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男變嫁女-民間故事

2020-12-22 世界故事愛好者

聽老人們說過,在很古很古的時候,我們水族的婚姻實行嫁男而不嫁女,沿襲了多少輩人。

後來,有一位名叫阿慕的頭領家,先生得一個男崽叫阿莞,後生得一個女娃叫阿緣。這阿緣體弱多病,支撐不了家庭。這阿莞體格強壯,勤快能幹,父母老了,總覺得離不開他。想吃點野味,要靠他去狩獵;想種點糯谷,要靠他去戽水。阿莞幫助父母置了很多家產,也捨不得離開那些熟悉的物件。

那陣,有一個規矩:男子在二十歲前必須出嫁,超過年限就要被公眾攆出村寨,自己另謀生活。阿莞的婚期原定在十七歲這一年,後來推遲了三載。到他二十歲這一年的春上,阿慕老兩口忍著心腸,要按老規矩辦事,催促阿莞出嫁。阿莞找不到法子,只得和妹妹阿緣商議。阿緣覺得自己沒有力氣供養老人;對象是一個獨兒,也不願離開自己的老人。

她表示願意替哥哥嫁出去,就是不好意思開口向父母說。兄妹倆商議出一個辦法,由阿莞向父母講清楚,並說:「兩位老人聽我這一回,要是行不通,不翻過年我一定走1」老兩口點頭同意了。接連幾天,阿莞上山打得幾隻野豬和幾隻黃麂,要老人做出幾桌酒席,請全寨的人都來商議。阿慕以頭人和主家的雙重身份,當眾說出要改嫁男為嫁女的道理。當場約有半數人贊同,另外半數人一味搖頭反對。雙方爭持不下。直到天黑散席時才算達成一條協議:

翻年以前,阿慕老兩口如有危難,並靠阿莞救活轉安,這樣才可以改變老規矩。否則,年三十晚上也要把阿莞嫁出去。這就叫以天意為準吧。阿莞和阿緣也只好同意啦。不知不覺過完秋天,阿慕老兩口沒有遇到任何危難。阿莞只好等著出嫁嘍。不料冬季以來,天氣特別寒冷,接連好多天都是大雪大凌。

阿慕老兩口被凍得病很嚴重,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全寨子的人都來探望他們。阿莞和阿緣很著急。阿緣自己也病倒了。阿莞冒雪上山尋找多天,打得一隻公獐子,割回麝香來做藥,天天調餵老人。他又捕得很多野雞,熬湯給老人喝。每天通夜,他都守在火塘邊,不斷加柴添火,使屋內保持暖和。

