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一天,一位來自新疆名叫熊晃的幹部求見湖南省委書記黃克誠、省長王首道。熊晃帶來了主政新疆的王震首長的一封親筆信件,王首道接過信件,看著看著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大聲向黃克誠和熊晃讀起了信中一段話:「未婚女青年,不論家庭出身,最好具有一定文化,動員她們參軍到新疆來,紡紗織布,生兒育女」。聽到這裡連黃克誠也忍不住笑道:「「這個王鬍子,真是亂彈琴。要人家黃花閨女到新疆去生兒育女,哪個敢去喲!」
時任新疆軍分區政治委員兼焉耆地委書記的熊晃見狀趕緊向湖南兩位軍政首長解釋了一番。原來新疆解放後,大批解放軍戰士進入新疆各地,建設新疆、保衛新疆。當時進入新疆的解放軍指戰員大部分都是光棍漢,新疆又是地廣人稀,無法就地解決婚姻問題,這可是關係到軍心能否長期穩定的大事,王震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了讓廣大指戰員安心在新疆長期紮根,王震把主意打到了老家的湘妹子那裡。
打定主意的王震將熊晃召來面授機宜,他直截了當地對熊晃說:「你到湖南去,招一批女兵來。我們湖南妹子打得赤腳吃得苦,你去湖南招兵,女同志越多越好,事情就這麼定了。」於是,「新疆軍區招兵工作團」成立了,由熊晃總負責,前往湖南招兵。為了取得湖南黨政軍領導的同意和支持,王震親筆給主政湖南的黃克誠、王首道二位首長寫了一封親啟信,交由熊晃前往長沙面呈。王震將信裝好信封遞給熊晃的時候還說了一句:「話都說白了,你自己掌握吧。」
在湖南長沙,熊晃將來湘緣由一一解釋清楚,並舉例子說,就他任政委的六師來說,除了部分師團幹部有了家屬,全師一萬多名光棍,都是男人哪,誰心裡不想不急!黃克誠、王首道雖然忍俊不禁,但也為王震的一番苦心所觸動,當即決定給新疆軍區招兵工作團全面支持,動員湖南青年積極參軍支援新疆。曾經和王震共事,擔任過三五九旅政委的王首道,沉吟一陣如同王震一樣交代熊晃:你自己掌握吧,但招兵時不能提什麼「未婚女青年」、「生兒育女」之類。
得了尚方寶劍的熊晃也就「自己掌握」了。「新疆軍區招兵工作團」開始大張旗鼓的在湖南招兵,當然,不能公開說只招女兵,一是影響不好,二是新疆也需要男青年去建設。但為了明確引導更多女性參軍赴新疆,招兵宣傳上特意說明:新疆醫護學校、俄文學校等各類學校大量招收女生,還要培養大批女拖拉機手、紡織女工等等,從而吸引女青年踴躍報名。
熊晃心裡明白,這次招收的女兵,多數要成為團營級幹部的配偶,最好是能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因此,招兵工作團主要在城市招兵,而且對廣大女學生更是來者不拒。為了更多的招人,一是在年齡上彈性非常大,甚至出現十三四歲的女學生謊報年齡要求參軍。熊晃對此也照收不誤,小女孩總會長成大姑娘嘛,等她們長大了再嫁人就是了。二是只要本人要求革命,則不論家庭出身,這也吸引了許多出身不好和家庭背景複雜而在當地生活艱難的青年。
最終,新疆招兵工作團共招了三千多名湖南女兵,從長沙出發,不遠萬裡奔赴新疆,由新疆軍區統一分配工作,分散到了新疆各地師、團。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和熟悉環境,組織出面開始為這些女同志介紹對象,結果大多數都嫁給了解放軍團、營級幹部,數千對英雄夫妻共同為建設新疆、保衛新疆揮灑了青春和汗水。
幾十年光陰匆匆而過,昔日的少女也都到了古稀之年,見到將她們招到新疆的招兵工作團團長熊晃,總愛和已擔任新疆軍區顧問的熊晃說:「熊政委!是你把我們騙到了新疆。」熊晃則笑著說:「我就是招騙團長嘛。」實際上,無論是「騙人的」還是「被騙的」,他(她)們看到在自己手中建設的美麗新疆,都由衷的感到榮幸和自豪。
而為新疆建設嘔心瀝血,關心愛護部下的王震老將軍,更是值得我們永遠緬懷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