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阿嬌離婚了!
昨天下午,一個出人意料的熱搜衝上微博頭條:
阿嬌離婚了。
據報導,早在3月1號,阿嬌就和先生賴弘國籤了離婚協議。
而且,是阿嬌主動提出的離婚。至於離婚原因,賴賴弘國直言:「她不愛我。」
其實,在2018年剛結婚,阿嬌就後悔了,隨即正式提出離婚。
因為已經籤約的真人秀,賴弘國又極力挽留,並幾次三番地,飛到她拍戲的地方陪她。
婚姻才勉強維持至今。
2020年2月,賴弘國飛到馬來西亞去探班,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阿嬌再次提出離婚。
這一次,賴弘國沒有強留。
英皇也發出申明,告訴大家,二人確實已經籤訂協議。
而在申明中,阿嬌說:
2018年結婚,2020年離婚,從相愛到分離,只有15個月的時間。
就如網友們說的:
感覺上一秒還是阿嬌結婚、造人的熱搜,下一秒離婚又衝上熱搜。
這段感情,開始的快,結束的也快,不得不讓人感嘆:
他們好像,只是短暫地愛了一下。
這是一個追求效率的時代。
高鐵一次次提速;外賣超時要給差評;網購要三天之內送達;甚至談戀愛,都要速戰速決。
我們的時間居然這麼寶貴了嗎?寶貴到都不願意慢慢經營一段感情。
有粉絲留言:「當年閃婚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如今離婚也正常。」
在很多人眼裡,閃婚,等於婚姻危險代名詞。
但其實,婚姻危險的根源並不來自「閃婚」;究其根本,危險在於,當事人對待婚姻的態度:
你是否認真思考過進入婚姻的意義?
你是否了解對方?了解自己?了解兩人相處的模式?
閃婚有風險,晚婚也不見得一切太平。
晚婚比閃婚有更多的時間,用來了解彼此,但進入婚姻同樣要經歷不同的問題,說到底,閃婚不過是做了「未認真對待婚姻」的替罪羊。
結婚需謹慎,不在於時間長短,而在於當事人對待婚姻的態度。
01
「閃婚」是個背鍋俠
說到閃婚,相處時間短,決定時間急促,是大家普遍質疑的點。
但相處多長時間叫「閃」並沒有標準答案。
心理學認為,兩人戀愛,荷爾蒙最長的持續時間能達兩年,那麼是不是以「兩年」為時間線,定義兩年以下就為「閃婚」呢?很顯然,並沒有愛情專家這樣界定。
所以,戀愛多長時間才合適進入婚姻,因人而異。
比起時間,當事人更該關注的,應該是兩人對婚姻的態度,以及對彼此的了解程度。
我的好友晴晴,一位94年的姑娘,在2018年1月1日和1991年的男友結婚了。
我參加了好友的婚禮,好友滿臉都是要溢出來足以淹死人的甜蜜。
晴晴嫁作新婦的生活開始了,我以為她終於找到了要攜手一生的人。
可是國慶回老家參加同學聚會時,發現晴晴在國慶的前一天,剛剛結束了不到一年的婚姻生活,成為了一名離婚婦女。
我吃驚地喊出來:「一年都不到,就離婚了!什麼原因?」
晴晴說:「過不下去了,就離婚,沒什麼。」
晴晴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表情很平靜。
我追問晴晴:「你考慮離婚這件事有多久了?太不可思議了。」
晴晴平靜地說:「其實沒有多久,就突然有天感覺越來越沒有感覺了,過得不開心,不開心了就離婚。」
「婚姻不是一件很神聖的事嗎?怎麼能這麼草率就決定離婚?」我很不懂。
晴晴笑著說:「離婚也就是那回事,就像分個手一樣。」
離婚,就像分個手一樣。
電影《失戀33天》裡,有句經典臺詞:「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待婚姻就像冰箱,壞了就反覆地修,總想著把冰箱修好。不像你們現在的年輕人,壞了就總想換掉。」
這句話,生動形象地道出了離婚的時代之變:離婚似乎越來越簡單易得。
談及這段經歷,趙大晴覺得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因為大部分女孩都不敢嘗試,但她做到了,她覺得自己很勇敢很特殊。
愛情是兩個人的天崩地裂,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細水長流。
把婚姻當成一件「別人不敢就我敢的了不起經歷」的趙大晴並不明白:
一見鍾情很美,閃婚也可以嘗試。但把婚姻看成過家家酒的態度,才是對她的致命傷害。如此不負責任的婚姻觀,更會增加她的人生試錯成本。
見面六次就結婚,這當然太「閃」。
但閃婚背後,更可怕的是,趙大晴對於婚姻的態度,她從未試圖了解過對方的情況,更沒有真正去想自己內心要的東西,至於婚姻後的生活,她更完全忽略。
她以為,愛情來了,不結婚就會後悔,是對人生勇敢最好的詮釋。
卻不知道,草率對待婚姻的態度,會讓她更找不到內心的安全感,失去前進的方向。
