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記錄:故宮御花園,皇帝及其後宮的妃嬪們,有著怎樣的花園

2020-11-17 景致記錄

故宮裡御花園,在古裝劇中,見得多了,看起來很寬、很美的樣子。那些妃嬪們,沒事就遊遊園,有事就在花園裡宮鬥。她們一旦宮鬥起來,花草樹木都可以利用。

其實,到了故宮御花園,不由得心中生出感嘆,怎麼沒有想像中大呢?

這不怪想像力,故宮御花園,佔地面積1.2萬平米,共計18畝,真的不大。

御花園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當時叫宮後苑,清朝時改稱御花園。

御花園,位於故宮的中軸線上,坤寧宮以北。

御花園內,有座天一門,始建於公元1535年,在明朝時,天一門,原本叫天一之門。清朝時,才改名叫天一門的。取名天一,是圖吉利的意思,畢竟《易經》中有一句:「天一生水」。北方在五行之中,不就屬於水嗎?

天一門前,有一對獬豸,雙目炯炯有神,額上長角。獬豸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有智慧,能辨忠奸。

坤寧門與天一門之間,有一座高大的銅香爐,比人高多了。看來,連皇家的香爐,也是不同凡響的啊。

銅香爐以南,有一對連理柏,枝枝相纏繞,枝枝相糾結,樹齡大約在100年至300年間;

御花園裡,那些古樹,參天而立,枝幹粗壯、遒勁。

御花園東南方,還有蟠龍槐,樹枝渾圓,蜿蜒伸出,猶如一條條遊龍,正在翻滾騰挪;

御花園裡,眾多古松翠柏,冠蓋如雲,夏天陰涼了一大遍。

御花園北門影壁旁,兩株柏樹之間,有一頭銅象,長鼻子拖在地上,前腿半跪著,後腿直接跪在地上。

冬天的北京,常常會下雪,滿樹玉樹瓊枝,入泥憐潔白,匝地惜瓊瑤。也是別有一番景致。

御花園,一年四季還有花可以觀賞。

初春,可以去玉翠亭賞杏花;

暮春,花園內牡丹花盛開了。在朱紅色牆壁映襯之下,綠葉簇擁著的大紅色牡丹花,居然分外嬌豔;在朱紅色牆壁映襯之下,綠葉簇擁著的玉色牡丹花,居然更加粉嫩;

夏天,可在御花園湖邊,觀看荷花:荷葉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陰底。

故宮御花園東南,有一座小型殿宇叫絳雪軒,據說乾隆年間,種有不少海棠,海棠花凋零之際,亂紅紛飛,猶如下了場紅色的雪,真是名副其實。至道光年間,換種了種太平花,花期4至6月的太平花,潔白的花瓣,凋零紛飛之際,只是一場白色的雪。於是,絳雪軒就有點兒名不副實了。

御花園裡,隨隨便便一套石桌、石凳,都是精美的,都雕刻著活靈活現的龍與鳳。

御花園中,那些亭子都有著門與窗。即使下雨天,也可供皇帝、皇后,與妃嬪們坐在亭子中,觀賞著花草樹木。

御花園出口處,有一些高大的太湖石,堆砌出了堆秀山。堆秀山上有一座御景亭。御景亭佔據著御花園的制高點,每逢重陽節,皇帝、皇后都會登上御景亭,眺望遠方。

其餘重要節日,比如: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等,皇帝、皇后會攜妃嬪們,在花園中舉辦相關活動。

出了御花園,就是故宮最南端的神武門。

一些遊覽了故宮御花園的人們,感嘆這花園太小了,還比不上江南的那些園林大,於是不免替古代的皇帝、皇后,以及妃嬪們傷感。

其實大可不必。電視劇裡演繹的那類宮廷生活中,只有爭寵。那樣的生活,並不是古代宮廷生活的全部。特別是,在明君與賢后並存的時代,他們所有的努力,都只是想讓天下百姓過得更好,想讓國家更加地富強。

