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風雲》這個劇的故事發生在倫敦金融城的某投行裡,劇中的主角是剛剛入職的五個風格迥異、背景不同的新員工。
在6個月後,他們需要面對裁員日的考驗,能不能過試用期就看這一把,誰都不知道最後能在這個萬人嚮往的大投行裡留下來的人究竟是誰。
圖源/《投行風雲》劇照
據悉,這部劇的編劇其實原來是個Morgan Stanley的前員工,為這部劇的劇本創作了4年,應該是一個有故事的同學。
可沒想到的是,這部劇開播後卻引來了金融圈Banker們的各種爭議,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不同意:劇情Bug也太多了,這還是真實的投行生活嗎..?
說到故事的不合理性,《投行風雲》的第一集就槽點滿滿。比如,本以為能拿到投行Offer,本身已經是精英中的佼佼者了對吧?正當主頁君犯臉盲症,還沒認清誰是誰的時候,五大主角之一的印度裔小哥Hari卻命喪第一集...Hari畢業於相對其他人較為普通的公立大學,內心有些許自卑,因此,他為了證明自己的努力,搶著做自己工作職責以外的工作。圖源/《投行風雲》劇照
在投行入職後他連續幾晚都不回家,喝著紅牛熬著夜,在廁所裡睡覺,還被Associate罵說是做無用功...圖源/《投行風雲》劇照
好傢夥,原來想拍的是《投行勸退指南》啊,投行壓力大雖大,這無疑是多多少少有一些戲劇的成分在裡面哈...
另一方面,故事的走向圍繞著大髒辮女主Harper進行著。
Harper來自紐約,入職的是投行Sales &Trading (投行前臺部門),其實她的學歷並不優秀,而且面試投行的時候成績單還是造假的,最終卻靠著自己的野心和強大的「運氣」,促成了一大單國債期權交易,讓所有同事們刮目相看。
小朋友,你是否看到這裡也有許多問號??
學歷造假能進投行,當HR大佬們的背調是吃素的嗎?歡迎加入彈幕的吐槽公屏中一起戰鬥💪
圖源/《投行風雲》劇照
不過吐槽歸吐槽,好歹編劇也是在大摩待過的老人兒了,其實主頁君發現,其實這部劇的這些看似誇張的情節裡,其實也還是藏著一些投行前輩想要告訴咱們留學生小萌新的事情
雖然主角Hari的意外之死確實有點誇張,但在投行加班確實是比較常見的事情。
根據DBC的COO Joseph爆料自己在香港做投行的經驗:當時他們在負責周黑鴨上市項目,所有的上市項目組的主要相關人員,在上市前的全面衝刺階段,會浩浩蕩蕩二三十人「駐紮」在一起通宵作戰。
梳理財務模型,逐字逐句地反覆討論修改三四百頁的Prospectus(招股說明書),從早討論到晚,吃睡基本都在那個會議室裡,簡直是個全封閉的「魔鬼營」,直到向聯交所/紐交所遞交上市材料才結束。
但也正因如此,幾乎每一個投行Banker都具備超越凡人的時間管理和Multi-tasking的能力,這讓他們能夠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節奏。
比如劇裡的男主Robert 10點下班就去Clubbing一整夜,早上照樣健身和準時上班,也不是不能實現的事情
圖源/《投行風雲》劇照
所以,平日裡咖啡續命的投行Banker們,一到休息日真的會變成兩幅面孔:
你身邊的Analyst有可能是是極限運動狂人,也可能像是高盛CEO所羅門那樣的夜店DJ。總而言之,Banker們賺夠了錢就是要拿來消費的,生活別提有多豐富多彩了!
投行比較高強度的加班情況,留學生小夥伴們多多少少還是有聽說過的。
但投行之所以成為無數商科留學生的畢業首選,當然還是因為投行能給到應屆畢業生的薪資水平,實在太誘惑了。
先說劇中Harper作為S&T部門的實習生,敲下第一筆大單後就拿著第一個月薪水,給自己開了個全景落地窗豪華Suite犒勞自己。
圖源/《投行風雲》劇照
而現實生活中,投行Banker們的薪資也確實開得起這間房。以Citi為例,Citi的S&T崗的Analyst,即使是Entry-level,平均Base Salary也能達到90k。而他們的Bonus更是高達30k。如果你足夠出色,為客戶帶來足夠多的收益,即使是剛入職的Analyst,也能收穫『Ridiculous Bonuses』。畢業一年內賺回2年學費,真人真事,誰看了不想背靠這個大搖錢樹打工呢!?看完《投行風雲》你會發現,雖然劇情有些離譜,但其實編劇其實也在夾帶一些乾貨。
比如,在真實的投行裡,Target School(目標校)的概念其實近年來正在逐漸弱化,即便不是哈耶普斯麻哥的同學們,也照樣有機會進投行。
圖源/《投行風雲》劇照
女主Harper和Hari都是普通公立大學畢業,但憑藉著出色的能力通過了面試入職,與名牌私立大學畢業的其他幾個人一同競爭轉正名額(當然成績造假是另一碼事,請勿輕易嘗試⚠️)
圖/Bloomberg
自從投行(比如高盛)開始開放大量線上網申和視頻面試、減少實地面試後,面試候選人的學歷背景,也從798所學校拓寬到1268所。
也就是說投行不再需要挨個去學校做宣講,只要你實習經驗夠豐富,簡歷夠硬,學歷早已不是大家進入投行圈的門檻了哦😯~
那些已經百萬年薪了的過來人
總結了這些的投行求職秘方
雖然投行在物質上給大家的基礎打的真的是很牢,對於目標校的苛刻程度又在逐年降低,可是工作機會一共就那麼多,免不了有那麼多名校學子爭相內卷,把投行候選人的標準拔的老高。
這之中,最基礎最基礎的事情就是,投行選人已經越來越提前,直接把目標鎖定在了有經驗又有野心的低年級留學生身上。