的嵐山、宇治等地。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京都最值得遊覽的八個旅遊景點。
一、清水寺
清水寺位於京都東部,地處音羽山的山腰,始建於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數次被燒毀並重建,與金閣寺、二條城並稱為京都三大名勝,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本堂前懸空的清水舞臺是日本的珍貴文物,四周綠樹環抱,春季時櫻花爛漫,是京都的賞櫻名所之一,秋季時又化身為賞楓聖地,紅楓颯爽,無比壯麗。
清水寺現存的大部分建築始建於公元1633年,被定為國寶的主堂宛如碩大的舞臺,又稱「清水舞臺」,是由139根巨型櫸木柱並排支撐的「懸造式」建築,整個建築沒有使用一枚釘子,非常壯觀。從旁邊的木質臺階走上舞臺,可以眺望山下京都的風景,非常古樸,幾乎看不到什麼高樓大廈。本堂正殿供奉的本尊是十一面千手觀音立像。
二、伏見稻荷大社
伏見稻荷大社位於京都市伏見區稻荷山西山腳,建於8世紀。這裡供奉著保佑商業繁榮、五穀豐收的農業之神稻荷,香客眾多。伏見稻荷大社的入口處矗立著由豐臣秀吉於1589年捐資修建的大鳥居,後面便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築物。在神社裡,到處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狐狸石像,這是因為狐狸被視為神明稻荷的使者。
伏見稻荷大社裡最出名的景觀要數神社主殿後面密集的朱紅色「千本鳥居」,是京都代表性景觀之一,也曾出現在電影《藝伎回憶錄》中。成百上千座的朱紅色鳥居構成了一條通往稻荷山山頂的通道,其間還有幾十尊狐狸石像。探索千本鳥居的山間小徑是大多數外國遊客來到伏見稻荷大神社的主要目的,全程約4公裡,步行到山頂來回大約需要2-3小時。
三、嵐山
嵐山位於京都市西北部,是以橫跨桂川的渡月橋為中心的河左右兩岸周邊地區以及嵯峨野地區之合稱,自平安時代以來,這裡就是許多貴族居住和遊賞的勝地。這裡春季的櫻花和秋天的紅楓非常有名,而風光秀美的嵯峨野竹林也流露著京都獨特的韻味。嵐山一帶散布著許多知名的寺院、神社,有些景物還常常出現在日本的歷史故事及古典文學作品中。
渡月橋是嵐山的標誌性景觀,保留著木造結構的橋身與背後樹木繁茂的群山構成一幅美不勝收的山水畫卷。桂川河岸旁的嵐山公園是絕佳的休閒場所,並且種植了大面積的櫻花與楓林,每到4月初櫻花盛開及11月中旬楓葉轉紅之時,景色尤為壯觀,引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到了12月,這一帶還有花燈會,屆時街道上掛著燈籠,十分别致。
四、金閣寺
金閣寺本名鹿苑寺,位於京都市北區金閣寺町,由於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部貼以金箔裝飾,故暱稱為金閣寺。寺院始建於1397年,原為足利義滿將軍的山莊,後改為禪寺。據說以金閣為中心的庭園為「極樂淨土」,與寺前的鏡湖池相互輝映,尤其在晴天風景極好,而這也成為了京都的象徵。
金閣寺共三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建築風格,雖然不能入內,但一樓正面的窗戶通常是開著的,隔著池塘仔細望去可以看到釋迦牟尼和足利的雕像。金閣寺背面是金燦燦的牆面,寺後的庭園保留了「良光」時的原貌,庭園內還有其他的觀景,如「決不乾涸的」安眠澤,以及被遊客投擲了很多硬幣以祈福的小石像群。
五、二條城
