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秒完成一次CT圖像診斷 「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搭建CT影像智能...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在「天河二號」的輔助下,科學團隊篩選出的某藥物與冠狀病毒蛋白的模擬結合模型。

平安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2020年新年開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給人民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峻考驗。在這場不能輸的戰爭中,廣州科技力量精銳盡出。在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以每秒最高十億億次的超強算力,助力篩選出能抑制病毒的小分子藥物,搭建「15秒斷診」的新冠肺炎CT影像智能診斷平臺,建立新冠肺炎病患時空軌跡資料庫……以大國重器之力,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戰鬥。

重器之下還有人。大年初九,廣州智睿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謝偉東博士搭上一班空蕩蕩的飛機,從加拿大返回廣州。彼時,智睿醫藥已通過「天河二號」從數千種上市藥物中篩選出30餘種潛在藥物。但戰鬥沒結束,他還要藉助超算與人工智慧算法的力量,從上億種化合物中繼續尋找對新冠病毒有特效的「剋星」。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廣州超算,已全面融入防控疫情的主戰場,彰顯國之重器的力量與擔當。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 通訊員莫倩

找藥:兩三天選出30種潛在藥物

年廿八,在登上去加拿大的飛機前,謝偉東從長期合作夥伴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處聽說了新冠病毒所引發肺炎疫情的嚴重性。從事多年分子生物學研究和藥物篩選研發的他馬上意識到,對沒有特效藥的未知病毒,「老藥新用」是最快也最安全的。篩選出有效的「老藥」,正是他的強項!

作為一家把人工智慧應用於新藥挖掘的企業,智睿醫藥自主研發了一套深度學習算法系統,過去一年半以來,該公司一直藉助廣州超算中心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開展化合物篩選、藥物挖掘。

謝偉東告訴記者,用算法篩查藥物的原理是,針對病毒結構的特定靶點,把藥物化合物結構輸入到系統中,跟靶點進行對接,通過多個指標評價其對接的情況,結合越好,代表藥物化合物效果更好。

為什麼要用到超算?「因為蛋白晶體是一個很複雜的結構,要用虛擬小分子找它的活性位,甚至需要幾百萬次的嘗試。」以普通計算機的算力,從所有上市藥物中篩選出有效的藥物,需要2至3個月。而以「天河二號」的算力,只需要兩三天。「在這個過程中,超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缺一不可。」

大年初二(1月26日),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楊海濤課題組公布了測量的2019-nCoV冠狀病毒3CL水解酶(Mpro)的高分率晶體結構。

同日,智睿醫藥研究團隊馬上聯動廣州超算中心科研團隊,啟動了基於「星光超算應用服務平臺」上自主研發的集合傳統統計、高通量計算、以及最新AI方法的藥物篩選軟體平臺,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上重點針對已上市藥物進行了藥物虛擬篩選。

兩三天時間,便迅速定位了30餘種可能起作用的潛在藥物,包括六種此前未見報導的藥物。團隊把這些結果全部公布在網上,供科研機構無償使用。

為了方便其他科研團隊的後續研究,謝偉東還立即聯繫全球多地藥物供應商,花了2周時間,完成所有潛在藥物化合物的採購,免費提供給下一個團隊開展病毒抑制試驗。目前藥效正在進一步驗證中。

「疫情暴發後,我相信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為治療新冠肺炎做著三件事:新藥研發、老藥新用、研製疫苗。這是身為科學家的責任。」謝偉東說,「我大年初九從加拿大回來時,所有人都叫我不要回來,飛機幾乎是空的。但我一定要回來,這是一場戰鬥,我們責無旁貸。」

製藥:目前已篩選出一批化合物

但特效藥還沒有誕生,戰鬥還沒有結束。謝偉東告訴記者,智睿醫藥正依託集合了近一億個化合物的3D結構資料庫,通過「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開展化合物的挖掘。目前已篩選出一批化合物,完成採購後將聯合P3實驗室開展病毒抑制實驗。但新藥研發並不容易,它需要嚴格、複雜的步驟和大量的投入,最快也需要2到3年時間。