02
「閃婚」成功的那些人
是更快發現對方是個合適的人
「閃婚」也有幸福的。
之前大S和汪小菲的故事剛剛爆出就轟動了整個娛樂圈,瞬間各個新聞八卦都在討論他們,大S與汪小菲閃婚的消息更是讓人們嘆為觀止。
確實,在當時來說「閃婚」這個行為的確很冒險,剛剛認識幾個月就要決定嫁給他,做出人生最重要的決定,做出這樣的行為恐怕也只有敢作敢當的大S了。
一時間好像有很多人都在等著看他們的笑話,還有人在背後說:「別看他們結的快,離得肯定也快」。
但是大S卻用時間來告訴了我們,她的選擇是對的。
用「歲月靜好」來形容兩人
他們兩人共同上的一個比較火的夫妻檔節目《幸福三重奏》,關注度很高。這也是兩人結婚以來,將自己最真實的生活展現在觀眾面前。
節目中的大S,皮膚還是那麼好,生了二胎的她保養的還是很得宜。
她其實有很多很多的訪談綜藝的節目,只要有時間我就會看她的訪談。
因為,在我看來大S她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說話邏輯性很高,她講的很多戀愛的道理都讓我受益匪淺。
這個節目,讓我對她有一個新的認識,我發現她真的是很鎮靜的一個人,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夠保持淡定。
當然也有個別情況,比如見到蟑螂時,可能就會有另外一面。
節目中大S和汪小菲夫婦他們兩人的生活看起來很安靜,兩個人之間的話很少,但很有默契。
閒來無事就在一起看電視劇或者電影,汪小菲也在採訪中說過,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陪著老婆看電視。
大S看累了就趴在老公的腿上休息,老公平會給她蓋上毯子,或者身上哪裡不舒服了,老公就會給她按摩。
大S不僅在事業中被稱為「王」,看來在家裡同樣也被稱「王「啊!
不得不說,大S在選老公這方面很有方法,她的每一個重要的選擇對她來說幾乎都是對的。
節目中的兩人各自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汪小菲喜歡在客廳看電視,大S有時會在臥室裡看看書。
天氣好了兩個人會一起出去逛一逛,或者騎著腳踏車一起出去遛彎。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就是你需要我時我隨時都在。「歲月靜好」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愛你到離不開你
去年大S,小S,範曉萱和阿雅一起參加了真人秀《真正的朋友》,四個逆生長的大美女實現了一起旅行的願望。
汪小菲對妻子十分想念,還在社交網站發文稱「這是結婚以來我們分開最久的一次,我帶著弟弟妹妹都很想你」。
這一大把狗糧吃的真香,看得出汪小菲十分依賴自己的老婆。
節目中大S與汪小菲視頻通話,剛撥通沒多久,大S就說要看孩子,但是被汪小菲拒絕,說自己在開車。
大S問他:「為什麼開車還要給我視頻」?汪小菲:「是你給我視頻我得回你啊,我不敢不回啊」!
被汪小菲的可愛逗笑了,在家庭中汪小菲是絕對的尊重大S的。而且在節目中也曾被小S問過大S婚前婚後的變化。
汪小菲說:「就是從沒見過一個人情緒這麼平和。婚後同樣也很平和,只不過平和的語氣裡帶點殺氣」。
汪小菲是個典型的北方男孩,南北兩地其實生活差異很大,包括語言,生活習慣等。但兩人就這樣走在了一起。
都說,結婚後,你想讓你的老公變成什麼樣,你就要把他往哪方面去引導。
大S做到了,他被汪小菲寵成了孩子。大S在節目中說,自己從來沒有親手剝過蝦,每次想吃了都是讓老公剝好再吃。
不同生活環境成長起來的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會給對方很多影響。
生活環境不同,讓兩人之間變得更加有趣,一個北京話,另一個臺灣腔,兩個完全不同的發音碰到一起總是發出難以預知的火花。
因為口音問題,大S在節目中舉過很多例子。
比如臺灣人無法理解的「兒化音」,還有接打電話或者生活中的口頭禪,讓兩人之間的交流更加的有趣。
最重要的是兩個人不同的工作,形成了各自為人處世的方法或者工作時的看法或態度。
對汪小菲來說,自己的老婆是一個很成功的藝人,她自己的判斷和她看待事物的一些角度,對自己有很多的影響。
夫妻之間最多的應該就是交流與溝通,在自己領域中都做得很好的兩個人,雖然各有各的強項,但是溝通起來完全沒有隔閡,甚至可以給對方啟發,這是夫妻之間能夠走的更長遠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生活中讓你離不開我,在事業上我還能給你獨到的見解,這樣的賢內助哪個男人不想要呢?