所以,千萬不要把那些宮鬥劇當作了歷史劇。

相關焦點

  • 景致記錄:去故宮角樓拍照打卡,天空是背景,容易出大片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地標式建築物,說起北京,大家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故宮。今天,景致記錄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大名鼎鼎的故宮裡面,那個圍牆轉角處的四個角樓。故宮的角樓,始建於明朝永樂18年。角樓,設在城牆的四個角。
  • 醉臥美人膝 《我在大清當皇帝》後宮養成記
    雖說聖上統治江山已頗有心得,但這後宮的瑣事,是否也讓人略感頭疼呢?莫慌,《我在大清當皇帝》後宮養成術火熱出爐,帶你三百六十度立體圍觀大清後宮!【後宮詳解】《我在大清當皇帝》後宮分為:三宮六院、交泰殿、儲秀宮、太和殿、御花園和冷宮。其中,太和殿需要徵服世界到1-6才能開啟,御花園需要後宮勢力達到一萬才能開啟。
  • 景致記錄:在清宮劇中,出鏡率極高的故宮養心殿,有何獨特魅力呢
    在清宮劇中,劇中人物一提到皇帝,總是說在養心殿。清朝皇帝如此喜愛的養心殿,究竟有什麼魅力呢?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故宮的養心殿。養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下》中:「養心莫善於寡慾」,就是說,一個人養心的方法,就是減少欲望。
  • 北京故宮遊覽線路詳解:西六宮及故宮西部區域
    續上篇「中軸線上的古建築群」,遊覽御花園後從花園西南面的閬苑右門進入西六宮區域繼續遊覽。故宮西六宮是指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和啟祥宮,外加慈寧宮、壽康宮、慈寧花園和養心殿。遊覽路線:儲秀宮—鹹福宮—長春宮—翊坤宮—永壽宮—啟祥宮—養心殿—慈寧宮—壽康宮—慈寧花園,用時二、三個小時左右。
  • 僅次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皇宮建築,瀋陽故宮值得打卡嗎?同是後宮卻...
    ▲ 圖為瀋陽故宮御花園 ▲ 圖為瀋陽故宮御花園 整個故宮麻雀雖小,但是五臟俱全。
  • 故宮御花園的三大奇石,諸葛拜北鬥、海參石、木變石,惟妙惟肖
    故宮御花園有三大奇石,分別是「諸葛拜北鬥」、「海參石」和「木化石」。1.諸葛拜北鬥石。諸葛拜北鬥石是一塊水衝畫石,含礫石英巖。巧妙之處是氧化鐵與礫石自然形成了一個人物揖拜北鬥七星的圖案。乾隆皇帝對此木變石十分的喜愛,在木變石背面御題詩一首,「不記投河日,宛逢變石年。磕敲自鏗爾,節裡尚依然。旁側枝都謝,直長本自堅。康幹雖歲貢,遜此一峰全。」歡迎關注《鵲華煙雨明湖風》,旅遊美食文化傳播者
  • 清朝真實的老照片:皇后與妃子在御花園散步,還手牽手,比電視劇真實...
    左為淑妃文繡,中間為皇后婉容,右為端康太妃的侄女唐石霞 想必大家在古裝電視劇當中,經常能夠看到皇后和妃嬪在御花園中散步的情景。因為她們身為皇帝的妃子平常也沒什麼事情可做,每天優哉遊哉地吃了喝、喝了玩、玩了睡。但又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費盡心機。只不過歷史上真實的皇后和妃子的關係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糟,圖中就是末代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繡、以及端康太妃的侄女唐石霞合影時的情景。
  • 600年紫禁城後宮的那些隱藏的參觀攻略
    根據有學問的人介紹,這是因為過了門就到後宮了,即禁止大臣私入後宮,更不允許後宮幹政,警示那些后妃們對政事要少聽、少議論。過了乾清門就是乾清宮了,乾清宮坐落於內廷中路,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但直到清朝,這座乾清宮沒少著火,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嘉慶三年(1798年)所建的。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乾清宮為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座落在單層漢白玉石臺基之上。
  • 除了伺候皇帝,清朝後宮妃子的生活就只有宮鬥了嗎?
    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觸,追劇一時爽,一直追劇一時爽;但是相信有不少宮鬥劇迷都會感到疑惑,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除了伺候皇上,就只有勾心鬥角了嗎?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五更即起中國歷史延伸至清朝,各種制度已然趨於成熟、刻板。大臣們早在凌晨3點就會在午門外等候上朝,皇帝大概凌晨四點起床準備開會,妃子們作為枕邊人,自然也不敢、更不會想著睡到日上三竿。
