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十年代,陳伯邂逅了李嘉誠,主動上前,開門見山的說:「李先生打算將來賺多少錢,就滿足了?」
那時的李嘉誠還是一個塑料工廠的小老闆,笑著說道:「不敢貪多,三千萬就足夠了。」
陳伯搖搖頭,微微一笑,而後表示,李嘉誠命裡的財運絕不是平的,他口中的三千萬,在他的財運裡只是九牛一毛。
李嘉誠吃了一驚,那時候他的塑料廠危在旦夕,正處於危亡關頭,為了維持廠子的開支,他的妻子莊月明甚至當掉了所有首飾。
得知自己有發達的機會,李嘉誠連忙追問: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夠出人頭地?
陳伯又微微一笑,起身離開,臨走時勸李嘉誠不要著急,機會自然會送上門的。
果然沒多久,李嘉誠偶然間得知了義大利的塑料花技藝精湛,在歐美市場賣到脫銷,便抓住了這個機會引進了國內,短短幾月間便成為了國內的「塑料花大王」。
香港的商人都知道,李嘉誠是個很信命的人,經過這次的「指點迷津」後,李嘉誠認準了,陳伯絕對是他命中的貴人。
當然,作為一名「大師」,陳伯所指點迷津的,不僅僅只有李嘉誠一人。
儘管後來我們常稱陳伯是李嘉誠的「御用風水師」,但在陳伯與李嘉誠的交集中,還有一個人一直在兩人之間徘徊。
這個人就是香港的「娛樂之王」,楊受成。
1983年,楊受成與陳伯初次見面,但兩人見面的場景,並不是很愉快。
那年楊受成剛剛成立英皇金融債券集團不久,在香港意氣風發,成為了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香港的生意人,多少都信點風水,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楊受成前去拜見了陳伯。
在朋友的口中,陳伯是個造詣極深的得道高人,精通《周易》,常給商人指點迷津。
抱著強烈的願望,楊受成約了陳伯,在香港的半島酒店裡見面。
見面以後,兩人並無過多寒暄,陳伯仔細打量了楊受成的面相幾分鐘,而後說道:
「楊先生,我看你今年之內,事業必有一番大波浪,不是一般挫折,而是險遭沒頂的巨災。」
聽了這番話,楊受成很是不樂意,他的公司正處在上升期,聽到了這番喪氣話不免抱怨:「陳伯,你對我的看法,未免太悲觀了!」
當時楊受成的態度是有些不屑的,在他的眼中,陳伯像是個江湖騙子,說這番話,無非是想要引起他的好奇心罷了。
沒成想陳伯正襟危坐,接著說道:「先生,我說的是實話,如果要討好你,我會好話說盡。但我敬重你是一位人物,以我的感覺和經驗,不得不實話實說。今年之內,你將會遭逢厄運,大則破產,小則元氣大傷,務請小心。」
聽了這番話後,楊受成多少有些忌憚,作為生意人而言,是絕不想跟任何人有過節的,尤其是風水師。
但那時的楊受成意氣風發,陳伯喪氣的言論進到耳裡實在有些不中聽,便恭維了幾句,丟下幾百塊走人了。
回到家中後,楊受成翻來覆去的想,地產行業正處於上升姿態,珠寶手錶行業尚平穩,金融產業更是一路高歌,銀行借貸也沒有任何問題,怎麼會遭遇「巨災」呢?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厄運竟真的悄悄降臨了。
1983年8月30日清晨,楊受成接到了一通電話,那段稱自己是滙豐銀行的工作人員,要求他立即到銀行去,與一位債務經理見面。
楊受成匆忙來到了滙豐銀行,接下來聽到的消息簡直讓他五雷轟頂:他名下的一家投資公司資不抵債,銀行決定不再支持,並且要接手楊受成名下的一切資產。
在銀行清算後,決定接管楊受成名下的所有資產,而他本人只能留有一份在珠寶店工作的權利,盡最大努力運營珠寶店,八年間的利潤所得全要用來支付銀行的貸款。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一夜之間,楊受成從一個身家上億的老總,淪為了一名月薪兩萬的店長。
最可悲的是,他如今竟要給自己的店鋪打工。
這時,他又想起了陳伯。
「你運程光氣西來,應該走出維港,向西發展。」
當楊受成再找到陳伯的時候,並沒有遭到拒絕,不僅接待了他,還給他指出了一條「明路」。
所謂的「維港」,便是維多利亞海峽,位居香港和九龍之間,西自然指的是西方,但西方國家這麼多,該何去何從,楊受成有些疑惑。
陳伯看出了楊受成的疑惑,於是進而解釋道:「西不一定指的是歐美,而是以香港的西邊方位。」
聽了這番話後,楊受成茅塞頓開,明白了陳伯話中的含義,香港的西邊,有個地方叫中東。
時值上世紀80年代,全球化趨勢初具規模,而中東憑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很快在國際上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告別陳伯後,楊受成四處打聽,最後摸索到了中東的一條金融外匯生意,通過朋友的牽線,楊受成在科威特炒賣外匯,短時間內便賺到了千萬美金的進帳。
滙豐銀行八年之期的貸款,楊受成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便得以還清,東山再起。
或是機緣,或是巧合,但陳伯的話的確得到了靈驗,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楊受成的理解中,正是因為陳伯的指點,才讓他得以在人生的低谷得以逆襲。
