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衝動寫一篇劇評是因為看到有人說,小董的最近的角色模式化了,演技沒有以前那麼靈了,想給小董說幾句話。
首先說他模式化這個事呢,他在小大夫之前的作品不是脫單告急,是刺殺小說家,再前面是大江大河。事實上脫單告急是小董很久以前拍的作品了,只不過積壓了很久才上映。
宣傳脫單的時候小董說,接那個電影是因為從來沒有人找他演喜劇。其實算上小大夫這部輕喜劇,他也才兩部喜劇類作品而已。
脫單告急裡的何曉陽,和這一部裡的郭靖,是同質化的角色嗎?我覺得不是的。何曉陽其實是一個挺正經的角色,仔細看脫單會發現大部分設置的笑點都不在何曉陽身上。
大江大河裡的小楊巡,和郭靖是同質化角色嗎?其實也不是的。楊巡總是滿臉堆著笑,到處喊哥哥打關係,那不是幽默,是為了適應生活練就的八面玲瓏,心裡實際是一個很苦的人
郭靖才是小董演繹的第一個骨子裡透露著機靈幽默的角色。小董本人是一個有趣又無趣的人,他有時很有梗有時又少年老成很難聊,但他懶懶的絕對不話嘮。而小大夫劇裡大家也可以看到了,郭靖的可愛勁兒,機靈勁兒,活潑好動蹦蹦跳跳,人物特色挺鮮明的。所以說他這演的不靈動嗎?我覺得還挺靈。
要說角色同質化,我倒覺得小董早幾年總演的青春片才全是同類型角色。青春派,少年班,六弄咖啡館,甚至是脫單告急。雖說人物性格各異,但本質上都是高中生大學生談戀愛那點事,他演繹起來倒是差不多的。六弄之後他似乎有在轉型的意思了,大江大河演上個時代,刺殺小說家演玄幻,小大夫都市輕喜劇,再加上現在在拍的誰是兇手懸疑劇,其實都是完全不同類型的角色,最起碼也已經是成年的角色了
可能山河故人,德蘭一類的電影,更容易得到觀眾對於演技的認同。但也不能說演個輕喜劇,演個沒什麼深度的現代劇,就沒法證明演技吧。關鍵還是看角色完成度
刺殺小說家的表現如何還要等上映以後再看,不過看導演採訪,我對他還是充滿信心的。大江大河已經播完了大家也都看到了,我自己是看大江入坑小董的,我覺得小楊巡演的還是可圈可點。這部小大夫,小董的郭靖也是自然又可愛。
當然演技評價有時是一個很主觀的事。你可以說他大江裡演的不如王凱,小大夫裡不如劉敏濤,甚至再早前的電影裡每一部都不如跟他對戲的演員,但你應該能承認董子健的演技一直比較穩定,並且保持在同年齡段演員裡,起碼是相對不錯的水平線上的。
坦白說小董最初進組拍小大夫的時候我挺不開心的。雖說我是因為大江粉上他,但我還是希望他多拍電影,對於他這種拍過一次電視劇就著了魔不停的接電視劇的選擇我挺不滿意的。但是小大夫,比我想像中好看。我有時覺得他過去拍了太多文藝的,憂鬱的,慘兮兮的角色,還挺想看他演這種輕鬆自在,又溫柔又萌又體貼的角色的。甚至反而會覺得,演了郭靖以後他可以駕馭的角色範圍還更寬廣了些。
深夜碼字,想到哪說到哪,抱歉可能寫的有點混亂。加入豆瓣以來的第一篇長評就獻給我的小董了~看郭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