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色光-投資有道
近日,「陽光系」的江蘇陽光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函》,聚焦媒體質疑的財務操縱、利益輸送等問題。在股價下跌了近30%之後,2021年1月13日,江蘇陽光終於發布了澄清公告,但仔細回顧公司近幾年的業績和財務狀況,不難發現在其「陽光」的背後,還存在重重隱患。
被質疑操縱業績,江蘇陽光終於正面回應
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江蘇陽光,證券代碼:600220.SH)是成立於1994年的一家毛紡織企業,於1999年上市,主要從事精紡呢絨面料、毛紡、電汽的生產和銷售。
2020年12月28日,江蘇陽光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監管工作函》,上交所關注到近期媒體報導的一篇名為《財務詭計操縱業績,對外持續利益輸送,江蘇陽光暗藏殺機》的文章,該文章質疑江蘇陽光存在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不充分、控股股東通過關聯交易侵佔公司利益、債務風險高、關聯方陽光時尚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服飾」)業績披露不準確等問題。針對相關質疑,上交所發函要求江蘇陽光進行說明。
該篇文章發布於2020年12月22日,截至澄清公告發布前(1月13日),江蘇陽光的股價總體呈大幅下跌趨勢,由最高3.16元/股跌至最低2.18元/股,跌幅達29.49%。
(數據來源:Choice)
1月13日收盤後,江蘇陽光終於發布公告,對質疑和問詢進行了回復。
首先,針對被質疑的存貨周轉率以及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相關問題,江蘇陽光回應稱,2017年至2019年公司存貨周轉率分別為2.16次、1.95次,以及1.77次,與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相比處於中間水平。同時,庫存商品面料、原材料羊毛和羊毛條的2019年期末可變現淨值均高於帳面價值,不存在減值跡象,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由此,公司認為其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是合理的。
其次,江蘇陽光認為,其與陽光服飾的關聯交易並未損害公司利益。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關聯交易金額分別為5.67億元、7.23億元、7.07億元、2.1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36%、29.87%、30.10%、27.65%。至於對陽光服飾銷售的部分產品單價較低的問題,公司則稱是因為採購批量大、運輸距離短等原因。
應收帳款方面,江蘇陽光披露,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6.97次、6.33次、4.94次以及2.00次,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處於中間水平。至於陽光服飾的應收帳款,公司表示壞帳損失風險較小,2019年相關壞帳準備計提充分。
此外,江蘇陽光還被質疑存在負債規模較大等問題。而公司回應稱,其目前的有息負債規模合理,不存在流動性風險,財務風險可控。
最後,上交所還問及海外投資事宜。江蘇陽光曾於2016年4月審議通過設立子公司陽光衣索比亞毛紡織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埃塞」)的事項,總投資3.5億美元,預計建設期1年。然而,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該項目建設期超出原預計期限,已建產能和原方案投資產能也存在差異。截至2019年12月份,公司為該項目投入4.69億元,但該子公司已於2020年8月停工停產。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陽光埃塞總資產為3.95億元,淨資產為3.59億元,實現淨利潤-1190.24萬元。
「陽光系」的一縷殘陽,江蘇陽光身上包袱確實不輕
上交所監管函所涉及的這些問題從江蘇陽光自身的經營和財務狀況中也能看出一絲端倪。
從財務方面來看,江蘇陽光2017年至2019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1.51億元、24.20億元、23.4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1億元、1.36億元、0.70億元,歸母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15億元、1.27億元、0.57億元。而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僅實現營業收入13.54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1.72%;歸母淨利潤為-0.10億元,同比下滑達111.95%;實現歸母扣非淨利潤-0.1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了119.11%。由此可以看出,自2018年度以來,公司營收規模逐漸減小,盈利能力也持續減弱。
此外,江蘇陽光的資產負債率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2017年至2019年分別為50.91%、49.92%、51.28%。而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總資產49.28億元,總負債已達25.85億元,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上升至52.46%,負債壓力逐漸擴大。其中,公司短期借款也呈較快增長,2017年至2019年末分別為12.38億元、13.47億元、17.36億元,2020年上半年末增至18.59億元。
股東方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前4大股東,包括控股股東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陽光集團」,持股9.98%)、陳麗芬(持股8.31%)、鬱琴芬(持股8.09%)、孫寧玲(持股5.14%)所持有的股份均已質押,合計持股比例約為31.52%。而查閱近年公告,我們發現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股權質押已曾連續多次質押、解押、再質押,目的也多為獲取銀行融資擔保,並以此來補充流動資金,公司資金壓力可見一斑,這不免讓人擔心公司是否在靠股份質押融資獲取的新借款來償還前期的舊借款。
不論公司如何回應質疑,江蘇陽光近年來不斷擴大的負債壓力、逐年遞減的營收和盈利都是不爭的事實。
值得注意的是,控股股東陽光集團由陸克平創建,「陽光系」是對陽光集團旗下產業的代稱。據披露,目前江蘇陽光的大股東鬱琴芬(現為陽光集團法定代表人,與陸克平為夫妻關係)、陳麗芬(現任江蘇陽光董事長及總經理)等均為陽光集團的一致行動人。
陸克平原為江蘇四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四環生物,證券代碼:000518.SZ)實控人、江蘇陽光實控人、陽光集團董事長等。但在半年以前,陸克平由於在四環生物、陽光集團等公司的經營與管理中存在眾多違規違法行為,已被證監會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並處巨額罰款。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20年5月18日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顯示,陸克平曾通過控制19個帳戶違法持續交易四環生物的股票,並不晚於2014年5月23日成為四環生物實際控制人。然而,在四環生物2014年至2018年度的各期報告中,仍虛假記載「無實控人」,甚至隱瞞了陸克平與四環生物內部眾多人員的關聯關係等,而四環生物子公司新疆愛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陽光集團子公司江蘇陽光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之間存在的多起關聯交易也未被披露。
既然「陽光系」此前已經有了信披「黑歷史」,那麼作為「殘存上市資產」的江蘇陽光,其信披是否能被投資者、市場以及公眾信服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