「所幸,人類現在有超算、人工智慧、大數據這些科技力量,縮短了新藥研發的時間。」謝偉東說,「我是廣州人,也是中大人。我很自豪,在廣州、在中大,有『天河二號』這樣的超級計算機。在這場戰『疫』中,它是科學家手中強大的武器。」

分析:定點醫院療效數據在線分析

對疫情的防控也離不開大數據的測算與助力。當前,廣州超算正在助力全國戰「疫」。

昨日,超算中心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通過與國家衛健委及其所屬機構的合作,超算中心部署了國務院醫療救助組新冠肺炎病例醫療質控系統。「我們利用已有健康醫療平臺的優勢基礎,緊急研發部署了基於超算的抗新冠病毒疫情信息系統和資料庫,實現定點醫院全部病例數據和臨床藥物療效數據的實時採集與在線分析,實現抗疫醫療質量控制與分析。」

在阻斷疫情擴散方面,廣州超算中心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該負責人介紹,從大年三十開始,廣州超算中心的科研團隊就參與啟動了「疫情蹤」軟體的研發工作。這個軟體基於已確診的病患,利用傳統流行病調查與大數據追蹤分析等手段,結合地理信息技術,構建了新冠病毒肺炎病患時空軌跡資料庫。

「軟體可以每5-10分鐘採集一次用戶的軌跡數據,並反饋到廣州超算中心,通過中心強大的計算後臺,定期將用戶數據和已確診病患的數據進行時空匹配度對比,這樣,就可以實時評估、反饋用戶的感染風險,並且提醒用戶進行自我隔離或主動就醫,從而幫助阻斷病毒傳染。」

診斷:標註可疑區域輔助精確診斷

記者了解到,除助力藥物篩選、研製戰「疫」「彈藥」,超算中心還和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合作,緊急開發了一套新冠病毒肺炎CT影像智能診斷平臺。

之所以是緊急研發,是因為這個平臺是拿來「救急的」。超算中心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在疫情暴發的初期,全國疑似病例迅速增加,湖北省的情況尤其嚴重。「但一位專業醫生在一天內只能診斷70多個病人,在疫情重災區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在拿到第一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T影像數據後,廣州超算中心緊急組織了醫學圖像智能診斷小組,與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的專業醫生合作,僅用一天的時間就開發出了初步診斷模型,並部署到超算平臺上進行模型調優和測試優化,成功搭建了基於超算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T影像智能診斷平臺。

據悉,這個平臺能夠在高檢測精度下,平均15秒完成一個病人的CT圖像診斷。醫生僅需將病人的CT圖像批量打包上傳到平臺上,即可在短時間內得到全部影像的智能診斷結果,平臺還會將CT圖像中的可疑區域標註出,輔助醫生進行精確診斷。

「天河二號」: 疫情發生前 就是醫療「老手」

在這場戰「疫」中,廣州超算為什麼深受信賴?是實力。據悉,廣州超算中心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拿下了全球超算五百強的六連冠。在廣東省、廣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廣州超算已經成為全球應用領域最廣、用戶數量最多的超算中心之一,在全球超算Dominant Sites排名上位列第五,是我國唯一進入這個排名前十的超算中心。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生物醫藥、健康醫療領域是廣州超算中心一直以來重點發展的應用領域,中心在這一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人才團隊開展應用研究和用戶合作,取得顯著應用成效。

