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鷹潭餘江縣(今鷹潭餘江區)解放前曾是血吸蟲病的重災區。血吸蟲病長期流行,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圖為患血吸蟲病患者,肚子會漲的很大
解放後,政府派出大批醫務人員到疫區進行調查研究,醫治病人。餘江縣人民掀起了消滅血吸蟲病的群眾運動,在消滅血吸蟲的過程中,結合滅螺,大興水利,使過去荒蕪的土地變成了良田
從1958年到1972年,餘江人民鞏固和發展了消滅血吸蟲病的成果,過去人口瀕於滅絕的村莊,現在也呈現出一派生氣勃勃的景象。為了使水源不受汙染,全縣水井都設置了必要的防護裝置
這是縣農機廠副主任張餘生,過去患有嚴重的血吸蟲病,現在,他的病治好了,並且在工作和生產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解放前,整個縣的水利設施一無所有,易旱易澇,,糧食畝產不到二百斤。解放後,結合滅螺,全縣興建了一千二百多處水利工程。這是白塔河新渠工程的建成對鞏固血吸蟲病防治成果及促進農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是新渠的分水閘
劉家店墾殖場原來是一片荒廢的紅壤地,現在種上了大片的茶樹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報》向全世界宣告,我國血吸蟲病重點流行區域之一的江西省餘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病。毛澤東同志看到這一消息,欣然命筆,寫下了著名的詩篇——《送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