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是一份職業。它的獨特之處在於,離鮮花和掌聲太近,容易陶醉;離聚光燈和熱搜太近,容易迷茫。
如果演員輕而易舉地觸及光環和榮耀,請稍微停留一下,捫心自問:這些真的完全屬於你自己嗎?一部作品的成功,凝結的是無數人付出的努力和辛勞,演員只是離光環最近的那個人而已。演員的身後,是長長的隊伍,長長的道路……」
近日,演員王勁松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關於演員的一席話引發網友熱議。在這段談話中,王勁松對演員這份職業的解讀深入人心,其關於熱搜和演員關係的評論也引起了人們討論。
離熱搜太近,對演員來說是好事嗎?
一些人認為,微博熱搜本來就不能作為評判演員紅與不紅的標準,這從經常「住」在上面的一些演員身上就能看出端倪——「用錢堆出來的曝光能叫紅嗎?」也有一些人懷念取消熱搜的那段日子——「用戶體驗急速上升。」
可見,對於不是熱搜受眾的普通用戶來說,熱搜不僅不能為他們帶來優質體驗,反而惹人厭。那麼,對時常登上榜單的演員來說,熱搜又意味著什麼呢?
頻繁上熱搜是個技術活,不論演員還是其背後整個團隊,都得做好被審視的準備。
畢竟,輿論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不可控性」。當演員脫離以往曝光的舒適區,頻繁出現在受眾更廣泛的熱搜榜單,就意味著隨時可能需要進行危機公關。
輿論固然會被引導,但吃瓜群眾總能從中找到不一樣的角度,無死角地進行深扒。對當下輿論場上的一些吃瓜群眾來說,捧一個人遠沒有毀掉一個人更有成就感。
但演員也是肉眼凡胎,又有幾個人能夠經得住這種顯微鏡式掃描?當人們發現該演員與自己心中的完美形象相差甚遠之後,便會將槍口逆轉,迅速形成輿論上的倒戈。
最近爭議頗大的萬茜便有著這樣的煩惱。
她抱著「不想紅」的心態參加了自帶熱搜體質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又因為「人淡如菊」的節目表現收穫了不少觀眾的喜愛。但隨著登上熱搜的次數增多,爭議也隨之而來。
事實上,在萬茜被人們讚美的日子裡,便一直有著不同的聲音存在。
有人說她真「裝」,有人說她虛偽,而這些爭議都隨著節目的播出慢慢匯聚成了一條大河。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三次公演結束後,萬茜組獲得第一,但網友們卻吐槽萬茜的舞蹈中有一個摸腿的動作太過「油膩」。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萬茜「舔手」的動作也再次讓一些網友批為「油膩」。
節目中的動作被無限放大,節目外也爭議不斷。
7月26日,萬茜在微博上發布了同組人員的非舞臺訓練室版本視頻,卻被隊友袁詠琳留言,「這版本我好像帶那個沙袋沒怎麼跳出來。只穿運動內衣好害羞。」
就這樣,萬茜又被網友質疑發同組的物料卻不經過其他姐姐的同意,選擇的版本上也有「獨美其美」之嫌。
不僅如此,萬茜的經紀人在微博上所髮長文也被網友們一字一句地檢查,進而發現其更多的「槽點」。
於是,採訪時「不想紅」的金句在人們耳中有了不一樣的含義,主持人的反問被網友稱為「現場打臉」……儘管節目還未最終成團,萬茜的熱搜之路卻走得磕磕絆絆,在質疑與回應之間疲於奔命。
本來可以隨性的舞臺發揮得考慮大多數人的觀感,本來可以含糊的說辭得字字斟酌。這或許就是演員頻繁上熱搜前得先學習的第一課吧,與自己的業務能力反倒關係不大了。
正如王勁松所言,離熱搜太近的演員可能是迷茫的。有的人對千篇一律的讚美自我陶醉,有的人對四處圍剿的辱罵有口難辯。無論哪種,熱搜對演員這個職業來說都幫助有限。
前者或沉迷於假象,或忽視優秀作品背後其他人的努力;後者則患得患失,被消耗了太多精力。我們見證過一些演員在擺脫了「熱搜體質」之後日漸下沉,淡出公眾視野,也看到有的演員打開了另一片天地。
鹿晗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身為「初代頂流」,他卻在人氣如日中天之時公開戀情,被很多人認為是「作死」的舉動。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從微博不斷掉粉,到熱搜次數猛減,鹿晗的發展仿佛就此進入了一個2.0時代。這其中既有新生代小生後來居上的緣故,卻也與當初他公開戀情的決定脫不了干係。
彼時,鹿晗被不少人嘲為「糊了」。
但事實上,在沒有熱搜加持的日子裡,終於不用再被網友拿著放大鏡找槽點,鹿晗反而像是找到了發展新方向,甚至在以直男為主的虎撲等社交平臺收穫了不少粉絲。究其原因,無非三點。
首先,鹿晗當初冒著粉絲脫粉的風險公開戀情,幾年沒有發生情變,甚至還「熬死」了有名的微博粉絲「鹿晗關曉彤分手了嗎bot」,並迎來了對方的道歉。曾經粉絲眼中的黑點變成了如今路人眼中「非常爺們兒」的行為。
其次,鹿晗較為紮實的球技和在解說臺上所展現出來的基本功也得到了球迷們的認可。
第三,由他主演的《穿越火線》的播出,更讓他在直男群中好感度猛增。很多人認為,儘管他在劇中的演技仍略顯稚嫩,但出演一個「自毀形象」的小鎮青年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他對表演的態度。
事實上,這些特質在他以往的身上未必就沒有,只不過在熱搜對藝人黑點的全方位捕捉下,優點被淡化了,甚至成為了槽點。
因此,熱搜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幫助藝人提高身價,也能讓他們陷入迷茫。
所謂距離產生美,與其在熱搜下看千篇一律的「水軍式」讚美和偏離主題的惡意攻擊,不如離它遠一點,才能發現觀眾對自己那些樸素卻又言之有物的評價。
就像王勁松去年在上海電視節上的演講中所說的那樣,「演員是一個被誤解很多的職業,希望大家在看電視之餘了解到,這個職業不僅需要天賦,也需要很艱辛的付出,而演員只有用作品為自己正名。」
本質上,熱搜都是過眼雲煙,是吃瓜群眾打發無聊時光的八卦大本營。只要萬茜持續輸出好的影視作品,她就糊不了。而鹿晗的耕耘之路,也不會因為離開熱搜就一帆風順,坐標系只能用作品來確立。
一句話,熱搜只對不想靠專業吃飯的人有意義。對於真正演員來說,熱搜什麼都不是。
【文/午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