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早上9點
@中央氣象臺 發了一條微博
短短幾個字,但份量十足!
今天上午8點
今年第1號颱風「尼伯特」生成
這意味著
史上最長的「颱風空窗期」結束
今夏颱風季正式啟動!
這個颱風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下面日報君就給大家分析分析
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颱風起編信息】:今年第1號颱風「尼伯特」(熱帶風暴級)於今天(3日)上午8點鐘在美國關島以南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上午8點鐘其中心位於我國臺灣臺北東偏南方約3070公裡,北緯8.8度、東經145.0度,8級(18米/秒),1000百帕。
颱風的名字「尼伯特」(Nepartak)來源於密克羅尼西亞,意思是:著名的勇士。
今天上午8時颱風所在位置(猛戳看大圖)
關心颱風走向的朋友,可以猛戳→→http://typhoon.nmc.cn/直達中央氣象臺的颱風網查詢。
根據中央氣象臺今天10:20最新預報,颱風「尼伯特」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轉西北方向移動,4日以後移速將有所加快,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48-55米/秒,15-16級),並逐漸向我國臺灣到華東沿岸靠近。3日白天至6日白天,「尼伯特」對我國海域無影響。
說到颱風,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奇怪,一直到今天之前,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洋面上一個颱風也沒有出現過。往年的颱風季一般從5月份就開始了。
去年的這個時候,颱風編號已經排到了9、10、11
初臺出現得這麼晚,跟這次厄爾尼諾關係非常大。
根據歷史數據統計,一般每年首個颱風形成是在3月下旬。在多數厄爾尼諾年次年,颱風較常年生成的時間偏晚、總數偏少、強度略偏弱。例如:
1983年首個颱風生成日期是6月25日
1973年首個颱風生成日期是7月1日
1951年以來最晚生成的首臺是1998年的「妮蔻兒」,7月9日生成,隨後在臺灣和福建登陸。
因此,今年颱風生成時間為1951年以來第二晚!
對於久經「烤驗」的廈門人來說,或許在盼望著一場颱風來敗敗高溫的「囂張」氣焰。按照目前的估計,下周的後半周,它會經過臺灣東部海面往東海方向移動。不過,隨著時間的靠近,雲團的發展和路徑還是有可能出現大變化。
所以,這個颱風能不能給我們帶來清涼,目前還不能確定。
不過,根據民間氣象組織@中國氣象愛好者 分析,這個颱風可能會減弱長江一線的暴雨雨情。
6月30號到現在,長江一線暴雨傾盆,全線告急!從貴州、重慶到江蘇,降水量大範圍100-250毫米,湖北省、安徽省有些地方300-500毫米,100毫米以上的面積約21萬平方公裡!
湖北麻城
湖北鄂州
安徽巢湖
這暴雨,到底怎麼才能停?
第一,讓副熱帶高壓走,這不現實。副熱帶高壓現在就應該在這裡。
第二,把西南季風吸走,這樣即使副高在,也沒水可下了。
還真有這麼一個吸星大法師,就要來吸走西南季風,它就是今天誕生的第一號颱風尼伯特。6號,它靠近臺灣時,西南季風會被它大量搶走。同時,尼伯特逼迫副熱帶高壓北抬,長江一線的雨勢有望全面減弱。
6號形勢,可見尼伯特已經搶走了很多西南季風水汽,長江流域降雨減弱。底圖來自美國數值的雲圖模擬
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尼伯特是一個來意不善的颱風。現在西北太平洋海水溫度非常高,尼伯特的強度和路徑,恐怕會出乎意料,對尼伯特的防禦,恐怕又是一場辛苦的戰鬥。
全國有很多同胞因為這些天災,已經連續幾個星期沒有休息。在此,日報君向你們致敬,在這個不平凡的汛期,你們都要好好的!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綜合@中國氣象臺、中國天氣網、@中國氣象愛好者、廈門日報等
編輯:王望 值班主編:林燕貞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暱稱更多資訊請猛戳閱讀原文下載廈門日報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