「比如,我們與國家衛健委下屬的標普醫學中心是長期合作單位。在疫情暴發前,我們已經有了優秀的應用基礎、完善可靠的硬體基礎和軟體環境、業務熟練的人才團隊,可以迅速開展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在短時間內就取得比較好的成果。」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CT影像綜合分析AI輔助系統英文版上線
    日前,由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聯合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和國內多家醫院,以及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人工智慧專委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慧醫療專委會等多方合作,依託「天河人工智慧創新一體化平臺「構建的新冠肺炎CT影像綜合分析AI輔助系統自上線以來,天津、北京、湖北、上海、山東、安徽、黑龍江等全國三十餘家醫院
  • 全球最頂尖CT設備FORCE CT在胃癌中的應用
    FORCE CT最早在2014年歐洲和美國出現,這一機器在影像界引起了很大轟動,它是做癌症影像診斷的一大利器,目前,仍然只有國際少數幾家頂尖醫院有引進此儀器設備資格。 FORCE CT是怎樣的先進儀器?
  • CT、核磁、X光的區別,講得太到位了!
    我們在醫院檢查的時候,有的醫生會說:你先拍個x光,查出來有必要我們再拍個ct。這讓很多小夥伴們一頭霧水,為什麼照了x光,還要照ct?為什麼不能直接拍ct呢?這些令人一頭霧水的問題,今天我們一一解答。
  • 做一次CT,對一般人的傷害有多大?終於有人肯說實話了
    ct檢查是一種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它是利用精確靈敏度極高的探測器 來圍繞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做直接的斷面掃描,在每次掃描的過程中會讓探測器直接穿過人體來接收x線所發出的信息,再由轉換器將這些模擬量轉化為數值,然後輸入電子計算機 在進行高速計算,從而得出x線吸收的數值,並且經過顯示器將不同的數據用不同的等級顯示出來,這樣就可以將身體這個部位的解剖結構清晰的顯示在監視器上。
  • 動不動就做CT真的好嗎?對身體有沒有傷害?聽聽醫生怎麼說
    去醫院看病,醫生了解完你的情況就會開出相應的檢查單,做完檢查才會進行診斷最後下結論開藥。所以一些老年人感覺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就想著去做個全身ct呀或者核磁共振,感覺這樣自己才能夠放心,才覺得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 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就是這麼神:60億人算...
    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是世界公認的高新技術制高點和21世紀最重要的科學領域之一。2010年,中國第一個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誕生,並榮登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第一名,中國人首次站上了超級計算機的全球最高領獎臺。
  • 骨折拍了X線,為什麼還要做CT和MRI?——你不知道的影像檢查
    現在醫院的影像科是最神秘的地方,大型設備越來越多,然而超聲,x線,ct,是不是越貴的檢查越能發現問題?是不是越「高大上的」檢查越好?下面以骨折為例帶大家簡單瀏覽一下。簡單的說,X光對多層的複雜結構用處不大,尤其適用於骨骼等大物件的成像。
  • AJR:將胸部CT用於診斷COVID-19應當保持謹慎態度
    根據一篇開放獲取的臨床前瞻性論文,迄今為止,關於COVID-19肺炎的放射學文獻包括有限的回顧性研究,這些研究未證實胸部CT可用於COVID-19的診斷測試。臨床實踐中的胸部CT最後,Raptis及其同事們討論了廣泛部署胸部CT的危害:過度使用醫院資源,包括使用已經有限的個人防護用品(PPE),但是它們是安全地進行胸部CT研究所需要的;受影響和非受影響的患者聚集在放射科室,會增加了影像工作人員之間的疾病傳播風險。
  • AJR:我國科學家發現胸部CT對COVID-19診斷可靠,但不能有效區分病毒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放射科的Liming Xia和Yan Li作出結論:胸部CT對COVID-19的誤診率很低(3.9%,2/51),並且有助於標準化影像特徵和轉換規則,以進行快速診斷;但是胸部CT在識別特定病毒和區分病毒方面仍然存在限制。
  • 腦出血檢查CT好還是磁共振好?為什麼呢?
    腦部出血一般來講還是完善頭部ct檢查相關比較好,因為,頭部ct檢測可以在短時間內檢測出腦部出血的病情變化,如果當地醫院的設備比較良好的話,一分鐘就可以出結果。四五分鐘之後就可以拿到檢測報告,這個是非常快的。而且頭部ct檢測腦出血是高亮密度,對於患者而言,有一個非常好的分辨效果,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可以有一個非常好的診斷作用。
