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張望——我來過,我很乖……

2021-03-01 沛鎮流年

2018年1月,導演杜斌專程飛到成都拜訪原型人物在成都市婦女兒童醫院的主治醫師,挖掘更多細節。花了兩年時間才將真實故事打磨成劇本。該片於2018年12月29日在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插甸鎮水城小學開機,2019年2月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殺青。

2020年6月1日,《天堂的張望》終極預告片在騰訊視頻全球首發。10月26日,《天堂的張望》發布「父與女」背影海報,正式定檔11月20日在中國上映。10月29日,《天堂的張望》被維託裡奧威尼託電影節選中,成為2020年義大利校園唯一展映中國電影。

《天堂的張望》是一部催淚電影,宣傳詞就有一句「讓我們一起流眼淚」,據說在首映式上為每位觀眾都貼心的準備了一包紙巾。



電影的情節並不複雜,源自真實生活,就是四川農村一位7歲的小女孩佘豔身患急性白血病引發的一系列感人的故事。

面對茫茫人世,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螻蟻,只不過掙扎的姿勢不同而已。底層民眾的生活,還是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啊。人生多少窘迫,是因貧而生,人生多少無奈,是因窮而死。

是政府的漠視還是醫療缺陷?

對小女孩的救助,就像報社那位總編說的,「這是一場博弈,是一場溫暖與冷漠的博弈。」我們生而為人,不但要面對天災,還要面對人禍,極端的如戰爭,溫和的如日常的排擠、傾軋、冷眼旁觀。

小女孩面對苦難生活的樂觀精神,感人至深,而在援助張望的這件事本身,又是社會大眾的冷漠與善心博弈,後者終是取得勝利,影片中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中光輝的一面。

八歲女孩的遺書:我來過,我很乖!

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佘豔,她是一個孤兒,在這個世界只活了8年,她留在這個世上最後的一句話是:我來過,我很乖!她自願放棄治療,把大家捐給她的錢分成了七份,把生命當成希望的蛋糕分給了7個正徘徊在生死線上的小朋友。她希望自己能死在秋天,因為她出生在秋天。



她一出生就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她只有一個養父。1996年11月30 日,那是當年農曆10月20日,佘仕友在草叢裡發現了一個凍得奄奄一息的嬰兒,她的胸口處插著一張小紙片,上面寫著10月20日晚上12點。

家住四川的佘仕友當年30歲,因為家裡貧窮,一直找不到對象,如果要收養這個孩子,恐怕就更沒人願意嫁給他了。看著懷中像小貓一樣嚶嚶哭泣的嬰兒,佘仕友幾次放下又抱起,轉身走了又回頭,這個小生命已經渾身冰冷,哭聲微弱,再沒人管可能隨時就要沒命了!咬著牙,他再次抱起嬰兒,嘆了一口氣:我吃什麼,你就跟我吃什麼吧!

佘仕友幫這個孩子取名叫佘豔,單身漢當起了爸爸。沒有母乳,也買不起奶粉,就只好餵米湯,所以佘豔從小體弱多病,但是非常乖巧懂事。春去春又回,如同苦藤上的一朵小花,佘豔一天天長大了,出奇得聰明乖巧,鄉鄰都說撿來的娃娃智商高,都喜歡她。儘管從小就多病,在爸爸的擔驚受怕中,佘豔慢慢地長大了。



從5歲起,她就懂得幫爸爸分擔家務,洗衣服、煮飯、割草,她每樣都做得很好。她知道自己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別人家的孩子有爸爸媽媽,她家就只有她和爸爸。這個家靠她和爸爸一起來支撐,她要很乖很乖,不讓爸爸多一點點憂心,生一點點氣。

上小學了,佘豔知道自己要好好讀書,要上進,要考第一名,不識字的爸爸在村子裡也會有面子。她從沒讓爸爸失望過,她唱歌給爸爸聽,把學校裡發生的趣事一樣一樣的講給爸爸聽,偶爾還會調皮的出題考倒爸爸.每當看到爸爸臉上的笑容,她會暗自滿足。雖然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也有媽媽,但是能和爸爸這樣快樂的生活下去,也很幸福了!