就這樣,阿慕老兩口度過危險,活下來了。事情過去以後,阿慕頭領和全寨子的老人,都認為這是天意要變嫁男為嫁女,再次商議時,把外寨的頭領、老人和親家請來講明緣由,大家都點頭稱是。接著,阿莞把自己的對象接進家來。不久,阿緣也高高興興地出嫁到外寨去了。人從此,嫁男就漸漸改變為嫁女啦。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老鼠嫁女
    #中國民間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鼠爸爸和一位鼠媽媽,它們的年紀已經大了,它們的女兒也到了結婚的年齡了。鼠爸爸和鼠媽媽急著要為自己的女兒找一位世界上最高大最有本領的丈夫。於是,鼠爸爸和鼠媽媽決定出去外面,開始為自己的女兒尋找理想的丈夫。
  • 我國民間老鼠嫁女的習俗
    文/丁文博在我國民間很多地方有」老鼠嫁女」的習俗,舉行此項活動的日期不一,蘇北是正月十六,蘇南正月初一。湖南有些地方則在二月初四,湖北江漢平原臘月二十三,山東則在二月初四。祭祀鼠的形式也不一樣。江南一帶民間在老鼠嫁女日前夕,要炒芝麻糖。傳說這是老鼠成親的喜糖,當天晚上,孩子們將糖果、糕餅、米花放置在老鼠經常出入的地方,並敲打鍋蓋、簸箕等器物為老鼠催妝。陝西有的地方,正月初十夜裡家家滅燭早寢,還要在屋角撒鹽和米送給老鼠,俗稱「老鼠分錢」。湖北江漢平原一帶將老鼠嫁女日俗稱為「鼠添箱」。
  • 女兒當家的婚俗——「女娶男嫁」
    但在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南部地區,女娶男嫁卻是這裡盛行的婚俗。康縣毗鄰四川、陝西兩省,其南部陽壩是隴南有名的風景區,這裡山清水秀。因為這裡海拔較低、植被茂密、氣候適宜,被稱作「天然氧吧」。日前,記者專門來到陽壩鎮一帶了解這裡與眾不同的婚俗。村民李幫楊的婚姻就屬於女娶男嫁這樣的情況。
  • 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
    芝麻君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些民間俗語,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芝麻君趁熱打鐵,給大家再介紹一個俗語,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有些人把這個俗語錯誤的理解為,男人不能娶五十歲以上的女人,女人不能嫁給六十歲以上的男人,這實際上大錯特錯了。
  • 【「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女娶男嫁:鄉約隴南有好戲 快來康縣...
    康縣女娶男嫁民俗 本網記者 宋芳科 程健 讓文化賦能鄉村,用鄉土留住鄉愁,在隴南的山水間不僅有美麗風景女娶男嫁這種康縣南部特有婚俗就因為文化展演而走進遊客視野,成為人們探索康縣美麗鄉村的金鑰匙。
  • 真奇特,甘肅這個地方流行「女娶男嫁」
    原創:馬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中國自古以來,這種婚姻風俗一直延續至今,可在隴南的康縣南部山區一直保持著男嫁女娶的婚姻習俗,與傳統意義上的「倒插門」不同,康縣地區的男嫁女娶,不是少數民族風俗,而是極為罕見的漢族特殊婚俗。
  • 在農村,俗語「男靠生時莫娶五,女靠嫁日別嫁六」,有道理嗎?
    如今的農村,「娶妻難」的現象不再少數,村裡大齡剩男也成了不少村民討論的焦點,關於結婚以及生活,村裡老人總會說這句俗語「男靠生時莫娶五,女靠嫁日別嫁六」,這有啥道理呢?今天我們著重了解一下。俗語「男靠生時莫娶五,女靠嫁日別嫁六」,可以進行分解解讀,其一是「男靠生時,女靠嫁日」,這句俗語的理解很簡單,但是,要放在特定的時代中,這句俗語指的是在舊社會中,子承父業下,在父輩的蔭庇下,很多勳爵以及財富,生而就有!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即便十年寒窗苦,可是一舉成名的又有幾人呢?
  • 【美食】四十年手藝傳承,載滿鄉愁的珍記嫁女餅
    ,與改革開放一起走過四十年,使男婚女嫁時向親戚朋友派送嫁女餅,這一民間保留至今的習俗得以傳承。說起嫁女餅和家族的傳承故事,年過半百的唐永廣仍然記憶猶新。父親花甲傳幫帶據唐永廣回憶,父親唐珍其生於1918年,卒於2002年。父親一生很辛苦,半歲喪父,兄弟倆由祖母拉扯大,父親13歲便在花縣一家餅鋪學做嫁女餅。15歲跟隨他人偷渡到越南,3年後又到馬來西亞。父親很有經商頭腦,在馬來西亞開熟食店,被譽為「街邊太子」。
  • 《上錯花轎嫁對郎》經典重拍,改編很大,聶遠從主角變師父?
    最近有消息稱,經典古裝劇《上錯花轎嫁對郎》將在近期翻拍,並改名為《花好月又圓》。原版的《上錯花轎嫁對郎》於2000年在國內播出,取得了很好的收視率,連帶著一眾的主演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演員,聶遠作為男主角也被觀眾所熟知。
  • 甘話打造兒童創新融合劇《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是家喻戶曉的民間俗信,更是傳統文化中影響較大的故事,是收錄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上的一則民間傳說。6日記者獲悉,甘肅演藝集團話劇院(甘肅兒童劇院)創排的兒童創新融合劇《老鼠嫁女》即將在「甘話60劇場」和小朋友大朋友正式見面。
