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園林幸接近,一為到柴扉。"——岑參《送四鎮薛侍御東歸》
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由於我們出生在這裡,祖國養育了我們,這方水土孕育了我們,所以,我們油然而生了一種感情,這便是愛國之情。愛國情自然流露,只要別的人說我們國家,我們一定第一個站出來辯駁。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愛國之人,他們有的人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有的為祖國貢獻自己的技術,甚至有的人,還為偉大祖國犧牲了生命。
這些愛國人士,不管從事什麼職業,不管處於什麼地位,他們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解一個愛國人士的故事,雖然他已經加入了其他國家的國籍,但是他的心一直惦念著自己的祖國。他的姨媽在去世之前,給了他一張紙,讓他去尋找祖上流傳下來的國寶,他並未將這些國寶據為己有,而是捐獻給了國家。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趙泰來和姨媽相依為命
1954年,趙泰來出生於廣東東莞,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伍廷芳是其外祖父。小時候他家境優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好景不長,15歲他的父母去世之後,他便家道中落了。父母去世之後,並未留什麼錢在家裡,趙泰來很快就坐吃山空,後來沒辦法只能投奔自己的姨媽。姨媽落戶在中國香港,家境富裕,而且也很喜歡趙泰來,從此二人相依為命。
趙泰來十分喜歡畫畫,後來更是拜了畫家趙少昂,成為他的關門弟子。在香港的日子雖然很寂寞,所幸有姨媽的陪伴,姨媽未曾婚配,亦未曾有子女,趙泰來十分乖巧靈動,於是,姨媽便將趙泰來當作親生兒子來養育。趙泰來曾問姨媽為何不結婚,姨媽說自有原因,她還說不需要結婚,有趙泰來陪伴就好了。於是,二人的感情愈發深重,說是母子,一點都不為過。
姨媽留給她一張藏寶圖
和姨媽相處了多年,姨媽年老患病,趙泰來一直陪伴在病榻前盡心照顧。姨媽臨死之前,將一張紙交到了趙泰來的手裡,她不允許趙泰來現在打開,一定要等她咽氣了再說。趙泰來傷心不已,姨媽臨終交代的事情,他一定會遵守。姨媽還交代,這張紙不能讓別人看到,趙泰來很好奇,不過他再好奇也沒有打開。不久姨媽去世了,辦理喪禮後,趙泰來想到了那張紙。
1981年,趙泰來在香港繼承了姨媽留給他的房產,房子裡還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收藏品,件件都很昂貴!趙泰來打開了這張紙,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這張紙,儼然是一張藏寶圖,說在英國某個莊園裡面藏著大量的中國國寶。趙泰來半信半疑,一個人前往倫敦,想要找到這張紙上所記錄的莊園。他本來以為,紙上所記錄也許並不是真的,結局實在讓人覺得震驚!
琳琅滿目的珍寶令他傻眼
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講述了男主角從監獄逃出來之後,尋找到寶藏,從而復仇的故事。趙泰來一個人在倫敦尋寶,頗有一番基督山伯爵尋找寶藏的感覺,而他真的找到了寶藏,在英國的某一個莊園的地窖裡。地窖裡大量的收藏品,琳琅滿目地擺在那裡,讓趙泰來看得眼花繚亂。這些收藏品沒有特殊的類別,玉器、瓷器、書畫作品等等,件件都是屬於國寶!
這些收藏品的來源,應該來源於伍廷芳,伍廷芳是趙泰來的外祖父,是姨媽的父親。伍廷芳是我們近代中非常有名的外交官,是一個名聲赫赫的人物!伍廷芳一生最愛的便是收藏,這些收藏應該全都來自伍廷芳吧!趙泰來小心藏好了地窖裡的寶貝,如果被賊人發現了那就糟了,趙泰來一直隱瞞著寶藏的秘密,甚至連他的妻兒都沒有告訴,越少人知道,就會越安全!
為了守護這些中國的國寶文物,1992年,趙泰來加入了英國國籍。這些寶藏個頭都不小,想要帶回中國來並沒有那麼容易,如果有了英國的身份,就相對容易得多。趙泰來用了10年的時間,將這些收藏品,一件一件全部帶到了中國。趙泰來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說過自己帶國寶回國的事情,他都是自己人肉運輸,一件件帶回來了,每次往返,都會耗費他大量心神。
為祖國捐獻6000多件文物
趙泰來運回中國的收藏品,其實都是屬於中國的文物,這些文物對於中國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當然,他們的價值也是不菲的,文物很難用價值去定義,但是趙泰來所帶回來的文物必然是不低於10個億的。姨媽用自己的不婚去守護這些國寶,但是,趙泰來卻使用另外一種方式去守護國寶。這些文物放在自己手裡,發揮不出文物的價值,如果上交給國家才有意義。
如果將這些文物上交給國家,會有專門的專家研究和守護這一批文物。於是,趙泰來將這一批從英國運回來的文物,全部都上交給了國家,一共捐獻了6000多件。這裡面有瓷器,有書畫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歷史上非常知名的文物。趙泰來一點不後悔將文物捐出去,他覺得捐出去,他覺得上交才是文物最好的去處。趙泰來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豁達,他值得我們尊重。
結語
有少部分人不理解趙泰來的行為,這部分人只看得到自己的利益。這麼多文物,個人肯定是沒有辦法守護的,這些都是中國的國寶,理應上交給國家。我相信,國家一定會好好保護這些文物的,它們對於研究中國歷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蘇軾在《滿庭芳》中說:"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人生在世,並不完全都是利益,生命的長度我們難以控制,但是生命的寬度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參考文獻:
《送四鎮薛侍御東歸》《滿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