2005年5月的一天早上,佘豔正在洗臉,突然發現一盆水裡紅紅的。一看是鼻子裡的血正在往下滴,不管用什麼措施都止不住,實在沒辦法,爸爸帶她到小診所裡去打針,打完針卻依然出血不止。她的腿上還出現了大量的紅點點,醫生說趕快到大醫院去看,來到成都的大醫院,剛好是尖峰時段,她只能坐在椅子上按住鼻子,鼻血像兩條線,一直往下流,染紅了地板。她覺得不好意思,只好端起一個便盆接血,不到十分鐘,盆子裡的血就盛了一半。醫生看到了,立刻帶孩子去檢查,檢查後,醫生開出了病危通知單,她得了急性白血病。



這種病的醫藥費非常昂貴,費用一般需要30萬元人民幣,佘仕友傻住了,看著病床上的女兒,他沒辦法想太多,他只有一個念頭,救女兒!借遍了親戚朋友湊來的錢也只是杯水車薪,距離這筆錢實在太遠,他決定賣掉家裡唯一能換錢的房子,可是因為房子太過破舊,一時找不到買主。看著父親那雙憂鬱的眼睛和日漸消瘦的臉,佘豔總有一種酸楚的感覺。有一次,佘豔拉著爸爸的手,話還沒說出來,眼淚卻先流了出來,她說:爸爸,我想死。。。

父親驚愕的看著她:你才8歲,為什麼要死?

她說:我是撿來的孩子,大家都說我命賤,生不起這個病,讓我出院吧!

6月18日,才8歲的佘豔代替不識字的爸爸,在自己的病曆本上一筆一划的籤字:自願放棄對佘豔的治療。



當天回家後,從小到大沒有和爸爸提過任何要求的佘豔,這時向爸爸提出兩個要求:她想穿一件新衣服,再照一張照片。她對爸爸解釋說:以後我不在了,你想我的時候就看看照片上的我。

第二天,爸爸叫姑姑帶佘豔來到鎮上,幫佘豔買了兩套新衣服。佘豔給自己選了一套粉紅色的短袖短褲,姑姑幫她選了一套白色紅點的裙子,她穿上就捨不得脫下來。三人來到照相館,佘豔穿著粉紅色的新衣服,雙手比著V字的手勢,努力的微笑,最後還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淚。她已經不能上學了,她長時間背著書包站在村前的小路上,目光總是溼漉漉的。



如果不是《成都晚報》的一個叫傅豔的記者,佘豔將像一片悄然滑落的樹葉一樣,靜靜的從風中飄下來。這位記者從醫院方面知道了佘豔的情況,寫了一篇報導,詳細敘說了她的故事。旋即《8歲女孩乖巧安排後世》的故事傳開了,無數善良的人為了這個可憐的女孩心痛不已,所有愛心人士為這個弱小的生命捐款。短短10天時間,來自全球華人捐助的善款已經超過56萬,手術的費用足夠了,這些愛心再次點燃佘豔的生命之火!

6 月21 日放棄治療回家等待死亡的佘豔被重新接到了成都,住進了市立兒童醫院,錢有了,卑微的生命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和理由。在宣布募捐活動結束之後,仍然源源不斷收到全球各地的捐款。醫生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一個接一個的治療難關一一闖過!大家期盼等待成功的那一天。



玻璃門內,佘豔躺在病床上輸液,床頭邊放著一張椅子,椅子上放著一個塑膠臉盆,她不時要側身嘔吐。小女孩的堅強讓所有人都很驚訝,她的主治醫生介紹,化療期間胃腸道反應強烈,佘豔剛開始時,一吐就是大半盆,可她連吭都不吭一聲。剛住院時做骨髓穿刺檢查,針頭從肋骨刺入,她沒哭沒叫,眼淚都沒流,動都不動一下。

所有人都期盼著奇蹟的發生,所有人都期盼著佘豔重生的那一刻,兩個月的化療,佘豔闖過了9 道鬼門關,感染性休克,敗血症,溶血,消化道大出血。。。每次都逢兇化吉。中國的權威兒童血液病專家共同會診確定的化療方案效果很好,白血病本身已經被完全控制了,所有人都在期盼著佘豔康復的好消息!

但是化療藥物使用後可能引起的併發症是非常可怕的,與別的白血病孩子比,佘豔的身體是非常虛弱的,手術後,她的體質更差了。8月20日清晨,她問記者傅豔:阿姨,你告訴我,他們為什麼給我捐款啊?