  • 《上錯花轎嫁對郎》幕後:黃奕介紹男友演男一,擠掉沙溢變男四
    》開播,這部僅僅只有20集的電視劇,用巧妙的故事情節,緊湊的節奏、以及賞心悅目的演員,迅速的走紅螢屏,成為家喻戶曉的電視劇。《上錯花轎嫁對郎》之後,聶遠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出演了很多古裝劇,也因此當時有「古裝劇小生」之稱。
  • 散文 | 嫁女餅
    說起「囍餅」,在廣州叫「嫁女餅」。「嫁女餅」是廣州常見的名點。正宗的廣州人,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家的,都十分講究傳統習俗、且必定會依足廣州老傳統習俗辦事——婚嫁之前,禮餅是絕對不能少的。從前,豪門嫁娶都以禮餅的豐厚顯示體面和氣派。廣州傳統的「嫁女禮餅」更是借昔日豪門「綾羅綢緞」這四款貴族華貴的衣料中最為名貴的「綾」寓意榮華,故此「嫁女餅」,以「綾酥」為首選。
  • 民間故事:一女兩世嫁同一個老公
    吳彩玉據理力爭,說:「你一直說把我嫁入好人家,如今已有好人家,你為何食言?如不依我,我寧願一死!」 小姨素知吳彩玉的個性,說到做到,於是說道:「既然出嫁,一定得鄭重。」與少年講了三個條件。一是聘金一千兩,全部用於準備嫁妝。二是另外租賃新房,要講排場。三是必須為正妻,不做偏房。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五和六到底有何含義,看後長見識了
    俗語又稱為民間老話、民間諺語,是古人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智慧箴言,雖然表面意思看起來粗糙簡陋,但是細細品讀,俗語文化暗含著深刻的道理,能夠啟人心智,教我們很多生活上的哲理常識,從而在生活中少走很多彎路。
  • 6本女強文 | 「別嚎了!嫁就嫁!」
    故事源起於一本《新約聖經》。想要制止戰爭,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黑化男二掰回來。男二凌清宵是全書美強慘,他本來是嫡子,卻被人和私生子男主調換,以庶子身份長大,受盡虐待。後來身份暴露,生母養母都護著男主,連女主也為了男主,捅了凌清宵致命一刀。凌清宵墜落深淵,百死一生,後來硬是從地獄爬回來,從此黑化,吊打全場。洛晗穿過去時已經太晚了,凌清宵已然掉入深淵。
  • 「嫁錯丈夫娶錯妻,必有災禍」:不嫁此3男,不娶此2女!
    作者:文字溫暖心靈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卷首語:俗語云:「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俗語在當時是一句有多少男人女人銘記在心的,用人生鑄就的格言警句。所以,文字認為,有三種男人不能嫁,有兩種女人不能娶,若「嫁錯丈夫娶錯妻,必有災禍」。一、不嫁「沒有擔當的男人」。
  • 陌聲APP真實脫單故事 男不娶女不嫁的別樣暖心婚戀
    去年12月22號,朱磊記得這天是冬至,在陌聲APP上個性籤名為「我不嫁,你也不用娶」的一個女孩引起了朱磊的注意,讓他格外沒想到的是,這個女孩竟然也是杭州餘杭的!在小鳳的婚戀思維中,自己應該「嫁」,而不應該嫁「出去」。共同的生活習慣、心心相印的默契和彼此的認同感,讓兩個單身年輕人藉助於陌聲APP平臺真正走到了一起,成為了幸福的生活伴侶。兩人相約,各自在對方的家庭裡陪父母輪流生活,他們不僅能兼顧雙方父母,自己也能夠得到雙方父母雙倍的疼愛。
  • 農村俗語:「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流光錘是什麼?
    只能說時代變了,人們的審美觀也變了。以前的農村人常說:「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好男不娶虎刺梅,到底什麼是虎刺梅呢?其實虎刺梅是一種植物,也叫做鐵海棠、麒麟刺等。在公園裡經常能見到這種植物,這種植物可以長到一米左右,它的莖杆上面長滿了尖刺,總給人一種不可侵犯的感覺。
  • 《老鼠嫁女》:從小學課文到兒童劇 成為普及傳統文化的範例
    《老鼠嫁女》是收錄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上的一則民間傳說,被濟南兒童藝術劇院改編成了兒童劇以後,演出60多場,每場都「賣座又叫好」,成為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一次成功嘗試,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進校園的生動範例。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男」,啥意思?
    而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下頭漢」,便是很好的體現。1娶妻不娶仰頭女「仰頭女」指的是那些仰著頭走路,一副高傲自大,瞧不起人的女性,給人的感覺就是盛氣凌人,妄自尊大,日常生活之中不懂得道理,胡攪麻纏的,並且高傲又不講人情味的那一類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