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不少人孤芳自賞,自以為是。一般來說,這種人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自命清高,我行我素。這類人覺得別人都是庸俗淺薄之輩,傲視一切,不願與別人接近。即使想「遷就一下」他人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很不自然。第二種是哪些怪癖的人,他們有著某種特殊的習慣行為。這類人讓別人難以接納。
孤芳自賞是一種心理障礙,如果要克服這種障礙。關鍵在於轉變思想—不能只想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不能過分地嚴格要求別人。
不要看不起別人:一個人知識再豐富,於整個社會比起來,也只是滄海一慄。如果你因為自己有一枚之長或者某方面有獨到的見解而孤傲,那別人也不會仰求與你,相反因此而瞧不起你。
至於有怪癖的人,要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使自己成為受別人歡迎的人:習慣成自然,改變一種性格很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恆、堅忍不拔的毅力
孤芳是高貴、自由靈魂的必由之路:哲學告訴我們,人生來就是孤獨的,學會自處是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反而太過於熱衷社交的人,是失去自我的人格不健全者。因此,即便「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也得「一任群芳妒」。
懂得自賞,更是必要。有人疑惑了,他們曾聽前人這麼說:「謙虛是美德」、「是金子總會光」、「酒香不怕巷子深」,因此,做人要低調,怎可自吹自擂呢?可是,我要提醒這些人,這些名言都是在「狹小、封閉、資源匱乏」的社會環境下提出的。21世紀,世界是個地球村,所有的資源、人才都可以互通有無。人們何必再麻煩去尋找深巷子中的美酒而捨棄巷子口成堆的佳釀呢?一切變得唾手可得、琳琅滿目、豐富多彩,若你再要別人尋尋覓覓已是不可能。如是劉備大人活在人才遍地的如今,也不會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了。且如今無論是專家、學者、金融巨賈或是藝人、明星紛紛著書立說,開壇演講,難道,這些被成功寵信的幸運兒不是「自賞」的表率嗎?在別人投注欣賞的眼光之前,得讓自己一直欣賞著自己,這樣有朝一日,即使被聚光燈直射也能淡定從容。所以,新時代的女性不僅能為「悅己而容」,還得學會「自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