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新版《神鵰俠侶》發布了海報,小龍女的海報一出來就引發了一輪不小的DISS。
大家紛紛懷念起李若彤劉亦菲甚至是當初被稱為「小籠包」的陳妍希的好。
大概有些事情是被人忽略的,演員在影視劇裡的造型妝容包括後期,是沒有太多選擇和決定權的。
面對爭議的最好方法,就是想法設法去證明自己。
即便這需要一個很長時間的過程。
「他們(網友)說的那些問題我會去改,希望大家以後看到的我不是那樣子的。「
小時候想當畫家的毛曉慧因為高二的一次演出改變了夢想。
「那一次演完之後謝幕,我聽到臺下有掌聲有歡呼。謝幕的時候那個燈光是打開的,可以看到底下觀眾的反應。當時心裡默默的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幹這一行,我覺得很美好。」
後來看電視裡面播《我愛我家》,她跟著人物沉浸到劇情裡面,看完之後更堅定了這個想法。
找到熱愛的事情之後,她不顧父母反對開始全身心的投入到要當演員這件事情上來。
出道即女主,而且一下積累了幾部待播作品,大銀幕小螢屏無一落下。
她坦誠自己確實很幸運。
「都說我很幸運,幸運可能是老天給的,但是在給我這根繩子的時候要怎麼爬這是我的事。我可能要比別人更有壓力和更要付出努力去做這個事情,所以我覺得努力才是關鍵,每一行都是這樣。」外界對她這份「幸運」充滿了猜測與惡意。
其實沒有多少人一開始就是天賦技能滿點,也沒有多少人在一個階段初始的時候會直接繞開「初出茅廬」青澀的階段。
這世界也一直是這樣,每個人的起跑線本來也不一樣。有人要努力奔到羅馬,有人本身就在羅馬。
如果有機會,有幾人會甘心擦肩而過呢?
幸運是真,但幸運不等於冒犯了別人。
在拍攝過程中,發現毛曉慧就是個性格直爽大大咧咧的小女孩。
能被慧眼發現總是有過人之處。
但明顯發的數量減少,畢竟沒有人是銅牆鐵壁。
她知道自己處在什麼位置,演戲也還處於需要老師們去指點的階段。當聚光燈打在她身上的時候,她可表達的空間便以很快的速度變小。給予成長的空間不代表就必須要去包容,但沒有包容心一定會給成長帶來一定影響。
毛曉慧開始嘗試找自己,去找可以匹配這份「幸運」的能力。
「我希望不要總是被局限在一個地方,我要找自己。」
當證明這份幸運不是空中樓閣,那麼一切將水到渠成。
時尚方面我都關注,比如說鞋子包包衣服和一些秀場,我是個包控嘿嘿。我也經常會去看一些時尚雜誌。我覺得時尚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讓你可以找到一個自己比較舒服的狀態。因為當時跟我說有陳凱歌導演嘛,又說有很多其他的演員,我就想去試試看。因為我覺得這是一個演員賽制類的節目,會很像重新去上課了一樣,我也想學習下凱歌導演他怎麼調教演員,同行怎麼去搭戲呀這方面的。他是我目前最喜歡也是我非常佩服的一個導演。而且我有看到過《演員的誕生》,在節目裡面他去調教演員的那種細緻真的是讓我非常非常佩服。對,一開始很緊張,心裡想怎麼都沒人來(凱歌導演隊伍),如果有稍微相對熟一點的藝人坐下還能聊一聊。我就一個人在那兒坐著,大家也都不認識我,但我認識大家,都是前輩,我都看過他們演的戲,所以我坐在那很尷尬,會擔心說這人是不是走錯片場了,這誰呀?這是一個演出,有觀眾又有導演們都在現場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什麼問題,我沒有辦法跟攝影師溝通或者怎麼樣,所以當時我覺得:天呀,太難了!特別有壓力。但這些東西沒被剪進去,後來怎麼就突然說到「演員是被動」的那個事情,我也不太了解了,因為剪出來是那樣的。對於一個這樣的舞臺,我實在覺得有點生疏,壓力很大,也很緊張,從頭到尾都感覺自己在發抖。我很大的感受就是原來綜藝要錄到這麼晚呀?我一開始覺得錄製這類節目可能還挺輕鬆的,就看導演老師怎麼點評,看其他演員怎麼演戲,結果發現每天都會錄到很晚,因為這是第一次錄綜藝我沒有很快的適應這個節奏。不過其他的演員的表演,包括他們怎麼去跟其他演員溝通的那些方式我覺得確實值得我學習。演員嘛,衣食父母就是觀眾,我的作品說實話我自己也沒有看過。在鏡頭裡面是什麼樣我不知道,觀眾也不知道,所以我沒有讓我的衣食父母見到過,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零。關於戲齡這個東西大家還挺有想法,大家想你已經演三個戲了,而且兩個都很「大」。但是大家可能沒辦法去理解我的想法和焦慮吧,因為確實沒有看到過自己演的戲到底是什麼樣,真的還是很慌的。