  • 清朝帝王寵幸後宮妃嬪有固定流程,不能隨心所欲
    近些年活躍在螢屏上的清宮劇中,穿插著一些清代帝王「寵幸」後宮妃嬪的場景。劇中的皇上穿梭於美女如雲後宮的畫面,以及可以任意「寵幸」妃子的權力讓現在的許多男同胞們都心馳神往。之所以有著這樣的規定,一來必然是增進皇帝與皇后之間的感情,為天下夫妻做表率;二來,也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皇后在後宮之中的地位,便於管理後宮,維持後宮的秩序。畢竟在古代後宮之中,后妃地位的高低與是否獲恩寵有著很大的關聯,雖然皇后在名義上已經是後宮之主,帝王不忽視皇后,毫無疑問有利於後宮秩序的穩定運轉。
  • 《清平樂》官家董秋和後花園中相談甚歡,新妃嬪上線,張貴妃失寵
    《清平樂》官家董秋和後花園中相談甚歡,新妃嬪上線,張貴妃失寵。《清平樂》是由張開宙執導,朱朱編劇,王凱、江疏影、任敏、楊玏等主演的古裝劇。最新的劇情中又有新妃嬪上線了,這個人就是董秋和。董秋和是一個知書達理蕙質蘭心的姑娘,她有一雙巧手善於梳妝和調香。
  • 後宮御花園出的T恤,屬於中國人的Supreme來了
    慶系列的T恤,由 時物戀 和 故宮宮廷文化 聯名合作,和李寧一樣,做的是國潮。不只是潮流單品,還是傳統文化的延伸。國潮品牌攜手故宮打造宮廷文化T恤時物戀 fashion chain 是一個與全球頭部IP跨界、用心打造年輕個性潮流爆品的文創國潮品牌。北京故宮已經有600年的歷史,宮裡的世界是故宮的文創品牌,用潮流的方式展示古老的文化。
  • 皇上吉祥2大清後宮御花園玩法介紹
    皇上吉祥2大清後宮御花園玩法介紹。
  • 《上新了·故宮》開播 「御貓」加盟趣味十足
    一直作為別人鏡頭裡的「麻豆」的故宮如今終於主動出擊當上了「設計師」——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出品方身份打造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上周六正式開播。節目中,演員鄧倫、周一圍擔綱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跟隨故宮專家、品牌設計師一起進宮識寶、穿梭古今。首期節目向觀眾展示了神秘的乾隆花園,探尋暫未對公眾開放的倦勤齋的故事。
  • 探訪故宮西區慈寧宮:神秘的養老院,驚喜的雕塑館
    #故宮#故宮西線的部分宮殿花園是2015年才對外開放的,很多北京當地人都沒有去過。一般旅遊團為了趕時間,主線還走不完,哪裡會來這個地方,所以遊客不多。但是,你知道嗎,這裡就是宮鬥大劇的發生地,甄嬛們的戰鬥場,你確定不想來看看嗎?
  • 延禧:難怪魏瓔珞姐姐在御花園被玷汙,你看純貴妃做了啥噁心事
    但所有人都以為魏瓔寧是沒臉活在這世上,其實她就是被人陷害至死,還好有一個黑蓮花妹妹替她報仇,找出了真相,魏瓔寧的死分兩步:第一個:誘因,是因為弘晝醉酒後在御花園玷汙了她,被皇上趕出宮去。第二個:致死,當然這是裕太妃的手筆,裕太妃袒護自己的兒子,不允許弘晝有任何的謠言,想要殺人滅口。
  • 鄧倫、魏晨、郭京飛深度探秘故宮裡的鏡像傳奇
    本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就將前往建福宮花園、寧壽宮花園,探尋故宮裡的鏡像傳奇。一座位於紫禁城西北部,是乾隆登基之前生活過的區域;一座位於紫禁城東北部,是乾隆為退位所建的住所。兩座花園在建築形制、室內空間分割和使用功能上都是一一對應的。面對如「鏡像」般的兩座建築,即便是僅憑一張圖片信息就能聯想出物件具體方位的「故宮倫」鄧倫,也不免認錯了地點。究竟乾隆為何要在紫禁城建造兩座「同款花園」?
  • 如果你要帶娃來故宮,這裡有27個私藏攻略
    所以,我今天絞盡腦汁(主要絞盡了老師們的腦汁),為你選出了「27件來故宮一定要和娃做的事」,保證讓你離開故宮時,精神上收穫頗豐,身體上「累個半死」……全網獨一份,一定要收藏好!故宮官網目前故宮開放區域有限,只有前三殿、後三宮、御花園、慈寧宮等部分院落開放。珍寶館、鐘錶館等室內展廳、城牆等都沒有開放。
  • 古代皇帝後宮妃嬪等級、稱號、排名是如何劃分的?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許多人在讀到這句詩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白居易必定是用了誇張的寫作手法,因為三千人實在不是一個小數,光是記住三千張面孔就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事實上,在古代許多時期,皇帝後宮佳麗還遠不止三千人,因為後宮佳麗不僅僅包括了那些妃嬪,同時也包括了眾多宮女。
  • 【讀史】皇帝駕崩後,後宮三千佳麗歸何處?
    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幾乎都有一個龐大的後宮——從皇后到妃嬪到宮女,規模最大可以超過五位數,規模最小也得成百上千。人有生老病死。皇帝雖然美其名曰「萬歲」,但實際上不過百年,就免不了離開人世。皇帝死了之後,他那龐大的後宮依然存在,後宮美女們都去哪裡了?無非有以下幾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