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衝弧圈球與搓球控制弧線的方式淺談

2021-01-18 有狐體育

此篇承接上一篇正手全臺進攻「12字訣」部分,繼續探討業餘實戰中的攻球如「弓」,以及搓球的方法詳談。「攻如弓」,正手反手就攻擊層面來說,涉及到身體和手法運用兩部分。假設你攻擊的目標是球檯對面的某一點,當你觀察到時,視線即與目標落點一致,成一條直線。不過,你攻擊的線路並不是一條直線,需要由兩個弧線來完成:手臂的弧線、球運行的弧線。手臂的弧線決定者球運行的線路,必須在身體右側騰出空間,整個身體作大於或等於45度的轉體。

當攻擊力度加大時,球運行的軌跡拉長,如果不控制壓低弧線,球就會不受控制的飛過目標點,這種動作我們在電視屏幕上經常就可以看到,男性運動員的動作要明顯大於女運動員,樊振東在進行一波攻擊後,球拍通常定格在左前額,甚至越過頭頂。業餘選手大都類似於女運動員近臺的打法,完全靠近近臺,不停的倒板,真正的弧圈球攻擊藝術往往無法感受到。現在我們想要糾正這一點,就要預先在腦中形成進攻、進攻的概念,進攻從哪裡起板,進攻點是哪裡,再來考慮具體的進攻方法。

實戰中,身體大部分是保持前傾狀態下的,背部呈「弓」形,這是由桌球臺的高度決定的,不得不如此,桌球桌一般在人的腰間附近,還要考慮球第二跳後向外的下降高度,一些個頭不高的運動員可能會佔一些快速移動的優勢。這一點上,反手攻球的姿勢會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反手攻球時動作的區域在腹部偏左位置進行,如果來不及俯身收腹,就會造成被來球頂住的情況,小臂不能反向向內引拍,匆匆擊球的結果往往是下網。所以當你打球下網時,不妨檢驗一下自己的動作是否做完整了,是否有足夠的距離進行摩擦來球的動作(一般稱為拉球)。

什麼是摩擦?所謂摩擦是指一個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對另一個物體表面的作用。用一把斧頭去劈柴,需要把斧頭舉得老高,然後落下。再舉一個例子,劃火柴,點燃一支火柴棒時,火柴棒要從火柴的上方落下,直接碰火藥皮是點不燃的。有一定距離情況下接觸、撞擊桌球的表面,使之旋轉式運動,這就是桌球的摩擦。思考一下反手俯身拉球,對拉下旋球有很大幫助。拉下旋球最大的困擾是轉腰,轉腰過去的目的是為了從下方引拍。如果我們準備狀態時俯身的,那麼向右或後轉身就方便多了。通常說拉下旋球要等下降期,其實這個等的前期,我們是在做轉腰下沉的動作的,不要先用手去擊球,先把動作做完,拉下旋球就不難了。

攻球時越是不發力或發力方式不對,就越容易下網,這其中已經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了,而是心理層面上出現了偏差,實戰中最大的忌諱是打情緒球,急躁、厭惡、憤懣、害怕等等都是不利因素。打球不發力時,絕大多數都是會下網!要敢於用力量去擊球,即使是下旋球也是如此,注意,大都數業餘球友所說的拉球都是身體站得直直的,用手去把球摩擦上來,為了控制弧線,還特地翻一下手腕,這樣的動作未免太過於陳舊了一些。

有句話叫做,寧可搓短,不可搓長,來的是反手長球,你去搓一板,本身來球是比較衝的,你這樣把球用面碰過去,必死無疑。什麼是碰球?球友抬槓說我是搓過去的啊!抓住一點,打桌球除了擊打,就是摩擦,有時候兩者兼而有之。擊打產生力量速度,摩擦產生旋轉。如果不會很好的控球,把球搓轉,那就是碰球,再不濟就是吃對方發球,來球直接在你球拍上自由的反彈出去。

馬龍、許昕的正手擺短能力超強,來球是旋轉的,他們搓過去的球也是轉的,球在不斷旋轉過程中會加速向下的地心力,運行的距離不會很長,所以他們的搓球搓的很短,也不會冒高被對方扣。業餘中一搓就冒高,一冒高就被對方扣死,對方發正手短球時搓一板,對方直接打反手大角,對方發反手位長球還是去搓,緊接著又是打正手大角斜線,幾個回合下來直接令人崩潰。