「因為他們都是很善良的人啊!」

「阿姨,我也要做善良的人。」

「你當然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相互幫助,就會變得更加善良」

這時候,佘豔從枕頭下拿出一個數學作業簿,拿給傅豔說:阿姨,這是我的遺書。。。傅豔大驚,連忙打開一看,果然是小佘豔安排的後事。



這是一個年僅8歲的孩子在生命垂危的時候,趴在床上用鉛筆寫的3頁遺書。由於孩子太小,有些字還不會寫,還有很多錯別字,看的出,這篇文章並不是一氣呵成寫完的,分成了6段。開頭是「傅豔阿姨」結尾是「傅豔阿姨再見」全部的內容裡「傅豔阿姨」或「傅阿姨」總共出現了7 次,還有9次簡稱記者為「阿姨」這16個稱呼後面,全部是關於她離世後的『拜託』以及她想透過記者向社會上關心她的人表達『感謝』與『再見』。

「阿姨再見,我們在夢中見!傅阿姨,我爸爸的房子要垮了,讓爸爸不要生氣,不要跳樓!傅阿姨,你要看好我爸爸!阿姨,醫我的錢給我們學校一點點!多謝阿姨給紅十字會會長說,我死後,把剩下的錢給那些和我一樣的病人,讓他們的病好起來.」!這封遺書讓傅豔看得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8月22日,由於消化道出血,幾乎一個月不能吃東西靠輸液支撐的佘豔,第一次「偷吃東西」她掰了一塊泡麵放進嘴裡,很快消化道出血加重。醫生護士緊急幫她輸血、輸液。。。看著佘豔腹痛難忍,痛苦不堪的樣子,很多醫生和護士都哭了,大家都願意幫她分擔痛苦,可是,想盡各種辦法還是無濟於事。

她哀求的對所有的醫生護士說:讓我死吧,我難受。。。醫生護士安慰著她,讓她再堅持一下,很快就會好的,最後佘豔在極端的痛苦中離開了這個世界。醫生在她停止呼吸之後,仍然努力的搶救了80分鐘,最後還是沒能挽回這個幼小的生命。



8歲的小佘豔終於遠離了病魔的摧殘,安詳離世!記者傅豔摸著佘豔漸漸冰冷的小臉泣不成聲,再也不能叫她阿姨了,再也笑不出聲音來了...

8月26日,她的葬禮在雨中舉行,殯儀館火化大廳內外站滿了熱淚盈眶的民眾,他們都是8歲女孩佘豔素不相識的「爸爸媽媽」。

為了讓這個一出生就被遺棄,患白血病後自願放棄自己的女孩,最後離去時不至於太孤單,來自四面八方的爸爸媽媽們默默的冒雨前來送行。

墓地上有她一張笑吟吟的照片,碑文正面上方寫著:我來過,我很乖(1996.11.30.--2005.8.22)




遵照小佘豔的遺願,把剩下的54萬元醫療費當成生命的饋贈留給其他患白血病的孩子。這7個孩子分別是楊心琳、徐黎、黃志強、劉靈璐、張雨婕、高健、王傑。這七個可憐的孩子,年齡最大的19歲,最小的只有2歲,都是家境非常困難,掙扎在死亡線上的貧困子弟。

