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第一天,很多人在朋友圈許願,希望新的一年能變美麗變富有、學業有成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
殊不知,我們身邊還有些人,只為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就已經拼盡了全身力氣,甚至賭上了生命。
1、90釐米的缺愛女郎
無數個夜晩,潘麗炫扒在窗口向遠方的一輪明月許願,想讓自己長高一點,哪怕長几釐米也好。但清晨醒來,她總是沮喪地發現,自己還是那麼矮小。潘麗炫的身高似乎被人按下了暫停鍵,永遠停在了90釐米。
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受各種原因影響,生長激素停止了,變成侏儒症患者,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袖珍人」,潘麗炫就是其中一個。
袖珍人的命運,大多是不幸的,在別人或嘲諷或同情的眼光中成長,被內心的自卑與痛苦反覆折磨。因為個子過於矮小,身體機能也會弱於常人,行動不便,他們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這種病大多是遺傳因素導致,但也有後天形成的,潘麗炫就屬於後一種。
網絡上有很多關於潘麗炫的文章,但很多都內容失真,照片也往往張冠李戴,將她與別的袖珍女郎弄混了。真實的潘麗炫,曾在央視節目中出鏡,提起原生家庭,她忍不住淚流滿面。
潘麗炫家很窮,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對她疏於照顧。潘麗炫很小的時候生了一場病,如果及時治療,她可能不會成為現在的模樣,但父母拿不出錢給她醫治。
也許是捨不得花錢,因為潘麗炫說,她還有一個同胞哥哥,正要給她治病時哥哥需要這筆錢,於是就沒她的份了。再之後,她就長大了,最佳治療期已過,一切已不可挽回。父母看她這個樣子將來也做不了什麼,對她越發不聞不問了。
潘麗炫是個很堅強的姑娘,童年缺愛,她像野草一樣艱難生長,命運能扼住她的身高,卻扼殺不了她堅強的意志。
潘麗炫在網際網路上建了一個殘疾人交流群,一些和她一樣被苦難浸泡過的人循著熟悉的氣息來到這裡,潘麗炫則是群主。假如世界吝嗇給他們光與熱,那他們就自己發光來彼此照亮彼此溫暖。
一個年輕的小夥不斷在群裡找潘麗炫,他想做群管理員。有些群員質疑他的動機,但潘麗炫是個有主見的姑娘,她仔細回看小夥之前在群裡的發言後,點開了他的頭像。電光火石的那一刻,丘比特射出了愛情的箭。
2、苦命鴛鴦為幸福作戰
小夥名叫馬瑞林,長得高高大大,四肢健全。僅從外表看,他和常人沒有什麼區別,那他為什麼會進入潘麗炫的殘疾人交流群呢?
馬瑞林身上背負著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
2012年的夏天,父親帶著馬瑞林一起去青海打工,他們幹的是很辛苦的活:燒窯爐。那一天,他和父親像平常一樣下窯,這個窯洞破舊老邁,窯溫燒得很高,牆體四周炙熱無比。
父親突然驚恐地發現,牆面在發脹變形,速度越來越快,在坍塌的一瞬間,他猛地衝兒子喊了一聲:「快跑!」
馬瑞林聞聲便跑,但還是遲了一步,窯洞轟然倒塌,滾燙的牆磚將他和父親活埋在裡面。
等馬瑞林恢復意識時,才知道自己全身被燒傷40%,不僅是皮膚,兩條腿傷至腿骨,而父親為了救自己,已經失去了生命。
馬瑞林做了30多場手術,才從鬼門關活轉過來,他身上布滿可怖的疤痕,行走不如從前利索,再也做不了重活,唯一慶幸的是臉部無恙。
進潘麗炫群時,馬瑞林對未來的生活幾乎是絕望的,潘麗炫經常在群裡發些安慰鼓勵的言語,成了他的精神支柱。馬瑞林主動要求當她的群管理員。再後來,他發現自己愛上了她。
雖然早知道潘麗炫是袖珍人,但真見面時,馬瑞林還是震驚不已。但他的眼神中不是嫌棄,而是心疼與敬佩。潘麗炫這麼小小的身體,卻有著如此堅韌的力量,馬瑞林發自內心地想要愛護她,永遠和她在一起。
馬瑞林身高1米75,潘麗炫卻連1米也不到,他們站在一起很不和諧,常會引來路人好奇的眼光,但兩人都不在乎。
他們像尋常情侶一樣手牽手逛街,說悄悄話,沉浸在幸福的二人世界。馬瑞林擺了個地攤,潘麗炫開了家小網店,兩人一起用心經營。潘麗炫喜歡唱歌,嗓音很好聽。馬瑞林出攤時,她就在一旁唱歌招攬生意。
馬瑞林的母親是個善良的女人,她完全接納了潘麗炫,還給了潘麗炫從未得到的母愛,細心地照顧她,特別是她的孕期。
兩人婚後,潘麗炫去醫院檢查闌尾卻被告知意外懷孕,她又驚又喜,對當母親這件事她本不抱希望,可是上天終於憐惜她的苦難,要賜她一個孩子,儘管這件事驚險萬分,可她如何捨得拒絕呢?
