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陳情令》中扮演魏無羨而爆紅的演員肖戰深陷輿論漩渦之中,素人時期的設計作品被指抄襲迪士尼「小飛象」,粉絲自稱的「小飛俠」也和迪士尼動畫人物重名並在海報中使用了「小飛俠」形象的剪影。網友紛紛向迪士尼舉報肖戰的侵權行為。據網傳消息,迪士尼已經正式成立設計組調查。肖戰方委託了國內的紅圈律所通商律師事務所與迪士尼進行協商,大概率會選擇和解。
使用了迪士尼動畫形象「小飛俠」的剪影
眾所周知,迪士尼屬於版權狂魔,打造了對自己作品版權利益全產業鏈全方位的保護體系,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上至偶像歌手的演出著裝,下至學校的教學活動。只要是使用了迪士尼的動畫形象,都有被迪士尼起訴侵權的危險。而且對於版權的問題,迪士尼向來是選擇血戰到底,絕不姑息。這一糾紛,後續還會持續關注的。但這個不是今天要講的重點。
肖戰及其粉絲的疑似侵權行為其實存在一個很大的疑點:肖戰作為現在的當紅明星,粉絲數量眾多,在網上類似的信息也是鋪天蓋地。按理說迪士尼早就應該知道肖戰及其粉絲的行為,但是為什麼直到有網友向迪士尼舉報才有所動作?
其實原因很簡單——迪士尼的版權官司實在是太多了。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動畫公司,擁有數以千計的動畫形象,迪士尼本身又對設立極其嚴苛的侵權標準。稍不注意就會觸及紅線,引來迪士尼的律師函。迪士尼法務部作為西半球最強法務部每天都要處理大量的類似糾紛。對於部分疑似侵權的情況可能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發現。
圖片資源平臺和文學創作平臺也是深受盜版侵權的重災區。大量的版權圖片未經授權就被直接盜用,大量的正版小說也被很多網站盜版轉載。就拿網絡文學來舉個例子,盜版「搬運工」通過網絡爬蟲爬取數據、僱傭「手打團」等方式,以極低的成本竊取了本來應該由創作者享有的收益。在百度一檢索就能找到數以萬計的類似網站。根據艾瑞數據的統計,2018年網絡文學因盜版導致損失為58.3億元。如果沒有盜版的存在,這些優質內容的創造者可以獲得更多本應屬於他們的收益,激勵他們創作更好的作品。
想維權,首先就要先找出侵權的主體和侵權的內容來。如果依靠人工處理,效果確實有限。現在的大多數使用場景都是在線上,網絡上的資源浩如煙海,單憑人工是無法找到全部侵權主體的。既然人工精力有限,那就讓科技手段來處理。
視覺中國因為「黑洞照片」事件為大眾所熟知,這是一家發展極其迅速的企業,用了不到20年,已經佔據了國內的圖片資源版權行業的壟斷地位。根據其2018年的年報,視覺中國2018年總收入為9.88億元,其中「視覺內容與服務」實現營業收入 7.82億元,佔總收入比例高達79.15%,是公司的絕對核心收入來源。所謂的「「視覺內容與服務」,也就是收取版權服務費。截至2018年末,公司直接籤約客戶數量超過14000家,通過網際網路平臺進行內容授權的用戶近33萬。取得如此輝煌業績的背後,離不開視覺中國的黑科技——「鷹眼系統」。
視覺中國翻車的黑洞照片
早在2017年,視覺中國就自行研製了「鷹眼」圖像版權網絡追蹤系統。根據視覺中國網站介紹,「鷹眼」系統的利用自動全網爬蟲、自動圖像比對、授權比對自動生成報告等方式,每天自動處理200萬以上的數據,追蹤並提供授權管理分析、在線侵權證據保全等一站式的版權保護服務。」簡單來說,這套鷹眼系統不但能夠自動檢索網上有哪些地方疑似使用了該公司擁有版權的圖片,還能自動對比網上圖片和版權庫內圖片是否相同或近似、是否獲得授權。發現有未經授權使用的情況,還能自動採集證據。就如同一隻不眠不休的鷹,在高處俯瞰全網,尋找它的獵物——違規使用圖片的侵權者。
在被「鷹眼」捕獲之後,侵權者面臨兩種道路,一是和視覺中國籤約合作,老老實實交納版權費;二是拒絕合作,和視覺中國對簿公堂。
而這套身價超過2500萬元的「鷹眼」系統取得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根據2017年的年報顯示,公司通過「鷹眼」發現的潛在客戶數量較上年同期有超過84%的增長;通過「鷹眼」新增年度協議客戶數量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54%。而關於訴訟方面,通過裁判文書網和天眼查等途徑可以查詢到視覺中國作為當事人參與的訴訟有數百起,其中大多數案由都是「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糾紛」。視覺中國的勝訴率也是相當可觀。但據2018年財報所言,2018年通過勝訴取得的金額不到全部收入的1%,更多的是對於侵權者的威懾作用。
「鷹眼」系統在提升了獲客能力的同時還降低了獲客成本,為公司發展了大量的新客戶。同時,也提供了一種威懾,「設立行業標杆」,讓潛在的侵權者望而卻步。
此外,根據公司2017年的財報。利用「鷹眼」基於大數據洞察潛在客戶的創意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與許多大客戶達成合作,包括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微博、一點資訊、鳳凰網、搜狗、360等,完成基於內容的技術對接,使得視覺中國內容覆蓋到海量長尾市場。
不得不說,「鷹眼」系統為視覺中國客戶的高速增長,核心版權業務的收入提升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視覺中國的「過度維權」的行為頗有爭議,以至於從2018年開始,「鷹眼」系統不再見於公司的財報中。
圖片版權追蹤,除了視覺中國的「鷹眼」系統,百度的「百度圖騰」也已經橫空出世了。至於網絡文學的維權黑科技,盛大的版權追蹤系統則是代表。這些,我們下期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