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8 日下午,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廣州美術學院主辦,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承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雕塑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廣州美術學院潘鶴藝術館協辦的 " 烽火紅棉——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 " 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美術館開幕。
據了解,2018 年年底,由廣州美術學院陳克教授主持的 " 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展 " 獲得 " 國家藝術基金 2019 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 立項。該項目以廣州美術學院為主體,梳理總結廣美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創作脈絡,選取各時期的經典作品 70 餘件,分為室內室外兩個展區,室內作品從創作目的出發分為 " 為紀念 "、" 為敘事 "、" 為象徵 "、" 為時代 " 四個主題版塊。
展覽主辦方表示,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的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創作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優良的傳統,在 60 餘年的發展歷史中名師大家輩出,一代代廣美雕塑人將革命精神薪火相傳,用精品力作書寫了近現代以來中華民族求索奮進的歷史。
此次展覽注重對展品的學術研究,為豐富展覽的學術內涵,為觀眾提供更為詳實的作品文獻背景,使得文獻和展品形成相互的印證和補充,策展團隊開展了《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創作大事記(1953 —— 2019)》編撰工作,通過展牆文獻的形式呈現了 66 年的紅色雕塑創作之路。
同時,展覽所展出的眾多作品通過數字雕塑技術進行創作和製作,這反映了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在教學與創作過程中,繼承傳統優勢,弘揚時代精神,結合雕塑藝術特點,運用前沿科技手段,將藝術與科技結合,不斷拓展革命歷史題材雕塑創作的學術邊界。
展覽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展覽作為廣州美術學院首次將革命歷史題材雕塑作品和文獻進行系統梳理面向社會的一次亮相,具有特殊的歷史紀念意義。它既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藝術教育、服務社會大眾的集中體現,又是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樹立了良好榜樣,同時也通過一件件凝結著革命精神的優秀作品,喚起當代藝術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採寫:新快報記者黃聞禹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