二條城位於京都市中京區,建於江戶時代初期慶長六年(1601年),1603年建成,400多年來見證了德川家的榮枯興衰與日本歷史變遷,是德川幕府的權力象徵,這裡保存了日本桃山時代的繪畫雕刻及建築特色,因此在1994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列入世界遺產中的古都京都的文化遺產之一。
整座二條城由石牆及護城河包圍著,總體上分為本丸御殿、二之丸御殿以及環繞兩個御殿的庭園等區域。二條城的亮點是二之丸御殿內的鸝鳴地板,走在上面地板會發出夜鶯啼叫般的聲響,如此設計是位列預防夜間刺客入侵。這裡還是京都首屈一指的賞櫻勝地,可觀賞到有「櫻花王者」稱譽的八重櫻。每到櫻花季,這裡還會在晚間開放。
六、八坂神社
八坂神社也被稱為祇園神社,位於京都市東山區,是關西地區最知名且歷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也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這裡每年7月都會舉行熱鬧非凡的祇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三大祭」。八坂神社有好幾個入口,如果你從四條通前往,過了東大路便是神社的西樓門,朱紅的色調十分亮眼。若是繞到南樓門外,還會看到一座巨大的石造鳥居。
八坂神社中央的本殿前有一座舞殿,是舉行祭祀的舞臺。舞殿的四周都掛滿了提燈,上面寫著不同贊助商的名稱,保佑他們生意興隆。每當夜幕降臨,這些提燈會被點亮,將舞殿點綴得特別華美。如果正好在黃昏前來到八坂神社,不僅能欣賞到落日餘暉灑在朱漆大門上的美景,等到天黑後,還能感受燈光映照下寧靜而耀眼的別樣氛圍。
七、三年坂二年坂
三年坂二年坂是通往清水寺的小石頭坡道,與清水坂一樣是歷史保護街區。這一帶道路的兩側都建有木質結構的老房子,開設了餅屋、紀念品商鋪、京都特產古風瓷品店等,也有茶屋和咖啡館,賞夜楓季節,店鋪生意非常好。此外,這裡沿路兩旁也林立著不少餐館和小吃店,要是碰到感興趣的不妨進去,在古色古香的氛圍中享受一番傳統日本料理吧。
二年坂從北面的高臺寺往南延伸至三年坂,長約200米。走在曲徑通幽的石板坡道上,一路排列著保留了紅殼格子和蟲籠窗式的古老町家建築,極具韻味。順著二年坂走到底就到了三年坂,一直通往清水坂。三年坂的石階比較陡,無論是漫步觀景還是找角度拍照都別有一番滋味。相比於遊客熙熙攘攘的清水坂,三年坂和二年坂要清靜一些。路邊很多小鋪子雖然看起來不太起眼,但只要肯花時間,準能淘到不少好東西,如傳統風格的小飾品、和服、手帕、小點心、日式餐具以及各種印有清水寺圖案的紀念品。
八、花見小路
花見小路位於京都市東山區四條通,是地處老茶館萬亭西側的一條小路,「花見」在日語中意為賞花,不過這裡並沒有櫻花,而是舊時京都古城的風月之地。花見小路由北到南長約1公裡,從江戶時代起就是整個日本最有格調的花柳街,小路兩側是一間間門面精巧、擋有垂簾的茶屋、居酒屋等,其中竹籬紅牆的高級料理亭是專做懷石料理的,通常還會安排藝伎娛樂節目,是現在為數不多的尚能看到藝伎的場所。
花見小路在上午通常十分安靜,下午早些時候或者傍晚時分,這裡就常能看到踩著木屐、行色匆匆去赴約的藝伎或舞伎。當夜幕降臨,各種居酒屋門前會點亮紅色的燈籠,在夜色中顯得尤具風情。如果燈籠上標有「舞伎」二字,說明這裡是提供藝伎節目的,在門外也能看到寫有藝伎小名的木名牌。這裡也是電影《藝伎回憶錄》的取景地之一,許多到訪遊客會選擇和服變裝後來這裡拍照,頗有一番意境。
對於京都最值得遊覽的八個旅遊景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