在學習,因為我經常記不住一些事兒,所以會習慣把別人跟我提出的問題和一些事情記下來,這是我高中以來養成的一個習慣。而且你想這麼寶貴的機會,有這麼好的導演在,你肯定要把他們說的比如名言之類的都記下來。我的本子裡真的會記是誰說的,是郭敬明導演說的還是陳凱歌導演說的,真的都還記著。確實是比較幸運。我要感謝當年在話劇舞臺上發現我的李小婉婉姐。這份幸運讓我壓力還是挺大的,大家都會說你剛出道就演了女一,又是經典角色,其實我在演的過程中都是非常緊張的。現在回過頭來想,我一個剛畢業的,其實跟任何行業一樣都會面臨投簡歷找工作去應聘的過程。我覺得大家都說什麼造型啊服裝啊copy劉亦菲,我想說這個造型我沒有辦法把控,衣服、首飾、妝也不是我要求的,這個我們演員是沒有辦法要求的,起碼,至少我是沒辦法要求的。我拍《神鵰》的時候衣服是白的,頭髮是長的,可小龍女就是這樣的呀,我也沒有辦法呀……很多次我都想去反駁,後來想想算了,到底要證明什麼呢?沒有意義。有人說你內心如果不夠強大就不要做這一行,有人說希望網絡暴力能讓你成長,也有人說你不要去理會這些,但這是我的一個空間,我沒有覺得微博只是為了工作使用的,我上微博看到這種東西(私信),我真的整個人都……這個世界是怎麼了?如果是專業上的問題,大家提出意見或怎麼樣我覺得我都能改,我都能接受,因為人不是完美的,不可能是毫無缺點的。他們說的那些問題我會去改,希望大家以後看到的我不是那樣子的。你演了兩部劇的女主,一個是小龍女一個是花木槿,這兩個角色對你有什麼影響?小龍女給我的影響是我發現自己還是可以「收」著演的,在武術上也有很大的提升。花木槿讓我知道拍戲有多難,她前期和後期簡直就是兩個人,整個狀態都不一樣。當時可能今天會拍前一二集,然後又會拍成為皇后的那些戲,你需要去平復自己的心情,花時間去改變。開始不太習慣,後面慢慢的就好了,在專業上花木槿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幫助。它(《新神鵰俠侶》)有很多的視角會跟之前的幾部不一樣,包括每個演員對每個角色的理解,我們的打戲也非常的精彩。最難的就是我的性格跟小龍女一點兒也不像。她的愛情觀我特別贊同,但是在性格上、處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剛進劇組拍的時候完全在努力的收自己。我經常遇到一個狀態就是「很端著」,尤其還沒有跟楊過在一起的時候那就是端著,演完之後經常要大喘氣放鬆。還有就是我恐高,每次吊威亞飛下來還要做動作,一開始導演說用替身,但是我說我想試一下。幾天下來發現這個(吊威亞)很爽,像是釋放。現在想想,人還是需要學會挑戰自己的,最開始是練眼神。在開機的前幾個月我們會進組去訓練武術、威亞還有騎馬,那時候林峰導演會經常來訓練場來看我們。一開始的時候我的眼神會比較兇,他就會說你是姑姑是小龍女你不能這樣,然後就一遍遍看我練劍的時候眼神有沒有收著什麼的。我現在說話聲變得小了很多,以前說話蠻重的,然後努力讓自己做事兒都稍微的慢一點兒,改變自己的生活節奏,讓自己進入到小龍女那個狀態。我覺得很大的調整是因為導演一直在幫助我。我不擔心。大家一定會做比較,我覺得也沒什麼關係。我是一個新人,如果說我做的不好,那我就接受不好的評論,之後去改正。我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我一定是會去改正缺點的人。我不想做人設,做人設太累了。怎麼開心怎麼來啊,做自己不好嗎?我也不去觸犯法律法規什麼的。拍戲的時候跟老師們聊天,我說我希望趕緊到30歲40歲,他們說為什麼?你們年輕就是非常好的。因為有很多角色是需要我有一些人生閱歷和生活經歷才能去明白的。我希望自己能趕緊長大,對於角色來說是好事兒,無論是經驗還是對人物的理解。可能有些角色你沒有辦法很深入的去思考,要找到很多的情感嫁接,可能到了一定年齡你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我這個年紀去演一些角色,對人物理解的會沒有那麼深,需要別人去教。拼樂高、健身、搭配衣服什麼的。我特別喜歡把自己的衣服拿出來搭配一下,因為潮流一直都在變,有可能你壓箱底的衣服拿出來和一個很時髦的東西搭在一起會很好看的。
出品:祁簫羽 楊瑞春
監製:李歐文工作室 立春工作室
統籌:徐顏 王筱影
全案:簫羽STUDIO
攝影:李歐文
化妝造型:王 朋
時裝編輯:妖 妖
視頻:E’s Vision翼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