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大半年之後,《姜子牙》終於要和觀眾見面了。日前,《姜子牙》宣布定檔國慶,它也是春節檔中第一個宣布定檔國慶的影片。
與之同時,《姜子牙》還發布了「太公歸來」版定檔預告,首曝白髮太公回歸「眾神之長」的片段。
在該預告中,主角姜子牙面對從「神」到「人」的身份轉變與外界的質疑阻撓,心生迷茫困惑。但他在歷經考驗後,堅定了守護蒼生的決心,最終回歸悟道重歸眾神之長。
《姜子牙》的劇情將中國傳統神話進行了改編,其取材於《封神演義》,但講述的卻是封神之後的故事。
這也是國產動畫電影這些年來已經成熟的創作模式:IP進行革新,故事另闢蹊徑。
在之前,《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等以中國神話故事改編的電影均獲得成功。故而《姜子牙》在立項時也被外界所看好,該片導演程騰曾就職於美國夢工場動畫,聯合導演王昕曾在國際頂級遊戲動畫公司暴雪擔任項目藝術總監,幾位導演使用「金字塔式、螺旋式迭代開發」等創作理念來製作《姜子牙》。
而提起「姜子牙」這個名字,你腦中會浮現出什麼形象?是那個高坐武廟中的兵家之祖,還是那個垂釣於河畔的老叟,亦或者是胯下四不像手舞打神鞭的修仙之人?
神話、歷史、戲劇、小說等等讓姜子牙多出了許多面孔。當政治上有需求時,他是那個開周氣運的三代先賢;當民間有需求時,他揮舞著打神鞭上演出封神戲碼;而這個形象到了現在又多了一種可供人娛樂的面孔,比如遊戲《王者榮耀》就有姜子牙這一角色。在當下,許多小學生對姜子牙的第一印象就來自遊戲中的的那個「他」。
沒有人可以始終保持著統一面孔,歲月都能催人老去,更何況從不給任何人留情面的歷史。姜子牙這種已存在上千年的歷史人物更是如此,只不過人們在賦予姜子牙新面孔時又會習慣性的將他的年紀代入進來,於是我們不管是在電視、電影還是遊戲中,所看見的姜子牙都是一副花白鬍子的形象。
當然,歷史不曾告訴我們年輕的姜子牙是什麼樣子的,在神話故事裡,他拿著釣竿演繹「願者上鉤」戲碼時已進入了古稀之年。又因為他的地位之高,故而總是以一副老成威嚴的形象示人。
許多有關姜子牙的作品就是在這麼一幅面孔之上創作的。於是,我們姜子牙老爺爺很難產生喜聞樂見的愛情戲碼,也不太能夠在浮華的人世界沉淪,因為他是智者,是兵家之祖,是一個可以興周八百年的傳奇人物。
然而在藝術創作中,形象的固化從來不是一種好事,神壇之上的人是拿來崇敬與膜拜的,卻不太適合放到市井之中博人一樂。但是動畫電影《姜子牙》正走出了不同尋常的一步,電影中的姜子牙變成了留有長髯的帥大叔,臉帶滄桑,顯然是泡在世俗之中。我們終於看到這個人物最為奇特的一張面孔。
不過更為關鍵的地方在於,這個中年姜子牙能否走出自己的道路,在世俗中喝上一口沸騰的肉湯。根據《姜子牙》當前所披露的劇情,姜子牙將跨越人、神、妖三界,為蒼生而戰。故事發生於封神大戰之後。崑崙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戰勝狐妖,推翻了殘暴的商王朝,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即將受封為眾神之長。在巔峰時刻,他卻因一時之過被貶下凡間。失去神力,被世人唾棄。為重回崑崙,姜子牙踏上旅途。在戰後的廢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發現了當年一切的真相。
主題依舊宏大,符合他固有的歷史形象。在大主題的背景下,姜子牙顯然是有一個可以左右世界的隱藏身份,如同《大聖歸來》中的孫悟空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一樣。當然,姜子牙的形象與後兩者的差異在於,姜子牙的形象是與時代與朝代捆綁在一起的,他本身並不是一個草莽型的中國式「超級英雄」。
所以,我們大概能在《姜子牙》電影中看到許多鬥智鬥勇的橋段,甚至是斡旋於各方勢力之間長袖善舞,一面以帥氣的造型展示其勇氣與武力;一面又呈現出無雙國士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