從特立獨行的女王變成粘人的小公主
眾所周知,大S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她對自己的高標準要求自己每天無時無刻都要保持美美的,對事業也很拼,很典型的完美主義者。
在節目中,大S表示控制體重非常精確,像之前拍電影是體重控制在四十公斤,電視劇就在四十四點四公斤,對自己要求如此嚴格又及其自律的人現在卻變得不一樣。
生完孩子的大S對自己的要求明顯降低,只要自己肉眼看上去還可以就行了。
因為她有了愛他的男人,有了幸福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孩子。
汪小菲也很寵溺自己的妻子,他很懂自己的老婆,甚至深夜發文稱要不是因為自己耽誤了她,她會有更高的成就。
愛一個人愛到深處,才會有這樣不自信的想法
每次大S被輿論推到風口浪尖,丈夫汪小菲總是會站出來,發文力挺老婆。北方男人就是這樣,很有責任心,你嫁給了我,你的下半輩子我負責保護你。
感情真的與距離無關,只要你們有想在一起的心,困難都將轉化為順境。
她還說過一件「汪小菲幫助迷路老太太回家」的趣事,事情很簡單,但透露出一個重點:大S一直在通過各個細節觀察汪小菲,確定他是對的人,才做出進入婚姻的決定。
哲學家阿蘭德波頓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在一個更成熟的社會裡,伴侶在交往之初就會完成詳備的心理測評,然後呈交給心理學家團隊進行深度評估。
在婚前,我們需要了解我們計劃與之結婚的那個人內心是怎麼想的,需要了解對方如何看待權威,恥辱,內省,性親密,心理投射,金錢,孩子,衰老,忠誠,以及對一百件類似這樣事物的態度或者立場。
時間短,任務重,但大S通過她的方法,以更快的方式確認了汪小菲是不是那個對的人。
她敢「閃」,是因為她了解自己要什麼,也了解了對方是什麼樣的人。
當然,即便是對的人,進入婚姻後也一樣會有風險。
談戀愛當然容易,一地雞毛的婚姻卻是夫妻的一場修行。
03
閃婚晚婚都有風險
不同在於,成熟的人敢於承擔後果
戀愛時間越短,結婚的可能性越大。
戀愛時間越長,結婚的可能性越小。
每個人都對婚姻充滿幻想,覺得遇到的那個人一定是腳踩七色雲彩,能為自己驅魔鬼怪的蓋世英雄,有了他,人生從此無驚無擾,被他日日捧在手心,養在心間。
殊不知,婚姻幾多風雨,更可怕的還在於,風雨來自枕邊人。
這個風雨,並不會因為晚婚更了解對方而消失,當然,因為更了解而進入婚姻的人,或許會比閃婚的人,更有思想準備應對這些風雨。
但說到根本,婚姻的風雨一直都在。
閃婚也好,晚婚也罷,雙方能坦然接受風險並承擔後果,才是婚姻有可能幸福持續的保障。
賢妻劉濤,當年和老公王珂,認識20天,就閃婚了。
當時,王珂是妥妥的鑽石王老五,京城長街,百萬豪車,劉濤風光大嫁,婚禮上,她說:「我把我認為最好的禮物送給老公,從此退出演藝圈。」
誰曾想,豪門日子不好走,王珂破產欠債,生病,一度生不如死。
「閃離」或許是劉濤當年「閃婚」最好的結局。
人最害怕選擇,無非是因為害怕承擔選擇之後造成的後果,但成熟的人敢於承擔。
劉濤重回演藝圈,接戲賺錢養家。
曾經,她一直營造「賢妻」人設,讓人挺難理解,何必拿家事來博取大眾同情。
但有一回,王珂說到一個細節。
他說自己去探班,劉濤拍古裝戲,正在吊威亞,NG好多遍,一直在天上飛來飛去。
當時,劉濤懷著孕。
王珂說到淚目,坐在身旁的劉濤,淡定的拍拍他的手。
那一刻,突然對劉濤充滿敬佩,這段婚姻,是她自己的選擇,從富太太到替夫還債,不管當時的閃婚決定是不是錯誤的,她都憑藉自己的力量讓婚姻重新回歸到正常渠道。
情感專家塗磊曾說:閃婚說明本來了解就不夠,突然進入瑣碎的婚姻生活,很多現實問題撲面而來,你會措手不及。但事已至此,還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先結婚後戀愛,先志同道合地承擔責任,再情投意合地談一場真正的戀愛,當然還得帶上孩子。
閃婚也好,認識許久再進入婚姻也好,婚姻的風雨都在哪裡,不同在於雙方敢不敢承擔。
夫妻是大難臨頭各自飛,還是患難見真情,決定因素有很多。
但沉浸在愛情裡的人一定要明白,戀愛千好萬好,婚姻卻雜亂無章;戀愛時間長也好,短也好,進入婚姻前,一定要想清楚:
你要的是什麼?他又是怎樣的人?
婚姻幾多風雨,你們是否願意攜手共擔?
說到底,婚姻需謹慎,端正看待婚姻的態度最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