  • 帶你深入了解影像類型:CR、DR、CT、MRI、NM、DSA
    CR MR CT DR DSA X線都是醫學影像疾病診斷的一種。MRI 是磁共振影像檢查,可以獲得橫斷面,矢狀面和冠狀面的影像。空間解析度好。CT 是一種X線診斷設備,是一種複雜的X線設備,可以獲得橫斷面圖像。和MRI比較,密度解析度高是其特點。
  • 《卡羅爾與星期二》與ct一起的時光
    ct的故事像個普通的配角故事,有家庭矛盾的兩個小女孩熱愛唱歌,於是經過選秀和朋友們的幫助成為了知名網紅,在一些音樂節pk善妒的競爭對手最後和解。類似日本動漫中光環的主角,以純善面對社會並居然成功了——童話!宣傳了6個月的奇蹟的七分鐘還是個友誼地久天長,煽動手法過簡陋,音樂導演渡邊實在太討巧。可我還是很喜歡。
  • 胸片和CT斷層圖像是怎麼來的?
    點擊「計算機視覺life」關注,置頂星標更快接收消息!本文作者系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公眾號菜單欄回復「醫學」 進群交流如何得到CT斷層圖像?人體的不同組織對X射線的吸收係數不同,不同的吸收係數轉化成不同的灰度值顯示出來,我們就得到了一張斷層圖像啦。有了CT斷層圖像,醫生就可以看到病人身體內的結構,及時的診斷疾病了。
  • ct和核磁共振,究竟哪一種才是最佳選擇?提醒:二者的區別要知道
    比如檢查內臟器官常用到的就是ct,比如篩查肺部疾病、骨骼病變等,都會使用ct檢查。除此外,近些年還有一種名為「核磁共振」的檢查手段。ct和核磁共振之間,究竟哪一種才是最佳選擇呢?這種檢查的優點就是,圖像重建不會受到骨質影響,成像序列的方式多樣化,能更有針對性地獲得檢查結果。而且核磁共振檢查,輻射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對人體沒有影響。
  • 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連續5年滿負荷運行
    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連續5年滿負荷運行 「天河一號」  視覺中國 資料圖新華社1月16日報導,記者16日從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和正在此間舉行的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獲悉,從2014
  • 「CT界的航母」來了!256排超高端CT在泗陽縣中醫院啟用!
    更低的輻射劑量,更低的對比劑濃度或用量,帶來更高清的圖像,為篩查、兒科、腎功能不全患者帶來更安全的CT檢查。 與傳統的 CT 相比,新機器掃描速度更快,轉一圈只需要0.28 秒,檢查一個部位只需2.05 秒的時間,做一次全身體檢也只需7秒鐘左右。
  • 再奪世界第一 中國天河2號超級計算機運算能力達30PF
    昨天,由中國國防科學大學組裝的天河2號超級計算機在Linpack測試中測算出了30.65PFlops的運算能力,重新奪回「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的頭銜。到目前為止,這是全世界最強的超級計算機,比名列第二的美國泰坦超算的運算能力高74%。
  • 心功能影像學評價(3) | CT
    作者:王晉君來源:1影1世界王晉君,醫學碩士,醫學影像副主任醫師,美國杜克大學訪問學者。市中心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衛健委CT質控部主任,中華醫學會運城放射專委會秘書。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20年,熟悉全身各系統尤其是腹部疾病的影像診斷。
  • 率先突破高端影像設備依賴進口的PET/CT!
    核醫學的設備主要分為單光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裝置SPECT,和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術PET。由於PET是一種核醫學檢查,所以它使用含有放射性的藥物作為示蹤劑。當放射性藥物通過靜脈注射到人體體內,然後通過放射性藥物特有的藥代動力學,通過代謝它會集聚到相應的器官和組織,然後用PET收集圖像,並且通過計算機計算,最後變成圖像。
  • 阻擊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PET-CT中心主任、影像診斷科CT室...
    在下放期間,為了讓哥哥、弟弟和她能夠完成基本的高中教育,父母把三個孩子分別送去不同親戚家,一家五口分隔四地。父親叮囑他們:「一定要學到一技之長,不要成為社會的包袱。」這句話至今都深深地刻在吳寧的腦海裡。1982年底,22歲的吳寧從湖南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分配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從事腫瘤影像診斷工作,一幹就是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