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朋友微信,說他在航班上,前面旅客把座椅完全放倒了,他心中不喜,又不想麻煩去乘務員,便想自己跟前面那人商量。
出門在外,和氣為重,於是他拍了拍前面旅客,跟他說:打擾你一下,座椅能不能不要放的這麼徹底,我腿長確實伸不開。結果前面那人惡狠狠的說:這是我的權利,有本事你跟造飛機的說去。
「把我給氣的,跳起來站他面前指著他一頓說,我還等著他罵我我在反擊,結果他馬上就把座椅靠背收起來了,慫那熊樣兒!」
我哈哈大笑,說你做得好,非常好,在飛機上有些人屁股一上天他尾巴都恨不得翹天花板上去,你找我們乘務員吧,我們還真不好去說,弄不好就是一個投訴,旅客自己能溝通最好。
他問那萬一我跟他打起來呢?我說那最好不必,但不管怎樣你自己得佔理,溝通的時候不要用力推人家座椅,先和和氣氣的說,而且主動攻擊跟被動防禦也是不一樣的。
飛機上因為座椅靠背打架的事太多了,我相信你們每一個在飛的人,甚至是常坐飛機的旅客,都曾遇見過。
我就不用說了,每年在飛機上處理因為座椅靠背而動手的旅客有多少,數都數不清。
有一次大半夜的,我飛一個航班,前面坐著一家三口,後面也坐著一家三口,前面的媽媽放倒了椅背,後面的媽媽不樂意,兩個媽媽就開始對罵,先是聲音很小的吵吵,後來就指著鼻子什麼髒話都罵出來了,我跟另一小空乘在那安撫,兩家的爸爸都保持了沉默,偶爾勸幾句。
突然,不知道前面那個媽媽說了一句啥,後面坐著的兒子就爆炸了,真的是爆炸了,臉紅脖子粗大聲的怒吼,那大嗓門兒把我給嚇得,小夥子也就16歲左右,像個高中生,兩邊的爸爸一看這架勢不對啊,也站起來了,我夾在他倆中間,覺得事兒要鬧大,我也大吼一聲:「你們要幹什麼!瘋了是不是!這是在哪!落地都想拘留是不是!」
六個人都不說話了,看著我,我皺著眉頭,很是強硬的說:「給你們兩個選擇,第一,我給你們換座位,別說公平不公平,你們六個人的座位全換,相安無事,落地各回各家。第二,你們繼續吵吵,我收集證據,落地把你們全交給公安,拘留還是罰款我不管,你們自己選。」
兩家的爸爸接著就認了,「換換換,我們換。」
類似的例子太多了。其實飛機上的座椅靠背,我們不能說他設計的不合理,只能說他設計的不合情,因為很多人都特別自私啊,根本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一放就放到底,不管後面人是不是在吃飯、在用桌板工作。而後面的人,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一言不合就會動手。
而且我還發現一特有意思的事,以前我飛乘務員的時候,很多旅客都是當我們推著餐車來到他跟前的時候,他才開始爆發,好像我在旁邊站著能給他鼓舞了勇氣一樣。
但是後面的人,你們有意見能不能跟前面人商量著說啊,很多人上來就一頓推前面座椅靠背,還是特別使勁的那種推,還一邊罵一邊推,前面人一看這架勢,你就推吧,越推我越不收,矛盾激化的特別快,也不知道你們從哪來那麼多戾氣,非得來飛機上撒。
座椅靠背有毒,我們乘務員神煩。
有時候旅客按個呼喚鈴,我們過去後,他指著前面放倒的座椅靠背,就像個受了委屈的小娘子一樣怒氣衝衝,可我們有啥辦法啊,去跟前面人商量,前面的就要投訴我,不去商量,你又要投訴我,你們是不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
只有在飛機準備起飛或者降落的時候,我們才能理直氣壯的讓別人調,不然咧,前面的人就是不調,我真的逼不了他。
之前看到一項調查,75%的旅客希望飛機製造商能夠取消座椅靠背可以調節的功能。而就我觀察,商務航線上,越是金卡白金卡之類的高端旅客,包括西裝革履精神飽滿的一些年輕人,他們都極少極少會去把座椅靠背放倒,我也認同「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一種非常良好的品德,這是一種修養,只跟做人有關。而越是屌絲越喜歡在飛機上享受那點小空間,好像不放座椅靠背就吃虧了似的。
當然了,在洲際航線上,或者自己身體不舒服,稍微放一下,後面旅客也不會去說什麼,有禮貌的跟後面旅客說一句:我需要放一下座椅靠背。——這麼做是讓對方有個準備,有太多太多的案例,是因為後面旅客桌板上正放著滾燙的熱水,前面的人噗咚把座椅放倒,撒人家後面旅客一身的水,嚴重者還會燙傷。
從法律層面上說,任何人獲得利益,都不應該以侵犯別人的利益為前提,從道德上講,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你為了自己爽而讓別人不爽,合適麼?
前面我在講案例說到換座位的時候,我提到了一個公平問題,延伸一點點,飛機上處理類似糾紛以換座位為主,因為我要確保能安撫的住,但很多時候,雙方旅客都會質問我:「憑什麼換我的!我就坐這兒!要換換他的!」
不管單獨換誰,他們都覺得自己可委屈了。我常常是控制住自己的無奈和暴躁,像哄孩子一樣地微笑著說:「我不是在說你,我說的是你們,你們都得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