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偷梁換柱
【成語釋義】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七回:「偏偏鳳姐想出一條偷梁換柱之計,自己也不好過瀟湘館來,竟未能少盡姊妹之情,真真可憐可嘆。」
【成語故事】
秦朝時期,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全中國,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真正大一統的國家。秦始皇自稱帝以來,一直以為自已一統江山,身體也不錯,所以沒有把立太子的事情放在心上。當時皇宮裡有兩個強大的政治集團,一方面是長子扶蘇與蒙恬、另一方面是幼子胡亥與趙高。長公子扶蘇為人正派,有很高的個人威望,秦始皇也很看好他,因此派他到名將蒙恬駐守的北線監軍,以此來鍛鍊他的能力。而次子胡亥平日裡被寵壞了,整天躲在安樂窩裡就知道吃喝玩樂,性格飛揚跋扈,也非常的殘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時,遇到刺殺,受了驚嚇,恰好再在平原津(現山東平原縣)染疾,此後就一病不起,秦始皇這時候預感自已快不行了,他馬上召來丞相李斯下秘詔立扶蘇為太子。趙高當時負責起草詔書並掌管著玉璽,野心勃勃的趙高此時有意把詔書扣下來,拖延時間等待機會,因為他怕秦始皇去世後,自己又是胡亥一邊的,將來扶蘇登上皇位難免對自己不利。沒過幾天秦始皇真的駕崩了,李斯為了不讓朝廷局勢動蕩,想等太子回來以後再公布秦始皇駕崩的消息。此時趙高特意找到李斯,他對李斯說:皇上的秘詔還扣在這裡,你跟我就可以決定立誰做太子,假若扶蘇繼位當了皇帝一定會重用蒙恬,到了那時候你我現在的位子可能都不能坐穩。李斯聽了覺得也有道理,於是兩人沆瀣一氣弄了一份假詔書,將扶蘇賜死並殺了蒙恬。就這樣趙高使用偷梁換柱的下三流手段把胡亥這個酒囊飯桶扶為秦二世,為自已日後掌權打下基礎,也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後人根據這件事總結出成語「偷梁換柱」,用來比喻那些喑地裡玩花樣耍手段,對物件進行替換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