楊受成那時當然知道陳伯是李嘉誠的座上賓,但他也明白,作為風水師,自然只會「渡」有緣人,既然陳伯之前點撥過自己,說明自己也算得上那個「有緣人」。
在平日裡,楊受成常常會登門拜訪,偶爾陳伯心情好時,也會邀請到家中喝茶,希望陳伯在心情好的時候可以指點一二。
楊受成20歲結婚,30歲那年離婚後,過了幾年的單身生活,身邊的女友換了又換,瀟灑的很。
某天,楊受成登門拜訪時,陳伯忽然對楊受成說:「楊先生,你單身了幾年,也該到了鳥倦知還的時候了,若是今年結婚,對你事業發展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經歷了之前的教訓後,楊受成不敢不上心了,自打陳伯說了這番話後,楊受成開始潔身自好,認真找尋著適合自己的另一半。
每當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對象後,楊受成便會有意無意的帶著女友在陳伯面前出現,供陳伯暗中過目。
但女友換了是不少,到了陳伯這以後,換來的永遠是搖頭。
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楊受成的心裡也頗為著急,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業,實在是不想再出什麼變故。
直到楊受成帶來了在加拿大留學過的陸小曼後,陳伯的眉頭才舒展開來,上下打量一番後,說道:
「楊先生,如果這位小姐是你的意中人,你就趕快結婚吧。你們的婚姻不但美滿,你的事業也會更上一層樓。」
聽到陳伯的這番說法,楊受成也很開心,秉承著陳伯的說法,趕在年內結了婚,果然此後的商運一帆風順。
但商人的骨子裡,總有著骨子反叛的逆骨,楊受成的家業越做越大,漸漸膨脹起來,生意中的小事都會順著陳伯來,但在陳伯患病期間,卻違逆了陳伯的意願。
那是1993年,陳伯患上了肺病,住在九龍的一家普通醫院,為了讓陳伯擁有更好的醫療條件,楊受成命人將陳伯送去九龍的一家法國醫院。
沒成想,第二天楊受成前去探望的時候,發現陳伯不見了,原來是李嘉誠出了醫療費,將陳伯轉到了條件更好的養和醫院。
得知陳伯轉院的事情後,楊受成無奈的笑了笑,畢竟這樣的事情他已經習慣了,再怎麼說,陳伯終究是李嘉誠的「御用風水師」。
而對於楊受成而言,他頂多只是個陳伯的「座上客」而已。
其實楊受成這番找陳伯,並不是沒有目的的,前些日子,他的一位同鄉剛轉讓了一家越南的賭坊給他,利潤非常可觀。
去養和醫院的那天,陳伯的精神頭很好,楊受成便問道:「我很想做娛樂博彩事業,打算擁有一個賭場的牌照,你看我最近的氣色,有沒有這個可能?」
陳伯躺在床上望了他一眼,斬釘截鐵的說道:「不可能,三年後可能有,現在你的時機未到。」
楊受成笑了笑,打開了自己的公文包,拿出了那份越南賭場的文件,對陳伯說:「陳伯,這次你要輸了,看,這是越南賭牌的文件。」
陳伯先是一愣,而後仔細端詳了一下楊受成的面相,再次肯定的說道:「不可能!無論怎樣說,你現在是不會成功的。相信我,絕對不是現在。」
楊受成並不在意,他不相信到嘴邊的肥肉還能飛了,文件都已經批准下來了,還會有什麼變數?
沒成想,過了幾天,賭王何鴻燊竟打來了電話,說:「我知道你在越南籤了一個賭牌,你可不可以把這個賭牌轉讓給我?」
賭王親自來了電話,楊受成有些躊躇,一開始說是考慮考慮,想要糊弄過去,但何鴻燊三番五次的打來電話,楊受成有點慌了,他想起了陳伯的話,於是選擇了妥協,將賭牌轉讓給了何鴻燊。
從這件事後,楊受成徹底服了陳伯,陳伯說他的時機未到,果然是未到,就算是吃進嘴裡的肉,也註定要吐出來。
成功扶持起了李嘉誠和楊受成兩位商業「大佬」,讓陳伯的名聲享譽整個香港,但他本人卻不貪圖名利,一世過著平淡的生活。
但怎樣能掐會算,終究還是躲不過凡胎肉體的生老病死,2003年,隨著非典的襲來,陳伯因年老體衰患上了病毒,危在旦夕。
那時的陳伯正在成都打理火鍋店的事務,得知陳伯患病後,楊受成心急如焚,花了幾十萬包了專機把陳伯從成都接回了香港的養和醫院進行治療。
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李嘉誠和楊受成前前後後大概花費了千萬的醫療費,最終還是沒能保住陳伯的生命,駕鶴西去。
生命的最後關頭,陳伯曾對兩人說過:「我為什麼要幫助你們,是因為你們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從商人的角度而言,做生意一絲不苟,鐵面無情才能更好的積累更多的財富。
但正是遵循著陳伯的意願,兩人才得以不斷做著慈善事業,李嘉誠還專門建立了慈善基金會。
時光轉瞬而逝,陳伯逝世已有十幾年的時間,在香港的諸多風水師當中,陳伯算是較為低調的一個。
在這個信奉科學的時代,陳伯的傳奇故事自然少不了被質疑,所謂「相面」的科學性,也是毫無根據的。
或許有幾千個甚至上萬個「陳伯」,但就他一個成功了,也不是沒可能。
人們常說,神學之上是科學,科學之上是玄學。
但世間的事兒,又有誰能說的明白呢?
至少,楊受成和李嘉誠是真的成功了。
作者:江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