相關焦點

  • 《天堂的張望》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八歲女孩的遺書:我來過、我很乖!感動世界!
    她是一個孤兒,她在這個世界上只活了8年,她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一句話是:「我來過,我很乖」她希望死在秋天,纖瘦的身體就像一朵花自然開謝的過程。她自願放棄治療,把全世界華人捐給她的54萬分成了7份,把生命當成希望的蛋糕分給了7個正徘徊在生死線上的小朋友。
  • 天堂的張望:我來過,我很乖,請你記住我
    十五年前有個可愛的女孩因病離世,在她墓碑上鐫刻著讓人淚目的「我來過,我很乖」字樣,她便是電影《天堂的張望》的真實原型。張望的原型人物佘豔是一名孤兒,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8年。病危時,她把世界各地愛心人士捐給她的救命錢分成了多份,援助了其他患病的孩子。同時,延續了溫暖和希望。
  • 《天堂的張望》:被遺棄的天使,你的路是天堂
    這電影就是《天堂的張望》——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小電影。故事的主人公叫張望,是個一出生就被遺棄的小女孩。 新世紀初的雲南,相依為命的張望父女,過著簡單、貧窮卻快樂的生活。父親每天編竹簍去賣,女兒天不亮就要起床,一個人穿山路、過叢林、越小溪去上學。
  • 「我來過,我很乖」
    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餘豔,她有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和一顆透明善良的心,她是一個孤兒,在這個世界上只活了8 年,她留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一句話是「我來過,我很乖」。她希望自己能死在秋天。她自願放棄了治療,把大家捐給她的錢分成了七份,把生命當成希望的蛋糕分給了7 個正徘徊在生死線上的小朋友。
  • 專訪《天堂的張望》導演杜斌:我的電影追隨我的內心
    、導演 記者:請問杜導是什麼時間開始決定拍《天堂的張望》這樣一部電影?,便第一時間趕往寇佳敏的家中,母親見人就哭,特別是整理志願者為寇佳敏買的一套新裙子時,更是悲痛欲絕,我在旁邊看著這一切,一個強大的執念佔據內心,我覺得我一定要為這些孩子們做點事,這便是《天堂的張望》在內心的種子。
  • 從麻匪老四到暖心養父,杜奕衡拍《天堂的張望》哭了又哭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唐芷琪「我來過,我很乖……」2005年,成都8歲白血病女孩佘豔的經歷感動了無數人。這句話是她在生命最後的時光,留給世界的一句話。如今,導演杜斌將這個暖心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由杜斌編劇、執導,杜奕衡、朱梓玥主演的電影《天堂的張望》定檔11月20日全國上映。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一個成都白血病女孩與養父相依為命、對抗命運的感人故事。11月7日,片方在成都舉行首映禮,50組親子家庭到場觀影,並參與映後互動,導演杜斌,主演杜奕衡、朱梓玥,片中記者原型人物傅豔也來到現場,分享電影拍攝幕後故事。
  • 年度催淚大片《天堂的張望》,戳穿人心的一部劇,看一次哭一次
    沒錯,就是《天堂的張望》,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對生活在貧困山區父女倆的故事。因為貧窮,父女倆不得不相依為命。但屋漏偏逢連夜雨,7歲的小張望因為多次流鼻血而被診斷出患了急性白血病。幼小的年紀遭遇這樣的打擊,誰能受得了,就連父親也整日以淚洗面,但懂事的張望卻堅強的令人驚訝。對於小張望的家庭來說,一包方便麵一塊肉都是奢侈品。
  • 拍戲時演員哭,看片時觀眾哭,《天堂的張望》成都首映收穫溫暖與感動
    由杜斌編劇、執導,杜奕衡、朱梓玥主演的電影《天堂的張望》將於11月20日全國上映。電影根據發生在成都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一個白血病女孩與養父相依為命、對抗命運的感人故事。11月7日,影片在成都舉行首映活動,導演杜斌,主演杜奕衡、朱梓玥亮相,記者原型人物傅豔也來到現場。
  • 【校長薦讀】《天堂的張望》優秀觀影體會展播(六年級)
