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影人|KILL THE X——《全民公敵》與網絡暴力

2021-02-15 37 Degrees Celsius

本來只想寫第一部分,然而寫著寫著出現了這個第二部分。言論自由是個非常宏大的話題,只能聊一些基本認識。

或許是因為個人主義和言論自由的傳統,《全民公敵》針對網絡暴力設想的是個人處以私刑、每個網暴者承擔言行帶來的後果,而不是國家予以管制(不過影片中也有批評網暴者對言論自由的理解)。現在聊聊後者。予以管制,那就是限制言論自由,常見的形式有設置敏感詞、撤銷話題、註銷帳號等等。

同所有現代個人權利一樣,言論自由的本義是為了保護個人面對不平等主體(主要指政府)時的權利,指公民自由發表言論或通過其他方式進行表達的權利。

言論自由的理想價值是很美好的。愛默森認為言論自由的價值有四點:

確保個人的自我成就。(人有表達的需求,需要表達的空間;一部分人的志業在於表達,比如藝術創作者、學者。)

增進知識、發現真理。(密爾《自由論》:讓意見沉默的特有弊害,就在於剝奪了人類共同的利益。它不僅剝奪了持有某種意見的人們的利益,還剝奪了反對那種意見的人們的利益。因為,如果那種意見是正確,那麼人類就被剝奪了拋棄謬誤、獲得真理的良機;而即使那種意見是錯誤的,他們也會失去幾乎與此同樣重大的一種利益,即:通過真理與謬誤的對決,從而進一步認識真理、擁抱真理的利益。)

確保社會全體成員參與各種「社會性決定的形成」。(社會契約論構想中「公民同意」的基石就是言論自由。)

維持一個社會中不穩定的健全分化和必要共識之間的平衡,實現一個更融洽和更穩固的共同體。(少數群體、弱勢群體的發聲能被主流群體聽見,進而觀點相遇、發生碰撞、進一步融合、進步。)

然而,在網際網路普及、社交平臺中心化的環境下,議論的對象不止於原先設想的國家政策、政府官員,還有地位平等的個體,甚至更多的情況是平等主體。輿論在私對抗公之外,出現了私對抗私的情況,許多人表達時,會侵害他人的隱私和名譽,也會損害他人的心理健康。個人自由的邊界是他人的自由,對言論自由的限制隨之誕生。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上限制言論自由的主體是比個人強大無數倍的國家,因此需對限制加以限制,也就說,需要明確前一限制的合理界限。憲法學的主流觀點認為,對限制的限制有以下原則:

明確性原則,即對於言論自由的限制,法律必須做出明確的規定。

但當某一言論具有明顯且現實的危險時可以採取事前抑制。(第2條原則的但書)

這其實是在說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如何才是正當的,但我知道有人並不在乎正當性,而是關注實際的效用。

其實愛默森提出的4點價值中,1、2、4點都是言論自由的效用,只有第3點關乎社會決定的程序正當性,我個人相信言論自由有成就個人和去偽存真的作用(第1點和第2點),但懷疑它能否維繫社會群體之間的融洽關係(第4點)。其中,成就個人其實很好理解,藝術創作者們因為題材、用語等方面的限制,被迫自我閹割、戴著鐐銬跳舞,甚至於許多人失去創作的樂趣,忍不住問:「創作是不死,可它該怎麼活?」這樣的事情足以提醒我們言論自由對於個人表達來說意味著空氣、水、土壤這些基本的、賴以生存的物質。所以在這裡,我只想聊一聊言論自由的第3點價值,它往往涉及這種情況——人們為了某種和諧穩定,貶低言論自由帶來的爭論、混亂。

以下這些觀點都相當常見,「在網上跟風發言的人怎麼可能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這麼多人怎麼管得過來,只有一刀切禁止」「敏感詞是很煩人,但也減少了侮辱性詞彙」「不信謠不傳謠,不能引起社會恐慌」。

支持這種觀點的一大理由是,網民們缺乏分辯能力,因此需要事先審查表達內容,剔除不好的部分,以防傳播擴散。然而,成年人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或許是因為娛樂至死消解嚴肅,或許是教育缺乏相關訓練,或許是個人對此漠不關心,或許是其他的什麼原因,唯獨不可能是因為言論自由,因為只有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中這一能力才能得到訓練。既然不是因為言論自由,那管制言論就不會在根本上起到改善輿論環境的作用,它只會帶來表面的和諧(這種和諧是荒蕪且虛假的)和更長久的愚昧。

或許有人會說,表面的和諧若能維持也是好的,撕開這種和諧勢必會引起混亂。

確實,言論自由的本義不是維持和諧,而是追求真理。由此它才不阻攔任何一種聲音,它認為,只要有聲音,那麼就應該被聽見,被聽到後它會被接納或反駁;若一種聲音有道理,那麼隨著這樣被接納和反駁的過程,隨著聽到的人越來越多,它就會越來越大聲——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然而從中可以見到持續改進和發展的希望。許多人批判網友們被營銷號帶節奏,可如果沒有言論自由,連反節奏的可能性都沒有了,畢竟被帶節奏時,人們都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只有出現多種事實描述或價值判斷,哪怕立場先行,人們才有判斷真假的多種材料。

