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老人們說過,在很古很古的時候,我們水族的婚姻實行嫁男而不嫁女,沿襲了多少輩人。
後來,有一位名叫阿慕的頭領家,先生得一個男崽叫阿莞,後生得一個女娃叫阿緣。這阿緣體弱多病,支撐不了家庭。這阿莞體格強壯,勤快能幹,父母老了,總覺得離不開他。想吃點野味,要靠他去狩獵;想種點糯谷,要靠他去戽水。阿莞幫助父母置了很多家產,也捨不得離開那些熟悉的物件。
那陣,有一個規矩:男子在二十歲前必須出嫁,超過年限就要被公眾攆出村寨,自己另謀生活。阿莞的婚期原定在十七歲這一年,後來推遲了三載。到他二十歲這一年的春上,阿慕老兩口忍著心腸,要按老規矩辦事,催促阿莞出嫁。阿莞找不到法子,只得和妹妹阿緣商議。阿緣覺得自己沒有力氣供養老人;對象是一個獨兒,也不願離開自己的老人。
她表示願意替哥哥嫁出去,就是不好意思開口向父母說。兄妹倆商議出一個辦法,由阿莞向父母講清楚,並說:「兩位老人聽我這一回,要是行不通,不翻過年我一定走1」老兩口點頭同意了。接連幾天,阿莞上山打得幾隻野豬和幾隻黃麂,要老人做出幾桌酒席,請全寨的人都來商議。阿慕以頭人和主家的雙重身份,當眾說出要改嫁男為嫁女的道理。當場約有半數人贊同,另外半數人一味搖頭反對。雙方爭持不下。直到天黑散席時才算達成一條協議:
翻年以前,阿慕老兩口如有危難,並靠阿莞救活轉安,這樣才可以改變老規矩。否則,年三十晚上也要把阿莞嫁出去。這就叫以天意為準吧。阿莞和阿緣也只好同意啦。不知不覺過完秋天,阿慕老兩口沒有遇到任何危難。阿莞只好等著出嫁嘍。不料冬季以來,天氣特別寒冷,接連好多天都是大雪大凌。
阿慕老兩口被凍得病很嚴重,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全寨子的人都來探望他們。阿莞和阿緣很著急。阿緣自己也病倒了。阿莞冒雪上山尋找多天,打得一隻公獐子,割回麝香來做藥,天天調餵老人。他又捕得很多野雞,熬湯給老人喝。每天通夜,他都守在火塘邊,不斷加柴添火,使屋內保持暖和。
就這樣,阿慕老兩口度過危險,活下來了。事情過去以後,阿慕頭領和全寨子的老人,都認為這是天意要變嫁男為嫁女,再次商議時,把外寨的頭領、老人和親家請來講明緣由,大家都點頭稱是。接著,阿莞把自己的對象接進家來。不久,阿緣也高高興興地出嫁到外寨去了。人從此,嫁男就漸漸改變為嫁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