    一場溫暖與冷漠的博弈——觀《天堂的張望》有感六年級三班  單鈺涵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們齊聚一堂,觀看了《天堂的張望》這部感人的電影,這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給我了很深的感觸,令我懂得了許多。在一次採訪中,小張望說:「這是一位阿姨,我不小心打了她,如果再見到她,我一定要跟他說一聲對不起。」我感受到了小張望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小張望還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在期中考的時候,因為同學的一句沒有你我也不想考了,她堅持答完了試卷,並且獲得了兩個滿分,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敬佩。
  • 《天堂的張望》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名字叫做《天堂的張望》,令許多人淚奔,大家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都被電影中的小女孩感動到了。
  • 鯊魚復盤之683(天堂的張望;老詹復出;敬業)
    下午躺在床上吃粉鹽豆,喝白開水,看書,把三角函數、化學分子式暫時都忘在腦後,考試、分數,於我何有哉,這一天實在過得蠻快活。 首先說一下自己淘書的經歷。在中學時代自己幾乎沒有零花錢,就是買一本一兩元的舊書都要和父母糾纏好久。他們的理論是把課本學好了就不錯了。
  • 《天堂的張望》感動無數人,這個叫佘豔的8歲女孩,值得被人記住
    一部《天堂的張望》,曾讓多少人為之落淚,影片通過8歲白血病女孩張望的故事,向觀眾展示了人性的至善與光輝。不怕電影感動人,就怕是由真實故事改編,然而影片中的張望的確是有原型的,她的名字就叫——佘豔。01、「我來過,我很乖!」這是一個8歲女孩的墓志銘,正如她所說,儘管生活從未善待她,但她一直都很乖。
  • 八歲女孩的遺書:我來過,我很乖!
    她是一個孤兒,在這個世界只活了8年,她留在這個世上最後的一句話是:我來過,我很乖!她自願放棄治療,把大家捐給她的錢分成了七份,把生命當成希望的蛋糕分給了7個正徘徊在生死線上的小朋友。她希望自己能死在秋天,因為她出生在秋天。
  • 《天堂的張望》溫暖上映 觀眾直言:太好哭
    由杜斌編劇、導演,杜奕衡、朱梓玥主演的感人電影《天堂的張望》已正式上映。影片中,小女孩張望絕望的處境令觀眾潸然淚下,但她面對病魔的樂觀堅韌、父女間的溫馨互動、好心人的關懷溫暖,諸多感人之處也給這個冬日增添一絲暖意。
  • 31年來又一超級感人影片《天堂的張望》即將在東營舉辦山東首映
    1989年,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火遍大江南北,主題歌「世上只有媽媽好」也是至今傳唱。30年以來,中國觀眾已經很少在大屏幕看到如此感人的影片。然而今年,大家終於等來一部,這部影片就是即將在11月20日上映的《天堂的張望》。影片無論其感情描述,還是故事本身,都會讓觀眾深受感動、淚流不止,更為難得的是,故事是根據四川成都一個真實事件改編。
  • 《天堂的張望》的一點呼喚
    《天堂的張望​》,這部反映棄嬰和白血病救治問題的電影,我是在堅持下看著它的首映式。
  • 好友杜斌導演的《天堂的張望》今日全國首映
    天堂的張望,融化的心房。情觸的淚目,反思的瞭窗。《天堂的張望》依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假如沒有被檢查出白血病,張望的人生可能會很順利,上中學、大學,留在大城市工作,帶爸爸住進不漏雨的房子,然而,對於普通人家來說病來如山倒,爸爸想盡一切辦法也湊不夠三十萬費用,借遍全村也才借到一萬多塊,杯水車薪,張望的生命之花才剛剛發芽,似乎就已經被宣判了終結。
  • 年度催淚公益電影《天堂的張望》
    由杜奕衡、朱梓玥領銜主演的電影《天堂的張望》兩個月前在院線上映,口碑不斷發酵。12月31日,這部公益電影在零宣傳的情況下「裸播」上線,經過觀眾的口口相傳,口碑一路上揚,一舉拿下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影視榜榜首之位,為中國公益電影添上亮麗的一筆。
  • 《天堂的張望》溫暖上映 觀眾直言:從頭哭到尾
    父親給小張望梳頭網易娛樂11月20日報導由杜斌編劇、導演,杜奕衡、朱梓玥主演的感人電影《天堂的張望》於今日正式上映。影片中,小女孩張望絕望的處境令觀眾潸然淚下,但她面對病魔的樂觀堅韌、父女間的溫馨互動、好心人的關懷溫暖,諸多感人之處也給這個冬日增添一絲暖意。電影《天堂的張望》此前在多個城市開啟路演,期間收穫最多的評價無疑是「重磅催淚彈」。隨著情節的推進,虐點淚點接連來襲,觀看過程中數次落淚,小張望的一句「別給我治了」更是狠狠戳中了觀眾的淚點。
  • 年度催淚大片東營首映禮,《天堂的張望》感動全城
    看大片、籤名、合影統統安排上~年度催淚大片《天堂的張望該影片由東營籍導演杜斌執導斬獲多項國際大獎一起來Look▼ 《天堂的張望,一直在醫院照顧張望,可憐張望的身世,盡最大的能力去幫助張望。2015 年擔任商業實戰系列劇《決戰》製片人、總監製;2017 年 2 月執導了其首部電影長片《雙面新娘》;2019 年執導電影《天堂的張望》,擔任編劇、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