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入,內含大量劇透)
一
他是天生的魔童。
離魔最近的那次,他說,「他們說我是妖怪,我就當妖怪給他們瞧瞧!」
戾氣最重的那天,他念咒拿掉乾坤圈,裹挾著紅黑色的火焰,差點燒透了整個陳塘關。
但是觀眾明白,哪吒不可能成魔。
「那我就當妖怪給他們看看」,說出這句話時的內心活動,只要童年時期被冤枉過的人,都能體會到。
忽而變身為魔,也是因為申公豹的欺騙,曲解了父親的用意。
畢竟他經歷了一個在愛和陪伴中度過的童年。
李夫人陪哪吒踢毽子,歡笑中也有偉大母親的堅韌——陪!再累也要陪!再痛也要陪!
李靖求到了神符,想替兒子承受天雷之責。可能已經沒有考慮自己是總兵了,只是一個父親。
還有酒鬼太乙真人。在山河社稷圖,太乙真人教給哪吒一身本領——更重要的是他接納了哪吒的魔丸天性,然後予以引導。
即使一再被吃瓜群眾的偏見、孤立所打擊,還好有這些親人的愛和陪伴。善與惡之間的選擇,雖然艱辛了點,但我們都知道,哪吒不會選錯。
二
反而敖丙就沒有這麼幸運。
出場時蒙面大俠、風度翩翩、沉穩老練,還有著助人為樂的善和善解人意的暖;他對父親從不撒謊,對師傅畢恭畢敬,對朋友誠心誠意。有時候可能因為太帥太強,讓人容易忘了他也還只是個三歲的孩子。
李靖告訴哪吒,「只有你自己覺得你是誰,才算數。」然後把守護哪吒當做自己的責任。
龍王告訴敖丙,「我給了你這麼多,給了你靈珠,給了你戰甲,你的命,不只是你自己的。」給了他整個龍族的責任。
而他身負的復興龍族的第一步,卻是在父親和師父的要求下,在唯一的朋友三歲生日那天將其誅殺,以求成仙。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家族面前,他只能選擇背負起這些希望,成為那個,因為生而為妖,所以只能復仇的人。
這個故事裡,敖丙有著容易被人忽略的酸澀:哪吒再妖,他也是陳塘關總兵李靖家三公子,但敖丙的龍族身份永遠改變不了。他的身前是視龍族為異類的天庭,身後是已經背叛忤逆了的龍族。反觀現實裡,誰又能背棄父母和家族的期望,又帶著世人對自己身世的偏見繼續生活呢?
唯一的朋友哪吒告訴他,「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的算。」
那麼誰能去告訴敖丙,到底是背負著龍鱗戰甲、為龍族復興成仙是善;還是和不公的王庭對抗是善?是和種族歧視抗爭?還是和好友一起,迎擊自己的家族,守護一方百姓的平安?
就連唯一的朋友哪吒也未必是能真正理解敖丙的人吧。
管他呢。
那今後,今後我就與自己流浪吧。
三
魔丸和靈珠,如果沒有放反的話?
世界上的故事如果都和王者榮耀一般,光明黑暗、正義邪惡,奪命偷塔、簡單快樂,好人好的離譜,壞人壞的純粹,可能就少了許多煩惱。
但世間不可能沒有煩惱,人們都被矛盾纏繞。
特別是現在,矛盾的哪吒終於消除了誤解,善良的敖丙因為承擔過重的希望終於奔向了孤獨。兩個人因都想抗擊命運達成一致,混元珠又合體了。
不過藕餅本來就是一家啦,每個小朋友都是哪吒和敖丙的合體,一方面有著與命運抗爭的天性,一方面又不得不為賦予我生命的人而活。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可是不認命哪有這麼簡單。認命又是多麼的悲哀。
下面是兩人一起抗擊妖魔守得一方安寧,還是攜手鎮壓龍族反抗?聽起來都很不快樂。哪吒,畢竟是一個千年後被派去鎮壓花果山起義也要跟孫猴子在水簾洞玩半天然後裝傷回去復命的小孩子嘛。
哪吒最快樂的時光,是在長灘落日下,和好朋友一起玩耍,身邊站著把自己當英雄的小迷妹。
想必敖丙亦然。
抗擊命運累了,你還是陪我踢一會毽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