這一過程確實充滿了混亂和懷疑,可它也是人們運用自身理性去分辨、判斷、接近真實的過程。

而管制之下的和諧,前面提到了,是荒蕪且虛假的。荒蕪在於,它只有一種聲音;虛假在於,當只有一種聲音時,人們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發出這種聲音都不可查了,這種聲音就喪失了真實的意義、變為噪音。如《發條橙》小說作者安東尼伯吉斯所說,「徹底的善與徹底的惡一樣沒有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選擇權」,有選擇時才可能有真實的存在。

相關焦點

  • 《黑鏡之全民公敵》:編劇親身經歷,網絡暴力的黑暗,你想像不到
    《黑鏡之全民公敵》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因失誤言論而遭受網絡暴力的故事。故事一開始,專欄作家喬·鮑爾斯因為撰寫了一篇包含爭議的文章,而引起公憤。網絡上,網友會謾罵她;生活中,也會有人騷擾她。喬·鮑爾斯沒有太在意,淡定地翻看著網絡評論。突然,鏡頭給了「#Death To喬·鮑爾斯」這個網絡標籤一個特寫。
  • 當「流量偶像」成為「全民公敵」,是時候遏制「暴力」造星了
    「流量偶像」及其背後的一整套畸形商業生態,正在成為「全民公敵正播出的綜藝《演員請就位》中,對於流量明星和演技派誰更有資格獲得代表演技最高評級的「S卡」,不僅節目裡嘉賓導演「吵」上了,網絡上普通觀眾和偶像粉絲也爭論不休。幾乎同期,接連有流量偶像因父母被曝出債務信用危機,不但令自己此前「富二代」的人設崩塌,更因缺少擔當作為遭遇公眾質疑。
  • 當「流量偶像」成「全民公敵」是時候遏制「暴力」造星了
    正播出的綜藝《演員請就位》中,對於流量明星和演技派誰更有資格獲得代表演技最高評級的「S卡」,不僅節目裡嘉賓導演「吵」上了,網絡上普通觀眾和偶像粉絲也爭論不休。幾乎同期,接連有流量偶像因父母被曝出債務信用危機,不但令自己此前「富二代」的人設崩塌,更因缺少擔當作為遭遇公眾質疑。
  • 文匯時評|當「流量偶像」成為「全民公敵」,是時候遏制「暴力」造星了
    「流量偶像」及其背後的一整套畸形商業生態,正在成為「全民公敵」。圖源:視覺中國最近的娛樂熱門話題仍圍著「流量偶像」爭議打轉。正播出的綜藝《演員請就位》中,對於流量明星和演技派誰更有資格獲得代表演技最高評級的「S卡」,不僅節目裡嘉賓導演「吵」上了,網絡上普通觀眾和偶像粉絲也爭論不休。幾乎同期,接連有流量偶像因父母被曝出債務信用危機,不但令自己此前「富二代」的人設崩塌,更因缺少擔當作為遭遇公眾質疑。
  • 《全民公敵》導演託尼·斯科特自殺身亡
    據國外媒體報導,《全民公敵》《壯志凌雲》等影片的導演託尼·斯科特,即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兄弟於洛杉磯當地時8月19日周日下午從聖佩德羅的文森特·湯瑪斯大橋跳下,自殺身亡。享年68歲。
  • 英國「乳神」因太性感成全民公敵(1/5)
    原標題:英國「乳神」因太性感成全民公敵(1/5)   凱莉-布魯克(Kelly Brook)被譽為50年來最性感的英國女星。近日,她的2015最新年曆曝光,性感出鏡十分誘人。  這位被譽為全球最性感的女星在小學時代卻是一個大胖妹,幼時的凱莉-布魯克更被人謔稱「小象人」,機緣巧合之下,凱莉-布魯克認識當時健美界非常出名的導師詹森,而詹森就提議她以拳擊來減肥。
  • 近一年過去,「全民公敵」的周琦不再躲了
    賽後有聲音說,周琦毀掉了一批人的夢想。當時幾乎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最後關頭頻出失誤的他,這位中國籃球的未來之星頓時成了「全民公敵」。翻開周琦的微博,男籃世界盃時期的一條微博評論數如今已經達到19萬。毫無懸念,打開之後,撲面而來的是各種指責與謾罵。
  • 謀略戰防守章魚影響體驗,玩家想出曝光拉黑至「全民公敵」的狠招
    為了大家都能在活動期間拿下最高獎勵「20星運動」這個想法一經推出就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但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dnf有那麼多玩家總有幾個不想參加活動的,於是針對這些玩家就有人想出了「制裁方案」,那就是將在排位賽中放章魚的玩家都掛出來,甚至拉黑他的冒險團使其成為「全民公敵」。
  • 蔡徐坤:「全民公敵」之路
    ,起初只是周杰倫粉絲抗議,很快這件事變成了全民狂歡。還說才藝俱佳的人,應該走藝術的道路。「你將來的藝術成就將遠遠超過媽媽」。因為「你是為藝術而生的人,生來的演員相」。「你是會閃光,有魅力的人」。全民公敵
  • 蔡英文點了一把火,或成全民公敵