要講清楚怎樣搓球,要花很大篇幅,筆者稍作簡化一下,挑出幾個重點:

搓球時機,業餘常見的是急急忙忙去搶點,沒看清球的上升期、高點期、下降期。搓球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適當必平時放慢速度就可以了。球拍位置,用球拍的哪個位置去搓球,一般是球拍的前端靠近中心點區域,不能太靠近球拍後端,那樣會容易冒高。搓球的方法,搓的目的是為了使球旋轉,讓來球在拍面多停留,而不是蜻蜓點水似的碰一下就結束,球在拍上滾動,就可以卸掉對方的旋轉。搓球的方向,不能毫無意識的去伸個拍子去接球,就好像去接天上掉下的餡餅一樣,搓球的方向一般是從右往左,儘可能用手腕的力量。關於步伐問題,這個涉及到很多方面,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步伐要求不一樣,一般來說,正手是一個左右移動的問題,反手是前後移動的問題,正手從左向右移動稍微困難一些,而反手從右往左的移動容易,因為人的習慣是向前、由右腳驅動力多些。具體的移動方式就不敘述了,每個人可以採用自己習慣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改進反手搓球:反手在桌球臺8個落點接球方法
    波爾從來沒有反搓,馬龍在反手位處理球時快速讓位於正手,力求拉開空間,方便正手的側身搶攻。一般情況下,反手時雙腿距離縮小,身體部分被局限在靠近球檯附近,正手宏大的攻擊場面無用武之地。此外,反手搓的球速度緩慢,控制旋轉差,如果距離較長,弧線會很高。往往搓一板後原地等球,將自己的薄弱位置完全暴露給對方。
  • 桌球教學:掌握這項反手防弧圈球技術,高吊、加轉、前衝都不怕
    防弧圈球一般是在中近臺,擊球的上升後期或高點期,對方前衝或加轉弧圈球的時候,利用來球的反彈力進行防守。前衝弧圈球拍面立好借力,加轉輕微壓拍控制弧線。防弧圈球在握板的時候,拇指不要用力,輕輕靠在球拍上,在防守時拇指有個推按的感覺,虎口對準球拍中間,手腕微微內收,板型要立一些。
  • 反彈板練球要這樣調弧線,直拍防弧圈技巧多,甚至能防出下旋球
    一、這位球友說前幾天練習了反彈板現在和球友練球竟然能打八九十板了,幫看一下有什麼問題?(一)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動作還是比較標準的,整個人稍微有點僵硬了,再一個重心站得有點高。(二)反彈板的準確使用方法在用桌球反彈板的時候,如果說整體的動作框架還不錯的話,可以把反彈板再往前調低1~2度,這樣過去的球的弧線就會稍微低一點,那麼就會主動去發力。你現在這個球打的弧線太高了,你雖然可以打很多板,但是沒有什麼很高的質量。
  • 接發球時怎樣判斷來球的線路,落點與旋轉?
    例如,對手在正手一側擊球,球拍觸球時,拍面正對自己的右側,為斜線球;拍面正對自己的左側,為直線球。2.看來球通過網頂的位置。例如,對方在正手一側擊球,球從靠網的左邊飛來,一般為直線球;球從網頂的中部過來,大多為斜線球。3.看自己打出球的旋轉性能。預先判斷來球路線。
  • 旋轉是絕對,不轉是相對,桌球的旋轉與弧線之間關係是這樣的
    下面,我用空間三維坐標來界定桌球的旋向:圖2 三維坐標中的桌球圖3 上旋和下旋旋轉軸平行於球檯端線,桌球繞左右軸旋轉就得到上旋和下旋,如圖3所示;旋轉軸平行於球檯中線,桌球繞前後軸旋轉就得到順旋和逆旋;旋轉軸垂直於球檯臺面,桌球繞上下軸旋轉就得到左旋和右旋。
  • 「器材」4個人輪番試打優拉皇朝,結論:對抗上旋球的大殺器!
    測評方式:正手近臺快攻,反手撥,近臺搓,近臺反手擰,近臺挑打,近臺正手弧圈,近臺反手弧圈,多種發球,遠臺結合進攻。整個套膠在上旋球的表現非常好,看似很滑的膠面卻能配合海綿將球牢牢的抓住,在搓球時,摩擦下側面都不是很轉,一跳過長,這款套膠又沒有D05那種很強的全面支撐,下旋球處理雖談不上完美,但也足夠應對大多數的業餘比賽。擰拉和挑打給人很驚豔的感覺,弧線很低,球的路線很準確,而且不需要很多刻意的發力去製造旋轉。