身懷六甲的潘麗炫出現在綜藝節目《大王小王》中,她個子那麼小,大大的肚皮簡單佔據全身一半的重量,以至於走幾步路都十分辛苦,但她的眼裡閃爍著堅定的光。
3、搏命生子值不值?
潘麗炫不是第一個博命生子的袖珍人,韋春蘭也是一位。她的身高宛如三四歲的孩子,從小體弱多病,但她太渴望過普通人的生活了,她結了婚,並懷上寶寶。
不到1米高不足50斤的身體,要孕育一個新生命有多艱難?孩子的發育會逐漸壓迫媽媽的胸腹器官,呼吸都困難。韋春蘭和潘麗炫都是豁出了性命,才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她們為矮小的身材苦惱,但也有人為過高的身材苦惱,比如內蒙古赤峰的鮑喜順。鮑喜順同樣生在貧困的家庭,經常食不果腹,但奇怪的是,他的個子像竹節一樣瘋長,一躥就躥到2米36之上。
2米36是什麼概念?買一張正常的床,躺下來鮑喜順的小腿伸到床尾外面。姚明站在他面前,也得伸長了脖子仰視他。
鮑喜順也的確被省籃球隊看上了,但鮑喜順的身體卻沒有姚明那麼勻稱健壯。他很瘦,戳在那裡,活像一根細細的竹竿。他的身體素質也不行,有嚴重的風溼性關節炎和骨質疏鬆。因此服役2年後,他黯然離開了籃球隊。
和侏儒症一樣,鮑喜順這種也是一種病症:巨人症。2007年鮑喜順參加綜藝節目《挑戰吉尼斯》,拿下「中國第一巨人」的稱號。但他的生活,並未因為這個光環而變得順利。
他結婚了,醫生竭力建議他們不要孩子,因為風險太大,但鮑喜順的妻子夏淑娟太想要留下腹中的生命了,為此她賭上了未來。
幸運的是,孩子平安降生,如今已經12歲,並未遺傳父親的巨人症,他活得很健康,很幸福。
潘麗炫卻沒有那麼幸運了,她博上性命產下的孩子,身高發育倒是正常的,但因為母體的孱弱,孩子患上另一種先天疾病:脆骨症。也就是說,這個孩子像一個瓷娃娃,碰不得摔不得,他的骨頭太脆弱了,哪怕用力咳嗽幾聲,都有可能讓他骨折受傷。
夫妻倆不得不把家具都包上了軟墊,一趟一趟地抱著孩子跑醫院。很多人批判她,為什麼要違拗醫囑執意生下孩子呢,把他帶著人間跟著受苦,值得嗎?
這個問題,很難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沒有經歷她受過的苦楚,無權給出客觀的評判。孩子願不願意來這個世界,也得多年後孩子自己來回答,畢竟只有活著,才有機會與希望。
潘麗炫最愛唱的一首歌是《明天會更好》,她唱得那麼投入那麼真摯,她是如此熱愛著生活,也祝願生活能多愛她,讓明天能真的變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