    民進黨或成全民公敵   自從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進口之後,臺灣民意已經朝著不可收拾的趨勢去發展。  文丨葉風 審丨陳城  本文由《臺海新觀察》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大公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
  • 追影
    追影【作者簡介】璐 瑤本名:宋玉芳,曾用名:路遙,芳欣  ,微信名:Beryl,黑龍江人  ,中國當代詩人,作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學會會員。是一個堅守真誠與自我,相信文字力量的人,相信明天。做一個清雅的小女子。有自己的文學平臺 。
  • 身價過百億的吳尊,堪比小說男主,卻把老婆寵成了「全民公敵」
    文/花花情感站(歡迎分享轉載)不要做那種只能對自己哭泣的人,記住只要用力呼吸就能看見奇蹟。娛樂圈中長得帥的男明星數不勝數,而他們許多為了自己的事業都顧及不到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在現實生活中也是,許多人為了事業的成功,忽視了家庭的重要性,他們幾乎都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家庭,和妻子孩子之間缺少溝通,但吳尊卻恰恰相反,不僅顧家還很愛自己的老婆,讓許多女生羨慕不已,紛紛感嘆:「這不就是小說男主的劇本嗎?」
  • 豐巢成全民公敵?所有人都反對豐巢,大家真的只是差那五毛錢嗎?
    在抵制收費的人群中,不少人向記者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快遞櫃是否屬於遞送過程的一部分?「快遞櫃本身就是快遞公司投資成立的一項服務,用戶在遞送物品時已經繳納了快遞費用,如今快遞不送到家只放在豐巢已經屬於減少服務,怎麼還可以雙向收費?」杭州市民王先生認為,這一操作並不合理。
  • 網際網路公敵肖戰
    >網際網路從來不缺公敵。他們都曾經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成為全民攻擊的對象,很快又在新梗出現後無人問津。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在將近半年的時間裡,無數全民公敵來了又去。只有肖戰,永遠是黑名單上的頭名,網友們對他的仇恨和爭議絲毫沒有減退的跡象,直到今天。
  • 「頭號公敵」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頭號公敵, 這個短語的含義是:public enemy number one 頭號公敵,全民公敵The pharmaceutical
  • 全民公敵攜程
    此前,也有名人在微博上噴過攜程,但這次攜程遭遇了更嚴重的危機——攜程派人去涉事酒店調查,企圖通過賠償解決問題,但遭到王志安拒絕。10日晚間,王志安又在微博上表示,已經拿到攜程後臺競價排名的證據,準備寫出來。微博CEO來去之間轉發王志安的微博評論說:「這不是撞槍口,這是撞炮口。」
  • 從熒幕公主淪為全民公敵和資本玩物 安妮海瑟薇只用了一張臉
    然而就是這個時時刻刻精緻的像公主的人,她精緻的樣貌卻成為美國的全民公敵。不知道從哪一部電影開始,人們對像公主的她已經不再是喜愛,而是黑,使勁黑。覺得她唱歌是做作,跳舞是炫耀,飾演公主的角色是矯情,認為她是一個花瓶,毫無演技,只會賣弄樣貌。
  • 李笑來,全民公敵
    撰文|李玲編輯|鹿鳴轉自小犀財經(ID:xiyourun)李笑來又火了,這次他徹底失去幣圈大神頭銜,淪為割韭菜的全民公敵。幣圈深夜未眠。7月4日凌晨,李笑來與人對話的錄音在圈內瘋傳。圖片來源於網絡除滿口粗俗言語所透露的李笑來私下素養之外,還有他成為網紅站臺斂財、所謂的價值投資全為忽悠、一切以賺錢為目的的價值觀。
  • 肖戰成全民公敵,粉圈應該明白自己的界限
    作者 | 哥仔自從蔡徐坤和周杰倫的打榜事件後,很久沒有過一個明星引起這麼多人圍攻了。自從疫情發生以來,很久沒有明星,登上微博熱搜第一的位置了。肖戰自己可能都沒想到,他的粉絲能如此輕易的幫他做到,以至於不得不親自出來道歉。
  • 好書推薦——懷集縣文學作者李美玉散文集《追影尋夢》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家鄉懷集的一位美女作家李美玉女士的散文集《追影尋夢》。《追影尋夢》集散文近70篇,分「歲時俗信」「人在旅途」 「擁抱幸福」「生活片斷」「重拾親情」 「歲月悠悠」「走馬懷集」 「家鄉味」「文學情緣」「故事角色」十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