  • 十佳球:薩拉赫弧線球 阿勞霍凌空側勾基耶薩世界波
    十佳球:薩拉赫弧線球 阿勞霍凌空側勾基耶薩世界波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法甲聯賽第15輪,聖埃蒂安客場2-
  • 羽毛球教學|用好搓球技術,你就是武林至尊,誰能爭鋒?
    搓球主要依靠身體向前的衝力、手臂彎曲的弧度以及手腕手指的力量來控制球,而調整拍面的擊球角度主要依靠手腕手指的間隙來調整,落點和球的穩定性取決於擊球時機、力量和拍面角度的準確控制。將擊球點選擇位於球網頂端10至30釐米的位置,手腕稍內收閃動,用食指、拇指夾住球拍,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切擊球託的右下底部,使球產生旋轉翻滾過網,如上圖所示。收搓的使用時機:對方發網前小球,我方在接發球時,並且當球靠近邊線時使用收搓更為安全,若使用展搓,手指手腕力量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界。
  • 馬龍弧圈球訓練戰例講解肩找球,怎樣是肩找球,如何理解學習
    馬龍弧圈球訓練戰例講解肩找球,怎樣是肩找球,如何理解學習 2020-12-23 14:29  體育生活不分離
  • 【桌球秘籍】掌握桌球擊球的三種原力,你發現球原來可以如此之暴!
    」作用下呈現向前的(槓桿)運動2.頂住來球,隨即前臂帶動手腕、手指做內旋動作3.其作用力傳遞集中到中指4.操控球拍做「旋擦」動作,駕馭擊球弧線軌跡第三種原力--弧線是擊球命中的保證  製造弧線的摩擦用力與擊球前球拍頂部(拍頭)與來球的相對位置有關。
  • 搶推、搶搓——雙打接發球「搶」得主動的招
    雙打比賽中,由於受到後發球線的限制,發球到後場的威脅大大減少,都是以發網前球為主。而根據不同質量、路線的網前球,我們就可以運用不同的接發球方法來「搶」得主動。在這裡,我向大家介紹兩種個人認為最主動的接發球技術:搶推和搶搓。搶推:「快」字當先搶推技術主要應用於對方發球弧線較平的時候,以積極地迎前,正面主動擊球為技術特點。在接發球第一拍就提高回球速度,加快比賽節奏。
  • 如何拉好半出撞球,國手都用這種技巧,業餘球友一學就會
    一、半出撞球真正的半出撞球是指在對面落臺後反彈剛剛地出臺,是介於不出臺和出臺之間的,也就是說弧線稍微再近一點可能就不出臺,就成了兩跳,這個弧線是剛剛出球檯,這種球才是真正意義上面的半出撞球。二、正確處理方法對於弧線低的半出撞球是根本沒有辦法去拉前衝的,就算國家隊的水平也很難去拉前衝,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叫拉小弧圈球或者小加轉,拉過去的上旋球不會像高吊那麼強,但是拉過去的球弧線也比較低,過去的球基本上也是半出臺,這種球有上旋並且拉過去的弧線也不高,對方是很難進行反拉的,所以一般是這樣處理的。
  • 練了幾年球還只會搓球?你需要了解桌球運動的特點
    說到練球,需要先了解桌球、球拍、球檯的特點,做到事半功倍:先說球檯,按國際乒聯標準,高度大概80公分左右,寬度、長度影響不大,還有白邊線、網高不需要去記住標準。與羽毛球、網球的場地規則不同,桌球第二跳後可以遠距離回球。
  • 桌球搓球怎樣發力,孫穎莎馬龍戰例技術講解,用手腕的利弊
    上次製作了搓球的視頻,主要講了下用不用手腕,今天講一下怎麼發力。搓球,本身並不難,是個控制力量控制板形的過程。力量不需要很大,主要來自胳膊的收縮。反手比較好理解,先架起肘部,小臂向身體內側略收,向前下方切球。
  • 楊影點評伊藤美誠:她不會拉弧圈球,只會拍!
    伊藤美誠不僅會拉弧圈球,而且還會正手拍(扇弧圈球),反手等會彈擊弧圈球,時不時的還會使用反手兜拐技術。小編倒覺得我們會的人家都會,人家會的我們未必很精通!在技術創新方面,人家並不落後我們,這個是事實,別不服氣!比如勾手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