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與唐詩並稱雙絕。兩宋時期,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風格流派交相輝映,李煜、柳永、王安石、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詞人不斷豐富著宋詞的形式、風格和內容,成就了宋詞之美。小編總結了21位詞人,27首宋詞,帶你速覽極簡宋詞史!馮詞多寫閒情逸緻,文人氣息濃厚,多憂患意識,是開宋詞風氣之先的關鍵人物。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他以一己之力,開闢了宋詞的一代江山。晏殊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袓」。他因循中求變,擴大了詞的抒情功能,用詞抒發自我的人生感受,改變了詞的審美趣味,朝著通俗化的方向開拓。
柳永——「骫骳(wěi bèi)從俗,天下詠之」,第一位對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他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他用詞調最多的詞人。他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於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抒情的詞作,寫物詠懷,多選空闊蒼茫、淡遠純樸的形象,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豪縱沉鬱,同範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共開豪放詞之先聲。他首度開創了豪放派詞作的先河,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他尤擅寫小令,語言清麗,感情真摯,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詞委婉含蓄,清麗雅淡,沒有沿襲老師蘇軾的豪放詞風,卻成為了婉約派的掌門人。一首《滿庭芳》,讓他有了「山抹微雲學士」的美稱。其詞風格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於錘鍊語言並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
周邦彥——「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婉約詞之集大成者婉約詞之集大成者,繼承前人,吸收提煉,發揚光大,為婉約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創出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
趙佶——「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承前代文風,創作宮詞佳篇作為詞人,他繼承前代文風,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宮詞,北擄之後,他的經歷讓他寫下了許多千古名篇。她提出詞「別是一家」的說法,是宋代的重要詞論,也成為她詞創作的理論依據。她詞的風格以婉約為主,屹然為一大宗,人稱「婉約詞宗」。他的詞作首首與抗戰有關,字字珠璣,尤其這首「壯懷激烈」的《滿江紅》,光昭日月,氣吞山河,成為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其詞主要內容是書寫愛國情懷,抒發壯志未酬的幽憤,多將理想化成夢境而與現實的悲涼構成強烈的對比。陸遊詞風格多樣,最具特色的是慷慨雄渾、蕩漾著愛國激情的詞作。張孝祥以蘇軾為榜樣,詞寫的豪情萬丈,其詞「豪壯典麗」,並不局限於一種文風,而尤以忠憤悲慨的愛國詞為世所名。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徵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羶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幹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於內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詞中寫「平生豪氣,消磨酒裡」處甚多,但更能代表劉過詞特色的是感慨國事、大聲疾呼的作品,這些作品都寫得慷慨激昂,雖偶有粗率之處,但風格豪放,卻是劉過詞的本色。他是一個既能填詞又能譜曲的詞人,詞境獨創一格,藝術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也別出心裁。他的貢獻主要在於對傳統婉約詞的表現藝術上進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審美規範。他被稱作「詞家李商隱」,師承周邦彥,重格律、重聲情、講修辭、善用典。其詞具有打破傳統的層次結構方式、轉換自由、跳躍性強、現實與想像雜糅的特點。其詞極富特色和個性,詞風另闢蹊徑,不主一家,而兼融豪放詞的清奇流暢和婉約詞的含蓄蘊藉,既無辛派後勁粗放直率之病,也無姜派末流刻削隱晦之失,在宋末詞壇上獨立於時代風氣之外,卓然成家。歷史已化為塵煙,只留下這一篇篇傑出的詞作,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
* 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END-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