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新劇團演繹、知名京劇老生李寶春領銜的三部京劇「新老戲」——《京昆戲說·長生殿》、《趙匡胤》和《寶蓮神燈》將分別於8月4日、5日、6日20:00在深圳保利劇院上演。新劇團在臺灣地區素以定期公演新老戲並創演新劇著稱,此次到深的三部大戲,也讓鵬城觀眾有機會感受來自寶島的京劇「新老戲」的別樣風情。
《京昆戲說·長生殿》
「京昆混搭」出的「生疏的老相識」
《京昆戲說·長生殿》將把京劇(貴妃醉酒、梅妃)、崑曲(賜盒定情、獻髪密誓)、新編動聽京昆對唱,融於一體,以創新的「京昆混搭」,為觀眾帶來欣賞傳統藝術的全新體驗。這也是文武老生李寶春繼《弄臣》《知己》後的又一力作,集結兩岸京昆名家:裘派名淨楊燕毅、梅派青衣曹馨月,江蘇省昆小生錢振榮、旦角徐思佳等,京昆生旦淨醜同臺獻演,並由鍾耀光編曲帶領三十人大樂團中西樂器共鳴,將傳統戲曲揉入現代觀點,用不同的觀點,檢視長生殿的愛情傳奇。
《長生殿》是崑曲經典,新劇團這次用「京昆戲說」的方式重新演繹,將是一種怎樣的舞臺創新?採訪中,李寶春將新作品定義為「動」和「不動」兩方面。不動的是經典唱腔,「這部戲融合了京昆兩種表演形式,我們演到的崑曲部分,腔調是完全沒動的,只不過有所精簡,因為這是經典,不能動。比如《定情》,京戲的表達未必能夠勝過崑曲的柔媚和含蓄之美,所以我們會保留,但如果到了像《埋玉》這種感情強烈的時候,京劇的皮黃就比較能發揮,我們會用京劇的表達來彌補一些崑曲沉寂的感覺,用京劇的力度和激情,讓《長生殿》的幾個場次更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整部作品並非只有崑曲和京劇的傳統戲部分交錯,還特別新創了「新編京劇」和「京昆對唱」的部分,力圖用新唱段來吸引更多新老觀眾——比如《埋玉》,新劇團就用了新編的京劇;又如《哭像》中創作了京昆融合的對唱。在李寶春看來,這樣的京昆結合,恰恰是這個戲最重要的創新。
該劇還有一個創新點,就是對傳統戲曲舞臺的全方位「格式化」——加入了豪邁、破格的舞蹈;重新配器的、地域性很強的音樂;舞臺布景上用了屏風式的拉門、壁畫式的背景,每個主要人物仿佛都是從壁畫中出來,再配上LED燈光,但在臺口仍然保留了「出將」、「入相」的傳統。
在新戲中保留傳統、融合現代,對於這種並非完全跳脫程式的舞臺呈現,新劇團有自信,不會令觀眾覺得突兀。「都是老腔老調,但又是有些生疏的老相識」,李寶春說。
《趙匡胤》
在「串折老戲」裡看京昆的創新
新劇團在《趙匡胤》這部作品中嘗試了「串折老戲」的創新手法。這齣戲由《斬紅袍》《送京娘》《斬黃袍》三折接合:其中《斬紅袍》又名《打竇瑤》,是已瀕臨失傳的劇目;《送京娘》源於崑曲,新劇團這次改作京昆合體;《斬黃袍》則是近來少演、極高難度的老生唱工戲。從《斬紅袍》到《斬黃袍》,這部戲與老版本的人物詮釋有所不同,唱段也是新、老融合,劇情也用了些新手段處理。
新劇團創作《趙匡胤》雖然用的是串折的方式,但並非完全是老戲的演法。比如,用《斬紅炮》來開戲,裡面有很多傳統的唱段,但是《趙匡胤》這個戲卻不像傳統那麼演,而是借題發揮,通過《斬黃袍》來展示人物關係的變化;演到《送京娘》,新劇團這次改用了京昆的手法,情感交流部分用崑曲串聯;演到《斬黃袍》部分又回到了京劇,但新劇團也改變了很多傳統戲黃袍夾身等一些迷信和繁瑣橋段,但是保留了傳統京戲裡有代表性的東西。
《寶蓮神燈》
在傳統老戲裡體驗百老匯風情
《寶蓮神燈》是情燈,照著愛情、親情、恩情,恆久長明,每回演這齣戲,觀眾無不為《二堂舍子》掬一把同情淚。王桂英大段的【反二黃】亦唱盡了天下父母心──是愛、是不舍,更是大仁大義。此次新劇團特邀梅葆玖的弟子、天津京劇院曹馨月共襄。梅門弟子大氣雍容,極具看點。而末場李寶春也將再次勾金扎靠,兼飾二郎神,既深切演唱,又火熾開打。
李寶春表示,雖然是一部傳統戲,這也是一部充滿創新精神的作品,給到觀眾視覺聽覺感官層面的全新體驗,其中甚至還大膽加入了百老匯式的舞蹈演繹。「視覺上,觀眾發現人物像是敦煌壁畫裡走出來的,這對老戲來說是一個創新,但我們的這種視覺創新也有傳統的基礎——敦煌壁畫人物風格,不是像《三生三世桃花》那樣天馬行空的人物造型;情節大家都很熟悉了,唱腔部分我們會重新修飾,到《二堂舍子》部分,這個戲省略了很多閒言碎語,重新設計了大段的王貴英獨唱,讓觀眾感受到京劇皮黃的感染力;後半出《沉香修煉》有亮點,我們在他上華山走過一段森林的時候,用了一段比較現代的音樂,配合百老匯式的舞蹈。這是我在百老匯看演出得到的靈感,就設計了這段老虎的舞蹈,有百老匯的氣勢。」
在李寶春看來,這十來分鐘的舞蹈對一部老戲來講是一種突破,突破了傳統戲曲的程式。「從傳統來講,表現動物也是一種手段,但我們的動物都比較具象化,用個頭套。在這個戲裡,老虎用的是肢體,我是在看百老匯演出的時候發現,他們也用了很多我們的元素,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用一下他們的手法?」
這種創新借鑑蔓延到結尾,包括到後來沉香劈山救母,等於是老虎幫著沉香一起戰天兵,李寶春認為這種處理體現了一種類似電影《阿凡達》中表達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文色彩,「動物也是有情感,我們這次充分利用了。音樂上也重新配曲,用了交響樂。」
臺北新劇團
李寶春精演新老戲
京昆戲說·長生殿 | 2017.8.4 (周五)20:00
趙匡胤 | 2017.8.5 (周六) 20:00
京劇·寶蓮神燈 | 2017.8.6 (周日) 20:00
票價:580/380/2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